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糖

  道长犹豫、纠结过后,还是没忍住画册的诱惑,从了。

  “我需要时间尝试,而且,你列出的单子,五样器具根本不够!”青一道长板着脸说。

  “所以咱先把前面的炼了,用成果多换几样过来。”温故淡定回道,“这些东西都在赵家的库房里,暂时还没人去抢,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来个人才,你得抓紧了。”

  青一道长:“……”

  低头又翻了遍画册。

  知道这是狗书生的套路。

  但,这饼真香啊!

  这么多好东西等着我!

  做好决定,他提笔圈出需要的器具:“五个不够,再添两样!”

  他可不按照狗书生的要求来,得为自己再争取一些利益。

  温故看着他圈出来的这些,点头:“行,我去帮你把这些东西搞来,你抓紧时间啊,材料我也多给你一点。正是收获的季节,别耽搁!”

  躺什么躺,赶紧起来干活!

  我都没闲着呢,你还休闲成这样!

  圈出来的器具,温故让常顺带去赵宅。很快,炼丹器具被马车拉到庆云坊,摆进屋内。

  青一道长为了画册上的那些迷人的丹房器具,开始埋头干活。

  粗盐提纯,老经验了,还有道童作为帮手,更效率,没挑战。

  但这糖……

  道长不熟悉,按照温故建议的以及他自己的经验,先炼一炼。

  试验,不满。

  回炉再试,还不满。

  继续改进尝试……

  温故提供的试验材料,除了姨母给的不白的白糖,还有温故自己提供的一部分杂色糖,让道长进行脱色处理。

  温故印象中记载的脱色方法,未必包含了所有细节,或许还存在些许误导,所以,他只是稍作建议,技术方面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士来办。

  成品要求,他已经跟青一道长说了,剩下的,就是技术层面的尝试和挑战。

  回到景星坊。

  温故给劳工们发任务,清理杂物,按照他的图纸建造集体宿舍。

  一个坊,就算全填进去四百人,依然有些空。不过以后陆续可以再安置人进来。

  过段时间,坊内村民们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了,就会把留在村里的老乡们带过来。

  留村里没吃的啊,寒冬就算不冻死也会饿死。

  等坊里人多了,还有工程要做。温故不怕人多!

  坊内初步清理,重新规划后,一些杂乱分布,如今又变得残缺的院墙,全都拆除。

  挖出来的砖、石等,分类堆放。

  然后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开始建造集体宿舍。

  这期间,歆州城里陆续有从南边过来的队伍,小的有好几十人,大些的队伍,数百上千。

  有些是乘船到最近的码头,狝狩军护送而来。

  那一个个大箱子,装满了货物。够歆州城里议论好久。

  何大等人继续发挥他们街溜子的优势,去外边聊天吹牛看热闹,然后把城中大小动静的最新消息送回来。

  只要能把这些消息传到温故这里,他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一份薪酬。

  何大对此很满意,他跟他的小伙伴们没有别的本事,但在这方面还是有些优势的。

  于二忙着打铁铺那边的事,何大现在还没有竞争对手,但不敢松懈,以后肯定会有其他的人才竞争,他得趁此机会稳住自己的地位。

  温故听着何大带回来的消息。

  乘船北上的人,应该集中在这段时间,再迟些日子,河水就要结冰了。或者等到明年春,河水化冻再过来。

  而这些大户,带来的物资都非常多!

  所以说,目标就得盯着这些大户,他们手里有货!

  何大正在激动地跟温故说,今天歆州城里又来了哪个大户,驮运多少车货物。

  庆云坊的道童找过来,告诉温故:青一道长又炼了一批成品,请坊长过去查验。

  七日过去,道长那里终于炼出满意成果了?

  比温故预想的快。

  道长确实极有天赋!

  看来可以多搭台子、加担子。

  温故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快步来到庆云坊。

  他到的时候,青一道长坐在椅子上沉思。

  见到温故,道长只是淡淡说了句:“这些应该就是你要的了。”

  前方的桌案上,放着两个圆盘。

  一个圆盘里盛放着白色的碎糖,另一个圆盘里,则是块状的,色泽如冰的糖。

  成色上来看,达不到温故的要求,离工业时代的产品还有距离,但就当前的水平来说,已经算顶级了。

  温故满意地点点头:“辛苦道长!”

  青一道长没在意这狗都不听的感谢。

  他脸上露出困惑,百思不解:

  “你究竟去哪里游的学?”

  想他一直认为自己游历经验丰富,也认识不少富贵人家,知道许多奢侈物品,也见过糖霜,但确实从未见过如此品质的。

  要不是温故让他炼糖,他都没想过能炼出这般成色的糖来!

  “你游学的地方,真有这样的糖?”道长说。

  “有啊。”温故肯定道,“这片土地上耀眼的智慧太多,道长你以前见过的那些,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青一道长闭了闭眼,挥手赶人。

  “行了,你赶紧带着糖和糖霜滚!”

  温故也不生气,让道童把这次炼制的成品装好,又缓声对道长说:

  “道长这段时间劳累了,且歇息,你安心,我这就去帮你搞定剩下的那些器具!”

  走到门口,温故又记起来一件事,转回身:“道长你要不要备一份礼?”

  青一道长不耐烦地睁开眼,回道:“我备什么礼,又不是我家亲戚。难道是让我自荐?”

  温故点了点手上的丹房器具画册:“备齐这些器材,总得致谢吧?”

  青一道长看了看温故:“你直接说,想让我做什么?看中我手里什么东西了?”

  温故:“曾记得,道长你说过净秽土……”

  道长怒斥:“你……”

  没等对方骂出口,温故快速说:“行了,又不是什么技术机密,来我跟你说说,我游学时候见过的肥皂,你改进一下,看哪些工序现在能做出来……”

  一阵叽里咕噜,青一道长面色变换不定,最后才长叹一声,提笔写字,嘴上还说着:“你最好这次能给我把东西备齐,否则……”

  温故拿着道长写的方子,核查一遍,回道:“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带着新糖和肥皂方子回到景星坊的住处。

  温故看着眼前的成品。

  青一道长说的“糖霜”,并不是调制的那种糖品。在这个时代,人们口中的糖霜是指糖的块状结晶,色如琥珀。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说的就是这种糖。

  不过眼前道长新炼制的“糖霜”,已经能称为冰糖了。

  温故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三个匣子,分别装好。

  又提笔在几个精致的小册子上书写片刻,折好,装匣。

  叫上铁头和常顺,带着三个匣子去找姨母。

  姨母说过,什么时候想过来,直接到赵宅即可。

  所以也没让人提前通知,到了才知道,姨母有些别的事务,但也没等多久。

  再次见到姨母,对方脸上带着些许疲态。看来最近南边过来的大户太多,一些应酬耗费心神。

  不过……

  温故放下三个匣子。

  姨母,我给你提神来了!!

  他面带歉然:“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有些失礼。说过要补上,这次刚拿到东西,我就赶紧送过来啦!”

  三个匣子放在那儿,非常显眼,温故介绍道:“这个是给姨母的,这两个给表嫂和小侄儿,呃……表哥和姨父的,还在准备。”

  沈夫人提起精神笑道:“你这孩子真是……”

  温故打开木匣。

  沈夫人话音一滞,原本疲惫靠着椅背,此时坐起前倾,双目睁大。

  “这是?!”

  温故把木匣子递过去,让姨母能看得更清楚。

  “这是我让坊里道士炼制的白糖和冰糖。”

  她对身边女使吩咐几句。

  没一会儿,后厨送了一小碟糖过来。

  放一起对比。

  匣子里,糖色如雪,这种程度的白净,衬托得旁边那一碟,仿佛带着一层浓浓的土色。

  这时候,表嫂带着小侄儿过来。

  沈夫人回过神,精神十足,面色都比刚才红润,语气略显激动地对刚来的两人说:“快过来看看温故给你们备的礼!”

  表嫂萧少夫人,出身南地大户,见过不少奢侈物品。

  但此刻看到温故赠的礼,也是大为惊异。

  她知道以前有制糖商人,制出的糖和糖霜列为贡品级,只不过对方好像是在杜阀。

  她们如今的身份,厨房也有以往对方商行提供的糖霜,但不是温故拿出来的这种。

  在她看来,温故给的这些,毫无杂色,清透如冰!当真是冰糖了!

  温故送给小侄儿的那份,也是白糖和冰糖,分量稍微少了些。

  只不过,礼物可不止看到的这点东西。

  很快,姨母和表嫂都发现了匣子里附带的小册。

  小侄儿那份也有。

  诚然,温故可以把糖做出更多花样来,但是……

  如今有身份的人,对入口的东西格外谨慎。

  尤其是这位侄儿,表哥的后院原本可不止这一个孩子,各种波折下来,就剩一根独苗,还是嫡子。

  入口的东西当然不能随意,所以温故也没有搞花样,只是把能玩的花样,写在纸上。

  给表嫂的那一份适合大人吃的,有些更贴合庄重清雅的贵族小宴。

  给小朋友的那一份就更显童趣了。

  对时下大部分人来说,糖是奢侈物,但对小侄儿可不是。

  温故在小册子上写了能玩出的花样,比如水果糖,棒棒糖,还能做成各种形状。

  五岁多的小孩,精英教育之下,识字也多,温故还配了图,应当能看明白。

  果然,小侄儿原本看到糖只是略微惊讶,然后一板一眼行礼。

  但等他看清小册子上图文并茂的描述,整张脸又鲜活起来。毕竟只有五岁多,情绪控制不住外露,咧嘴笑道:“多谢表叔!”

  萧少夫人也道:“表弟有心了!”

  看出来沈夫人要跟表弟单独说话,萧少夫人带着儿子告辞。

  屋里只剩下姨甥二人。

  沈夫人凝神看着手上的小册子,这里面写了糖可以玩出的花样,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身体需求,制作一些带药效的糖。

  但沈夫人的注意力,却在册子的另一页上。

  “这个肥皂和药皂的方子,也是你想的?”她问。

  “并非,是我游学时候见过此类物品,又问了坊里的青一道长,他以前做过这样的东西。现在的方子经过道长改良,他也愿意献上这个方子,但实际如何,还需要成品才能确定。”

  温故回道。

  属于道长的那份功劳,他不至于去抢夺。

  除此之外,道长改良的白糖和冰糖的方子,也会交给姨母。

  赵家有自己的工坊,方子交给姨母,能最快且安稳地获取最大利益。

  不只是面对赵阀地盘上的大户,还有其他五阀。

  北方势力之间是竞争,但时常也会有交易。

  那种层面的交易不是温故现在能接触到的。

  接下来,姨甥两人商议这些方子在时下能换得的利润。

  自家人,总不会让温故吃亏。

  温故还给道长多争取了些好处。

  这种技术人才,必须得留住了!

  于是,庆云坊的青一道长,在补觉的时候,在美梦和噩梦交织的时候,等来了一大批新的器具。

  醒过来的青一道长,忘了梦里梦到的内容,此时双眼沉迷地看着这些器具。

  又兴奋又忧伤。

  丹房器具确实越来越多了,但是,没地方放啊。

  道观呢?

  我的道观在哪里?

  狗书生你快点帮我把道观搞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