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这人所说的话后,边上几人一个个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好!好!关键时刻,还得看景濂先生,能挺身而出。
像刘伯温这等人,早就已经成皇帝的走狗了。
差景濂先生可差远了!
这次的事儿,景濂先生动了,那问题就不大了。
他们便不必太过于的忧心了。
话说,这一次,不少人心里面都是忧心忡忡。
被皇帝这边指使人弄的大明日报,所刊发的文章,直接就给打懵了。
许多人,都被宛若被当头浇了一桶水,一下子把他们那熊熊燃烧,不可一世的火焰给压了下去。
虽然未曾彻底的熄灭,可是和之前那等不可一世比起来,总归还是要熄灭了许多。
不复之前的那种盛况。
虽然已经有不少人,进行驳斥了那些荒谬的观点。
让人不要相信这些,这都是那走狗罗贯中,在那里瞎编乱造,故意的混淆是非。
绝对不能上了这个恶当。
可是,大明日报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而是,又有朝廷背书,再加上那罗贯中那狗东西,写的东西很具有蛊惑性。
还是让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令不少人心神动摇。
在这件事情上的热情,没那么高了,甚至于都有不少人,决定不再参与这些事。
认为大明日报所说是对的,他们这些读书人,如今最应该做的,不是声讨皇帝,不是那工业大学以及卫生纸。
而是应该对那些不把人当人,用布帛,丝绸等这些如厕的世家豪门,达官贵人。
这种种情况,让很多人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接就被打懵了。
同时,也有一些人准备在今后,也学着朝廷开办报社。
把朝廷的这个手段给学会。
报纸作用之大,他们如今都有了极其深刻的了解。
这样的手段朝廷可以用,那他们这边自然也可以用!
动动笔杆子嘛,这正是他们所擅长的。
至于说,刊印报纸等所需要的钱财,人力物力这些,也不必发愁。
只要准备这么做了,那肯定会有不少热心人,志同道合之辈,捐钱捐物,帮助报纸运行。
当然,这些也只是后面才能做的事。
对于度过目前的难关,用处不大。
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这样的情况下,景濂先生出山了。
直接找到皇帝,要为他们这些人发声,为这件事而据理力争,面刺皇帝之过!
景濂先生这般做了,那么就能让他们现在的局面,有极大的改善。
定能让这皇帝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认清他的过错!
景濂先生不愧是景濂先生,每当遇到这等大事的时候,总能在关键时刻里挺身而出,不畏强权,只为儒家。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儒,才真值得他们所敬仰。
如刘伯温那样的,才应该遭人唾弃。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被他们如此称赞,视作希望之所在的景濂先生,这个时候正遭受着怎样的冲击。
“陛下,这……这不可能!
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能耕耘这么多的地?”
宋濂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满是吃惊。
只觉得皇帝这是在痴心妄想。
“一切皆有可能。”
朱元璋声音淡淡的说道:“这个世界是在发展着的。
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前进。
虽然有些时候遭遇灾难等等,会出现后退,或者停滞不前。
但整体上,就是一直在上升,在前进。
上古先民如何耕耘?
刀耕火种,其耕耘效率何其之慢?
而后,逐渐的发展出了工具,如木制,石制,和骨制工具。
后面青铜出现后,又做出了青铜工具。
再到后面,铁犁牛耕,驯化牲畜,用来耕作。
锄头,犁,钯,各种各样的工具也都随之出现。
工作效率不断攀升,和上古之时比起来,一人所能耕作之土地,何止能抵十人?
一人耕作土地的产出,又何止高于十人?
历史事实便在这里,如何便不能在今后,让一人之耕作,超过今日的十人之耕作?”
“陛下,您若如此说,倒也对。
可……那是从上古时期,一直到现在才发展出来的。
而时至今日,耕作技术早已趋于完善。
且不论是用牛马驴骡等牲畜耕地拉车,亦或者是锄头,耙等众多耕耘作的工具,也都已经完善。
根本就没有条件,实现大发展。
哪里又能找出比牛马驴骡这些更加好用的大牲畜来耕地?
又该制作出什么样的工具,才能使得耕作再次大发展,达到上古之时刀耕火种,和现在这般巨大的差距?”
宋濂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只觉得自己抓到了皇帝,所说的大漏洞。
就目前而言,各方面的工具,以及牲畜等等,全部都被利用到了极致。
很难再有什么进步。
就算是有进步,那也远远达不到惊人的程度。
别说一人抵十人了,能一人抵两人,那都不可能。
“上古之时,人们又何尝想到,有朝一日可以把牛马这些东西驯化,用拉犁耕地。
又怎能想到现在的种种一切?
既如此,那么在今后我们的耕耘工具和技术,就不能继续完善,再次出现很大的发展吗?”
“陛下,恕臣愚钝,臣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可以取代牛马来耕种,且远比牛马驴骡这些更好用。”
“机器。”
朱元璋对着宋濂,吐出来了这两个字 “机器?”
宋濂带着一些不解,重复了一句。
“对,就是机器。”
朱元璋点头进行肯定。
“宋先生所言,牛马驴骡等这些已经被开发到了极致很对,确实找不出比它们更适合耕作的牲畜了。
但,咱们却可以往别处来发展,不一定非得盯着牛马驴骡这些牲畜不放,还可以发展机器。
机器才是硬道理。
比如,我们可以制造出一些机器,让机器来拉车,拉犁。
这种机器,工作效率能超过十头牛,乃至于几十头的牛,甚至于上百头!
什么?!
听到朱元璋这话,宋濂不由为之一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都变了。
不仅有震惊,同时还有诸多不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看起来像像看一个发烧说胡话的人。
陛下,这……说的都是些什么?
该不会是发烧烧傻了吧?竟说出这等胡话来?
这等事儿,怎么看都不可能为真啊!
什么机器,可以代替牛马的耕作这就不说了,居然还能比上几十头,乃至于上百头牛!
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能!
别说是他了,不论换谁来,都不可能会觉得皇帝此时所言为真。
“陛下此言,这恕臣难以理解,不敢认同。”
好一阵儿后,宋濂终于是憋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没有在此时直接对朱元璋当面怒斥,说其狗屁不通,瞎编乱造,指着鼻子骂,这已经是他修养够高,且朱元璋地位也足够高的缘故了。
“宋先生,咱没跟你瞎扯,是真能造出这种东西来。
那种机器和牛马不一样,是四个轮子的车。
这种车并不靠吃草料,也不靠牛马拉。
而是通过用煤添加水,来进行驱动。
力大无穷,远非牛马驴骡这等牲畜所能比。
再大的牲畜,也没法和他比。
而且,这东西还不知疲倦,只要不坏,有足够的燃料,就能不停的运转下去。
而这,还仅仅只是最低级的。
若能精益求精,继续研发,到了后来还能制作出,远比这等机械更加好用,更加强大的新机器。
人之力有穷尽,牲畜之力同样有穷尽。
可机器之力却无穷尽也!”
宋濂看着朱元璋,像是在看一个有大毛病的人。
陛下所说的这些,听起来很诱人,
可……这些又哪里能实现?
简直就是在空想!
不!比空想还要不切实际!
“陛下,便是真能制作出陛下所说的这种机械,可是除草,松土,收割庄稼等等事情上,那不还是同样需要许多人来做吗?
怎么也不可能,一人能扛十人,甚至于更多?”
朱元璋闻言笑道:“哈哈,机器可以用来耕作,那为什么不能用来除草,不能用来做别的呢?
比如,机器可以用来收割麦子,稻子。
地形平坦时,一人开着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日便可收几百亩,乃至于上千亩!
而且,所收割的庄稼,可以收割脱粒一体化。
只在顷刻之间,就将收割,脱粒这些事给尽数完成。
人只需将庄稼将收好的粮食,拉回去进行晾晒也就是了。
甚至于,就连晾晒都不用,直接便可以用烘干的机器,把粮食给烘干。
比晾晒的还有增加干净,迅速。
至于你所忧心之除草,同样可以也用机器来完成。
可以让机器来喷洒农药,可以用车,也可用无人机。
无人机就是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的东西。
由人来操控,在接近田地的上空飞,将调配好的农药,给均匀的撒在田地里用来除草。
对了,这些农药喷洒到田地里之后,那些杂草便可自己死亡。
根本不用人再拿着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去除。
而且,还能够做到只除草,而不伤害庄稼。
朱元璋向宋濂说起这些时,心中满满的都是感慨与怀念。
才刚刚在现代苏醒之时,看到那小四轮,带着的犁耕地,以及带着的那种简单的收割机收割麦子。
他就已经是惊为天人了。
后面,随着接触到的东西不断增多,见识到了更多的机器,他的认知,也随之被一次又一次不停的刷新。
至今想来,也依然让人为之神往,惊叹。
让人不住去想,要将这些好东西给弄到自己大明,那该有多好。
绝对能出现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那些拖拉机,不说大型拖拉机了,单单只是洛阳一拖生产的那种小型的四轮拖拉机,在大明那都是绝对的神器。
不说进行耕作,这样的车哪怕放在战争之上,也是无敌的。
什么样的骑兵和这些相比,那都是渣渣。
哪怕是重骑兵,也一样连人带马都给撞飞!
宋濂懵了,是真的懵了。
看着皇帝的神情,彻底变了。
什么可以一日收上千亩的机器,不仅能收割,还能同时完成脱粒。
还有在空中飞的那什么机,以及那些打上之后,只死草却不死庄稼的药……
这怎么一桩桩一件件,听起来都是这样的离谱!
简直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
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陛下这是受了多大的刺激,可……千万别是疯了吧?
话说,虽然他也觉得,当今陛下在对待儒学上面过于苛刻。
有事儿没事儿,就要按着儒学捶上一顿。
还总想朝着对儒学的根子挥锄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陛下也确确实实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没了他,这个天下不可能一统这么快。
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一扫元末乱局,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
他可不想看到,当今皇帝受到太大的刺激从而疯了。
真要如此,那对于大明而言,必然是一大损失。
“陛下……莫非在做梦?”
宋濂忍不住了,望着朱元璋问出这话 朱元璋闻言一笑道:“确实在做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这些能够在我大明出现。
但也不是真在做梦,因为这些,是真的能实现。”
“陛下所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大约……只有仙人才能做到。”
朱元璋笑道:“非是仙人,而是人确确实实能够做到的。
宋先生现在感到不能理解,很正常。
绝大部分的人对于自己未曾见过,超出了想象的东西,都很难想象的出来。
上古之人若是听说了我们现在的种种,又何尝不会惊为天人?像是在听神话。”
见到宋濂,又想要再说些什么,朱元璋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接着道:“宋先生,咱设立工业大学,包括在国子学开设算术,物理等课程。
所为的就是实现这些,此时听来都觉得不可想象之盛世。
“果真……能做到这些?!”
宋濂心情震动之下,一时之间都有些忘了君臣礼仪。
直视着朱元璋,提高声音进行询问。
朱元璋用力点头,给予肯定。
随后,想了一下,伸出五根手指:“五年,五年时间,咱觉得工业大学那边,就能制作出不用牛马等牲畜来拉,便可自动前行的车。
当然,一开始的车,肯定会显得简陋,各方面的性能都不会太好。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这车将会一日比一日的好用。”
朱元璋给出了一个期限。
蒸汽机这东西,乃是开始工业化核心的东西,因为好奇,所以在后世的时候,他仔细的了解过其工作原理等。
就目前自己大明工业上面的水准而言,有着自己所知道的相应原理,以及一些蒸汽机的构造等方面在。
再让各种人才,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全力以赴之下,五年时间把蒸汽机给制作出来,倒也并非是天方夜谭。
若是快的话,根本用不了五年。
蒸汽机制作出来,必须要优先发展蒸汽火车,铺设铁路。
只要能把铁路给铺设起来,不论是个向南,还是向北,对于各个大明的疆域控制,都会特别强。
铁路铺到哪里,哪里就能趋于稳定。
在铺设了铁路后,再想把这些给轻易的剥离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绝对是一个大杀器。
在让人搓蒸汽机,投入使用之后,也要让人往内燃机这方面努力。
把这些给弄出来的同时,大力发展采矿,冶炼等事情,也需要提上日程。
把这些都给弄出来,并让其稳步向前推进,那今后大明便是无敌的!
“臣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活一些时日,希望五年之后,能看到陛下所说的这东西。
倘若为真,那便是看上一眼,也死而无憾了。”
宋濂对着朱元璋满是郑重的行礼说道。
“哈哈哈,放心,这东西你一定能弄出来。
你最好努力再多活一些时间,今后大明的变化会越来越快,日新月异,有你看不完的好东西!”
说罢,话锋一转道:“现在,知道咱为什么要设立工业大学了吗?”
“知道了。”
宋濂点头。
“若真能发展到陛下所说的这些,那真的值得陛下您如此对待。”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哈哈哈,你能明白就好。”
“可是陛下,臣觉得有些事情做的,还是有些不太对。”
宋濂再度开了口,朱元璋对此倒也并不觉得太意外?
望着宋濂道:“你且说来。”
“臣觉得,陛下有些过于重视工业大学,而轻视儒家,对儒家有太多的偏见。”
“朱元璋摇了摇头,咱没有轻视儒家,儒家有大用处。
在思想等上面,确实很可以,但是里面的糟粕也很多。
咱只是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且,同样有许多人,把儒家的经给念歪了。
让人生厌。
社会在发展,很多东西都需要随之更新。
经典不能一成不变,圣人也不可能不犯错。”
宋濂摇了摇头:“陛下,臣不认可,经典就是经典,不能动,圣人更不会犯错。”
朱元璋闻言笑了。
他就知道,宋濂会是这样的反应,好在,他已准备了杀招。
“既如此,那你就与我说说,腐草为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