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这次的事儿,让标儿去做,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武英殿内,马皇后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言辞之间,对于自己标儿,带着关心和担忧。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
别管多大了,都还是容易让人对他牵肠挂肚。
放不下心来。
“妹子,放心吧,没事儿。
标儿这孩子,比咱们想的都要优秀。
咱标儿可不是个烂好人。
标儿也是有脾气的。
有些事儿,也得让他去动动手,历练历练。
对于文人,也同样要去去魅,要多看看他们真面目,知道他们里面很多,都是些什么狗屁混账玩意。
只有如此,在今后当上皇帝了,治国理政才不会对这些文人们太过于信任。
让文人们钻空子,文人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带一点甄别,没有自己的判断。
今后把国家给搞得一团糟。”
朱元璋说着这话,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朱允炆这个蠢货,当上皇帝后,干出来的啊那一系列的蠢事。
那是真真被文人给骗傻了。
文人说屎是香的,他都相信!
自己对他,那是铺了多少的路,费了多少的心血。
可这个狗东西,却是如此之愚蠢!
把自己的这些心血,全部都给辜负了!
很多好政策,都各种的废除,整出一系列的乱政来。
被自己压制的文人士大夫这些,开始疯狂的反扑,开始了他们的狂欢。
也就自己是洪武八年回来的,朱允炆还没有出生。
若是在洪武十几年苏醒,遇到朱允炆这个畜东西,自己高低都得好好的抽他几顿!
以解心头之恨!
朱允炆的前车之鉴,不能不吸取。
虽然相信依照自己家标儿的性格,还有智慧,不可能如同朱允炆那样的愚蠢。
能被文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可自己家标儿,对于文人确实是有着天然的好感。
相对于自己而言,对他们着实是太好了。
或者可以说,自己家标儿也是一个文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让标儿多让看看这些人的可恶嘴脸。
对于接下来的大明,都有着不小的好处。
治国理政很重要,勤于政事,殚精竭虑,为大明的发展,华夏的复兴而努力。
这些都很重要。
但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能让他在自己去世后,把自己所定下的这些政策执行下去,甚至于是更上一层楼,也更加重要。
很多政策,一以贯之才能够有大用。
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最怕的便是朝令夕改。
虽然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面,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
但是,在一些根本性的事情上面,本质却不能变动。
不然就像朱允炆那样的畜生一样,自己前脚去世,后脚就开始否定自己这个当爷爷的开国皇帝干出来的很多事情。
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那当真是让人吐血三升。
泉下有知的话,那真的是要揭棺而起,把这么个畜生给收拾了!
“唉……标儿也不容易,
对于文人,儒家,他是天然有着好感。
书上讲的很多的道理,都有信,或者说想到达到那些。
对儒家,总归是有着天然的亲近。
现在让他看到了这些,他还准备亲手去做这些事儿。
对他来说,心里面可不太好受。”
马皇后带着一些感慨和心疼的出声说道。
自己家标儿,之前的时候才经历了吕氏这么一个枕边人,是个畜生的事实,遭受重大打击。
而今又要在他一向信任和看重的文人上面,再遭受沉重一击。
对于标儿而言,这等事情又是何等的残酷?
标儿的心情又能好到哪里去?
朱元璋握住马皇后的手,把她搂在怀里。
“妹子,没办法的事。
人都是要成长的,是要睁眼看世界的。
而很多的成长,往往都伴随着疼痛。
越快的成长越是如此。
这些是不能避免的。
漫说咱标儿是太子,是大明的继承人。
纵然只是寻常人家的儿子,那也同样有烦心事,有痛苦。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也同样有每个人的苦难。
这些事儿,避免不了。
咱标儿这太子的身份,就注定了他要比别人承担的多。
咱们当爹娘的,自然可以尽可能帮他多锄掉一些咱大明的这些荆棘。
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有每一代人的难题。
咱只是一个人,不可能把子孙的事儿全部都给干了。
咱只能说,尽可能的干好,给他留一个好底子。
今后标儿成为皇帝了,后面还会遇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不趁着咱在的时候,适当的磨砺磨砺标儿的心性。
让标儿把本事给练就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标儿可就难了。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听了朱元璋的话,马皇后点了点头。
道理她都懂。
但是,作为一个当娘的,在很多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担忧。
“哈哈,妹子,放宽心吧,没事的。
相信标儿会把事情办妥当。
让标儿多认识多见识见识这些人的真面目,也是好的。”
“那……重八你说,标儿这个被很多文人,视做希望的太子。
这次在这的一些事情上,要是对待文人手段比较狠辣的话。
那……会不会让很多读书人失望?
会不会让很多文人更加的不听从朝廷号令,明里暗里和朝廷作对?”
马皇后说出了她的担忧。
自己家重八,对于文人就毫不客气。
很多的文人对此意见很大。
也有很多人,把自己家标儿,当成了他们的希望。
也是因此,有着不少人在面对重八时,虽然有着很多的不满。
可一看到标儿,就看到了希望。
觉得再忍忍,等到标儿这个亲近儒家的人一登基,当了皇帝。
他们的日子也就会变得好起来。
也是因此,忍耐力会提升很多。
说句不好听的,标儿就像是吊在驴子前面的那根萝卜。
能让驴子挨很多的鞭子,也能看在萝卜的份上不翻套,不尥蹶子,继续出力。
可是现在,把标儿这个萝卜给拿走了。
或者说是发现这个萝卜,也不好吃,也变成了拿鞭子抽他们的人。
在两代人身上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后面的很多事儿,只怕都会有些不太好办。
她很清楚这些文人们的能量有多大。
真的汇集到了一起,抱成团。
是真的不好办。
朱元璋知道自己家妹子的担忧,闻言开口道:
“妹子,没事儿,不必忧虑。
别把这些人看太重了。
这些人有本事就接着跳,哪个冒头就把那个砍了!
砍的多了,他们也就变得老实了。
就是太给他们脸了,他们才会蹬鼻子上脸,觉得他们是个人物。
一顿刀子杀下去,杀一个不行就杀一百个,一百个行杀一万个,一万个不行就杀十万个!
十万个不行就杀百万个!
多杀一杀也就好了。
把他们这些尿性,都能给治好!
妹子也不用担心,他们全部抱成团,不可能的。
咱在解决这些人的时候,也会培养新的文人。
而且,旧的文人里面,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是一丘之貉。
同样也有忠于朝政,忠于大明,愿意为华夏兴旺出力的人!
这些虫豸,不用在乎他们的感受。
也不用怕他们抱团闹事。
闹一次就杀一次,把这些虫豸都给清理了,今后我大明才会变得更好。
咱是不怕他们闹事的,咱怕他们闹事闹的不够多!
只有闹了事,咱才能把这些冒头的人都给砍了。
他们要是不闹事儿,一直隐藏着,死性不改。
暗中潜伏,积蓄力量。
今后等到咱去世了,再开始动作,那才是咱最头疼的。”
“妹子,咱大明马上就有很多的钱了。
到时候,咱就给妹子多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儿,弄些异域风情的东西。”
收敛了心神,把心思从这些事情上转移到别处。
朱元璋望着马皇后笑呵呵的说道。
心情很是畅快。
“怎么了?
市舶司要正式运营了?”
马皇后望着朱元璋询问。
“对,老四那边传来了消息。
说一切准备就绪,市舶司可以开始正式启航运营。”
提起的这个事儿,朱元璋的心情就格外的畅快。
市舶司的事儿等了这般久,到了如今,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大明马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淌进来。
大明的日子会变好很多。
有了钱很多事都好办了。
抄家这些,确实能获得不少的钱财。
来钱很快。
但抄家终究是有限度的。
而且,收入还不稳定,有时候多了有时候少。
只能说是一个缓解补充的手段。
开海才是正理。
“那感情好。”
马皇后脸上露出笑意。
朝夕相处一下,自然知道自己家重八,对于开海这件事,有多么的上心。
听重八说的多了,也知道开海将会给自己大明,带来多少的好处。
知道对自己大明的意义有多大。
在这事情上,辛苦老四了。
老四是个能担当大任的。
“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我才不要。
就现在的吃穿用度,就已经很好了。
身上戴太多的首饰之类的,反而把人压的不舒服。
荆钗布裙才最为舒适。
种菜喂鸡的时候轻便不说,还不用处处留意,处处担心,会把它们给弄脏弄坏了。
你啊,赚一些钱后,还是赶紧把它用到该用的地方上。
我是不喜欢这些。”
马皇后笑着摇头。
“就是……海上的海寇,重八你这边能有把握将之给解决了?
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这些海寇,我可听说不是那般容易对付的。
俨然已经成了海上一霸。”
谈及此事,马皇后多多少少有些担忧。
“放心吧妹子,早就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
他觉得咱断了他们的财路,看咱不顺眼。
想要趁着咱们市舶司开始运营的第一时间,就给咱们来个当头一棒。
好好教训教训。
让咱这里损失惨重,今后不敢再开海。
可咱这里又如何没想着,把这些狗贼全部都给解决了?
咱连咱的洪武大铜钟都给融了,用来铸炮。
为的就是这一刻。
等接下来,咱就会实打实的战绩,用大炮告诉他们,时代变了!
他们的那套行不通了!
火力为王!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掌握了大炮,就是掌握了真理!”
说起这话时,朱元璋身上散发出来了强烈的自信。
根据他这边,所提供的思路,以及一些办法。
陶成道他们那边,已经造出来了很多的洪武大炮。
安装到船上的都不下六百门!
并且到了后面,随着铸炮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不仅铸炮速度更快,而且铸造出来的大炮威力更大。
已经是超过了,据他所了解的,红衣大炮最高的威力。
不仅洪武大炮,连弗朗机炮这边也开始进行着手建造了!
而海上的那些海寇门,虽然有这几十艘两千料的大海船。
可是上面所装,基本上都是回回炮。
回回炮的威力确实很大。
可和自己这边所拥有的众多火炮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
自己精心准备了这么久,如今,终于要见真章了。
可以扬眉吐气,把这些海寇都给淹死在海里了。
不仅仅是这些海寇,大明海边的倭寇,也同样要解决。
不仅解决这些倭寇,还要把倭国也给处理了!
在朱元璋,马皇后二人,在这里谈话之时。
东宫这边的气氛,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你也知道你愧对孤?”
朱标这平静的话语,让满心欢喜,准备再趁机和太子殿下多多拉一些家常,进一步培养感情,增强自己以及儒家在太子殿下心中地位,并顺势来打探一下,那被殿下提拔为国子学丞之人是谁的吴伯宗,浑身一震。
愕然抬头。
望着朱标的眸子。
这双平日里很温和的眸子,此时却多出来了诸多的凌厉。
凌厉之中,又有很多的痛心,愤怒,厌恶,乃至于是一些杀意!
没错,就是杀意!
这是他从来没有在朱标眼里见到过的。
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太子居然会用这样的神情,来看自己!
心猛的一跳,呼吸都不由为之一滞。
脑海当中,诸多念头,迅速转动。
这……这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太子殿下,突然之间便是如此了?
莫非……国子学那边的诸多事情,太子殿下全都知道了?
不仅知道了,还知道自己答应就这个事儿出现一些力气,为他们保驾护航。
务必将事情给做成了?!
这……面对太子殿下,这突如其来的质问,自己该如何应对?
怎么回答,才能把事情做得体面,不让自己牵扯进去,洗脱嫌疑。
更不让太子殿下对自己失望?
顷刻之间,他的脑门上就出了一层的汗。
心思电转之间,也想出来了应对的办法。
只见他忽的把腰一躬,身子抖如筛糠。
嘴边冒出一些白沫。
两眼直往上面翻。
如此两三个呼吸之后,便摔在了地上,竟是昏死了过去!
遇到紧急情况一言不合,就装晕倒地,大约是不少官员们的必备技能了。
吴伯宗所打的主意,便是一方面是借助自己昏迷,争取一些时间。
好多多的思索一下,面对这等突发事情,该如何进行应对。
争取把事情办得妥当。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太子殿下,看到自己此时这可怜的样子。
让太子殿下心生不忍,来消减太子殿下心中的火气。
他很清楚,太子殿下和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暴君不同。
一向心底仁善,也讲道理,顾念旧情。
哪怕这次,自己等人所干的事儿,有不少被太子殿下知道了。
太子殿下心里面会恼怒。
此时又专门把自己喊来,问这些话。
可终究也只是一时的火气。
只要自己这里,应对得当。
那么这个时候,用上这么一招,也减去很多殿下的火气。
等到自己再清醒过来后,接着说事儿,也会比较好说了。
然而,这次情况却和他所想不同。
朱标见到,吴伯宗居然给自己来这一招,眼里面的失望和厌恶变得更浓。
“来人!”
他出声喊道:“吴状元晕倒了,给他治治!”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立刻便有人自外进来。
手里面那些一根半尺长的锥子。
“殿下,他这昏迷最是好治,只一下就好。”
这人说着,便脱下吴伯宗的鞋子。
一手握着胡子中的脚,另外一手握着铁锥,对着他的脚底板,便攮了上去。
直接将之给穿透。
吴伯宗嗷的一嗓子,一下子便坐直了身子,整个人那叫一个精神。
疼的身子都有些抖。
果然是神医,针到病出,一下子就治好了他的昏迷!
“清醒了?清醒了就与孤好好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愧对孤的。”
朱标坐回椅子之上,望着吴伯宗神情淡漠地说道。
和平日里的温和,那是再沾不上丝毫的边。
吴伯宗见此,再也端不住了。
顺势就跪在了地上,不理会那流血的脚掌。
对着朱标砰砰的磕起了头。
这可是他第一次如此狼狈。
“太子殿下,罪臣……罪臣愧对太子殿下。
罪臣不改在知道,国子学那边的人,准备做出一些过分之事时,没有向殿下您禀告。
而是选择了视而不见。
太子殿下,罪臣辜负了太子殿下您的期望。
太子殿下您惩罚罪臣吧。
罪臣错了,罪臣不该如此。”
吴伯宗倒是会避重就轻,只提一个知情不报。
别的却是一言不说。
他觉得自己都已经如此凄惨,还把一些事给认了。
应该是能蒙混过关。
朱标不会真的赶尽杀绝,抓住不放。
依照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件事儿,太子殿下最多也就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呵呵……”
朱标冷笑出声。
“就这些,你是把我当傻子了?
我看你吴伯宗不是知情不报,是准备造反了!”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