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章 春季攻势启动

2月23日  沈复兴从武汉满载而归,简直就是盆满钵满。

  光是一份报告换来一个意外的戴安澜,就让沈复兴觉得大赚特赚!

  戴安澜是什么人?

  关麟征手下大将,古北口杀神,台儿庄铁拳,艾山猛虎,武汉持刀人,缅甸小霸王!

  在团、旅、师一级将领中,戴安澜的战绩不输任何人!

  许多抗日名将看起来打了许多胜仗,但那些不少都是他们升到军长、司令之后的事情。

  一个帅,一个是将。

  作为一线大将,戴安澜绝对是最能打的一批人!

  只是最终被无能的友军害死,壮烈殉国。

  这样的人,来到税警总团,沈复兴开始担心了。

  他开始替小鬼子担心了,会不会不够戴安澜打的。

  这次的收获,还不止戴安澜的加盟,宋部长那里也很满意他这2个月上缴的赋税,厂子他会安排人来办,算是地方企业,不归国家。

  这话,也就他敢说,沈复兴自己都不敢。

  虽然是一个小型炼钢厂,但这对于产量900吨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闪耀的太阳。

  除了回郑县办一个小型炼钢厂,宋部长还会在洛阳办一个中型的。

  主要原因,还是担心日寇沿着陇海线打过来。

  所有的设备都从北方进口,最快也要到1939年才能投产。

  倒是煤矿可以马上开发,马上利用,马上.缴税。

  这次去,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戴安澜与两座工厂,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地图外工厂已经在安南开始新建。

  德奥已经开始合并,这个进程明显是不可逆的,周围的国家开始变得胆战心惊。

  特别是捷克斯洛伐克,他们见过那个东方国家在国联是多么无助。

  而苏台德地区现在极为不稳定,边境的那些要塞,根本无法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英法?

  希望他们能够看在上帝的份上吧?

  所以这次黄金换工厂的计划极为顺利,尽管只是一家步枪、弹药工厂,甚至没有轻机枪的生产线,但沈复兴也很满足了。

  前期只有一条生产线,日产步枪100支,子弹30000发。

  一个月的产出,勉强装备税警3个营的。

  这算是双方的初步合作!

  但沈复兴并不满足,他要赶在慕尼黑会议之前,尽可能多弄几条生产线过来。

  而有了捷克的例子,他打算去低地三国碰碰运气,荷属印度支那占据了旧港宣慰司等地,那里也有先天优势.

  如此一来,只要保持好与桂系的合作,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战,才有希望继续死更少的人,有个更好的结果。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月25日  封丘改故名延乡,陈桥还是依了沈复兴的意见,改名兴华。

  毕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名字了。

2月26日  新的一批物资抵达,税警6团36000余人武器弹药得到了全面补充,只是卡车缺口已然巨大。

  孙立人的装甲团与杨守义的摩步团,仍缺少300余辆卡车。

  其他团甚至连卡车都没有.

  全团仅有12门150毫米重炮,12门105毫米山炮,10门75毫米山炮,228门迫击炮。

  但炮弹基数不足,150毫米以上的炮弹,全部依赖进口。

2月27日  戴安澜报道,人一到郑县,沈复兴立马开启改制。

  税警两支队6团改成三支队6团,但支队直属部队不做限制,军饷沈复兴自己解决。

  一支队副总团长杨守义;

  下辖1团,团长杨守义,2团,团长沈金生。

  这一支队,几乎可以称为沈家军了。

  二支队副总团长孙立人;

  下辖3团,团长白远樵,4团、团长孙立人。

  三支队副总团长戴安澜;

  下辖5团,团长廖肯,6团,团长戴安澜。

  其中1团为摩步团,4团为装甲团。

  沈复兴答应戴安澜,第二个半装甲摩步团,就是他的。

  但这里还是有个小插曲,那天戴安澜坐火车沿陇海线赶到郑县报道,沈复兴是亲自去的火车站迎接。

  可等到的,却是一张黑脸。

  沈复兴并不知道,此时的戴安澜已经是在关麟征的52军25师担任旅长了,这次让他去大名鼎鼎的富贵税警总团当个团长,对于他来说,有些.侮辱。

  “戴安澜,衍功兄,沈某在此久等了。”沈复兴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

  可戴安澜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多谢沈团长,戴某有愧。”

  沈复兴只道是对方舟车劳顿,累了:“衍功兄,沈某已备下薄酒,兄弟们在黄河饭店等着给你接风呢。”

  “有劳,但戴某身体不适,恐怕不能出席。”

  说完,竟然半点面子不给,直接跑了,这让沈复兴与李希烈很是震惊。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很不愉快。

  独自回到酒宴的沈复兴立马引得麾下众人不满,白远樵更是当场怒斥:“现在的年轻人,眼皮子这么浅么?看一个人,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去看他怎么做,这戴安澜,屁本事没有,还敢心高气傲?”

  孙立人更是眼眸低垂:“这是看不起我们这些税警总团的人啊。”

  廖肯摇头,兀自酌了一杯:“也不知道外面怎么传我们,仗着装备好,委座器重才打胜仗?笑话!”

  杨守义冷哼:“自然是笑话,且不说杨家行与平安镇,牛首山与紫金山的两柱国,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可是清楚的很!”

  几人纷纷点头,李希烈更是感叹:“要是没有团长运筹帷幄,强行大规模改造两山,金陵怕是顶不过4天!”

  马长胜更是不满:“那日在陆渡镇,小鬼子兵锋距离指挥部不到50米,团长愣是不退,坚持到了援军抵达,要是陆渡镇丢了,鬼子一个包抄,那可就是十几个师被包饺子!”

  老王补充着:“还有那些娃娃军官,现在可是税警总团的中间力量,邱清泉好几次派人来讨要,团长硬是已读不回。”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着互相敬酒,既然他戴安澜不给面子,那他们自己喝。

  可没想到,这时候门被推开,戴安澜竟然来了。

  原来是他的长官关麟征与张自忠通电话之后,紧急告知戴安澜,让他务必好好在沈复兴麾下战斗。

  张自忠与关麟征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一个在喜峰口,一个在古北口,一起抗击日寇侵略。

  长城抗战之后,关麟征负伤在北平疗伤,与张自忠相识。

  戴安澜在电话里将火车站的事情讲了一遍,立马被关麟征狠狠训斥,只能低着头前来。

  在餐厅门口,他听着里面将领说着沈复兴的一件件一桩桩事迹,顿时有些脸红。

  来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他耳旁吹风。

  “就是个幸进小人,这年头,谎报战功的又不是他一个。”

  “真杀了这么多鬼子,早就当军长了,去税警总团,不就是图钱么?”

  “没听说啊,这家伙拍校长马屁一流,胡宗南见了都得跪下磕头。”

  “那些战绩,都是他手下打出来的,跟他有什么关系,杨家行要是没有王耀武军长,他沈复兴早死了。”

  “造势么,校长同乡啦,我们都懂得。”

  只能说,造谣与污蔑,在哪个年代都是一样的。

  但凡你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总会下意识认为别人也是一样。

  与沈复兴没有丝毫接触的戴安澜也不免受到影响。

  此刻,他低着头快步走入酒宴,端起桌上的酒杯,面向沈复兴:“沈将军,戴某不该听信小人之言误会您,今日自罚三杯,但有驱使,敢不从命。”

  众人很意外,这小子什么时候来的。

  只有李希烈眼角抽抽,一颗脑袋上下看着戴安澜自罚三杯。

  这酒杯是老子的!

  沈复兴长出一口气,他还想着怎么收服戴安澜呢,这下.算他运气好。

  倒是孙立人,明显感受到了威胁,对他不冷不热。

  2月很快过去,廖肯率兵西进北上,拿下晋城。

  为什么武汉会同意沈复兴西进?

  因为驻守这里的是第17师,杨虎城旧部.

  某人以为,这是替他报仇呢!

忠心可嘉3月2日  廖肯率第5团实控晋城、长治,川军第47军在得到武器与物资保障后,与第17师一起驻守高平一线。

  至此,豫北防御纵深已经搭建完成。

  沈复兴的名声,有些不太好听。

杂牌军顶在第一线,精锐部队在后面挖工事  但沈复兴不管,也管不了,他就这么点人,必须精打细算。

  控制了新乡,就断了日寇从太行山东侧南下的道路。

  控制了长治,就断了日寇从太行山西侧南下的道路。

  保住了焦作,就等于抱住了钢铁产量!

  守住了郑县,就等于守住了平汉线,安南的武器已经出样,月底开始就能量产。

  这就是他的本钱,也是他用来杀鬼子的本钱。

  一个月过去,时间来到4月1日。

  徐州北线的激战全面打响!

  藤县失守,王铭章将军壮烈殉国。

  日寇濑谷支队猛攻台儿庄,李宗仁连电汤恩伯。

  他甚至在指挥部说出:“要是沈复兴在,怕是早就提着濑谷启脑袋请我喝酒了吧?”

  第一战区各精锐开始向着河南调集,邱清泉、廖耀湘、宋希濂、王耀武悉数赶来。

  当然,我们最著名的跑跑将军,桂永清也坐着吉普车,打算征用兰封作为指挥部。

  而日寇的第14重装师团,开始南下。

  加配了1个重炮旅团,1个重炮联队,2个工兵联队,1个迫击炮大队,2个高射炮中队,5个汽车机动中队,2个架桥工兵部队。

  总计,4万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