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忿怒地将手中信件拍在了桌子上。
“什么意思?!什么叫按照传统习惯线,各自后撤20公里?!”
“20公里!也亏他们说得出口!”
“这还能叫非军事区吗?!”
扣除尼泊尔、不丹边界,印度和中国的边界主要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克什米尔与阿克赛钦的交界,一个是东北阿萨姆邦与藏南的交界。
克什米尔地区是一片山区,虽然地势较为平缓,但怎么也是高海拔地区。
可到了阿萨姆邦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按照传统习惯线后撤20公里,印军得在贾木纳河以南设防。
这都不能叫大门洞开了,完全可以说是连墙都没了。
到时候东北六邦还在不在印度都不好说。
骂了半天,尼赫鲁牙咬牙切齿道:“我想要调派精锐,发动全国总动员,跟他们决一死战!”
“你们怎么看?”尼赫鲁看向众人。
“我完全支持!”梅农率先开口道。
“印7旅的所有电文我都看了,敌人完全就是依靠偷袭才占了点便宜,我们只要集中力量,必定会给中军以迎头痛击。”
陆军参谋长桑胡贾看着一脸自信的梅农,有些无奈道:“是不是要再考虑一下?如果进行全国总动员,万一失败”
“参谋长先生!”紧急飞回新德里的第四军军掌考尔出言打断了桑胡贾的话。
“我也认为总理和部长是正确的!”
“而且现在的局势不是我们能选择的,对方提议撤军,完全就是个骗局,如果撤军,我们的国门将会从此洞开。”
“你要知道,作为亚洲最民主、最发达的国家,我们必会对周围各国产生虹吸现象,如果对方大量涌入非法移民怎么办?”
“我坚决同意总理先生的意见,必须要要恢复到开战前各自的领地,之后再谈停战不迟。”
考尔本身就是尼赫鲁和梅农的亲信,也是前进政策的积极执行者。
如果停战,首先遭到清洗的,恐怕就是他这个前线指挥官。
对于考尔说的问题,桑胡贾并没有异议。
印度是亚洲范围内最发达的国家,这是既定的事实。
如果不能恢复到麦克马洪线,大量的非法移民涌入也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之前都已经战败了,如果再败,很可能会导致各邦不稳。”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而且是被英国强行捏合起来的国家,中央政府对于各邦的控制力并不算强。
这也是尼赫鲁之前发动战争的原因,他想携胜利之威改革内部。
现在印军已经被当头打了一棒,这已经很危险了,如果继续打,赢了一切好说,输了谁也没法确认会发生什么了。
考尔一脸的自信,“我们绝不可能再败!”
“之前我们战败,完全是因为敌军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线路和方法进攻。”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经验,敌人不可能再次偷袭成功。”
“而且即便之前敌人采用的是偷袭的卑鄙行径,我们依旧歼灭了敌人4个团,本身却只损失了一个旅,第4师的大部全部撤回。”
“近乎1:2的战损比,我们依旧占据绝对的优势。”
考尔说出的这份战果,虽然是他瞎编的,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但考尔却深信不疑。
别管中军有几个团跟第7旅交手,反正印军是消灭了4个。
如果数量不对,那就是中国欠他们的。
而经过考尔这一通分析,桑胡贾也改变了想法。
决战的提议得到全票通过。
散会之前,尼赫鲁又补充道:“我们进行动员以及向边界紧急增兵都需要时间,所以暂时还不能直接跟中国闹掰。”
“接下来我会跟对方沟通拖延时间,你们发表讲话的时候都注意一点。”
“没问题。”众人纷纷点头。
为了胜利,他们愿意忍辱负重。
“还有一件事。”尼赫鲁说道:“我们之前战败,与装备也有很大的关系。”
“梅农,你要立刻向美国请求军事援助。”
梅农点了点头,“我马上约见美国驻印大使。”
美国一向喜欢发战争财,现在一看有送上门来的钱,自然不会放过。
为了坚定的印度的信心,美国不但直接动用了重型运输机给印度空运武器装备,还在所有的媒体上大规模刊文,坚决力挺印度战斗到最后一人。
对于美国的力挺,尼赫鲁喜出望外。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有了美国作为靠山,我们便利于不败之地。”
“即使接下来我们占领了整个高原,也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尼赫鲁见过了美国送来的武器,与他们自己生产的英制武器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印军上下此时也全都觉着自己又行了,所有的王牌部队都集结到了达旺方向。
仅仅是西山口到邦迪拉一线,印军就摆了3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总共一万两千多人。
这一万两千人可以说是印军绝大部分的精锐。
尼赫鲁的打算,是一战推过喜马拉雅山。
眼看印度怎么都说不通,中央也无奈了。
阳关大道你不走,入地无门你偏下来。
那只能是先让你们跪下,然后再好生相劝了。
在错那开完会,李赤水一路风尘仆仆的返回了前线。
进了营区,吉普车还没停稳,李赤水就跳了下来。
一边往指挥部走,李赤水一边说道:“通知各团干部,半小时后,会议室开会!”
会议室内,站在悬挂的巨大地图前,李赤水说道:“根据情报,敌人正在大规模往前线增兵,上级决定,在敌人准备完成之前抢先动手。”
指着地图,李赤水说道:“这里是西山口,这里是邦迪拉,敌人退守以后,沿着科马河公路摆了个一字长蛇阵。”
“其重点防守的位置,就是西山口,这里也是我们首先要争夺的重点。”
“敌人在这一带大约有一万两千人,其中最精锐的三千三百人和一个炮兵旅就在西山口至申格一带布防。”
西山口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崇山峻岭,道路难行。
从西山口到邦迪拉有且只有一条不太好走的公路,印军除了一字长蛇阵,没有别的选择。
而西山口是这条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足有4000米。
只要过了西山口,海拔就会急剧降低,从山顶到谷底,落差超过2000米。
如果西山口在印军手上,他们就可以居高临下进行防守,后续部队也可以沿着公路源源不断的进行增援。
而中军拿下西山口后,就可以沿着公路俯冲而下,印军要想挡住,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说完印军的布局,李赤水又将上级制定的战略计划简单的说了一下。
“根据上级指示,为了实现合围歼灭,这次战役总共兵分四路。”
“第一路由11师负责,他们的任务是向敌后大纵深穿插,超远迂回、包抄敌人。”
“第二路由山南分区的独立加强营负责,他们沿着11师的路线,绕过涧酒后向南,拦腰斩断敌人的阵型。”
“第三路由419师的三个团负责,他们贴着国界XJ,防止敌人逃窜入不丹的同时,从西侧合围敌军。”
“最后一路,就是我们,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以钳形攻势进入战场,然后攻击西山口。”
介绍完敌军状态和上级部署的任务,李赤水重新坐下了下来。
“兵分4路,向心攻击,打得好可以轻易全歼敌人,可要是没有打好配合,敌人肯定会疯狂逃窜。”
“按照计划,各路部队都是都是间隔两天出发,最早的是11师,他们10号出发,最晚的是我们。”
“17号的时候,所有部队完成战役部署,18号同时展开总攻。”
之前一战,因为是第一次和印军交手,印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结结实实的打了所以部队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21师勉强包住了印7旅的一部分外,其余部队都是包围了小股敌人,印军大部队那是一个也没抓住,敌军跑的那叫一个快。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上级决定利用时间差来达成所有部队同时发起进攻的目的。
如果不能大量歼灭印军,一旦陷入消耗,中军耗不起。
毕竟越往南,印军的补给就越方便,而中军补给却要翻越喜马拉山,这极度不利。
因此必须要利用分进合击的战术,一次性打掉印军的反击之力。
按照计划,只要各部别走错了路,做好协同配合,保证包围圈的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就能完成合围,一举歼灭印军主力。
15号下午,已经翻山越岭赶了6天路的11师先头33团尖刀连抵达了卡拉山山口。
正当众人埋头赶路的时候,侦察班有人跑了回来。
“连长,前面发现了敌军,大概一个排,正在山口构建阵地。”
许志宏脸色一变,“玛德,印军反应还真快。”
“通知部队,迅速展开,发动攻击!”
尖刀部队的任务,就是扫清大部队前进的障碍。
正在埋头苦干的印军看到突然杀出来的中国军队,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印军排长眼睛瞪得溜圆,“不可能!这里怎么会出现中军?!”
卡拉山可是属于印军的大后方,而且他们根本就没有收到了任何地方有战斗爆发的消息,这里怎么会有敌人突然出现。
不过此时明显不是深思的时候,印军排长回过头来大喊:“撤!快我曹你们全家!”
印军排长回过头来,这才发现,他身后的士兵已经扔掉除了随身武器以外的所有装备,以最轻装的状态,四散溃逃了。
印军排长一边骂,一边也飞快的解除了身上的装备,火速跟上溃逃的队伍。
尖刀连的战士们眼看敌人放了羊,立刻放弃了追击。
他们可没时间在这里抓羊。
尖刀连火速朝波新山直插了过去。
5个小时后,尖刀连杀到了波新山口,然后只用了6分钟便打跑了驻守的阿萨姆营一个连。
而驻防在波新山口后方的阿萨姆营另一连,在听到枪声的瞬间,便直接拉上火炮、背好武器,头也不回的跑掉了。
尖刀连这一路完全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直到抵达了山脚下的登班,尖刀连才遭到了像样的阻击。
印军阿萨姆营的主力几乎全都集结于此。
而登班就是11师的最后一道阻碍。
双方刚一遭遇,彼此的火力值瞬间拉满,枪炮声响成一片。
得知尖刀连在登班遭遇阻击,11师师长果断下达了命令。
“让33团2营6连绕过登班,突袭背后的拉洪桥,阻断敌人支援和撤退的道路。”
“33团一营和三营全力围攻登班,消灭印军守敌。”
“不要心疼弹药,速度一定要快,只要突破科马河,就是胜利!”
11师的任务是穿插到敌后,切断敌人逃跑的路线,过了登班和拉洪桥,11师就能完成任务。
印军自然也知道他们的位置有多关键。
阿萨姆营利用以高打低的优势,以火力组成了一个环形防御。
没有后背遭到打击的风险,印军撒了欢的扫射。
听着猛烈的枪声以及偶尔传出的印军嚎叫,躲在掩体后面的战士们不屑的撇了撇嘴。
“臭傻币,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呢?”
“等着吧,很快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时代变了。”
如果是在20年前,面对这种据险而守的环形阵地,恐怕得付出几千人的伤亡才能拿下。
但是现在,面都不碰,就能让对方化为灰烬。
说话间,紧急构建了炮兵阵地的重迫击炮连,已经将炮给架好了。
“轰!”
随着一发试射落地,完成校准的迫击炮连开始了速射,印军的环形阵地被炮火笼罩。
连绵不绝的爆炸,让印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蹦乱跳,而笑容也转移到了中军战士们的脸上。
炮击一直持续了10分钟,等到冲锋号声响起,战士们一跃而起,趁敌人慌乱之际,战士们轻而易举的便杀进敌人阵地。
从印军开火到印军投降,整场战斗,总共持续了不到30分钟。
而登班战斗结束没多久,33团6连的迂回方向,也传来了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