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44 我才是地头蛇

  “向北,相比较上次采访,我能明显感觉你越发的……自信。”

  沙彤愣了许久,才从嘴中挤出这句形容词。

  不过这确实是一句实话。

  上次陈向北给他的印象,更像是一个遭受到不公待遇,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反击跟对抗的“异类”。

  现在的陈向北,言行举止没有了那种愤怒跟不甘,更像是一个强者说些寻常的话语。

  哪怕这段话语更加激进跟张扬,给人的感觉却要平和许多。

  就好比如果有谁指责塞纳危险,恐怕包括车迷跟他本人在内,都只会流露出不屑的神情,连解释的必要都没有。

  陈向北这一刻,也有些不屑于外界的风评,他只会愈发的我行我素。

  我就喜欢你们不爽,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他妈的何止是自信,简直称得上年少轻狂。”

  “狂有什么问题,鲜衣怒马少年时,我就喜欢陈向北这股味!”

  “这就是陈向北能登上领奖台的原因,车手一定要有个性。”

  “加油陈向北,我要给你生猴子!”

  看台观众经历短暂的诧异之后,立马就陷入了狂欢之中。

  其实没人喜欢软柿子,只是碍于现实的各种规则跟实力,不得不用温和中庸、低调忍耐等词语来掩盖自己的弱势。

  事实上这些玩意跟F1不沾边,能在F1名人堂里面留下姓名的车手,没有一个是什么怂货。

  就算沉默如基米·莱科宁,硬刚起来同样“六亲不认”。

  老子天下第一才是顶级车手的理念,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展现出“谦虚低调”的高手风范,是因为他们已经强大到没有同一档次的对手。

  不过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罢了!

  外界震耳欲聋的尖叫跟欢呼声,哪怕身处媒体中心依旧能感受到玻璃的震动。

  沙彤这一刻意识到陈向北的态度,确实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中国车迷的氛围,他们现在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不再满足于围场参与者的身份。

  车迷们期望中国车手,能成为围场主宰者!

  “向北,身为主场车手,你对自己的成绩目标是什么?”

  沙彤毕竟不是国外那些为了热度跟流量不择手段的记者,他当即结束了这段有些尖锐跟敏感的话题,转而询问起陈向北对F1中国大奖赛的预期,算是一个很常规的提问。

  “冠军!”

  没有丝毫迟疑,陈向北就给出了回答。

  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什么前三领奖台,而是站上巅峰的分站冠军。

  可能放在F1领域里面,最具含金量跟名气的分站冠军是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赛道。

  可是对于陈向北而言,东海国际赛道才是他的毕生梦想!

  只要自己职业生涯不结束,那么在这条赛道上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

  那便是剑指冠军!

  “向北,你很有把握吗?”

  如果这个回答是揭幕战说出来的,恐怕会被人当做笑话。

  但澳洲大奖赛陈向北的雨战登台,彻底让整个世界对他实力有了重新的评估。

  雨战是检验车手实力的唯一标准,他能做到登台,冠军就不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希望。

  只是夺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陈向北跟很多欧洲主场车手不同,他没有在东海国际赛道有长时间训练的经历,同时HRT赛车的性能按照上一站的估算,仅仅围场第三、第四快的水平。

  陈向北的回答,有些过于武断了。

  “没错,我有十成把握!”

  依旧是极其坚定的回答,这句话出来倒是让围场很多车队成员脸上,流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容。

  东海圈速记录的保持者,车王舒马赫都不敢说自己有十成把握能夺冠,中国小子凭借一个主场车手身份就敢大放厥词。

  主场,并不等同于胜利,车手北有些傲慢了。

  “阿隆索,这次你不能再放中国新人过去了。”

  法拉利领队多梅尼卡利,开口提醒了阿隆索一句。

  说实话,他对于上一站阿隆索被陈向北给轻松超车,感到有些离奇且不满。

  按照阿隆索目前的实力,这种被新人给超车的画面根本就不应该发生,况且法拉利赛车的速度还在HRT赛车之上,结果整个超车过程异常顺利,连极限攻防场景都没有发生。

  事后法拉利车队工程师详细观看录像,发现陈向北对阿隆索驾驶风格,以及防守路线的预测精准到可怕的程度,毫无疑问对方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

  “泄密”的源头,只能是前任雷诺领队布里亚托利。

  多梅尼卡利不知道这是否跟布里亚托利担任阿隆索经纪人的身份有关系,可如今阿隆索是法拉利车队的成员,那么就得以红色跃马的利益为上。

  一个“放”字,是对阿隆索实力的认可,同时还是对他的一种提醒!

  听着领队多梅尼卡利的话语,阿隆索有苦难言。

  防守过程中他其实没有丝毫放水,但陈向北确确实实轻松过去了。

  这种预判跟熟悉程度,阿隆索知道肯定有布里亚托利的手笔。

  可想要把计划成功实施,则需要车手的操控实力!

  中国新人远比车队管理层认知的水平要强,并不是自己大意“放”了过去。

  不过阿隆索的骄傲跟自负,让他无法承认自己被一年级新生给技术超车。就如同后世状态下滑之后,习惯性抱怨赛车性能不行,才导致自己跑不出成绩。

  于是乎阿隆索面色铁青的点了点头道:“这一站北看不到我的车尾灯。”

  对于这个回答,多梅尼卡利很满意,法拉利这个赛季高价签约阿隆索,就是为了重回巅峰。

  类似的对话,还在其他几支车队P房里面响起,F1围场向来是僧多粥少的纷争之地,HRT车队跟陈向北的崛起,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车队的利益。

  媒体中心的采访还在继续,不过话题逐渐转向了陈向北个人生活跟经历。

  毕竟这个专访不是为了煽动情绪,更多是为了让现场乃至于电视面前的中国观众去了解陈向北,知道第一位中国F1车手是如何诞生。

  随着练习赛倒计时临近,简短的赛前专访算是结束。

  当陈向北从媒体中心朝着维修通道方向走去的时候,赛道导播把镜头对准了他,这次给他来了一个近景特写。

  当赛道大荧幕再次出现陈向北的身影,就如同演唱会出现神秘嘉宾效果一般,让现场十几万观众刚刚平复的心情,又一瞬间被点燃。

  那张年轻到略显稚嫩的脸庞,却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车手标签,更有着问鼎冠军的勇气。

  “陈向北!陈向北!陈向北!”

  不知道是谁带头先喊的名字,短短数秒之间就响彻了整条赛道。

  这不是陈向北第一次听到齐呼自己的名字,却是第一次听到十几万人的发出同样的声音,带来的震撼跟冲击无与伦比。

  舒马赫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只有在蒙扎赛道时,他才能隔着厚厚的头盔跟赛车引擎的巨大轰鸣声,依然听到看台观众发出的呐喊跟欢呼。

  曾经陈向北无法理解跟想象,毕竟对于他而言,当头盔面罩推下来的那一瞬间,就相当于跟这个世界隔绝,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操控的赛车,以及赛道上的那些竞争对手。

  现在他感受到了,这种雷鸣一般的欢呼跟呐喊,能够突破头盔跟引擎的阻绝,这就是真正的主场氛围!

  不敢想象当正赛二十万观众全员到齐,又将出现一副怎样的景象?

  返回维修站的时候,陈向北的赛车正在进行启动预热,旁边车间的特鲁利14号赛车,却依然还在进行着调校,仿佛遇到了什么困难。

  陈向北来到已经“全副武装”的特鲁利旁边,开口朝着他问道:“有问题吗?”

  对于东海大奖赛的各种调校方案,陈向北可以说做到了烂熟于心,简单给予特鲁利一些帮助跟建议没什么问题。

  现在随着车队一二号车手地位的确定,两人已经不是什么竞争对手,更多朝着队友的身份转变。

  要是二号车手远远落在后面,就如同后世的红牛车队一样,那么一号车手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双输”局面。

  这也是F1平衡队友关系的复杂跟脆弱点之一,既要保证一二号车手有明显的实力差距,才能做到减少内讧带来的竞争损失。

  又要确保二号车手不能太菜,否则就相当于少个人。

  问题是二号车手强了,又不甘心当个僚机,必然会挑战一号车手的地位。

  简直就是个死循环。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合适的二号车手搭档寥寥无几。

  哪怕视为黄金搭档的舒马赫跟巴里切罗,私底下关系也不怎么好,就在于很难把握住那个平衡点。

  “中等下压力方案不太适合东海国际赛道,我期望能找到一个调校平衡点。”

  “那为什么不按照常规的中低下压力方案?”

  陈向北反问一句。

  其实早在奥德托说特鲁利采取中等下压力方案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不解,这并不是东海国际赛道的常规调校。

  只是自己跟特鲁利关系有些尴尬,不好贸然去询问跟插手。

  否则哪怕是好意,很多时候也并不会被别人接受,更容易被误会成一种指导跟炫耀。

  现在搭上话题,刚好可以解答疑惑。

  面对陈向北的询问,特鲁利脸上神情有些难堪。

  让一名F1车手,承认自己驾驭不了新升级套件,特别陈向北还跑出优异成绩的前提下,是一件非常伤自尊的事情。

  换作之前的特鲁利,就算打肿脸充胖子,他也不会说出实情。

  可如今的他犹豫片刻过后,开口回道:“我不习惯转向过度。”

  简单的一句话,陈向北瞬间就明白了他的难处。

  “你可以试试常规中低下压力调校方案,然后再微调前后弹簧跟防倾杆。”

  “前轮中等偏硬,后轮采取偏软的防倾杆,同时使用4°左右负外倾角,来抑制住赛车的甩尾摆动。”

  “这样既能保持长直道的尾速,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弯道的抓地力跟稳定性。”

  听着陈向北的调校方案,特鲁利脸上表情十分复杂。

  他不知道这套方案是否有用,可陈向北说的如此详细跟精准,不像是信口开河的样子。

  如果按照他的调校方案,真能做到适配自己驾驶习惯的话,那对于特鲁利的世界观无疑是颠覆性。

  毕竟自己开了六年的东海国际赛道,理解程度还不如一名完全没有开过的新人,这到底是怎样的赛车天赋,才能做到陈向北这种程度?

  “怎么,不信吗?”

  看到特鲁利没回答,陈向北海以为对方在怀疑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陈向北的赛车预热已经完全,第一节练习赛的倒计时开始。

  “反正也是练习赛,你可以试试看。”

  陈向北没时间解释,抛下句话后就戴上头盔,坐进了TF110的座舱。

  “索特,按照北的方案进行调校。”

  特鲁利朝着比赛工程师嘱咐了一句。

  他并非是怀疑陈向北,更多是一时难以消化跟吸收。

  并且陈向北说的没错,练习赛本身就是用来测试跟调校,试试看没成本。

  “向北君,你对调校方案非常滑,练习赛注意安全。”

  发车前泽野弘树提醒了一句,奥德托的调校方案无法更改,只有陈向北自己注意。

  反正站在他的角度,这种调校方案过于危险,简直没考虑车手的安全问题。

  “难道比下雨还滑吗?”

  “这倒没有。”

  “那就没问题。”

  陈向北朝泽野弘树比划出一个OK的手势,然后推下赛车头盔,一脚油门冲向赛道。

  当这辆印有13车号的黑橙配色HRT赛车出站,早已翘首以盼的现场观众立马挥舞着双手,期望赛车上的陈向北能看到他们的支持。

  “出来了,陈向北的13号赛车!”

  “不知道这一站HRT赛车有多快,能不能拿到个杆位。”

  “应该很难,能连续进入Q3我就很满足了。”

  “那我跟你不一样,我期望在这一站看到陈向北登顶,成为中国真正的车神!”

  “没错,让车神北的绰号名副其实!”

  现场观众的话语陈向北听不到,可他却能从那一双双朝自己摆动的手臂,感受到中国车迷对自己的期盼,以及对中国赛车的期盼。

  压制着内心激动的情绪,陈向北尽可能让自己平静的完成暖胎。

  当第二圈来到起跑线的时候,陈向北一脚油门到底。

  没有所谓的调校适应,没有所谓的赛道陌生,TF110赛车行驶在东海国际赛道的瞬间,上辈子熟悉的记忆就已经浮现在陈向北的脑海中。

  这条赛道任何一个弯道,任何一条边界,甚至是任何一道路肩,陈向北都了如指掌。

  以往很多赛事,陈向北都只能当一条“过江龙”,去力压“地头蛇”。

  这一次,他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熟悉到如同自家客厅跑,你拿什么跟我斗?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