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诸羌消息闭塞,这多多少少会带来一点优势。
正所谓无知者无所畏惧,当高阳龙、常茂各率七百车骑从营地后方涌出,整理队伍向前压进,并树立起金鹰大纛、雄鹿大纛时,结阵而进的一个个诸羌百人矛阵竟然向左右翼展开,持矛缓步推进,企图正面硬撼虎豹骑的冲击。
这些陇南诸羌持矛重装步兵的士气并未受到压制和削弱,左翼战线的高阳龙则立刻调派豹骑向更外围迂回,企图侧击或从后袭扰羌人矛兵。
不曾想前进的十几个羌人百人阵也开始变阵,形成了一个‘∠’,高阳龙舍不得拿虎骑正面冲击羌人矛兵。
在他眼中,任何一个虎骑的价值,不亚对方一个百人方阵。
他舍不得死人,可羌人矛兵阵列隙缝中还伴随着持弓散兵,他思索之际,正面羌人矛兵立定后,这些持弓散兵从矛阵隙缝中前进,开始抛洒箭矢。
羌人用的是也是汉边军的制弓技巧,甚至用的就是与汉边军一样的强弓,可能这些羌人弓手的射术也与汉边军一脉相承。
就如赵基麾下义从部队与虎步军的装备、战术高度雷同一样,当年这些羌人的父祖就追随凉州三明剿灭东羌,所以当时的汉军会不遗余力进行教授。
这些年天下大乱,天下大乱之前凉州先乱。
携带家人宗族乡党走投羌中避难的汉边民豪杰比比皆是,这些人也会带去先进的生产技艺与战术。
此刻与陇南诸羌作战,也就对方没有整齐的旗号、号服,否则与汉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感觉,更像是与曹操、袁绍交锋,像是汉军之间的内战。
赵基向左观察高阳龙之际,右边战线的常茂就直接发动了冲锋。
二百虎骑、四百豹骑分成了左右两个攻击箭头,以锥形阵的方式提速、冲锋。
铁骑践踏滚滚而来,地面震动,挡在正面的四个羌人矛兵齐齐变色,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时,羌人矛兵中的散兵弓手最先脱阵、转身奔跑。
这些散兵逃亡立刻动摇了矛兵的意志,几乎就在碰撞前的半个呼吸里,正面的羌人矛兵出现各种异常状态。
固然有的矛兵扶稳了矛,矛柄抵在地面斜斜瞄着前方,他们的矛刃洞穿了披铠的虎骑、披甲战马,可这些矛兵也被惯性之下的虎骑践踏、冲撞!
而更多意志动摇的矛兵,则被虎骑践踏、冲撞,只要擦着、碰着,就没有能善了的。
虎骑冲击之后就是豹骑,又是一轮更为密集的践踏。
赵基收回目光向右来看时,就见四个羌人重装矛兵百人队死伤狼藉,而虎豹骑还在冲锋、追击,百人车兵组成的护旗队有二十九台战车,也是跟随前进。
车上的弓弩手抛洒箭矢,射击残存、本能抱团的小股羌人队伍。
“这才是我想打的仗!”
赵基指着右边,扭头看诸葛瑾:“子瑜与文曼在此观战,记录各队战况。”
“喏。”
诸葛瑾应下,张张嘴想要劝谏什么,犹豫半天也只能闭嘴,眼睁睁看着赵基戴好面具,抓起一杆长槊从三层高的木台上一跃而下。
长槊最先钉在冰冷冻土之上,而赵基顺着惯性而下,可双手抓在槊杆,于是身形缓缓顺着长槊平稳滑下落地。
诸葛瑾探头来看,就见赵基已经弃槊,抬腿健步登上战车。
三层木台之下,诸葛亮一身两裆铠外罩半旧掉毛的羊裘,头戴一顶札甲盔,直愣愣望着面前稳稳钉在地面,整个刃部没入地面的长槊。
槊杆长一丈六尺,木台高三丈六尺,也就是说赵太师刚才持槊一跃,身体只在空中向下掉落不到两丈。
随着槊刃钉入地面时,赵太师就顺着槊杆开始向下滑落、缓冲重力惯性。
诸葛亮瞥了一眼就立刻断定……赵太师能做到,那他也能做到。
他思索之际,就见木台之上一个高阶军吏也持槊一跃而下,两尺五的槊刃还未尽数没入地面就与槊杆崩开……这个军吏空中失去平衡,就那么怀抱槊杆直愣愣砸在地面,一声闷响。
战车之上的赵基刚抓起弓,闻声看了眼那个倒霉蛋。
其他几个跃跃欲试的军吏只能老老实实顺着台阶下木台,快步小跑登上各自的战车。
摔疼的军吏也被卫士搀扶着登车,一瘸一拐明显摔伤了胯。
木台上军吏少了大半,诸葛亮才能抱着文件夹登上木台,协助记录战场各处的变化。
他靠近诸葛瑾:“兄长,太师竟然如此率性飒踏?”
“孔明莫多语,且耐心观战、记录。”
诸葛瑾又看向其他登台协助记录的军吏:“诸君记录时务必仔细观察,临阵指挥的巧妙之处,乃兵家不传之秘。今能旁观,实乃太师恩德。”
“喏。”
众人应答,各朝一个方向,开始捉笔记录。
例如诸葛亮,就观察三支百人队的作战方式,每个百人队都有特殊的符号图腾,他不需要具体书写对方的番号,只要在纸张上描绘该百人队的战旗符号,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战况,进行总结后进行记录。
不需要多么详细,用的也是断断续续的文字或词组,只要这些文字、词组能在战后勾起此刻的记忆,到时候再做详细的文字记述即可。
诸葛亮观察之际,也能分心去看赵基所在的白虎大纛,白虎大纛开始向南前进。
少数突入营地内的羌骑只要靠近白虎大纛七十步内,必然骑士中箭栽落马下,马匹长嘶而去,逃离战斗范围。
白虎大纛持续前进,附近作战的步兵也都纷纷跟上,组成左右翼,使得赵基能更专心的应对前方扇形范围内的敌骑。
他就是一个无情的射箭机器,攻击范围从由最初的七十步,渐渐扩展到百步。
仅仅他一人就压的羌人弓手难以做出有效的反击,于是他左右车上的弓弩手,以及徒步而进的步兵可以更从容的射击,射击命中率大增。
赵基就仿佛催化剂一样,周围车兵、步兵勇气大增,作战时也更加的从容,可以将射术稳定发挥出来。
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光环类技能,可士气影响之下,周围吏士的作战心态得到质的改变,不仅能完整发挥,还能超常发挥。
多超常发挥几次,这些人的作战技巧也能得到飞速提升。
临阵厮杀,心态士气甚至比技巧重要。
诸葛亮观察的三个百人队随着赵基靠近后,也都是奋勇争先。
原本抵挡、迟滞羌骑攻势的辎重大车,此刻反而成了限制己方追杀溃兵的障碍物。
对面的羌骑、羌步兵,很多人还没靠近厮杀,就被惊吓,止不住的溃退……能靠近的羌人,也没机会厮杀就被射杀。
持续高密度的射杀,成片清空出无人区,这带给羌人极大、难以言明的震撼与惊悚。
战线持续向南推进,很快就全军奔跑起来,羌人止不住的溃退!
诸葛亮停笔,扭头看诸葛瑾,不好开口询问,只是眼神中满是迷惘,他感觉能看懂战场各处变化的因果关系,可又觉得自己一点都没看懂。
其实诸葛瑾也看不懂,只是维持着沉肃面容,一副本该如此的淡定模样。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