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612 残余价值

  裴元听到这里,对毛澄还真是有些欣赏了。

  别的不说,这家伙的行动力就很让人服气。

  在被任命为副主考后,毛澄很快意识到和主考梁储一起被锁进贡院的那些日子,会形成一个特殊的死斗场。

  只要在这时候,让他的同党猛攻有道德黑点的梁储,形成足够强大的社会舆论,那么他就有代位大学士,担任本次主考的机会。

  甚至哪怕这次冲击大学士失败,没能成功递补进内阁。单纯让毛澄因为梁储声名狼藉,得到一次主考的机会,那他也是稳赚不赔的。

  这可是成为数百进士座师的机会。

  这对于翰林词臣出身,没有历经过实务岗位的毛澄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趁机结党的天赐良机。

  与此同时,攻击满身黑点的梁储,也会博得广泛的认同。

  别的不说,至少上次猛打梁储的刑部和大理寺,应该是站在毛澄这边的。

  当时为了置梁次摅于死地,大理寺卿张纶可是亲自上场了的!

  刑部尚书张子麟虽然稳了一手,只派了一个刑部郎中出面,但是这个刑部郎中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这个刑部郎中多有代表性呢?

  听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了。

  刑部参与梁次摅案的刑部郎中,叫做张大麟。

  张大麟在审案时中,对梁次摅死咬不放。

  在朱厚照第一次下场偏袒之后,张大麟因为态度坚决,直接被连降了两级。

  大理寺卿虽然位居下两常,刑部尚书在上七常中也不是很强势的地位,但是这两者却稳稳的手里攥着两票。

  张子麟在主持刑部工作之前,有过十年的大理寺经历。

  张子麟和张纶的私交也很好,彼此的联盟十分稳固。

  可以说张子麟和张纶之间的友谊但凡有一点杂质,就不至于敢并肩子上,合伙去搞死当朝次辅的儿子了。

  除此之外,毛澄还有额外的考虑。

  一旦梁储被扳倒,那么内阁就会空出一个位置。

  这不止是对毛澄有利,对有些九常,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前段时间李东阳致仕,本就让内阁少了一人,各路人马也在为这个入阁名额博弈。如果梁储再走,那么内阁就只剩下杨廷和与费宏了。

  到那时候,就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了,朝廷势必得尽快补人入阁。

  礼部尚书王华、兵部尚书陆完都是今年刚换的。

  这两人的资历不够,他们最可能的态度是按兵不动,两不招惹。

  通政司今年出现了重大变故,先是通政使丁凤因为“底本丢失事件”被贬去了南京,接着署理通政司事务的李浩,也在千夫所指之下滚蛋。

  现在通政司挂名署理的,是在外的打野王丛兰。

  丛兰是个标准的通政司系官员,从左参议、到右通政、到左通政,一直做到通政使。

  让他重新署理通政司的事务,也是为了在连番变乱后稳定人心。

  现在的丛兰,身为掌管钱粮的户部侍郎,主要职责是主持上传下达的通政司事务,实际工作是挂着右佥都御史满大明打野平叛。也真是没谁了。

  至于工部尚书李遂,就算他想进步,他的门下的徒子徒孙们也不会答应的。

  工部是朝廷支出的重点部门,除开官员俸禄,军队的粮饷,剩余的钱财大半都流入了各类营建之中。

  这工部尚书是能随便换的吗?

  工部的官员们,都快恨不得把工部尚书李遂,用八百斤重枷,拷在工部大堂上了。

  至于吏部,吏部尚书杨一清自己就想入阁。

  户部的孙交是杨廷和的同党,是入阁候选人靳贵的好盟友。

  这两人一定会乐于看到梁储滚蛋,对此有积极的态度。

  李士实上次虽然放弃了入阁的机会,但是明眼人都能瞧出,宁藩对在内阁拿一个位置十分渴望。这不单是李士实自己的事情。

  张子麟、张伦、杨一清、孙交、李士实。

  按照毛澄的预估,他作为倒梁生力军,在更换序列时,至少应该能拿到五票。

  结果没想到的是,上午的廷推中,在毛澄获得礼部左侍郎的提名后,竟然只得到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两票。

  礼部尚书王华虽然是个好好先生,但是对这个背刺主考官的副主考,很不喜欢。

  他不想让毛澄这个家伙担任礼部左侍郎,举荐了原本的礼部右侍郎李逊学为左侍郎。

  在左侍郎空缺的情况下,由右侍郎晋位本就是正常的路子。

  于是,在丛兰缺位的情况下,李逊学拿到了六票,直接获得了通过。

  好在毛澄也是有多手准备的。

  他原本转职的目标是王琼的户部右侍郎,现在毛纪要走,拿到礼部左侍郎的难度明显更小。这才让他临时起意,把目标对准了礼部左侍郎。

  可惜王华力挺李逊学,而且还拿到了六票,那毛澄就不如顺势去拿李逊学空出来的礼部右侍郎了。

  于是在毛澄的暗示下,大理寺卿张纶立刻提议,既然如此,可以由毛澄补位李逊学的礼部右侍郎的空缺。

  结果没想到,王华这个好好先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毫不留半点情面。

  他立刻又提名了南京礼部右侍郎吴俨改礼部右侍郎。

  针锋相对的意味如此明显,立刻让其他人不敢胡乱表态了。

  不提众人还要在别的事情上,争取王华手上的这一票。

  单纯就是王华作为礼部正堂官,他对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掌控权,众人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毕竟同为大佬,这也是对他们自己的维护。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张子麟和张纶依旧表现的齐心,给了毛澄两票,可惜终究无力回天。

  于是在毛澄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就连礼部右侍郎的任命,也花落在吴俨手中。

  毛澄对此大失所望。

  然后,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番短兵相接要结束的时候。

  自从战神归来,就被各种打压的陆完,忽然主动提议,以翰林学士毛澄接替空出来的南京礼部右侍郎吴俨的位置。

  陆完的这个提议,无疑是向平静的水面,扔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众所周知,毛澄是想通过背刺梁储图利的,这时候站出来无端针对毛澄的,必然就是为梁储出气的。

  在场的都是人精,立刻意识到了这不对劲的风向。

  莫非是不得志的陆完,和同样不得志的梁储抱团了?

  还是陆完抓住了机会,想利用这个时刻,展示他能带来的威胁?

  要知道没有部堂官力挺的大学士,那就是个泥塑阁老。

  没有大学士支持的部堂官,也很难在部司的决策中,完全贯彻自己的意志。

  这两个失意的人要是合流了,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于是原本被排挤的陆完,立刻就有了微妙的统战价值。

  面对这个提议,就连刑部的张子麟和大理寺卿张纶也不再坚持,果断放弃了毛澄,以八票廷推通过。

  毛澄看到这个结果,直接就不寒而栗了。

  他现在虽然得罪了梁储,又被靳贵挡在了序列前面,但毕竟身在翰林院,仍旧是内阁大学士强有力的竞争者。

  以后其他各部有了机会,也可以继续争取一下。

  可一旦被放去了南京,除非有强力的盟友捞他,不然他这个词臣的仕途,基本就半废了。

  但是看眼前的局面,张子麟和张纶为了避免陆完彻底倒向梁储,竟然是直接就把失去价值的毛澄卖了。

  那以后还能指望有人捞他吗?

  不提毛澄失意,裴元在听完魏讷的讲述之后,也脸色沉重了不少。

  张子麟和张纶的密切关系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看来想要干掉张纶,腾出大理寺卿的位置,就要同时设法干掉张子麟。

  但是,这“两常”之间攻守相助,又哪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想要给焦芳挪出个位置来,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通政使被朱厚照拿走了,裴元能打主意的,也就只有大理寺卿了。

  裴元挠了挠头,摸着下巴琢磨了起来。

  对于这两个亲密无间到能联手把次辅儿子往死里搞的猛人,自己该怎么破坏双方的结盟呢……

  裴元想着,隐隐约约有了个想法。

  只是他手头乏人可用,想要对堂堂一位九卿下手,终究有些力不从心。

  裴元索性暂且按下此事,转而琢磨起了毛澄的残余价值。

  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次恩科,自然也就没有毛澄的这次冒险背刺。

  毛澄一直眼巴巴的等着靳贵成功上了位,才无奈的换序列晋级。

  那时候朝廷已经慢慢固定了选拔内阁大学士的新秩序,自此以后,六部侍郎就没那么容易直通内阁了,以事务官晋级还要再晋级序列靠前的尚书。

  最终,毛澄还是没能熬出头。

  等他好不容易晋级了礼部尚书,没想到很快正德皇帝就挂了,接着毛澄几乎是被动的卷入了那场牵连甚广的大礼议,并被迫致仕。

  这样一个有宰辅之才的家伙,倒也不是不能投资一番的。

  裴元想着,有心要试试自己的影响力。

  于是唤来岑猛说道,“去问问,看看毛澄现在是在翰林院,还是已经回府准备南下了。”

  裴元吩咐完,又对魏讷问起了旁的事情。

  结果,从魏讷那里得知,朱厚照果然要在“青签案”上大做文章了。

  朱厚照一边命令都察院多收集士林的呼声,一边要求尽快查实“青签案”的经过。

  裴元听了心中暗骂不已,感觉自己又要被那狗东西打闪光弹了。

  魏讷说完了自己得来的情报,很快离去。

  没过多久,陆永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对裴元说道,“千户,毛澄已经回府了。”

  裴元来了点精神,“消息可靠吗?”

  陆永道,“可靠。我找在翰林院坐班的锦衣卫询问的。”

  裴元很是满意。

  让陆永办事的时候,这一点就特别好。

  以往陈心坚跑情报,偶尔还要自掏腰包,请人喝茶。

  但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亲侄子过去问东问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裴元想了想,对一个亲兵道,“去后院看看有没有竹子,帮我砍一截过来。”

  那亲兵闻言,便咚咚咚下了楼去。

  过了没多久,就砍来了尺余长的一截青竹。

  裴元伸手从萧通手中要过绣春刀来,然后慢慢的用锋利的刀刃,将那青竹剖开,做成了一枚青竹签。

  这枚青竹签只有巴掌大的长短,宽度略宽有两指左右。

  裴元让人要来笔墨,随后,就在那青竹签上写下了“礼部尚书”四个字。

  他也不用蜡封,让人用细线缠了,说道,“去个人,把这东西给毛澄送过去。”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看看毛澄是什么反应,被骂了也没事,回来实话实说。”

  陆永刚才已经顺便打听了毛澄的住处,毛澄家就住在明照坊,离这里不算远,陆永便主动道,“属下愿意去送。”

  裴元笑了笑,说道,“那行。记得不要让外人瞧见,若是毛澄不肯收,也把东西带回来。”

  陆永走后,裴元也坐的有些气闷。

  正犹豫的要不要就近去寺庙赏玩一番,就有个没有品级的小吏,赔笑着上前道,“臧奉銮听说裴千户来听曲,让人传过话来,说是请裴千户稍候,他要来和裴千户喝一杯。”

  裴元听说是臧贤要见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这肯定是为了那些豆油的事情。

  看来臧贤已经联络好了下家,能够帮着闯过宝应湖,向南方出货了。

  “中豆油集团”是裴元控制罗教的关键之一,裴元素来上心,闻言便欣然道,“既然是臧兄要来,那裴某自然恭候。”

  那小吏笑着道,“臧奉銮说了,千户在这里的花用一概免除,等会儿另有珍馐美酒奉上。”

  这里是礼部的事业单位,裴元也没好吃霸王餐,没想到臧贤倒是懂得送人情。

  裴元左右无事,便留下继续等臧贤。

  又过了一阵,臧贤还没来,陆永就又回来了。

  陆永脸上讪讪,回来就道,“千户,那毛澄有些不识好歹。”

  裴元有些预估,问道,“那毛澄说了什么?”

  陆永倒果真实话实说了。

  “毛澄看到属下递过去的青竹签,立刻有些作色。等待拆开看到之后,更是怒极而笑,将那青竹签折断丢了回来。口中……,还有些狂妄之词。”

  裴元咂了咂嘴。

  他面上无光,强行向周围的手下尴尬挽尊,“有他后悔的时候。”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