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33章成功打进去

  3月26日,星期四。

  临近九点半,美股即將开盘。

  昨夜美股市场的掛单买入量激增,硬生生把普標500指数都抬高1.29。

  上一次出现这么高涨幅的盘前交易,还是08年末,金融危机刚过,百废待兴,黑人马政府拨款五万亿美元,实施一揽子计划,从而刺激金融市场的回暖。

  “天星又杀回来了,美股还不涨翻天,昨晚跟风抄底,果然是抄对了。”

  “老子要发財了!”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抱著一样的想法,今天开盘绝对会大涨特涨。

  毕竟先有马斯克抄底收购推特,后又有陆良大肆抄底能源、医疗乃至钢铁產业股。

  尤其是陆良,堪称市场风向標,种种举动都在证明,这波大跌行情即將结束。

  九点三十分,

  万眾期待的美股市场终於开盘,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標普500指数开盘4250点,仅仅涨幅1.35。

  虽然1.35的涨幅,也能算是高开,毕竟大盘涨一个点,个股涨三五七个点,也算比较常见。

  只是只比盘前交易高出0.06,想像中的那种一条直飞天际的情况並没有发生。

  而且在开盘十分钟后,標普指数的涨幅依旧是1.35,甚至隱隱还有下跌的趋势。

  尤其是被天星金融举牌,包括联合健康在內的九家企业,纷纷上演高开低走。

  期待中九龙拉指数场面並没有出现,反而指数还差点被这些股票给拖累。

  “什么情况?说好的大涨特涨?我房子都抵押了,槓桿也开了,给我看这个?”

  “是陆良的市场號召力不復以往,还是又有华尔街某些机构在故意打压?”

  “陆先生的市场號召力应该还在,只是昨天反弹太离谱,把潜力都透支了。”

  各国市场议论纷纷,突然有人站在理中客的角度,尝试分析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诡异的行情他说,一切其实都有跡可循:“昨天尾盘的拋压有多大,然而美股三大指数,纷纷从熔断的价位,拉回前一天的收盘价,波动高达12个点,这可是大盘,不是个股。”

  “而且过去两天,美股三大指数流出总资金高达5.95万亿美元。”

  “流出容易,流进来又谈何容易。”

  “根据已经披露的公开信息,包括联合健康在內,天星也就只投入441亿美元。”

  “哪怕资金量翻十倍,4410亿美元,难道就能补全流出近六万亿美元的损失吗?”

  “昨天尾盘的那种行情,是不健康,也是不正常的行情,今天这种行情,才是正常的行情,才是该有的行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良的眼光还是可以相信,毕竟举牌就自动锁仓半年,现在持有天星金融举牌的那九家企业,半年后,亏本肯定是不会亏本。”

  讲这话的人,是霓虹一位极具盛名的金融学者叫做文志野,不同张志杰专捧臭脚。

  文志野是货真价实的英美双博士学位的获得者,享有东京政府特殊人才津贴,更多次参与东京股市政策的制定与规划。

  他的话已经讲得十分明白,接下来不仅不会涨,可能还会回调,但只要在適当价位补仓並且长期持有,肯定不会亏。

  可是人们往往只听到了前半句,也只愿听前半句。

  周四跟周五两天,美股都处于震盪期,涨不上去,也跌不下来。

  直到新的一周到来,3月29日,午间时分,普標指数突然下杀,跌幅7.26。

  本月第三次,

  美股史上第四次熔断髮生了。

  个股普跌715,其中也包括被天星金融举牌的那些企业。

  “快跑,这里不是天堂。”

  “为什么?天星金融都入场了,美股竟然还有第三次熔断?”

  “我劝你们,別把陆良想的那么好,这次又熔断,要么是天星再次遭到针对,要么是他们也参与了指数沽空。”

  “肯定是参与沽空,看看联合健康那些天星系成分股就知道,一个个都跌成死鱼,哪有刚被举牌就跌成这个鬼样子,企业愿意,陆良也不愿,除非他有对冲的方式。”

  美股市场暂停交易的十五分钟,苏世民又发起了一次圆桌会议。

  只是不同以往,这次採取双主导模式,威尔森以摩根全球总裁候选者的身份参会。

  他把金色的头髮梳得一丝不苟,身著紫色的靚丽西装,嘴角掛著笑,无视某些人愤恨的目光,

  大步流星进入会议室。

  苏世民看向他,示意他坐在身侧位置,笑著问道:“感觉怎么样?”

  “很好。”威尔森微笑点头,气定神閒。

  东大有句古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然而,他连三年时间都不用,仅仅相隔三十个小时,再次进入这间会议室,身份就发生了质的改变。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苏世民笑容满面,没有过多言语,看向陆续到齐的眾人。

  他笑著问:“各位,是不是感觉到了阔別已久的丝滑,就好像这个世界重新又被我们掌控。”

  听到这话,眾人默然不语。

  虽然他们都看威尔森这个背叛者不爽,但不得不承认,苏世民是对的。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体验到这种酣畅淋漓的收割,一切都好像回到了五年前,分配到了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人抢利。

  苏世民笑著说:“既然大家都满意,那么之前的决策,就进行正式的表决吧。”

  他目光如炬,看向眾人:“谁有异议?”

  一共三件事,威尔森成为摩根总裁,德立美进入ict部门,德立美代持天星金融持有的联合健康股权,进入联合健康董事会出席常务董事一职,並加入医保体系。

  话音刚落,眾人顿时眉头紧锁,每个人几乎都有过河拆桥的想法。

  原定的医保市场就已经不够他们吃饱,现在又要再多一张嘴,他们每家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

  那种分享利益的感觉,令人痛苦。

  然而,正当有人想反对,只见前任圆桌会议领导者先锋领航的格雷特,第一个举手响应。他面无表情说:“我们先锋领航没有意见,听从史蒂夫的安排。”

  话音落下,眾人纷纷眉头紧看向他,又看向苏世民,最后再看向威尔森。

  见到这一幕,道富的负责人若有所思,无奈嘆息一声,默默举起手:“局势变了。”

  以五年前会议的局势为准,当时的苏世民虽然主导著会议的项目,但他们却可以选择不执行。

  但现在已经不行了,格雷特作为本次事件的第一责任人,为求自保,只能无条件服从苏世民。

  威尔森又代表著摩根及陆良的利益,苏世民支持陆良,所以威尔森也会选择支持苏世民。

  先锋领航,黑石集团,摩根大通,还有虎视耽的天星金融,四家財团在这项决策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可以说,本次会议,除了决定接纳陆良以外,还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

  就是未来的圆桌会议,只要苏世民不侵犯陆良的利益,大概会变成他的一言堂。

  “想要自己的权力稳固,就需要有个强大的敌人,迫使己方被动团结。”

  威尔森看向陆续举手的眾人,猛然发觉,苏世民的做法跟陆良是一致的。

  假设以前的圆桌会议,苏世民只能调动20100的资源,因为有些机构是听调不听宣,但现在他起码可以稳定调动60以上的资源。

  如果非要说两人有区別,或许就是陆良是主动选择,而苏世民是被动选择。

  但不得不承认,苏世民把一盘死棋给盘活了,还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难怪陆良会不想跟他打交道,並选择让他去跟苏世民接洽。

  威尔森也隱隱猜到,自己在两人之间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维持天平的稳定需要有支点,他扮演的角色就是那个支点。

  倘若未来某一天,他选择倒向一方,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想到这,威尔森呼吸都变得急促。

  他很关键,是这场博弈的胜负手。

  也不对,

  天平的两侧都希望保持稳定。

  他要是敢倾斜,死的第一个就是他。

  而且时间始终会站在陆良那边,毕竟他才35岁,正值壮年。

  反观苏世民73岁,已经是情绪激动,就会脑梗面瘫的年纪。

  威尔森刚刚涌现的大胆想法,又赶忙打消,

  十五分钟,转瞬即逝,美股再次开盘,

  第三次熔断,不像前两次,已经没有任何资金敢下场抄底。

  毕竟一而再,再而三,其中第二次跟第三次之间,还有天星金融的举牌行为诱盘,坑杀了不知道多少游资和散户。

  现在市场风声鹤,投鼠忌器,导致交易量持续萎靡,没有投资者再进行多余的操作,他们纷纷选择了摆烂或是观望。

  半场开香檳不可取,他们尝到了苦果。

  只是相较散户投资者,机构更在乎市场未来的走向,准確说是天星金融的动向。

  因为在这三次熔断中,都扮演关键角色的天星金融,却在举牌企业后销声匿跡。

  然而,无论媒体怎么问询,天星金融始终没有站出来回应任何问题,就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就差门口掛著,请勿打扰。

  接下来几日,美股市场三大指数持续震盪走跌,根本不见反弹的趋势。

  就像钝刀割肉,一点一点蚕食投资者的信心,没有耐心或不堪折磨的投资者,就只能选择拋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几则消息接连公布,引爆了全球资本市场。

  天星金融集团宣布剥离一些资產,成立一家子公司,名为世纪基金,並付出每年500万美元的管理费,全权交由德立美商业投资银行代持。

  这些资產,包括天星金融在美股市场的所有资產,甚至包括了特斯拉,以及通用天星的股权。

  紧隨其后有消息传出,德立美与联合健康展开战略合作,哈里斯以德立美代表人的身份,成为联合健康集团的常务董事。

  双方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並邀请全美第二大及第三大医保集团加入,共同成立医保大联盟简称icpt,立志为北美民眾解决医保昂贵及手续繁琐等问题。

  仅仅相隔两个小时,又有消息传出,德立美加入cit组织,將为赴美上市的企业提供辅助指导很快,这则消息也得到纽交所的承认。

  “这么多利好消息,已经具备一切起飞的条件,德立美的发展挡不住了。”

  “陆良真的打进去了,还把手伸到北美四大经济体之一的医保体系。”

  “不是说强大的堡垒只能从內部攻破,为什么天星金融在外部也能找凿一个孔?”

  “这话其实也没错,要不然天星为什么会把所有资源都倾斜到德里美身上?”

  “人家华尔街机构也要脸,陆良也很有礼貌,选择套皮,给他们一个面子。”

  震惊过后,是沉默,因为他们看到,一家生於东大的金融企业,不仅在东亚市场攻城略地发展迅速,还成功打进华尔街,成为一尊冉冉升起的资本巨头。

  摩根、黑石、先锋领航、贝莱德等,这些享誉盛名的財团,应该已经无计可施。

  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选择跟天星金融共享美股市场这片天地。

  同一时间,东京银座奢华的公寓,屋內有个房间,布置得就像古时的竹林茶室。

  “看到了吗?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马芸眼神复杂,突然有感而发。

  陆良的计划成功了,他终於带著天星衝出东亚,成功攻入华尔街,迫使那些久负盛名的財团,

  不得不跟他们共享市场。

  坐在面对的孙正义眉说:“不见得,难道就不可能是陆良屈服,被收编了?”

  马芸莞尔一笑:“你跟繁星那小姑娘打了那么多次交道,你见过她屈服吗?上行下效,陆良选择樱田美雪不是没有道理的,她的行为行事都在模仿陆良。”

  他嘆了口气说道:“以前陆良都不一定会给我面子,何况我现在退休了,所以说,还是算了吧。”

  就在陆良忙著在进攻华尔街的时候,东亚市场的金融综合业务也没有被落下。

  最美社长樱田美雪横空出世,带领著繁星资本,一步步蚕食软银集团的金融业务。

  在普通人眼里,她是平民出身的金凤凰,是东京大学的高材生,是全球拥有千万粉丝的职场博主,更是货真价实的社长,曾参与富士台的收购,及主导並且成功收购东芝集团。

  但在有些人眼里,樱田美雪这个名字,代表著三股强大的势力,天星金融,三井住友,以及渣打银行。

  天星金融提供资金,三井住友提供资源,渣打银行提供技术,说是东亚最强三叉戟也不为过。

  软银集团本就因为接连决策失误,导致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哪能经得起这么针对。

  所以孙正义找到正在东京居住的他,希望他能出面,当个中间人,找陆良谈谈。

  孙正义脸色阴沉,沉声道:“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挨打?连还手都不行?”

  “滙丰想还手,但他的下场,你不是也看到了吗?”马芸苦口婆心的劝道。

  孙正义不仅是他的贵人,两人还是二十几年的好友,马芸不希望他往火坑里跳。

  软银不是滙丰,这里是东京,也不是香江,天星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未来的市场肯定还是会有软银的一席之地。

  听到滙丰,孙正义突然冷静下来:“確实还是要再观望一下。”

  滙丰的下场很淒凉,不仅被赶出了经营百年的香江市场,还投身美股。

  恰逢美股三次熔断,滙丰在高位接盘,不出意外资產起码缩水30。

  而且未来的美股,还是由陆良及苏世民等人领导,滙丰的日子恐怕会很不好过。

  马芸笑了笑,也没再多说,自知不敌,选择退让,並不是一件丟脸的事。

  毕竟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哪怕苟延残喘,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是他的希望,他的机会,又在哪呢?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