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因为在他率领兵马,来到黑龙关这么一个西南险关,有重兵把守之所在的时候。
还没等他发力,里面的人就已经投降了。
蓝玉有些愣神。
不太明白这些人,先前之时明明说了,要与他们这边决一死战的。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如此模样。
他可是要想着要好好的和这些人打上一场的。
他们怎么能投降呢?
蓝玉心中憋闷之余,也禁不住又很快升起了希望。
让自己不要灰心。
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仗要打。
总不可能这里的人投降了,别的地方的人也投降。
接下来,总有自己一展神威的机会。
如今这种情况,虽然立功立的比较快,却不是他所想要的。
和他想要的战斗相差甚远。
结果很快就有噩耗随之传来。
他这边从这些人的口中得到了消息。
说是梁王已经带着人逃窜了。
而这些人守关之人,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样的消息,所以才会投降。
听到这等消息之后,蓝玉整个人都不好了。
立在风雨之中,整个人都显得凌乱。
梁王走了。
这么个玩意儿,居然提前逃走了?
不是说好的要拼尽一切,倾尽所有,来和自己等人决一死战的吗?
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却跑的比兔子都快。
这些人是被吓破胆的兔子吗?
怎么一个二个都是这样的狗东西,一点点的胆量都没有!
怎么就不敢留下来,和自己这边好好的打上一场呢?
自己大明这里实力,也并没有那么强,怎么就非要跑呢?
自己就想好好的打上一仗,和沐英这家伙好好的比上一比,让人们知道自己蓝玉是能压沐英一头的。
可结果现在,所到之处尽皆投降。
这如何还能凸显自己的能力。
很多明军将士听到这么个消息后,都在欢欣鼓舞。
可是蓝玉是笑不出来。
和这边的众人相比,那是格格不入。
忽然之间,他就对此接着进军,失去了兴趣。
只觉得索然无味……
另外一个方向,白龙江这边。沐英看着自己的兵马刚刚开过来,还没有进行渡河,就已经前来进行投降的元朝人,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很是意外。
一时之间,都多少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耍诈。
特别是在听到了这些人所说,知道梁王竟然已经偷偷逃走这件事情后,就更加的意外。
不过,沐英却并没有其余更多的反应。
一切进行的严丝不苟。
派领兵马,一步步的探查,并带着警惕,接手对方营地。
发现一切竟然是真的。
确认这些为真之后,沐英并没有太多的可惜。
相反,还显得比较惊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代表着接下来的战斗,要比想象之中的轻松太多太多了。
将会有很多将士,因此少流血殒命。
而大明这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同样要少上很多。
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这边立功会少,会显得没有难度这种事儿,不是在他考虑范围之内的。
能够越轻松的赢得战斗,减少己方的伤亡。
那才是愈发让人感到开心。
只不过这一次,梁王这边直接逃窜,那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边缺少抵抗。
没有抵抗,大明此番杀的人会少。
梁王等人逃窜后,地方上的各部头人会认不清楚大明这边的实力,同时也认不清楚他们自己的实力。
接下来,想要在这里做好治理,不算太容易。
不过,虽然不太容易,但是相对于一处城关,一处狭隘的去硬攻,还是要容易的太多。
这个时候不杀,那么今后那些人不听话了,再动手去杀也一样不迟。
这些各个地方的头人若是需要,大明不介意将他们缺少的这一环给补上。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一样能够认清楚,他们与自己大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对于西南这边的进军,变得非常的顺利,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没多长时间,兵马就一路推进了昆明城……
“算这家伙跑得快。”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送来的战报,面上露出一些可惜之色。
他这边,原本还想着将这么个玩意儿给生擒活捉,也给斩首。
结果却提前跑了。
不过,跑了也好,自己这边会少付出很多,也算是一件好事。
上辈子时,把匝剌瓦尔密这个鞑子,面对自己大明这边的不断推进,无力对抗。
最终放弃昆明,也是提前逃走。
只不过没有逃多远,就又做出了一些别的举动。
那就是停止逃窜,而后动手而后将他的王妃给赶入滇池淹死。
而他,看着自己的王妃身死之后,则来到了草庐之中,和达德,录尔一起点火自焚而死。
结果这次,倒是而出现了一些不同。
没有再自杀,反而一路逃走了。
这应当是自己这辈子所干出来的一些事儿,出现了一些的波动,扇动了翅膀,所产生的一些变化。
毕竟上辈子自己这边动西南之时,实力没这么强。
最起码北元王庭没有灭,其皇帝还没有被斩首。
如今事情不同,前后之间会有这些不同,倒也正常。
不过,倒是给让治理西南那边,多出了些许困难。
但也并不是太大的困难。
只要持续的在那边干出一些事儿,治理西南也就是了。
至于那些头人,和西南那边那些部落……
该杀的杀,该埋的埋,该拉拢的拉拢。
恩威并施之下,也能让他们变得老实。
彻底将西南纳入统治之中?
“父皇,这西南那边要如何治理?”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对于大军拿下西南,朱标那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惟一有些意外的,是竟然如此这般的轻松。
但也仅仅只是有些许意外而已。
哪怕这个西南的梁王不投降,不逃走,自己大明这边拿下西南,也同样是铁定的。
西南这里,最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将之打下来。
而是打下来之后,怎么样才能将之给守下,才是重中之重。
打下来了之后,不能控制在手中,那么等于西南这边没有打。
“标儿,你觉得该如何做?”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询问,笑眯眯的。
朱标只要一听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这话,马上就能够明白,自己家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来自于父皇的考验又到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考验,更多的其实是父皇对自己的指点和教学。
对于这些,朱标那是早就有所考虑。
这个时候听到父皇询问,只是稍微的想了想,马上就开了口。
“父皇,孩儿觉得西南那边,和别的地方不同。
西南过于偏远,而且脱离我华夏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远远的超过了幽云十六州这些地方。
且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有效统治过。
南面山高林密,地处偏远。
又有各部族在那里生活,很多都不太太服从管教,没有进行王化。
比北面治理起来更加的困难。
想要将西南那边给彻底的收服,成为我大明的领固有领土,需要下大力气。
首先得有一个能信得过,能带兵打仗,同时又不只会一味的杀伐,心细如发之人在那边进行镇守。
主导全局,恩威并施之下,才能让西南那里暂时安稳。
只有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才能谈接下来对西南诸多地方的治理。
否则,一切就都是空谈。”
朱元璋闻言暗自点了点头,觉得标儿说在这件事情上说的很对。
“那标儿你觉得让谁去比较合适?
朱标没有犹豫:“文英哥,他最合适。
文英哥领兵作战能力极强,而且很有章法,有能力却又很恪守,不会乱来。
性格不张扬,不跋扈,大任在身他能够顶得住事儿。
还不会在西南那边进行滥杀,属于文武全才。
文英哥以往是父皇义子,又没有什么家人,对父皇母后都特别恭敬,打心里眼里面爱戴。
虽解除了义父义子的关系,可实际上文英哥心里面,一直还将父皇和母后当成亲爹娘来看待。
文英哥与孩儿的关系也同样非常的好。
再说,文英哥此番也是带兵往那边去的人。
这一遭走下来,对于西南那边的情况,也同样很是了解。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文英哥来镇守西南都非常的合适。
非他莫属。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对于自己家标儿所说的这个,很是认可。
文英这孩子,确确实实值得如此。
而上辈子从上面的情况来看,也再没有比沐英到那边进行驻守,更为合适的了。
上辈子,西南那边能够那般快的平定,并最终彻底的被收复,成为华夏一部分,不分割不动摇。
将文英这孩子,给弄到西南那边,让沐英,及其沐家永镇西南,便是最为关键的。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孩子靠得住,他的后人也同样靠得住。
“标儿的眼光越来越独到了,说的不错,继续。”
朱元璋望着朱标点了点头,出声说道。
朱标道:“除了沐英哥在那边外,兵马同样也不能少。
而且,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那就是尽可能多的朝着那边进行移民。
并对那边进行教化。
只有往那边移民的汉人多,并对那边的人持续的进行教化,才能让他那边的人,变得逐渐老实,并逐渐的认同我华夏。
今后,西南那边战事平定,可以令此番出征的众多兵卒以及诸多的民夫等人就地落户,在那边施行军屯制。
让很大一部分的人在那里耕开荒种地,世代留守。
忙时为农,闲时为兵,耕战一体。
对于在那边进行落户的人,也要给予很大一部分的奖励。
比如,每人给一定的钱财由官府这边发放免费的种子,农具,甚至于是耕牛等。
还可以将他们所耕作出来的土地,进行一定的免税。
比如,三年或五年。
除了这些外,还可以推行一些政策,鼓励我汉人到西南那边去讨生活。
前去讨生活的人,也进行优待……”
朱元璋听着自己家标儿所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浓郁。
只觉自己家标儿所言,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
“还要在那里鼓励通婚。
当然,这个通婚最多的是让在那边的将士,去迎娶当地的女子,组成家庭。
而那些人和我大明将士,以及汉儿成亲之后,同样会有各方面的优待。
比如可以自动成为汉人,获得户籍。
甚至于女方的家人,也能够表现的好了,也一样在今后可以获得汉人户籍。
对于西南那边,也同样要进行一定的拉拢分化,分清楚谁是心向大明的。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尽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当然,这个把敌人搞得少,也可以是使用刀剑让他们变少。
恩威并施,一个都不能缺少。
在那边进行编户齐民,并逐渐的推行流官制度。
去寨主,去头人化。
让他们逐渐的适应我汉人官制。
削弱那些头的力量和权威。
让他们听官府的……”
朱标不停开着口说着,他在这上面的考虑。
一切都说的是头头是道。
朱元璋上听着不时点头,越听越是欣喜,脸上笑容藏不住。
自己家标儿真的是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让人觉得够可以。
“不愧是自己儿子,经过这辈子的重新培养,标儿要比上辈子的这个时候,更加的优秀。”
良久,朱标才停止了言语。
“父皇,孩儿所想到的,便只有这些了。
父皇您看看可行不可行。”
朱元璋闻言笑道:“可行,简直是太可行了。
标儿,你的这一番考虑很对。
只要今后能够按照标儿你所说的这些,好好的去办事儿,坚持下来。
那么西南那边,必然会长治久安,投入大明的怀抱,不会出什么问题。
成为我大明真正的领土。
咱标儿,当真是越来越优秀了!”
朱元璋的夸赞,那是毫无保留,不加掩饰。
朱标闻言道:“还是父皇您教导的好。”
朱元璋笑着道:“不过,标儿,你这些方面都很好,不过有一个方面倒是没有留意到。
咱需要稍稍的补充一下。”
朱标闻言忙收敛了神色,等着自己父皇开口,想要看一看自己的这番考虑,还有哪里不足……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