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2章金融港计划

  “陆总,新浪搜狐网易等媒体,都在外面等著採访您。”

  交谈过后,陆良正准备离去,孙哲远轻声提醒,会场正门堵著一群记者。

  不出意外,应该是要询问陆良,为什么突元上线增程款,环保还是环保吗?

  “一群烦人的傢伙。”

  陆良眉,扭头看向王晓峰,王晓峰心领神会:“陆总,那我就先出去了。”

  上线增程,自然是因为市场认可增程,但这话不能明说,需要点艺术加工。

  就比如有消费者一直问他们什么时候推出增程款,经过高层180天商议,召开十五次会议,决定推出增程款只是他们没想到合適的增程器,如此困难,但最终被一一克服偷换概念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把市场对他们的质疑,变成他们对市场的推广。

  陆良看向胡薇薇说:“接下来政策会越来越宽鬆,但我们园区的防护依旧如常。”

  他看过新车发布会的基本流程,在正式开始前,线上直播间其实是预留了五分钟进行城市宣传,向世界宣告他们已经恢復了。

  只是看似已经结束,但据他所知,很快就会捲土重来,所以为了保证生產任务,他们不能有任何鬆懈。

  胡薇薇一脸郑重:“我会注意的。”

  交代完,陆良也乘车离开会场,只是不同以往的迈巴赫,这次的座驾是天璣。

  “比起迈巴赫,感觉也还行,对吧?”

  陆良坐在后排,打开零重力模式,整个人就像被按摩椅包裹住一样,孙哲远摸著门把手处,裁缝的线条,沉吟片刻说道:“只是量產的製作,比起手工製作,少了几分精致,多了几分廉价感。”

  他又赶忙补充:“不过那几分廉价感,通过智能座舱是可以补足一些的。”

  此前,陆良的座驾是迈巴赫vs680四驱铂金型,售价2300万,配备7个豪华座椅,还提供红木与黑玉方向盘、星光天鹅绒地毯等在內的多种內饰选项和个性化定製服务。

  儘管天璣是他们公司的產品,但他还是很难违心的说出,60万的车,体验感超过2300万的车。

  “说得倒是实话,不过这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陆良起身看向窗外,看向那些在车流中穿行的计程车,笑著问:“如果一台上百万的车,掛著一张绿牌,你能接受吗?”

  孙哲远下意识想要观察陆良的表情,陆良冷声道:“不要思考,直接说。”

  “不能接受。”孙哲远摇头,別说一百万,哪怕四五十万,他也不会选择新能源。

  因为买辆宝马x3开回老家,车標自会帮他解释,这些年在外面混得有多好。

  但如果买辆瑶光,他还要跟人解释,四角芒星的车標代表著什么。

  陆良突然笑了,又躺在大沙发上:“成见是座大山,我们是愚公,只靠自吹自贏是不行的,只能一点一点的慢慢移。”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王这勾吧,到底是什么审美。”

  想到这,陆良一肚子气,毕竟绿牌方案是由比亚迪提供的,老王难辞其咎。

  他不忿说:“过几天把车运去香江,换上白底黑字的车牌,应该会好看一点。”

  孙哲远忍住笑意,点头应道:“好的陆总。”

  接下来几天,陆良从武函去往苏城,参加几场供应商大会,在六月初回到了香江。

  期间,天璣24小时大定数量达到2412台,其中有1880台都是增程款。

  根据用户群眾刻画,增程款基本都是企业採购,私人比较偏向纯电。

  儘管大定数量只有两千多,但作为一台mpv商务车,无疑是成功的。

  这一天晚上,陆良回到滨海西苑。

  王楚婷突然撒娇说:“老公,我想抽个时间回去一趟。”

  她还掛念著工作室的发展,毕竟那是属於她自己的事业。

  虽然视频会议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依旧有些事需要当面处理,就比如融资。

  年初,灾疫的肆虐,让社区团购以及直播带货的市场呈现井喷式爆发。

  她的楚君传媒名下掌握著三个千万级粉丝帐户,及十几个百万级粉丝帐户,已经具备开启a轮融资所需的一切条件。

  因为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从而也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每一家mcn机构,都想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企业。

  王楚婷不甘心,明明起了大早,却只能赶个晚集,她也要爭一爭第一的名头。

  陆良眉头紧感,但看到王楚婷真挚的眼神,不禁暗嘆,她本就不是一只金丝雀,“打算回去待多久?”

  听到陆良的询问,王楚婷喜笑顏开,挽著他的脖颈说:“应该三四个月吧。”

  “他呢?也要跟你回去吗?”陆良看向在客厅搭建儿童乐园,小奶娃爬得太快,已经初步掌握四肢的运用,丈母娘一脸紧张的跟在身后。

  “老公公~难道你忍心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就离开妈妈的身边。”王楚婷低头哽咽,装作柔柔弱弱的样子。

  陆良没好气瞪了她一眼,无奈道:“如果有第二波,情况不对,就早点回来。”

  “没问题。”王楚婷笑眯著眼睛,狠狠地嘬了陆良一口:“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第二天早上,陆良驾车来到机场,送別王楚婷母子,及丈母娘三人返回內地。

  隨后,他又回到中环,来到金融中心大厦二期的金管处拜访陈杰斌。

  “金融港计划?”

  陈杰斌一愣,得知韩资与日资都要涌入港股市场,不禁埋怨:“你怎么不早点说。”

  “现在说,也不算太晚,孙正义要明天才到,而且日资来不来,也不太確定。”

  陆良嘴角带笑,转动著座椅,欣赏著窗外维港的风景。

  全港第一高楼是环球贸易大厦,第二高楼就是金融中心二期。

  陈杰斌的办公室在88楼,就在金融中心二期的最高层。

  这里能看到,陆良看不到的风景。

  他曾想买下全港第一高楼的环球贸易,毕竟不差钱,只是没有合適的位置盖楼。

  但新鸿基的老李寧愿白送他几层,也不愿意出售,陆良又看不上区区的那几层,就只能暂时作罢。

  “日资来不来,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陈杰斌笑著恭维,隨即又说道:“不过这个项目,恐怕要好好的谋划一下,毕竟稍有不慎,香江就会迎来第二场金融危机。”

  以前日韩资本虽然也有投资港股,但重心始终在美股上面,如今主次即將顛倒,难免会引起欧美资本財团的愤怒。

  毕竟此前美股昌盛十几年,全得益於各国资本的涌入,在热捧下,三大指数也就水涨船高,诞生了多家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如果日韩资本选择进入港股市场,势必会影响美股后续的反弹行情。

  陈杰斌沉吟过后,问道:“需要我们怎么配合你们?”

  现在不像上个世纪,他们不能轻易出手,维护港股市场的和平稳定,只能仰仗天星金融。

  陆良收回看向风景的目光,有条不紊的说道:“第一,金融属性的多样化,彻底放开管制,让市场野蛮发展,快速增量。”

  “第二,选择的多样化,无论股票,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幣,全部放开,向国际看齐。”

  “第三,推动赴美中概股,加速回流,及推动內地一些优质企业,进行港沪两地双重上市。”

  港股市场只有一千多家上市企业,市值约37万亿港幣,折合美元五万亿不到。

  必须迅速膨胀起来,毕竟池子越大,可以容纳的资金也就越多。

  否则就算別人有心投资,也没有合適的企业给他们投资,而一些合適的企业,比如企鹅、阿里,京东现在又溢价太高。

  陆良提出的三个硬性条件,本质都是为了解决资金储蓄的问题。

  陈杰斌说道:“第一个条件,想要满足只能重新开一个板块,应该是类似纳斯达克三级市场的那种?一年或两年的企业,只要满足要求,就可以申请上市,对吗?”

  “不愧是我们的陈处,果然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

  陆良竖起大拇指,一脸敬佩的说道。

  这就像是a股的新三板,只是內地有所顾虑,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只能叫掛牌,而不能叫上市,所以流通性极差。

  陈杰斌沉声道:“你是玩资產增值的,应该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假如未来增值停滯,会发生什么吗?”

  “砰的一声,给市场一地鸡毛。”

  陆良当然知道热潮退散会发生什么,但他依旧一脸严肃的说道:“机遇总是伴隨著风险,没有稳赚且毫无风险的买卖,港股市场想发展,想要突破以往的上限,就必须这么做。”

  陈杰斌沉声道:“前面两个条件,我都要考虑一下,第三个条件可以先答应你。”

  陆良劝道:“老陈,別太执,香江就是天然的试验田,因为就算爆了,也能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

  他之所以先找陈杰斌商谈,是因为照顾他的情绪,因为这个计划,內地肯定同意。

  对內地来说,只需加强港股通审核,就可以將內地市场儘可能隔绝在风险之外。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