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2章 回归、超级收获

  今日。

  28岁的张逢,和差不多同岁的陈天才,去往了高原省那边。

  此刻,在长约十二米的悬浮小列车上。

  张逢一边让四周的警卫退下,一边看向脸色苍白的陈天才,

  “等Z1完成后,就挪用一些物力人力资源,开始关于‘灵气种植基地’的建设。”

  张逢把他胳膊拉过来,把了一下脉,

  “你这样搞研究,正常药已经治不好了。

  因为你损失的是‘神’。

  需要我种植一种灵果与灵花,帮你运功,淬灵养神。

  不然,我真怕你哪天死了。”

  “嗯……”陈天才有些无精打采,“放心吧张老师,现在Z1完善了,我就有时间去休息了。

  我上次研究超导课题时也是这样,休息一些时间就好了。”

  “问题是你不休息。”张逢摇摇头,把他手扔回去,“再说句不好听的,你现在看似28,但身体机能已经无限接近35左右。

  你这样去研究,身体是挺不住的。”

  张逢说着,看到他要拿出什么为国为民的理由反驳时,也手指隔空一点他的胸口,通过灵气的超频运转,临时让它声带陷入震颤,丧失了语言能力。

  也即是点‘哑穴’。

  “听我说完。”张逢端起自己的茶杯,“我也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厉害了。

  除了‘科技天赋’远高于常人以外,你是真的拼命。

  一天4小时半睡眠,剩下19小时半研究,吃饭洗澡都要带个耳机,听科学论文与研究汇报。

  别说是你,就算是让你言中的‘神仙类’的我去搞,我也无法做到你这样的连轴转。”

  “……”陈天才不能说话,只能不停的转眼睛,带有一种有事要说的急切。

  张逢看到他好像有正事,再一挥手,打出一道灵气,让他声带恢复。

  然后陈天才很郑重的向张逢说道:“你能做到连轴转。

  因为你的体质已经超越正常人类,以我对你的了解,还有你曾经的言论。

  我猜测,你一天只需要三小时睡眠,就可以保证一天的精力充沛。”

  “好了,和你没什么聊的。”张逢品茶不语,但也想着等Z1铺开后,就申请一下,开始关于灵果灵花的种植建设。

  但原先,张逢是不想开展灵果与灵花的建设。

  因为它们也是基因与药物相关,定然会耽误关于灵石的优化。

  如今,灵石已经在优化过程中。

  虽然陈天才说等机械平台造出来以后,再演算与优化。

  但随着张逢前一段说过灵石可以养寿命以后,除了陈天才以外,其他人就坐不住了。

  不过,如今的灵石也全都在超级机构和官方手里。

  并且产量也不高,一天只有二百颗左右。

  自己取十颗,剩下的就不管了。

  只是在如今,陈天才身体的事也为难住张逢了。

  要是不管他,他就是全额算力,几月一个科技小进步,但寿命也是小退步。

  管他吧,除非给他打晕,不然,他真的不停。

  张逢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连轴转,真像是‘人形科研仪器’。

  中午。

  参加了第一次Z1大型建设工程。

  张逢也没有说别的,更多是看。

  并看到他们这里采用的不是现实里的‘大坑阶梯式’,反而像是盖小楼一样,用超导作为整体大架构,然后间隔着往上拼接。

  张逢也不知道哪个效果好,所以先看。

  但也是第一次参加工程。

  戴白帽子的张逢,觉得哪里都挺新奇的。

  如今这里能戴白帽的,也只有自己与陈天才。

  次一级的负责人与其余领导,则是灰帽子。

  之后就是红帽、蓝帽之类。

  而这样的工程,又于数日后,也在各地展开。

  张逢和陈天才也成了天天跑。

  然后张逢发现了一件事。

  不止是高原那边选择楼房式的往上垒。

  包括一些寸土寸金的城市内,依旧这么垒。

  并且这些超导的地基架子很大,架子内的四周也很空,不像是填装Z1。

  也在全国各地乱跑的一个月后。

  车上。

  张逢想了想,想不明白,就向陈天才问道:“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模式建设?

  我觉得像是城市之类,埋到地底,节约土地面积,会不会好一点?”

  “张老师不知道吗?”陈天才先是疑惑,然后回了一句张逢没想到的答案,

  “等机械平台架起以后,这些电池都要运到高空。

  目前随便建设,是为了未来方便取。”

  他说着,指向了即将去往的又一处城市,那边的超导地基同样很广很大,

  “这些超导不仅是Z1的临时框架,也是机械平台的底座框架。

  张老师不知道吗?”

  “真没看。”张逢这一年多来都在学习各类知识,倒是真没看陈天才的机械平台计划。

  本来,张逢还以为陈天才会用其他材质。

  但仔细想想,超导材质已经是目前地球上最稳定的复合材料了。

  1505000度的耐抗属性,足以应对平流层的超低温度。

  随后,张逢又看向手里的笔记本,略微翻了翻计划。

  目前,机械平台的目标,是一万五千米高空,已经到达了平流层。

  平流层距离地面,大约为一万二到五万米。

  紫外线哪怕被臭氧层与大气层吸收大半,但也是非常充足。

  臭氧层虽然也在平流层内,但高度在两万到五万左右。

  大致扫一眼。

  张逢倒是不觉这样的‘高建筑’,会让地球自转速度产生什么大变化。

  因为这个世界也有类似太空电梯的理论。

  张逢曾经也请教过陈天才,问过类似‘电梯都伸出地球那么远,会不会让自转变化?’

  比如,地球正在转圈圈的时候,忽然一个万吨物体,被送到了电梯顶端。

  照理来说,如果电梯中间不断裂的话,那么电梯顶端忽然多出了万吨质量,必然会让地球随之转动,这是不可避免的惯性。

  但陈天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答案是,这点重量对于地球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形象一点,就是一粒灰尘,能不能撞倒一艘千万吨级的航母。

  并且当时的陈天才还列出了一大堆的详细公式结果,完全手写。

  当时的张逢用量子计算机的AI一查,也都对。

  尤其在那时。

  张逢也对陈天才的算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如果要用思维能力算,自己有六道灵念加持,应该算是1.3左右。

  那么陈天才应该是7左右。

  但自己非常吃记忆库。

  在自己的思维体系里,只要自己记忆里有,且自己吃透,那么都可以瞬解。

  所以思维更多是为了让自己早点吃透,以及高效运转触类旁通。

  两人体系不一样。

  就像是座上客和岭山大仙,二人或许思维不高,但对于灵与武的悟性绝对拉满,并且根骨与灵根也不低。

  然后二人同样能改变世界。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

  甚至照实来说,那个邪修的邪法,让他再熬个几十年,也能改世界。

  老鼠也能改,乌鸦也能改。

  可它们最后的所学,自己都拿到了。

  所以张逢也看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不是什么悟性,而是无限的人生冒险。

  这个天赋,谁都比不了。

  当然,前提是自己肯学。

  如果不学,怕是卧底世界就翻车了。

  然后在现实内待100天的死亡冷却,等卧底世界的冒险重开。

  这100天,能练出来什么,张逢不知道。

  但张逢知道自己在最早的师父世界内,练了整整30年,才保证了卧底世界的顺畅。

  六十四年后。

  Z1铺开了。

  全球也实现了地磁全部化。

  虽然中间出了很多材料短缺的问题,以及一些国际纠纷,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今时今日。

  张逢也了解到了什么是文明逻辑被修改。

  此刻。

  一座大厦顶层的房间内。

  满头白发的张逢坐在一张沙发上,一边看一部未来世界的科幻片,一边看窗外的城市风景。

  两者一模一样。

  满天都是在飞的小汽车,还有一些‘浮空’的建筑物。

  现在的街道商店,不是地面上一排,而是有二层,三层。

  它们都在空中。

  还有一些大商场的logo,一些商店品牌的logo,都在商店与商场的四周飘着。

  说实话。

  张逢感觉这已经不是未来科幻世界了,反倒像是‘魔法纪元’。

  但事实上,只要超导与Z1铺开后,它就是实现了。

  并且三十年前就全球内实现了。

  观望着。

  张逢看向了自己的体质。

  如今是312

  八道灵念。

  并且张逢也试着在这个世界内铺开武学,但效果并不好。

  因为基因武道深入人心,且体质也能提到150200左右。

  官方那边更是有超级士兵,体质在230。

  相对而言,自己的几套功法放在这里,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一是效果慢,二是学之前,还要先学道佛观想,以及修心。

  一个是嗑药速成,一个是慢慢来的学一大堆。

  再者嗑药的20岁,能到200。

  慢慢来的,最多7080。

  这还用说什么。

  只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经历,也没有自己的知识底蕴,所以无法提升的那么快。

  否则的话,慢慢来的其实后劲更强。

  但也有部分人选择相信自己这位‘非人类’,并学习了自己的武学。

  哪怕他们知道自身不可能和自己一样,但也就学了。

  人有百样,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张逢现在都不理解,明明基因武道更好,但为什么要学自己这套?

  可也是这些人的帮助,倒也算是意外之喜,多了四十个脉络。

  之后,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自己也背的差不多了。

  其中关于完整Z1,超导体,还有灵石20的优化,流水线生产线的打造,已经全部背了下来。

  其后,工程学,电力学,基因学。

  自己目前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半步大拿’的地步。

  算是理论知识都背完了。

  往后就是慢慢消化,等彻底成为大拿,然后再试着迈入‘专家级’。

  这个世界,基本上算是学习学习学习。

  全是科学的理论知识。

  也算是自己之前没有学过这些的‘职业补缺’。

  自己太专注于医武了,在整体实力上有点太偏了。

  但现在好很多。

  起码看到什么东西,不会一问三不知。

  心里想着。

  张逢算了算时间,再有两个小时便要回归了。

  那就最后转一转。

  张逢从沙发上起身,瞬间来到落地窗前。

  下一秒窗户打开,没有想象中的高空劲风来袭,反而是轻轻的暖风。

  又在落地窗的下方,一大块磁力合金慢慢伸出,上面是一辆流线型的飞车。

  它造型通体天蓝色,在清晨的阳光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车子侧面还有个龙飞凤舞的‘灵石科技’四字。

  与此同时。

  四周的飞车经过这里时,这些飞车的主人都露出了羡慕与惊叹的目光。

  “哇!全球限量!我记得整个世界只有一辆,是在一位传说中的老人手里……”

  “灵石科技?是灵石科技?!他是张逢!”

  “哥!你快调到自动驾驶,看那边,那位老人是张逢!和陈院士一同被评为文明双心!我看过他的新闻!”

  “是张教授?他已经好久没在公众面前出现了,没想到他是在这个大厦内居住,这个大厦看着好普通啊。”

  “估计咱们看到他以后,他就不在这里住了。”

  伴随着车子出现。

  在这一片的空中引起小小的轰动。

  并且一些车子的侧方,还打开了盖子,出现了一个摄影仪。

  张逢无视他们,坐进车里。

  “去最近的机械平台。”

  吩咐汽车的智能系统一句,张逢就拿起了旁边的电脑。

  在张逢吩咐落下后,汽车没有像是其他的车子一样前后左右行驶,或是略微的上下调整高度。

  相反,它两侧车门的下方伸出尾翼与Z1聚光芯片,随后就径直的朝上飞去。

  张逢完全无视垂直,依旧看着手里的电脑。

  里面大多数新闻,都是关于移民月球的计划。

  甚至都开始有人卖‘概念式的月球房子’了。

  但现在关于月球移民的计划,依旧没有实现。

  其中关于辐射防护,居住环境,心理问题,以及食物供给等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天才没有时间解决。

  十几分钟后,经过智能系统和官方的航道请求交换。

  再加上张逢的署名。

  此刻。

  两万米高空。

呼噜噜  冰冷的大风呼啸。

  张逢穿着防护服从车上下来,踏足了这个‘钢铁架构’。

  放眼望去,这是一个面积数公里的钢铁丛林,整座由超导体搭建,并且配比了一些特殊的宇航材料。

  又在这些材料的上方,密密麻麻的布满Z1电池。

  而这个钢铁丛林的底层支架,扎足了遥远下方的整座城市。

  又在这个钢铁架构上,还有一个个集装箱类似的方块,它们就是陈天才所想的算力盒子。

  它的计算能力,是现实小楼的三倍,并且是全功能运算。

  它的网络分布在超导体上,实现无间断的信号运行。

  而它的造价只有小楼的十分之一。

  不过,张逢因为电力学与材料学精通,倒是也能拆解出来一些,为自己的小楼提供算力。

  因为这个盒子,虽然好,但是不专精。

  现实,目前只需要专精。

  自己能做到大半个一言堂。

  “张院士……”

  在张逢观看这些的时候,远处来了好几辆特制的航空飞车。

  又在他们后方,还有好几架战斗机在上空盘旋,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安全。

  “嗯。”张逢向他们略微点点头,不在理会,而是看向了下方。

  目光所及,现在机械平台的笼罩下,当地的建筑已经攀爬到了千米。

  并且可以享受算力盒子的运行力。

  算是一种补偿。

  毕竟他们的城市被占了。

  这肯定要给他们找一个住的地方。

  钢铁平台的下方,就是一个不错的‘蜂巢’。

  包括他们家里的量子设备,也被算力盒子共享算力。

  或者说,一个钢铁平台,就是一个城市的‘统合体算力机器’。

  这就是陈天才的想法,甚至还想将全球连在一起。

  将整个星球打造成一个无限能源的超级算力机器。

  张逢借此,也有想法。

  现实内关于钢铁架构的设施,其实也可以建设出来。

  他这个想法很不错。

  只不过关于盒子,张逢想换成‘单功能’小楼。

  这样,人家不能偷自己的网,自己却可以用他的。

  当然了,到时候也会相应补偿。

  关于这个,那就交给老刘他们去算了。

  看完这些。

  张逢在一群人与几架战斗机的护卫中,又来到了一个盒子前方。

  通过权限,张逢把笔记本递过去,用超导体作为连接线,快速接受了最新的灵石方案数据。

  可惜,还是没突破。

  20的优化,是目前的极限了。

  张逢面无表情,将笔记本收好,然后看了看周围跟着的车和人,以及飞机,通过防护服内的联络器发声,

  “都回去吧。”

  “张教授……”护卫们却没有退,反而很担心的说道:“您这么大的年龄了,有什么资料需要,交给我们来取就好。

  您一定要注意身体,您是我们人类仅存的科学界硕果了,所有人都很担心您。”

  “嗯……回去吧。”

  一小时后。

  一处被全球标为最高绝密的私人陵园内。

  张逢望着陈天才的坟墓,

  “其实你要是还在的话,我觉得机械平台应该还能再上升一万米左右,并且有更优化的结构方案。

  你和我说过,两万米不是人类智慧的极限。

  万里之上的太空也只是开始。

  包括大家在幻想的月球移民计划,你要在的话,或许近几年也有戏。

  但现在只剩我了,我倒是成了仅存的硕果了。

  十五年前,你一走。

  整个世界都在等我拿新的科研方案,所有人都在等着我。

  我只能悄声隐退了,继续捣鼓我的武学,教教学生,看看脉络。”

  张逢说到这里,摇了摇头,“算了,不说了,时间到了。”

  张逢向他坟墓处献上一枝花,

  “老朋友,我走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