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蛛丝布

  霍恩伸出手掌,抚过案上铺开的布匹。

  指尖先触到一层微凉的滑腻,然后便是细密的纹理。

  它既不像羊毛那样板结,也没有亚麻的粗糙,反而有种近乎皮肤的贴合感。

  拈起布面,放在阳光下,居然呈现淡淡的银色。

  “这些……都是巨蛛的蛛丝做的?”霍恩抬眼,看向站在对面的施林曼。

  这位光头社秘党的领导者仍旧是那副光头人猿泰山的模样。

  他的礼节依旧到位,伸了伸手,将毛发塞回袖子,他提起面前的布匹轻轻拉扯,边扯边介绍。

  “这不是巨蛛蛛丝,这是我们培育的银腺蛛蛛丝,怎么挣都挣不坏,用来擦脚,擦脸,擦嘴都是很好用的……”

  布料在施林曼手里拉扯着,却是不断带着一种韧劲回弹。

  “只有这一种品质吗?”凯瑟琳同样好奇地拿起这匹布抚摸着。

  “不止,殿下。”施林曼从围裙中,将线轴摆在桌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开,“按粗细分一到五号,一号最细,五号最粗。

  一号织出来的布能透光,裁成丝袜穿在身上,跟没穿似的,就是价贵,一匹能抵十匹丝绸。

  五号呢,摸着有点糙,但做成外套,比呢绒轻的多,过冬也冻不着。

  最要紧是耐洗,用草木灰水泡着搓,洗十几次都不变形。”

  霍恩点点头,指尖在五号布面上蹭了蹭,布面的绒毛比羊毛短,却更密更暖和。

  “你们银腺蛛的养蛛场建在哪了?”

  “在东麓的旧采石场那边,”施林曼引着霍恩往外走。

  两人走出原先巨蛛养殖场的暖房,寒风卷着雪沫子扑面而来。

  不远处的山坳里,一片石砌建筑群顺着坡地铺开。

  黑灰色的屋顶连成一片,烟囱里冒出的白烟被风吹得整齐倾斜。

  围墙是用采石场剩下的灰岩砌成,高三米,墙头插着铁蒺藜与尖刺木桩。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哨塔,塔上的守卫裹着厚斗篷,正低头往手里哈气。

  毕竟圣械廷养蛛场是圣有机构,这里的保卫是真配铳,甚至有权利击毙敌人的。

  不是霍恩护食,要知道,先前法兰间谍、诺恩探子,各种不怀好意的人都尝试潜入窃取过,甚至还成功了几次。

  “这三排工房各有用途。”施林曼指着建筑群中间的通道,“前排是育种的暖房,中间养成年蛛,后排是取丝的。”

  说话间,正好有个工人推着独轮车从侧门出来。

  车上装着几个藤编筐,筐里隐约能看到灰黑色的大家伙在动。

  霍恩停下脚步:“那些蜘蛛……”

  “长一米左右。”施林曼接过话头,“最初是本地毒蛛,后来我们跟他们杂交……

  不好意思,我们引入无毒蛛跟他们杂交,就有了更小的无毒银腺蛛。

  不过当时他们的产丝量太低,我就试着往它们的饲料里掺生发药水,增加产丝量。

  经过我们一代代配种,才成了现在这种温顺性格,可以说倾注了我们光头社成员的骨血啊。”

  霍恩停住了脚步,神色古怪地看向了满脸正气的施林曼。

  好吧,他脸上都是毛,什么表情都看不出,但这副骄傲的眼神霍恩却是看得出。

  他是真的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吗?

  “产量和成本怎么样?”害怕看到一些不能说的东西,霍恩转身往回走。

  施林曼跟在后面,报出一串数字:“一只成年银腺蛛寿命五到八年,每年产两次蛛丝,纺成线大概在7.5磅到8.5磅之间。

  至于成本嘛,相对潮湿的林地或洞穴就可以养殖,一亩地的养殖区域,能养十只左右。”

  像啊,这数字,和霍恩记忆里的棉花很像啊。

  在这个没有棉花的世界里,这蛛丝虽成本略高,但质量更好。

  相对圣父在此地创造的其他生物而言——

  蚕丝太娇贵,只能在南方小范围种植。

  羊毛太厚重,洗几次就发硬。

  亚麻太粗糙,导致布匹表面总是带着刺痒感。

  而这蛛丝,又轻又暖,耐洗还便宜,从山地到平原,谁穿都合适。

  正所谓工业革命有三宝,棉花、煤炭和股票。

  圣联已有了泥煤和股票,现在,终于要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了。

  “好东西!”霍恩自己都没发现,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回到暖房,他拿起那卷一号蛛丝布,对着光看。

  细密的丝线像水流一样淌过指尖,恍惚间,他仿佛看到原先贫穷的五个山地郡的景象。

  那些除了挖矿就只剩荒草的山谷里,盖起一座座石棚。

  工人推着饲料车穿梭在棚屋间,银腺蛛爬动的声音取代了山间的寂静。

  说实话,在即将出现的工业化之前,羊毛兄弟会这种纺线合作社还算先进。

  可在机械上阵之后,集中化流水线的工厂必定取代这种分散的手工业作坊。

  不说完全取代,至少取代大部分。

  为什么帝国市场,总是看不起圣联衣物布匹,觉得只有穷人才穿。

  就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圣联布做不到标准一致,只有个大概区间。

  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控制不好,时鬼时神,哪怕是低端市场都是这个样。

  尽管一开始工厂肯定取代不了高端市场,但起码质量有保底。

  到那时,手纺车纺一天都不是工厂一小时的对手,刚刚有的活路又没了。

  所以接下来的十年,羊毛兄弟会同样要逐渐转型,改成养蛛场的产业。

  把手纺车换成取丝架,至少能有条活路。

  当然,总会有人不乐意。

  但霍恩总不能真的对着他们的耳朵吼,让他们接受新东西吧?

  时代要淘汰谁,拦是拦不住的,他能做的,只是先把路铺好,给他们一个选的机会。

  “还有什么难处?”霍恩将布卷好,放在案上。

  施林曼挠了挠光头,倒也直接:“一是炼金处理那步,需要不少人手,尤其是炼金术士。

  二是清洁药剂,得用大量的油,咱们自己的榨油坊供不上。”

  “要多少油?”

  施林曼报了个数。

  霍恩皱起眉:“千河谷的油菜田和橄榄林,怕是产不出这么多,得进口。”

  他转向坐在一旁翻账本的凯瑟琳:“帝国现在哪产油最多?咱们能进口吗?”

  “法兰的河间地。”凯瑟琳头也不抬,“那边的橄榄林漫山遍野,全帝国三分之一的油来自那里。”

  “又是法兰人控制的地方?”霍恩啧了一声。

  凯瑟琳放下账本:“没办法,这钱只能让他们先赚着。”

  “赚可以,但不能一直让他们卡脖子。”霍恩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烟囱,“你说,河间地与黎明岛仅一河之隔,那边适合种油菜吗?”

  凯瑟琳愣了愣,随即笑了:“上瑞佛郡的代表要是知道了,怕是又要跑到枢密院哭,说您不疼老家,把好处都给了外人。”

  霍恩也笑了:“哭就哭吧。我的老家,总该带个头。”

  他转身看向施林曼:“银腺蛛的蜘蛛卵和成年蛛,先给上瑞佛郡送一份吧,让他们试着养一养,我开春去检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