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26章 绕回了宏大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当徐柳偷那个信封的时候,她的道德底线就已经开始崩塌了。

  这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周奕上一世见过太多罪犯了,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

  对于这些罪犯的侦查和审讯,就相当于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一般。

  而除了极少数的天生坏种之外,绝大多数罪犯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

  人一旦跨过了那条底线,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也会渐渐沉沦。

  这是一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条法律的底线,更是一条人生的底线。

  而周奕确信的是,陆小霜就不会像徐柳那样,跨过那条底线。

  在上一世专案组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过相似的情况。

  就是当初美食街的那家烧烤店,在白毛他们惹事之前的一周左右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一桌客人吃完后结账走人,陆小霜在收拾食物残渣的时候,发现残渣下面掉落着一条女式的金项链。

  这种情况下,如果陆小霜起了贪念,她可以很轻松地据为己有。

  因为金项链的体积和两千块钱的信封压根就不成正比,太好藏匿了。而且既然是掉在食物残渣下面的,那大概率就是不慎脱落掉落的,更难确认掉在了哪里。

  但她当即就把金项链交给了老板,二十分钟后那桌客人跑回来问他们有没有看到一条金项链。

  她马上和对方确认了金项链的款式外观,最后告诉他们交给老板了,老板这才不情不愿地把项链拿出来还给客人。

  事后掉了项链的女子拿出一百块钱作为感谢费,也被陆小霜婉拒了。

  而且专案组最开始调查的时候,烧烤店老板还没提到这件事,是后来查到白毛一伙儿后,二次调查时其他店员才提起的,然后被记录了下来。

  所以徐柳和陆小霜从骨子里就不是一类人,她们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做出的抉择是截然不同的。

  而一个人的人生会走向何处,就是由每一次的抉择所决定的。

  但这些抉择,也是有根有源的,根源就在一个人的家庭、父母,从小听到见到的言传身教。

  陆小霜的父母都是老好人,是把大半辈子奉献在贫瘠大西北的人,虽然贫穷但高尚,所以从小陆小霜内心就是光明而美好的。

  可徐柳不是,徐柳的父母是愚蠢的人,有着很强的劣根性,连亲生女儿的人生和前途他们都能因一己私欲而破坏。这样的环境下,徐柳多少会受到影响的。

  张文华的口供里,徐柳有一个重大的变化节点。

  不是第一次失身于张文华,那时候的徐柳心里估计只有巨大的恐惧。

  而是在淮兴那家酒店的最后一天,经过了十几天之后,徐柳可能彻底想通了,或者说是认命了。

  周奕猜测,她可能意识到了现实比被摧残的自己还赤裸,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和容貌可以成为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工具。

  所以张文华在一个月后再次见到徐柳时,说当时完全没认出来。

  这和有些人一夜之间长大一样,都是一种受到巨大刺激后意识上的变化。

  旧的徐柳,在那一刻死了。

  从此以后活着的,是另一个人了。

  但这也让周奕产生了一个更大的疑问,就是上一世的徐柳为什么没死?

  因为从她偷钱开始,到被张文华威胁成为他的情人,到张文华断绝供养,再到后面她可能找到了新的金主。

  这一切,都发生在周奕重生之前。

  也就是说,理论上周奕是不可能干涉到徐柳的人生轨迹的。

  周奕是三月十五号的晚上重生的,三月二十一号才在美食街事件里认识陆小霜。

  而到宏大案案发为止,他从未和徐柳产生过任何接触,哪怕有间接影响,也仅仅只可能是通过陆小霜。

  但这种间接影响绝对不可能会很大,否则陆小霜本人就会意识到了。

  微乎其微到陆小霜和周围人都没注意的影响,怎么可能导致徐柳这一世被杀呢?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上一世和这一世,徐柳都是凶手要杀害的目标。

  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上一世陆小霜成了被害人。

  难道是凶手认错人了?错把陆小霜当成徐柳杀害了?

  事后又因为碎尸抛尸,专案组严查导致凶手最终放弃了继续杀徐柳?

  这倒是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毕竟出了这么大案子,如果再杀徐柳,凶手很容易就会暴露。

  要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上一世陆小霜是徐柳的替死鬼?

  只是这一世自己的干预,让陆小霜不用当这个替死鬼了?

  但周奕立刻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之前分析过,这一世陆小霜和徐柳都是凶手的目标。

  所以就不存在上一世是替死鬼的可能。

  宏大案啊宏大案,为什么谜团越来越多了。

  周奕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一只黑猫,眼前有一个杂乱无章的毛线球,球上有无数个线头,但却没有一个能解开这团毛线球的。

  除了施工队和张文华这两条进展外,其他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肖冰和董露依旧下落不明,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算上肖冰逃跑当晚,他们已经逃了三天半了。

  中间唯一一次疑似踪迹,就是十号晚上长途汽车站附近。

  而且当时追击的民警说,逃跑的只有一人,但距离太远无法分辨男女。

  这人到底是肖冰,还是董露?还是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

  然后就是董露的线索也断了,在八八年六月的强奸案之后,她唯一还出现过的就是当年十月份和肖冰一起回福利院过生日。

  等她再次出现,已经是九一年去市三医院找孙主任看精神病了,而且当时已经处于烧伤后的状态。

  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中间居然会出现两年多的空白,太过匪夷所思。

  在会上讨论的时候,陈严提出了一条意见,就是去劳保部门查董露的信息,如果董露在毕业后有工作的话,应该会有劳保记录。

  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因为在八九十年代,很多企业公司在交劳保方面并不够正规,有的甚至干脆就没有,反正也没地儿说理去。

  但起码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倪建荣当场掏出手机说这事他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然后给劳动局的副局长打了个电话,请他配合查一个人的信息。

  倪建荣冲陈严招招手,陈严立刻绕过人群跑过去,然后倪建荣让他对着电话报董露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

  随后得意洋洋地挂断了电话。

  虽说只是一个两分钟不到的简短电话,但一屋子人看着他打电话,和对方领导称兄道弟、谈笑风生,还指示陈严过来报信息。

  属实让周奕有点难绷,知道他无非就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人脉。但其实大可不必,这个电话也就两分钟,出去打,然后回来再说一句搞定了,效果可能更好。

  不过或许人家就是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呢。

  梁卫倒是全程很淡定,一句话也没说,一直到倪建荣挂上电话说了句“搞定了”,他才笑着说“辛苦倪支队了”。

  梁卫看看窗外的倾盆大雨,郑重其事地说:“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四三零特大杀人碎尸案特别专案组成立的第十天,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案子还没破,还没有看见希望的曙光,所以我们必须咬咬牙继续坚持,给死者,给人民,给社会一个交代。”

  周奕不知道梁卫是不是故意的,但这番话确实让两位副组长在格局上高下立判。

  会后,周奕决定把之前耽搁的找郑建新谈话这事给办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他想试试。

  他找到乔家丽,把她拉到了一边。

  乔家丽疑惑地问:“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乔姐,有条线索我想麻烦你家张处帮个忙。”

  一听提到了自己丈夫,乔家丽瞬间就明白了。问道:“是不是关于市委办公室那封匿名举报信的事?”

  周奕赶紧点头。

  虽然他从一开始就在怀疑,这封举报信是凶手的杰作,但他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要调查。

  原因有三点。

  第一,他没有任何证据和逻辑支撑来向专案组证明这件事和本案有关。

  第二,没有证据就想跨系统调查,是非常敏感的行为,相关的程序和审核都很复杂。

  第三,就算谢局愿意查,可一旦上纲上线内部启动程序查了,不论结果好坏,都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浪费大量时间、公共资源和警力,甚至搞不好还会打击士气。所以市委和谢国强的冷处理,其实是心照不宣的为大局考虑,至于从专案组名单里把周奕拿走,也是避免节外生枝。

  但如果要上纲上线了,那也就只能按程序来办了,周奕是不怕,但吴永成自己举报自己的事情谢局可是押着的,到时候得有明确结果,那这件事就会无可避免地砸到吴队头上。

  周奕不能再对不起吴队了。

  所以他一直没有正式向梁卫提这件事。

  当然向谁提也是周奕的一个难处。

  谢国强他刚进专案组的时候试探过一次了,不仅没试出来什么,反而差点把自己给搭进去。

  梁卫倒是人不错,但他毕竟是省里来的,这种牵扯地方的工作问题,他必然会很谨慎。

  倪建荣?那还是算了吧。

  “乔姐,我思来想去,这件事能帮忙的只有你们家张处了。”周奕说。

  乔家丽有些为难地说:“周奕,不是我不肯帮你,但查举报这种事太敏感了,以我对我们家老张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周奕点点头,人家张处确实没有帮自己的理由。

  他想了想说道:“乔姐,这样吧,我不需要张处帮我查具体情况,只要麻烦张处打听一件事,就是市委是哪天收到的这封匿名举报信的就行。”

  “只要一个日期?”

  “对,只要一个日期就够了。”

  乔家丽想了想说:“那行吧,我今晚回家一趟跟他说。”

  “谢谢乔姐。”

  乔家丽拍拍他的胳膊笑了笑。

  转头,周奕拿起郑建新的资料,和陈严离开专案组的办公楼,去找郑建新谈话。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黑云遮天蔽日,雨点砸在伞面上让整把伞都在抖动。

  周奕看看这雨,想起了安远,这场雨怕是不比安远来得小啊。

  而且这么大的雨,彪哥他们就要苦了,当雨大到足以影响正常活动的时候,反而就是最需要防备的时候,因为逃跑的人知道这是机会。

  陈严随口说道:“这场雨怕是比杜晓琳遇害那天还大啊。”

  周奕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陈严随口这一句,却让他心头一紧。

  因为自己重生回来那天半夜,杜晓琳案的关键就是一场大雨。

  不久前的安远案,小丘山公园两具尸体被发现,也是因为一场大雨。

  仿佛冥冥之中,大雨总会伴随着命案的发生。

  他揉了揉额头,希望这只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这次他可没把想法说出口,应该不会触发他这“乌鸦嘴”的倒霉特质吧。

  两人撑着伞穿过雨幕,找到了九六财务班的辅导员吴娜。

  一个和陈严同年的女生,但脸上看起来还有着学生的青涩烙印。

  吴娜短发、瘦小,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不是那种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

  她带的学生,出了这么大的事,虽然责任并不在她,但对她心理和工作上的影响是会非常大的。

  不仅仅是要配合专案组的各项调查工作,估计还要接受学校的责问,尤其是徐柳请假这件事,她没有进一步去核实,估计后面得吃处分。

  周奕并不清楚上一世专案组撤出宏大之后,那些同学老师后来过得怎么样,但他从这次和吴娜短暂的接触中,感觉到吴娜可能不会在宏大待很久了。

  一起悬案,受影响的不只有死者的亲人。

  任何一个被卷进悬案里的人,只要案子没破,终其一生都会被困其中。

  陈严之前见过吴娜,和她说明了需求后,吴娜给他们找了一间空的办公室,然后说自己现在就去叫郑建新。

  过了大概十分钟不到,吴娜带着一个身高一米六出头,小小瘦瘦的男生出现在了门口。

  吴娜敲了敲门说:“两位警察同志,我把郑建新带过来了。”

  门口的郑建新缩着个脖子,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右侧的衣服和裤子都被雨淋湿了。

  陈严说:“谢谢吴老师,辛苦了。”

  “那你们谈,我先走了,有事就喊我,我就在隔壁的办公室。”吴娜又对郑建新小声说,“警察同志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好好配合,知道吗?”

  郑建新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

  吴娜回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还回头看了门口的郑建新一眼。

  因为他是学生里,除了徐柳和陆小霜的室友外,第一个被警察二次喊来问话的人,她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郑建新同学,进来吧,顺便把门关上,谢谢。”陈严说。

  “哦好的。”郑建新赶紧走进来,关上了门。

  “请坐。”陈严说,“不用紧张,就是还有几个问题想跟你核实一下。”

  周奕看着郑建新坐下,发现他就是自己第一次去宏大找陆小霜时,那个在人群中回头看他们的矮个子男生。

  郑建新坐下的时候,余光不自觉地瞥了一下周奕。

  周奕知道,他也认出了自己。

  郑建新之前针对徐柳的核心社会关系调查中,已经接受过问话了。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他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四月二十八号到五月一号这几天里,他基本没离开过学校,差不多就是教室、食堂和男生宿舍三点一线。

  由于他不是本地人,在宏城也没有亲戚,所以五一这天他也是在学校渡过的。

  宿舍里还有两个同学也没出去玩,三个人待在寝室里看书聊天嗑瓜子,中午还一起去隔壁的小吃街吃了砂锅饭,所以不在场证明相当充足。

  只不过之前的例行问话,针对的都是关于徐柳的,并没有问关于陆小霜的。

  毕竟当时陆小霜不仅是嫌疑人,还处于身体完全没有脱离危险的情况,几位领导还没想好后续该怎么妥善处理。

  所以周奕基于陆小霜提供的信息,对郑建新问话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周奕更在意的问题是,上一世的调查里,郑建新也没有交代自己暗恋陆小霜,并写过情书。

  总不能上一世是纯暗恋,这一世因为察觉到了周奕的存在后才忍不住表白的?

  但自己一共就来宏大找陆小霜三次,而且只有第一次才在郑建新表白之前。

  所以上一世他就隐瞒了这件事,只是专案组不知道而已。

  来的时候两人商量好了,这次陈严负责问,周奕负责记录,因为周奕想从旁观察一下。

  “郑建新同学,那我们就开始了。”陈严说。

  郑建新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你们班有个同学叫陆小霜,你有印象吗?”

  听到陆小霜的名字,郑建新顿时局促地挪动了下身体,然后点了点头。

  “你跟她熟悉吗?”

  “就……就是普通同学。”郑建新没有继续说下去。

  “你最近一次和陆小霜说话是什么时候?”

  郑建新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慌了神。

  周奕已经猜到答案了,郑建新和陆小霜最后一次说话,应该就是四月九号那天,也就是《问心》节目播出的那天晚上。

  陆小霜告诉周奕,那天学校组织了大家去阶梯教室看电视节目。

  结束之后,郑建新以还书的名义在教室外面喊住了她,并把一封情书夹在了书里递给她。

  但她并没有拆开看过里面的内容,而是立刻还给了对方,并拒绝了对方。

  周奕虽然没有问陆小霜之后还和这个郑建新接触过没有,但正常情况下,这种青涩腼腆的小男生在告白被拒后,内心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大概率不敢和暗恋对象再接触,甚至可能还会主动躲着对方。

  这也是内向的人不容易谈恋爱的原因,相反那些被拒绝后依然死缠烂打、死皮赖脸的男生,会有更大可能打动对方。

  “具……具体哪天我不记得了……就是学校组织大家看电视节目那天。”

  陈严追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和陆小霜说了什么?”

  “晚上……八点多……在阶梯教室楼的楼下,我把之前找陆小霜同学借的一本书还给了她。”

  “什么书?”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之前一次经济学原理的考试,陆小霜同学考了第一名后樊教授作为奖励送给她的,我后面就借来看了。因为考试之前樊教授提过,这本书是他自己用的第二教材,上面有很多他的注解和笔迹,我就很想要,可惜没能考第一。所以事后就找陆小霜同学借了。”

  “还书的时候,你们有聊过什么吗?”

  郑建新犹豫了下,摇了摇头说:“没有。”

  陈严用余光看了一下周奕,发现他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于是继续问道:“你确定?”

  郑建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心虚地偷眼看了看陈严,然后哆哆嗦嗦地反问道:“你……你们是知道……什么吗?”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陆小霜的?”周奕终于开口了,语速缓慢,但口吻严肃。

  郑建新猛地抬头,惊讶地看着周奕。

  周奕淡淡一笑道:“我们见过,你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郑建新犹豫了下,点了点头。

  “郑建新,你不用那么紧张,我们不是想害你。我也不瞒你,反正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你们同班同学徐柳被人杀害了,我们现在要找出凶手。君子坦荡荡,只要你和这件事没关系,就不用害怕。”

  周奕说话的时候,陈严自然地拿过纸笔,开始记录。

  周奕前面一直在观察,观察这个郑建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在故意装弱小。

  结果发现,对方根本没有装弱小,而是真的很弱小。

  从身体到性格上,处处都体现出了弱小。

  他的身高和体格,不用蒋彪来,周奕一拳都能撂倒。

  性格上,更是处处表现出了不自信、内向、自卑的特征。

  十九岁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很难伪装得那么像,除非这人天生是个影帝。

  所以周奕就发话了,而且是单刀直入的不废话。

  “所以你可以坦然点,我们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反正你说的这些,仅限于这间屋子里我们三个人,你的同学和老师是不会知道的。”

  听到周奕说的最后一句,郑建新忍不住问道:“你们真的不会告诉老师和同学?”

  “我们是有纪律的,如果今天的谈话内容我们泄露出去,你可以举报我们。”周奕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陈严说,“我叫周奕,这位是陈严陈警官。”

  郑建新点点头说:“我知道你,那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你了,女同学都说你很帅。”

  周奕坦然道:“男人的帅,不在于身高外表,而在心胸宽广、光明磊落,在于家国天下、胸有大志,‘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这才是男人的浪漫。你说我说的对吗?”

  郑建新听得连连点头,附和道:“最后一句是三国演义里太史慈的临终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周奕笑了笑:“看得出来,你挺喜欢看书的。”

  对于这个郑建新,周奕完全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毕竟不论从不在场证明也好,还是从作案条件也罢,他都不像是凶手。

  属于如果问出点什么,就算是意外之喜那种。

  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能对立,要拉近关系,尤其是他还把自己当成了情敌的情况下,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备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郑建新点点头:“嗯,我挺喜欢看书的。”

  “那怎么读了财务专业,不去读中文系?”

  郑建新低头说:“我妈是数学老师,我的第一志愿是省大的数学系,结……结果差了几分,第二志愿才是宏大的财务管理专业……”

  周奕一下子就懂了。

  郑建新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而且还是一名老师。

  强势母亲加老师职业,那孩子基本上性格就肯定会自卑加内向了,因为从小就会被打压和严格管束,生活在高压状态下,和郑建新的唯唯诺诺很契合。

  所以所谓的第一志愿,其实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而是他妈的。

  不是说脏话,就是他妈的志愿。

  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于子女身上这种事,屡见不鲜。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没能飞起来,所以生个孩子希望他飞起来,飞不起来就觉得他一文不值,对不起自己。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却也是绝大多数父母的常态心理。

  至于宏大的财务管理专业,是属于文理兼收的。

  “郑建新,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他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周奕心说,完了,又加了一条单亲家庭。

  “郑建新,现在可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喜欢陆小霜的?”周奕看差不多了,于是又绕了回来。

  “刚……刚开学没多久,我就开始注意她了。”

  “为什么?因为长得好看?”

  郑建新摇摇头,但马上又说:“我不是说她不好看,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是……是……”

  他“是”了老半天,可把对面两人给急死了,这人性格不光内向自卑,还拧巴。

  “是什么?”陈严忍不住催促道。

  而郑建新的回答却让两人大跌眼镜。

  他说:“是因为她穷。”

  郑建新说,他第一次注意到陆小霜,其实是开学两个礼拜后的一天晚上,男生寝室里熄灯后大伙儿在聊天,聊的内容就是关于班里的女生,哪个好看,哪个可以追。

  这是人之常情,一群血气方刚情窦初开的大一男生,自然会对漂亮的女同学和恋爱心生向往。

  聊着聊着,就有人聊到了陆小霜。

  几个男生一致都觉得,这姑娘挺好看的,而且有男生觉得她应该挺好追的,因为听说她每周都要出去打工赚钱,所以肯定家里穷。

  说这话的男生是个有钱人,家里开厂的,觉得自己只要拿钱砸陆小霜就能把她搞定。

  其他人都不信,觉得他在吹牛,于是越说越呛,最后这男生直接和同学打赌,说自己一周之内拿下陆小霜,如果拿不下,请全宿舍去吃火锅,如果拿下了,以后他就是寝室老大。

  第二天晚上,这位男生特意买了一束玫瑰花还有一堆心形蜡烛,在学校的小花园里布置了一个浪漫的告白现场。

  然后请一位班上的女同学去把陆小霜骗出来。

  结果一堆想看好戏的人躲在附近等了半天,那女生一个人回来了,说没找到人,她室友说可能去打工了吧。

  一群人悻悻离去,倒是喂饱了小花园附近的蚊子。

  回到男生寝室,这一屋子人到处去借花露水。

  第二天,这个男生学乖了,趁中午的时候说要请陆小霜吃饭,陆小霜直接拒绝,说我没钱回请你,所以不吃。

  男生说不用你回请,我请你吃,你想吃什么随便拿。

  陆小霜摇摇头说:那我就更不能吃了,我妈教过我,不用还的东西才是最贵的。

  男生瞬间无语,后面几天又陆陆续续地向陆小霜示好,但都是碰一鼻子灰。

  本来男生其实已经放弃了,临倒数第二天了,晚上有同学调侃了他两句,他不服输的气性又上来了。

  第二天下午上完课,直接在教学楼走廊里堵住了陆小霜,让她不要去打工了,说自己有钱,以后可以养她。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行为只是幼稚和下头,那最后这个行为,简直就是在侮辱人了。

  果不其然,这男生当场被陆小霜一顿痛骂,颜面尽失。

  这件事发生在刚开学不久的九月底,但由于太过狗血,所以成了很多人口中的笑柄,在上一世的调查过是有被提到的。

  但一来是时隔太久,二来是这个男生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所以也就只是正常调查内容之一。

  而郑建新却因为这件事,对陆小霜产生了好感。

  他说:觉得陆小霜虽然穷,但是穷得很有气节。

  他还说,他妈说过他们家穷,以后找儿媳妇不能找那种有钱的,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但家里穷的女孩儿心思就野,十个里面九个都爱钱,都想找个有钱人。

  而他觉得,陆小霜就是他妈说的那十个里面,剩下的那一个。

  听完之后,周奕是又好气又好笑。

  说白了,郑建新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喜欢为何物。

  他只是觉得陆小霜的穷不会让他感到自卑,又觉得陆小霜的明事理符合母亲挑选儿媳妇的要求,所以才选择“喜欢”陆小霜。

  甚至可以说,他大概率是一个连自我思想都没有的人,他只是他母亲的一个附属品。

  这样的人,今后的人生恐怕会很坎坷。

  万幸陆小霜没有这个“殊荣”嫁到他家当媳妇儿。

  “你既然暗恋了陆小霜这么久,那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和你一样,也在暗恋陆小霜?或者特别关注陆小霜的?”

  郑建新听到这个问题,表情有些欲言又止。

  “没关系,不一定要绝对准确,只是你认为的都可以。”周奕鼓励道,因为如果他暗恋陆小霜这么久了,那自然会格外关注陆小霜周边的情况。

  “没……没有吧,自从那次之后,就没人再向陆小霜同学示好过了。”说完,他又偷偷抬眼看了下周奕。

  周奕知道他还有事情没交代。

  脸色一变,声音高了几度问道:“郑建新,我问你,你是不是偷偷跟踪过陆小霜?”

  一瞬间,郑建新肉眼可见的颤抖了起来。

  “我……我就……就两三次,后……后来被老师发现了我就再也没跟过了……我真的什么都没做啊。”郑建新声音抖得像筛糠一样。

  “两三次?具体是什么时候?”

  “今……今年开学后,二……二月份的时候。”

  “你跟踪陆小霜的目的是什么?”周奕厉声问道,没想到这个郑建新居然还有这胆子,还真是小看他了。

  郑建新快哭出来了,喊道:“我……我没什么目的啊,我就是……就是一时间没忍住,我……我……”

  周奕知道他没胆子干什么,但这种行为实在太过猥琐,令人鄙夷。“你在跟踪陆小霜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还有其他人也在跟踪她?”

  “其他人?”这话把郑建新问懵了,“没……没有啊。”

  周奕皱眉问道:“你确定?”

  “我……我不知道……”

  周奕拿出肖冰的照片问:“认识这个人吗?”

  郑建新凑上来看了看,然后摇了摇头。

  “仔细想想,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

  郑建新想了又想,还是摇了摇头。

  这其实是正常的,宏大这么大,一个大一学生不认识一个不教自己的老师很正常。

  周奕想确认的是他在跟踪期间,有没有见过肖冰。

  只是很可惜,这个郑建新并没能够提供一些真正有效的线索。

  对他的问话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临走时,周奕喊住郑建新道:“郑建新,以后别再做出跟踪这种下作的行为了。没有哪个女人会看得起干出这种事情的男人,男人还是要活得坦荡一些。”

  郑建新缩着个脖子,一句话都不敢说,就这么傻站在门口,仿佛被下了定身咒一样。

  周奕和陈严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陈严说了句:“郑建新,你可以走了。”

  他哦了一声,然后离开。

  陈严无奈地叹了口气:“哎,你之前说的没错,就这个郑建新,确实不配当你的情敌。”

  周奕调侃道:“那是,想当我的情敌,怎么着也得是严哥你这样的青年才俊才行啊。”

  陈严赶紧摆手道:“别,我对你们家陆小霜可没想法啊。”

  周奕无奈一笑,陈严就是这样,有时候太正经,开玩笑都开不到点上。

  两人回到专案组,刚干的裤脚又全都湿透了。

  周奕把最新的问话记录放进了写有郑建新名字的档案袋里,然后准备去内勤组还给王主任,毕竟责任到人,都是要还的。

  刚把资料还了回去,就发现梁卫在他们办公室里。

  周奕赶紧打招呼:“梁支队。”

  梁卫点点头说:“劳动局那边前面来过消息了。”

  周奕一听,赶紧问道:“查到董露的劳保记录了?”

  梁卫说:“嗯。劳动局那边,没有查到董露缴纳劳保的相关记录。”

  周奕的心不由得一沉,之前董露在开平三中只是实习,自然不会交劳保。

  难不成自此之后她就意志消沉,没再接触社会,而是靠肖冰养了?

  “但是……”梁卫继续说,“劳动局那边查到了董露的医保缴费记录。”

  “什么?”周奕心说,怎么梁支队也学坏了,说话大喘气一惊一乍的。

  但周奕马上就知道梁卫为什么一句话分两次说了,因为信息太让人吃惊了。

  梁卫说:“董露的医保,属于个人缴费,但是由学校代收代缴。”

  “学校?”众人都疑惑了,这是查到她本科时期的医保记录了?

  “董露的医保在八四年九月到八八年六月,是由宏城师范学院代收代缴的。之后就中断了,然后到了八九年的九月份,又续上了,并且是由宏城大学代缴代收的。”

  梁卫的话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兜兜转转之后,居然又回到了宏大?

  周奕也懵了,董露的医保是宏大代收代缴的,但却没有劳保的缴纳记录。

  学校会代收代缴的,不可能是教职工,只有可能是学生。

  而且九月份,不正是学校开学的时间吗?

  难道……董露在毕业一年后,考了宏大的研究生?

  一想到研究生这三个字,周奕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一件很久之前随口一提的事情。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