“面谈?吃饭?”
沈复兴看着手里的电报,觉得一阵好笑。
他把电报递给老王:“这家伙不会是要给我摆鸿门宴吧?”
老王接过宋哲元的电报,连连感叹:“曾经雄霸河北的主,也是沦落至此了,昔年官渡之战的遗址就在郑县东边50里的中牟县.”
沈复兴眉头一挑,未做理会,只是继续问道:“新乡的士绅已经出发了?”
“嗯,今天早上从新乡城门出来的,约摸明天能走到这里。”老王内心估算了一下。
“会不会戏做的太过了一些?传出去影响不好。”
这时候没有随军北上的沈金生点头:“考虑一下南面那位的感受,威望太高不是好事。”
老王轻叹一声:“这个节骨眼很明显,阎老西在看着我们,宋哲元也在看着我们,武汉跟重庆也看再看着我们,看似顺风顺水,可还是步步维艰。”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邯郸:“北方,土肥圆师团虎视眈眈,我们这是要做好替他人背锅的准备。”
“西侧,日寇在太原驻扎了第109师团,几个主要城市还有混成第9旅团及其他治安团,约摸3万人,什么时候出太原东进也未可知。”
“东面,徐州会战阴云密布,日寇华北方面军蠢蠢欲动,看起来,他们没有接到命令,但兵锋已经越过了黄河,山东大地,恐难以坚持。”
沈金生越听,越是皱眉:“这如果徐州兵败,他们要往哪里撤?”
“兰封、商丘与菏泽。”老王在地图上画出一个三角。
目前为止,没有人相信徐州会战的结果,军队一退再退,除了偶尔传来的喜报,就只剩下某某地区沦陷的消息了。
“为何不东扩,提前在这里补防呢?复兴,我回来之后,三地都跑了一遍,虽然依旧穷困,但背靠平汉线与陇海线,可以为根基,北上抗日。”沈金生有些不安,他也起身来到地图前:“没有这两条铁路,大规模反攻几乎没有可能,而从目前看,日寇也不会走出铁路与我野战。”
“三思啊!复兴!”
沈复兴默默点起一支烟,看着地图低声说道:“我之计划,让冯治安或者程潜顶在新乡之北,以第二支队,第4团、第5团、第6团作为豫北大战的机动主力,阻击日寇南下,继而掌控豫北,窥伺山西。”
“东侧,以第一支队为核心,在兰封一线阻击日寇,作为第五战区侧翼掩护。”
“对李长官,我是信得过的,我们与他交情颇深,这点俞叔也知道。”
“只是,如今兵力不足,装备不足,却是令我有些犯愁。”
老王眼咕噜一转,突然想到:“武汉那位觊觎豫北已久,我们先占据新乡,作为黄河北岸据点,沿太行山,将西北全部交付武汉,并控制焦作。”
“四县之地,超百万人口,郑县可做枢纽作为后勤根基,焦作有煤、铁,如果能运抵郑县办厂,可以为物资储备,若有军工厂,便是最好了,开封乃是黄淮海平原,是重要产粮基地,加之南洋进口,足以养活5万大军,新乡煤矿丰富,但地处战争一线,只能作为战略缓冲了。”
“只要.”
咚咚咚 沈复兴连续敲了几下桌子:“咳咳,老王,僭越了!”
就连沈金生也是连连咳嗽,盯着老王面色不善。
老王一拍额头,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无甚意思,便是郑县作为反攻核心,是万万要守住的,没了河南,断了大半矿产,于抗战不利。”
沈复兴摆了摆手,不去听老王的其他话:
“让孙立人率军北上新乡,我带夜不收去会会他宋哲元。”
沈金生立马起身:“我陪你去吧。”
第二天 税警总团北上进驻新乡,发现这里的部队已经全部被调走,只剩下一营警卫。
沈复兴在新乡城门口见到了只带了两人等着他的宋哲元。
好胆气!
沈金生与孙立人两人也是心生佩服,只有李希烈看着宋哲元那模样,到处观察哪里藏了刀斧手。
此刻,站在沈复兴面前的只有一个身材并不高大,长相极为普通的中年人。
八字胡、微胖的四方脸,但整个人看上去却给人一种苍老无力的感觉。
宋哲元细细端详了咋沈复兴一会儿,疲惫的点头:“果然英雄正当时,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啊,是该让贤了。”
“来吧,宋某在城楼上备了薄酒。”
说着,竟自顾自转身,走向城楼,身后的冯治安与一名副官紧紧跟随。
冯治安在迈上台阶时,还挑衅地回头看了一眼沈复兴。
“不可!”
“小心埋伏!”
身后几人立马上前劝说,他们不担心宋哲元动手杀人,可怕他扣押沈复兴,逼迫税警总团南撤。
可沈复兴只是伸手拦住众人:“颜宁,李希烈,你们俩跟我上去。”
几人听到颜宁的名字,却是松了口气。
看来团长还没疯!
这家伙自从加入夜不收之后,要么如同影子一般出现在沈复兴身后,要么就彻底消失,谁也找不着。
倒是徐彬教头来了之后,听闻颜宁的名头,两人约在郑县城头,进行了一场比试。
那夜的子时,不知道多少人蹲在城头观战,李希烈的瓜子更是被众人瓜分一空。
可两人紧紧只是对战一个照面,便互相拱手,直接离开。
比试的结果不知道如何,但押注的结果,就是李希烈大小通吃差点被杨守义堵在墙角揍.
那边宋哲元在城头坐定,见沈复兴欣然赴会,却是连连点头。
“好!果然是淞沪与金陵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将军,上酒!”
没有一人一案几,就是简单的四方桌,三个菜,两个酒碗。
宋哲元大手一挥,冯治安竟然亲自给上前为两人倒酒,只是给沈复兴倒酒的时候,他的眼神却带有明显的怨念。
李希烈这边还想提醒,但宋哲元却一扫颓势,率先端起酒碗:“敬,在淞沪与金陵牺牲的将士!”
沈复兴毫不犹豫,举起酒碗:“敬,长城抗战的英勇将士!”
“好!”宋哲元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痛快!”
沈复兴默不作声,一口将酒全数灌入。
入口微辣,可度数比他想象的要低。
“沈老弟赶来赴会,宋某其实很意外,比某些躲在武汉的家伙,要好多咯。”宋哲元淡然一笑。
沈复兴回道:“不敢,委座前几日还是飞临徐州,不入豫北,是他遵守约定,不像小子,一心抗日,其他却是顾不上了。”
宋哲元眼睛一眯,这家伙除了胆气,竟然说话也是半点不漏风。
不是说他又书生意气,又鲁莽冲动吗?
“那宋某就是丢城失地的罪人咯?”
宋哲元此话一出,身后的冯治安顿时面色一沉,看向沈复兴的眼神愈发不善。
而沈复兴身后的颜宁,则是低着头,抬眼扫过面前三人。
却只寻遍了各处要害,似乎在盘算需要几秒。
“日寇势大,宋长官丢了北平,却保全了29军,这是事实,但沈某不会评判,留给后人去说吧。”说完,沈复兴亲手为宋哲元倒酒,不知是何深意。
李希烈很想扭过头去,那天誓师动员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宋哲元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留给后人去说.”
“留给后人去说.那你说,后人会如何评价我?”
沈复兴见他这模样,竟然一时有些看不透了,他想了想,皱眉回答:“长城抗战有功,丢失北平有罪!”
“你!”
“嗯?”
冯治安刚想上前一步,却对上了颜宁那冰冷的眼神。
可宋哲元却是默然点头:“是啊,丢失北平有罪,怕不是北平,而是这豫北,也守不住。”
他又问:“那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能!”这次,沈复兴没有任何犹豫。
“为什么?日寇雄踞河北、山西、山东与东三省,申城与金陵也都丢了,还能赢?”宋哲元再问。
沈复兴盯着宋哲元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日月山河还在,锦绣文章尚存,这中华大地之传承,必不会断绝。”
“如何不说因你这等抗日英雄而存?”宋哲元突然对沈复兴感兴趣。
可这时候,沈复兴说了一句让在场几人纷纷变色的话:
“功成不必在我!”
宋哲元猛地坐直身体,整个人微微前倾,似乎要看透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是什么话?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恍惚间,眼前的年轻人早已不是沈复兴,而是一个个曾经璀璨的群星。
千百年来,似乎他们也是如此这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面对众人的目光,沈复兴丝毫不避,也无须避让!
半晌,宋哲元终是点了点头:“哎,我啊,怕是就少了这股子心气。”
他缓缓起身,走向城头,看着城外那万里山河:“小时候穷,这圣贤书,却是未曾读完,年轻时,想要的太多,以为投笔从戎,便能逆天改运。”
“我这一生,兜兜转转,在各路军阀麾下打仗,却是一直都没走出这半指山河。”
“冯玉祥,阎锡山,张氏父子,好不容易熬出头,觉得自己终于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毁在外敌手上。”
沈复兴也起身站到宋哲元身旁:“1868年,日寇开始明治维新,至今,已有70年。”
“1912年,清帝退位,1930年末,中原大战结束,7年时间,这个国家,不容易。”
“18年浩劫,是要还的,要还百姓,也要还这个天下。”
宋哲元转身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沈复兴,你可向我保证,抗战到底,不像我这般,到头来英名丧尽?”
“至死方休!”沈复兴回答坚决。
宋哲元盯着沈复兴的眼睛,好半晌,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次日,宋哲元因身体不适,通电下野,前往四川绵阳养病,并拒绝了武汉方面的出山请求。
2月20日 新乡、焦作、郑县、开封四地由税警总团进行军事管理。
武汉方面直接任命冯治安接任宋哲元成为第1集团军司令,下辖第77军、53军、69军,并提供大量军械物资。
第1集团军负责安阳、濮阳一线防务。
2月21日 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正式下达作战命令:
板垣征四郎率领第5师团约25000人,计划直扑临沂,目标徐州后路。
矶谷廉介率领第10师团约25000人,计划从正面南下,经济宁,沿太白湖东安,进攻藤县、枣庄,兵锋直指台儿庄,与第5师团一起压缩徐州东北防线,占据山东全境。
土肥圆贤二率领第14师团约20000人,进攻豫北,企图进攻兰封、开封、郑县,打通平津线,切断第五战区后路。
独立第3、5、13,临时混成旅团约30000人,担任辅助进攻任务。
末松茂治率特设第114师团约18000人,为全军预备队。
平田健吉率野战重炮第1、2旅团约6000人,为第5、第10师团提供150毫米重炮支援。
德川好敏率临时航空兵团约200架飞机,提供空中支援。
山下奉文率领华北驻屯军团约5000人,提供后续占领支援。
伪兴亚黄军、伪山西剿匪军、伪地方警备队约30000人,协助战斗。
至此,日寇在北线集结约16万大军,展开徐州大会战。
留给沈复兴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