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58章 新阳之名

  望垣城内,晋军伤兵住在温暖屋舍之中,且有妥善的医护负责治愈、疗养。

  军医、学徒、护士也都是有军阶的,有军阶就有配套、符合身份的军田待遇。

  他们想要晋升军爵,就要照顾好伤兵,伤兵痊愈的指标、比例,才是这些医护的考功标准。

  至于俘获的叛军伤员,这种寒冷天气里,也只能塞到宽阔的简陋大棚里听天由命。

  除了寥寥几个军医带队外,负责叛军伤员治疗、养伤的是学徒,以及新手护士。

  也就赵昂这种魁首级别的叛将,才能得到资深军医的照顾。

  为了给他保命,军医只能很粗暴的为他截断马蹄踩烂的左小腿。

  加上箭伤,此刻的赵昂高烧不退,整个人深度昏迷。

  碍于他的身份,在赵基正式处决他之前,军医团队有责任为他吊命。

  当诸葛亮等低级吏员奉命巡查伤兵营区时,诸葛亮就见一名青年小护士喝一大口蜜水后,双手掰开赵昂的嘴后,另一个小护士将泡软的麦秸插进赵昂口腔中,随后微微搀扶起赵昂。

  喝了蜜水的小护士咬住麦秸一端,开始给昏迷的赵昂吹送蜜水。

  诸葛亮好奇多看了几眼,就与同僚去巡视其他地区。

  这些人的任务不同,有检查伤员伙食待遇的,也有检查药材质量的,诸葛亮也懂一些医术,是来负责检查药材的。

  医护团队在陌生地方,又是这种战乱之地,自然不可能贪污药材转卖民间或敌对方的商队。

  药材的主要问题是军医、学徒中有许多人是通过战场‘外科速成’晋升来的,这些人很擅长处理血淋淋的场面。

  所以药材的运输、储存以及药方熬煮时,就显得有些不足。

  巡查完毕,诸葛亮等人返回中军营地等待赵基传见。

  赵基正忙着商议军情,正值饭点,诸葛亮等人就只能先来新搭建的草棚下吃饭。

  可能是历经一场血腥大战,伙食以清淡为主,反正是看起来清淡,吃起来也没有多少荤腥气味。

  可实际上用的食材,依旧有各种肉类。

  只是跟随赵基身边的庖厨很舍得用料,也积累了各种处理肉料的经验。

  哪怕是有一点辟谷、素食倾向的诸葛亮,只要别看到碗里成块儿的肉食,那就能吃下去。

  诸葛亮端着木碗吃饺子时,就听隔壁几个人低声密语,隐约是‘新阳’什么的。

  他略感诧异,还是细嚼慢咽,一碗饺子下肚后也就六分饱,诸葛亮止住了再来一碗的冲动,这么多年以来他已经养成了少食、多餐的习惯。

  腹内空一些,诸葛亮能察觉自己思维更加的敏捷、清明。

  拿着碗筷走出雾白热气弥漫的草棚后,诸葛亮就见诸葛瑾快步而行,诸葛亮侧身躲开,与其他小吏一样垂下头。

  诸葛瑾明显看到了诸葛亮,路过时止步,就说:“孔明,昨夜太师夜梦烈阳升于渭水。今要改望垣县为新阳县,以铭记此事。”

  “新阳?”

  诸葛亮面露惊讶之色,现在朝廷正式文书里,根本没有天水郡,只有汉阳郡。

  天水就是天河,天河灿烂就是天汉灿烂。

  天水位于汉水之北,改名汉阳也算情理之中。

  只是改名已有百年,可朝野依旧称呼汉阳为天水。

  汉阳这个地名的关键是汉水之北;山南水北谓之为阳。

  可现在改望垣县为新阳县,眼前改的是一个县的名字,以后可能会以此为根据,改汉阳郡为新阳郡。

  到那个时候,新阳这个新地名全是关键。

  新区别于旧,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新莽;而阳,自然是指赵太师的梦,指赵太师。

  诸葛亮嘴里吐出新阳二字,紧接着就低声询问:“长史,这……”

  “孔明何故多虑?”

  诸葛瑾故作疑惑,他很清楚新阳这个县名意味着什么,嘱咐说:“稍后孔明来领一队吏士,前去更换望垣各处地标碑刻,即日起,再无望垣,只有新阳。”

  望垣,看着就是天文相关的地名。

  按着字意来理解,就是可以眺望到城邑的地方;以天水、汉阳的特殊政治与天文关系之下,望垣有仰望三垣之一。

  三垣,就是环绕北极星而划分的三个星象区域,即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所以望垣这个地名搭配天水,很是协调;若是改成新阳,新的太阳出现后,北极星尚且难见,更别说是其他组成天河的星辰。

  这种明晃晃的试探,谁敢拒绝?

  何况,以诸葛氏目前的地位,诸葛亮敢拒绝,等于自绝于宗族、琅琊乡党。

  这试探的不是晋军内部,甚至已经不是试探了,而是一种对内、对外的声明!

  未婚的诸葛亮没有那么多的精神负担,告别诸葛瑾后就返回自己的营房,将碗筷装好后,就去找诸葛瑾领取军吏。

  诸葛亮与七名同僚一同被安置在这处豪强小庭院里,他并不担心自己的随身物品被盗,偷盗伙伴的器物乃是晋军内部的重罪。

  此刻赵基吃着抓饭,下首张鲁也拿着木勺享用,他身后分别坐着张卫与阎圃。

  用餐饮酒润喉之际,张鲁故作好奇:“太师所创抓饭以勺箸取用,何以取名抓饭?”

  “公祺兄净手之后,也可用手抓着吃。”

  赵基心平气和回答,作为打胜仗的一方,他真没必要耀武扬威、趾高气扬,所以没有张鲁想象中的那种少年得志、盛气凌人的场面。

  赵基说着右手放下木勺,做抓捏手势说:“饭团捏紧送服入口时,其实别有一番风味。再者我等年幼时,也是用手抓取食物。这样如今用手抓取食物时,有一种童乐、无忧之喜悦。”

  见赵基如此说,张鲁也觉得很有道理,深思模样郑重点头:“诚如太师所言,人生之乐,远不及童年时天真之乐。”

  说着张鲁就挽起右手袖子,吃饭前他已经净手,此刻就抓起饭粒、吸水蒸气膨胀的葡萄干与一片风干肉,捏成一团隐隐感觉有油脂渗出。

  随即张鲁就送服入口,咀嚼时眼睛一亮,他真的感受到了用手抓饭吃时的那种来自本性的满足、安宁之乐。

  他一脸的心悦诚服与惊叹,几乎是仰望着赵基:“太师学究天人,能察常人所不能察之事,张某敬服。”

  “公祺兄过赞了。”

  赵基抓起木杯举起示意,相互捉杯遥遥示敬后,都是饮一口葡萄酒润喉。

  赵基拿起木勺又笑着说:“汉中之事我就托付给公祺兄了,我别无所求,也不要公祺兄委质。待我挥兵向南时,公祺兄能举汉川之众呼应。待天下安定,自不失公侯之位。”

  见赵基竟然不要人质,张鲁惊喜交加,惊骇更大一些。

  迟迟不语,就试探性的问:“太师是说?”

  “公祺兄与麾下将校家眷皆在成都,我怎么能逼迫公祺兄做那不孝、不仁之人?上邽交割之后,我自会派兵尾随,送公祺兄退回汉川。”

  赵基说着笑了笑,他是真没进攻益州的心理、物资准备。

  “太师恩德,仆永世不忘!”

  张鲁还没开口,他弟张卫起身挪步到一侧,对着赵基接连叩首,情绪激动,以至于泪流满面。

  张鲁也是不甚感慨,望着赵基连连表示:“仆在汉川,一旦太师挥兵向南,必举众呼应!”

  “甚好,公祺兄且满饮!”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