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四章 神作

  蔡艺侬一开始也没想到,他会把她约到家里去。

  但后来一想,倒也不奇怪。

  上海滩虽然不像京城那样狗仔横行,但人多眼杂,终究不算清静。对那种级别的人来说,在外边见面,确实不太方便。

  助手燕虹一边开车,一边啧啧称奇:“没想到,那套汤臣的楼王真的是他09年买下的。我还以为是汤臣那边吹牛呢。”

  邓力奇也插了一句:“小燕小姐,这个汤臣一品,我以前在香港也听说过,应该很贵的哦?”

  “那当然!”燕虹道,“人家号称沪上第一豪宅,零几年的时候就卖到十几万一平米了。这套顶层楼王,当初标价是一个多亿呢,对吧,蔡总,我没记错吧?”

  “没记错。”蔡艺侬语气平静,望着车窗外。

  车子在世纪大道拐入陆家嘴环路,顺着江边缓缓驶向汤臣一品。

  燕虹继续感慨:“难怪人家说,09年那次的福布斯内地名人榜,他就该排第一。是福布斯看他不爽,故意压他一头。不光少算他收入,还把港澳台艺人硬加进榜单里,让程龙压住他,就是不让他拿第一。”

  邓力奇笑道:“听上去,福布斯的人也挺无聊的哦。”

  蔡艺侬没好气道:“邓老师,你别听她瞎说。她就爱传这些小道消息。”

  “哈哈,我倒觉得燕小姐挺有趣。”邓力奇笑着说。

  燕虹扬了扬下巴:“真假我不管,反正我就看明年福布斯怎么排。这次他的《盗梦空间》,邓老师你去看了吗?网上都说好看到爆,真的假的?”

  “看了。”邓力奇点头,认真道:“只能说四个字——五体投地。我也是编剧,但要我写出这样的电影,就算想破脑袋也写不出来。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有他弟弟,只能说是天才。”

  蔡艺侬听到这句,也忍不住转头认真听了起来。

  “确实,我在豆瓣上也看到很多人说剧情特别牛逼。”燕虹兴奋道,“说一般人如果不看影评,第一遍根本看不懂,很多人都去看了两遍。老师是真的吗?”

  “差不多吧,我总共去看了七次。”邓力奇笑道。

  “啊???”燕虹一脸惊讶,“七次?”

  “七次不算多哦,游乃海、杜琪峰他们都看了十几次。我们是去学习,但还有很多香港观众,普通人都愿意二刷三刷的。”

  “啊?我看到新闻上说,很多日本人也在疯狂刷了几次,我还以为是宣传手段。”

  “宣传肯定是宣传,但是确实很多人都愿意去。尤其我推荐你到时候去看IMAX版本,真的特别好。”

  “邓老师,你说得我越来越想看了。”燕虹突然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方向盘:“唉,真操蛋,全世界都能看,就我们看不了。中影这次也太过分了。”

  “你少说两句。”蔡艺侬看了她一眼。

  燕虹撅了撅嘴巴,又说道:“我觉得有的人就是嫉妒。自己之前不投资,现在又想要拖人家后退,忒不厚道。”

  “燕虹!”

  “好好好,我不说了蔡总。”

  蔡艺侬转头问道:“力奇老师,我听说你预测票房特别厉害,那你有没有想过,它最后的票房能到多少?”

  邓力奇嘿嘿道:“我想过。我跟你说,我看过美国很多票房预测专家的语言,都说是在1218亿之间,但我稍微看得高一点,我觉得它能上20亿。”

  蔡艺浓猛地吃了一惊,道:“20亿?”

  邓力奇点头道:“对。”

  “……理由呢?”

  “你看看它第三周的票房成绩啊。”

  “虽然北美市场降得比较多,降了26,但那是因为《美国队长》在美国刚上映,抢了它的排片,可就算是这样,它依旧在《美国队长》的压力下,卖了9800多万,压住了美国队长的9600万,依旧拿到了第三周的票房冠军。”

  “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他的潜力还没有耗尽,他还能打!”

  “当时这个结果一出来,我当时看到HBO的票房预测专家整个人都傻了好么。”

  邓力奇说得口沫横飞,“现在下一周的影院排片很关键,假如说影院经理们认为它抗住了,给了它更多的机会,把缩减的排片还给他,那它直接起飞。20亿,我认为没有丝毫问题。”

  “你看看推特上那些排队的人,那些他的影迷,还有那些很少进电影院的路人。这一次不仅仅是在北美,它在亚洲市场的开局,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在日本第二周它卖了3300万美金。比第一周还多了100多万。这种走势,除了千与千寻,根本找不到第二个。谁想得到?没有人!”

  “还有韩国,第一周也卖了接近3000万美金,差点就创造了记录。”

  “其余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他去过的地方,还有我们香港,都统统卖得很好,上座率,回看率非常高,都是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20亿,真不是我胡说。”

  蔡艺浓一边听,脑子里一边闪过她前不久看到的那些娱乐报道,看到那个人从日本开始一路走来,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引起的无数狂潮。

  说真的,看到电视里那些东南亚和日韩的影迷们狂热的样子,要说开心,她绝对是全世界最开心的之一。

  她可是投了4300万在他身上!

  蔡艺侬故意说道:“票房确实不错,但我觉得主要还是这次他的宣传做得好,后面会怎么走,其实现在还不好说吧?”

  邓力奇不以为然的道:“宣传的确是一方面,但是口碑才是最重要的。蔡总你看IMDB没有?它第一天的imdb是9.7,现在过去了三个星期,评分人数已经有了20多万,但是,最后分数只降了一点点,9.6。还是排在了肖申克的救赎前面,位列排行榜第一。而这都是第三周了。还有烂番茄,97的新鲜度,动都没动过一下,这种数据,真的是前所未见的。”

  蔡艺侬笑了起来:“力奇老师,我怎么感觉你都成了这部电影的粉丝?”

  “……我是编剧啊蔡总,这部电影的剧情结构真的太棒了。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而是我们香港编剧届的集体观点。”

  “这部电影至少领先了全世界十年!哪怕十年后再把它拿出来看,我敢保证,它也一点也不过时。完全可以说是神作也不过分!”

  这时,车已驶到汤臣一品正门。司机座位上的燕虹降下车窗和保安核对访客信息,准备进入这小区。

  忽然,一辆红色甲壳虫从里面缓缓驶出。

  这种车在别处或许可爱吸睛,可从汤臣一品里开出来,怎么看都有些违和。

  蔡艺侬本能地看了一眼——甲壳虫车里布置得粉粉嫩嫩,内饰全是卡通风格,看得出女主人下了不少心思。

  驾驶座上的女孩头发利落地扎起,模样清秀,五官柔和,有种江浙女子特有的灵气,绝不是那种一眼即忘的普通脸孔。哪怕在娱乐圈,这样的相貌也算出挑。

  蔡艺侬微微一怔,正想按下车窗再看一眼,甲壳虫却已与她的奔驰S350擦肩而过,驶出小区大门。

  这时保安已放行,道闸升起,车驶入地下车库,三人下车后,有专门的私人管家带领着他们走向专属电梯。

  电梯一路直达顶层,门一打开,没有传统走廊,电梯一出便是私人玄关。脚下是金孔雀纹的大理石地砖,墙边立着两个希腊神庙风格、通体镀金底座配玻璃灯罩的罗马柱灯。

  再往前,就是六米挑高的客厅。

  整面落地玻璃窗迎江而立,一眼看去,浦江两岸尽收眼底,外滩的天际线宛如一幅流动的画挂在眼前。

  阳光从黑金色丝绒窗帘的一侧斜洒进来,洒在米白色的沙发上,几只靠垫随意摆放,金边茶几搭配拼花大理石地台,处处精致到极致,却丝毫不流俗。

  在这广阔的客厅里,一个男人本来正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黄浦江水。听到电梯响声,便回过头来。

  那这一刻,蔡艺侬一时间几乎忘了呼吸,但马上她反应过来,堆起笑容迎上前去:“陈诺老师,你好你好,初次见面,我是蔡艺浓。”

  蔡艺浓三人呆了大约40多分钟,之后就告辞了。

  回到车上,驶出小区,几个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蔡艺浓首先开口道:“力奇老师,就麻烦你回去,跟黄老师,陈老师和梁老师他们按照刚才说的商量一下,改一改,到时候先给我看看,没问题了再发给他。好么?”

  邓力奇点头道:“好的没问题。”

  说完,蔡艺浓又犹豫了一下,道:“要抓紧时间,但也不能完全按照他说的办。尤其是……力奇老师,你知道的,在一些噱头方面……我们还是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

  邓力奇笑了,说道:“我懂的,蔡总。该有的一定还是会有,保证到时候预告片放出来,一定是有师师和金晨小姐跟他亲热的画面。”

  听他说得有趣,蔡艺浓笑了起来,“对,力奇老师,就是这个意思。”

  “蔡总,你说他怎么一个人啊……”燕虹突然说道。

  “不关你的事。”蔡艺侬打断道。

  “我随便猜猜而已嘛,反正也没有外人。唉,我只是看到他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突然觉得他好可怜哦。蔡总你不觉得吗?”

  邓力奇也叹了口气道:“有句歌词,叫做,越是灯火阑珊,越是心事难安。如此奢华的楼王之中,他却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何等冷清。何等寂寞。”

  蔡艺浓没有说话。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

  孤孤单单一个人,住的豪宅再大,赚的钱再多,再有名,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又有何用?

  原来世界上,不仅仅只有她是如此。

  等到蔡艺浓他们出了门。

  陈诺又坐了10多分钟,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也下了楼。

  他戴上帽子和墨镜,开着一辆黑色的大众帕萨特出了小区。

  沿着世纪大道一路向西,穿过延安东路隧道,进入JA区的愚园路。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子在一栋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砖红色洋房前停下。

  这栋老洋房是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外墙为灰白色的水泥拉毛,屋顶铺着深红色的瓦片。房屋主体两层,院子四周被高高的围墙环绕。。

  陈诺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打开门,穿过院落走进了里屋,一身家居服、头发随意挽起的范缤冰正跟林美茹坐在沙发上说话。

  见他回来,范缤冰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不是说要和蔡艺浓吃了晚饭再回来?”

  “算了,不吃了。剧本我感觉问题不少,让他们回去再改改。若若呢?”

  “在里面。啧啧,蔡总花了四千多万,你连跟她吃顿饭都不肯,好狠的心呀。”范缤冰摇头说道,不过脸上的笑容却带着几分促狭,像是早料到他会这么做。

  陈诺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道:“这点钱,只够请我拍戏,不够请我吃饭的。我进去看看。”

  “你轻点,刚哄睡着,别又弄醒了,不然我可不管。”

  “知道。”

  他说着,脱下外套挂在门边的衣架上,踩着软拖进了卧室,脚步放得极轻。

  婴儿床里,那个小小的婴儿睡着正香。

  她脸颊粉嫩,呼吸均匀安稳,身上盖着一条浅蓝色的薄毯,睫毛又黑又密,在灯光下投出淡淡的影子。

  陈诺低头看着她,没有台词、没有镜头、没有掌声。只是他一个人,在静静地望着眼前这个小生命,所有的喧嚣都远去,心里无比的平静安宁。

  过了一会儿,他轻手轻脚的转身走了出去。

  林美茹已经不知道去哪了。

  范缤冰笑着问道:“除了蔡艺浓,你是不是还见了别的什么人?”

  “没有啊。”陈诺一脸迷茫的样子,“见了谁?哦她带了个她助理来,还有她这个戏的编剧,香港那边的,姓邓,还认识小彭,聊了快2个小时,感觉挺不错的。我都想要是小彭那边剧本还是写不出来,我就让他也去帮帮忙,免得罗芮一天到晚催我。”

  “是么?”范缤冰笑眯眯的说道,一双狐媚眼眯成了一条缝。

  陈诺皱眉道,“你这副表情干嘛?莫名其妙。”

  “没有我关心一下你嘛,怕你累着了。”

  陈诺左右看了看,“小美呢?”

  “去帮李婶做饭去了。”

  “哦。”

  陈诺坐在了沙发上,双腿伸直,伸了个懒腰。

  而后,马上直起了身体,有点不快的说道:“你给我倒杯水啊。怎么回家了一杯水都没有。”

  范缤冰笑着道:“知道了,老爷,我这就去。”

  等她转身,陈诺赶紧把裤子的拉链拉了起来。

  不过,拉起来了没有多久,又拉了下去。

  范缤冰把水递给他,双腿一迈,跨坐在了他的身上,随后调整了一下姿势,皱起眉头道:“……你什么时候去横店?”

  陈诺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首映礼之后吧,你问这个做什么……你也不怕小美进来。”

  范缤冰又把眼睛眯起来了,就像一直正在吃东西的小猫,有些满足的样子,“不怕,我说了,和你说点悄悄话……想知道到时候,我在那里,能不能和你碰碰面。”

  “画皮2,在横店拍?”

  “有点戏,啊在那,里。”

  “但我就去那么,几天时间。”

  “……好吧…………你说实话,是不是,刚才出去见了,人。”

  “没有啊。你,这不是在检查吗?”

  “唔,检查,不出来。哼,算你,厉害。”

  神作。

  这是一个香港编剧,业余票房专家,在第三周票房出炉的时候,给于《盗梦空间》的私下评价。

  然而在第四周结束,当《盗梦空间》的北美票房以1.13亿,比起第三周逆势上涨2000万美金的时候,有许许多多人,用各种语言把这个名头安在了它的上面。

  Metacritic网站评分稳定在92分;而烂番茄网收录了195篇专业影评,新鲜193篇,腐烂2篇,大众影评人新鲜度高达97,知名影评人新鲜度也有94;观众好评度93,平均评分4.8(满分5)。

  但如果点开评论区,负评里,最常见的关键词不是“无聊”或“失望”,而是“太烧脑了”、“我没看懂”。

  “一部电影能拍到这种程度,已经不像电影了,像一场噩梦。”打了一星的用户里奥斯在评论区写道:“我不是来电影院上哲学课的,诺兰让我头痛、心累,还看了一堆人的梦中梦中梦……我的天,我是花钱来看幻觉的吗?”

  “它太复杂了,复杂得不真实,我觉得这不是电影,是一场折磨!”ID为粉色椅子的用户也给出了一星,愤怒地写道:“我要的是好莱坞大片,不是精神折磨。”

  可在这些怒火中,一大片五星好评就像是洪水一样,把它们冲刷得无影无踪。

  “它是艺术。”——InceptionFan93

  “我从电影院出来后,什么都不想说,只想闭上眼睛再沉进去一次。”——Marlene·Z

  “这一刻我确定,诺兰已经成为我心目中仅次于库布里克的导演,陈?或许再过20年他就是马龙·白兰度二世。”——JoshD.

  “整部电影像是在梦里建了个宇宙。”——KateWanders

  《纽约时报》称其为“诺兰打造了这个十年最具野心的原创科幻电影,而陈则让人欲罢不能,这个中国人从电影一开始,就没有给你视觉撤退的时间”。

  《滚石》杂志写道:“这部电影会被研究、争论、模仿——直到《阿凡达2》的到来,又或者诺兰和陈的《蝙蝠侠3》神降于世。”

  而在英国《卫报》的评论中,标题甚至用了“这是一幕震撼到灵魂深处的演出,值得每个英伦绅士脱帽致敬。”

  在这个时候,沉默了三周的罗杰·艾伯特的影评终于出炉了。

  老头依旧坚守在blog上,他在他的影评中写道:“……《盗梦空间》狠狠地教训了某些人一顿。

  如果还有人还在说‘观众只想看美女和爆炸’、‘烧脑等于票房毒药’、‘原创剧本根本撑不起票房大片’,那么请他看看这部电影,然后闭上嘴。

  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视听作品,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智力游戏。

  克里斯托弗·诺兰再一次用作品告诉全世界,电影不仅可以好看,还可以让人思考、让人沉默、让人梦中惊醒。

  而陈诺,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你们,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可以胜任他想要做的任何一个角色。

  文艺片商业片,乃至爆米花片和奥斯卡以及SNL主持人,他都在其中游刃有余。

  虽然有的时候,绝顶的天赋真的很让厌恶,就像一个44的医学生,仅仅用4年的时间超越了别人十几年的努力。

  但这就是凡俗和天才的差距!

  我给它超越两个大拇指评价。

  我建议你带着你的孩子,父母,同事,恋人,或者你认识的所有人,一起走进电影院,欣赏《ET》以来最值得一看的科幻片!”

  而除了罗杰·艾伯特这个已经愈发病重的老人,在这个时候,原本各大媒体杂志上,三缄其口的许多名人影评人,都发出了久违的声音。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毫无疑问,这是这个夏天最精彩、最深刻的一部科幻大片。”

  ——本·曼凯维奇,《在电影》栏目主持人。

  “每一个让人难忘的夏天,都有一部难以置信的电影冒出来,《黑暗骑士》之后,诺兰和陈诺一起,再次奉献出了一部不仅精彩、扣人心弦,更会在你心里留下某种永久印记的电影。”

  ——贝特西·夏吉,《洛杉矶时报》。

  “这是一场意识与情感的旅行,是一场关于信念、悔意和真实的哲学寓言。陈的表演让你在激动中沉默,诺兰的剧本让你在沉默中怀疑。”

  ——乔·纳库麦尔,《纽约每日新闻》。

  “它既是一部深刻到令人不安的心理片,又是一部酣畅淋漓的商业大片。你没有理由不被它击中——但你最好准备好,在看完之后的几晚梦境,都会被陈入侵。”

  ——理查德·罗尔佩,《芝加哥报》。

  而在日本,它这个时候已连续三周蝉联票房冠军,累计票房破7500万美元,被誉为“2001年以来最成功的非动画电影”。

  在历史票房排行榜中,来到了第11的位置。而这,分明离它的旅途终点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让人忍不住遐想它到底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朝日新闻》撰文称:“这是一部将‘梦’作为叙事引擎的作品,却用极度清醒的逻辑建立出层层叠加的世界观。导演并没有讨好观众的意图,反而在挑战观众的智力极限——这正是它在日本逆势走红的原因。”

  而《读卖新闻》则在评论里写道:“第一次展现出动作明星特质的陈诺桑,是《植入》这部让人苦恼的作品里,让人欣然微笑,并得以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他的温柔魅力,这部电影不会在日本人里面,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

  《东京新闻》却用一个标题提醒着所有人,“2ch上疯狂刷帖的女人们,正在盼望着陈诺君再度进行《人间观察》,这才是她们真正期待的梦境。”最后这篇文章在网站上被无数御宅族们攻击,让东京新闻报社不得不删除了文章,并为文章里暗中贬低《植入》的行为道歉。

  在韩国,它在绝佳的开端后,再接再厉,最终仅用17天便突破4800万美元,并被韩国观众自发冠以“聪明人的《阿凡达》”的称号。

  在Naver电影频道的主页上,《盗梦空间》连续13天稳居评分榜第一名,让美国队长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网友zin_o在影评中写道:“这是第一部让我买IMAX票连刷三次的电影,我觉得我的大脑都在电影院里升级了,他的精彩让我忘记了《阿凡达》,人类的梦境奇观大于潘多拉星球的震撼。新神诞生!”

  而在Daum与CGV的官方评分平台上,它的综合得分也一度冲上9.3分和9.1分,被韩国《京乡新闻》称为“这是一个梦境机器,但它却能让一整个城市的夜晚延迟入睡。”

  此前在韩国宣传时因“无可奉告”而被争议不断的陈诺,此时彻彻底底再也无人提起他的无礼举动,甚至没有人还记得什么倒陈保陈。

  在DCInside电影吧论坛上,关于陈诺的讨论帖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热帖霸占首页:

  “他不是在演戏,他不是一个20多岁的演员,我觉得他就是在梦境中度过了数百年的人。他的眼睛里有着沧桑的魅力。”——user_

  “陈诺xi在雪地奔跑的那一刻,我突然抓住了这个男人的帅气。”——yong_

  “我以前讨厌他,但现在我爱上他了。”——hyun_

  “这才是演员,不是idol的那种电视剧演员,是天生属于电影的那种演员。全度妍的眼光很棒!!!”——moon_JK93

  不少韩国网友开始自发整理他的过往作品剪辑视频,在YouTube上的相关片段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

  而他之前新注册的那个Instagram账号的粉丝数,居然也在这些韩国人的助攻下,短短数日内暴涨至近接近50万,已经排在了金·卡戴珊之前。当然,比起200多万的贾斯汀·比伯,布兰妮·斯皮尔斯以及LADYGAGA还是有点差距。

  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随着上映到第二周,《盗梦空间》的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仍在持续上扬。

  口碑的发酵之下,不少影院甚至开始加开凌晨场。

  香港《明报》在社论中指出:“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体验到的不只是剧情的跌宕与特效的炫目,更是一种来自创作者深层意图的唤醒感——它提醒我们,电影依然可以思考,也依然值得我们在黑暗中静坐两个小时。”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则写道:“你以为它在讲述一个梦,它其实在替代你做梦。你以为你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实际上你的世界被它带走了整整两个半小时。”

  最后来到欧罗巴大陆,当盗梦空间的票房,在这里的几十个国家全部上映后,并在8月初累计达到3.5亿美元的时候,

  欧洲的各大媒体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这部电影带来的冲击——

  “我们见证的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而是一次全球电影工业的集体进化。是一次观众的集体狂欢,当一个观众第四次走进电影院看同一部电影,我们见证了一种新的电影消费模式的兴起。”

  ——《帝国》杂志。

  “它的成功提醒了欧洲的电影人:观众比你想象的聪明太多。他们也愿意为了一部好电影给与更多。”

  ——《法兰克福汇报》。

  与此同时,这时北美第二位,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美国队长》,上映影院3832家,在首周取得9680万美元,还算不错的开局后,结果却在第二周,在许多影院里,把排片还给了《盗梦空间》,从而迎来了跳崖式下跌,仅收下5430万美元。

  IMDb评分6.9,烂番茄新鲜度79,观众好评度74。不少影评人表示:“故事过于传统,缺乏惊喜”。

  第三位更让人唏嘘的,是本应成为话题之作的《猿族崛起》。

  这一20世纪福克斯出品,成本高达9300万美金的科幻大作,结果在8月5日上映之后,首周末票房仅有820万美元,在今年目前所有新片中垫底,口碑全线崩溃,被评论界称为“年度最大灾难”。《芝加哥论坛报》讽刺道:“这不是猿族的崛起,而是编剧智商的陨落。”

  最后则是曾经的王者《变形金刚3》,如今来到第7周的它,仅收260万美元,已经提前来到了上映的终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2011年8月9日《盗梦空间》中国首映礼。

  而实际上,在此之前的一两周时间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影迷以及糯米们,已经如同正在剧烈活动的火山,喷射过许多次了。

  本来想过个节休息休息,写个4000字混一混。

  居然一口气写到4点,8000字。

求点双倍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