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先让他跑三十九丈

  夜幕之下,有人筹划着要事,有人连夜赶尸。

  离开院子的几名赶尸人也正郁闷呢。

  本来以为这次也是很普通的一次赶尸,谁知道半夜会遇到这帮人,里面还有个疑似竞争对手的臭道士!

  好在大家有默契,不砸对方饭碗。

  算了算了,如今生存第一,碰到膈应玩意儿算今天倒霉,过去就过去了,以后也见不着面。

  次日,土坡那儿的院子,众人大清早就开始准备出发。

  有了道长打听而来的消息,温故他们这支队伍的路线稍稍偏移了一点点。

  行走半日之后,周围依然一片萧条。

  温故看向一个方位。

  那边瞧着是一片土坡山丘,没什么特别的。除非从更高的视野去看,才能发现藏在那一片石土之后的许多生活迹象。

  石桥村的几名村民蹲在一块巨石后面。

  这里山地贫瘠,没什么大树,

  他们村依山而建,建筑及几乎都是用石土围成,与周围形成一色。

  北地气候干燥,没那么多雨,邪疫影响相对少一点。

  见到温故他们过来,先看到的就是人数,顿时心生胆怯。但再看到那几辆车,村民咽了咽口水,壮着胆过去拦路。

  莽过去的样子,差点被误以为是劫匪射杀。

  好在温故提前有交代。

  几个村民磕磕巴巴说了来意,他们想用水跟温故他们换干粮。

  “这附近没别的水源,你们只能跟我们换!”

  温故看看周围的地形,让周县尉他们挑选一处不容易遭埋伏的地方,先歇歇。

  交换物资,当然是可行的。

  但是——

  “你们提供的水是否可用,我们需要试过之后才能确定。”温故说道。

  “怎……怎么试?”

  小半个时辰后。

  沿路捡的柴火点燃,架起铁锅烧水煮粥,食物的香气四散开来。

  大铁锅里面煮的粥还有些粘稠,至少比石桥村的米汤要粘稠多了!

  蹲在一旁的几位村民,不住地咽口水,又频繁扭头望向山丘的方位,似乎在询问那里的人:咋办?接下来咋办?真不能抢吗?

  这时候小刘、何大和于二,端着几碗粥过来。

  碗里盛装的不多,饱是不可能饱的,但能缓解饥饿。

  “喏,刚出锅的,咱们就用这些跟你们换水,行不行?”

  眼巴巴看了好久的几位村民,接过来就是一口。被粥烫得嘶哈的,吹几下又是猛的一口咽下去。

  队伍中的人见他们喝下,也放心地陆续吃起来。

  水是没问题的。

  小刘、何大和于二端着自己的碗,一边吃,一边跟那几个村民闲聊。

  享受着食物的美好,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气氛变得轻松,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聊开了。

  依石桥村的村民介绍,他们这儿很久以前有一条小河,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才取了这个名。

  后来小河干枯,但石桥还在,存在数百年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村里人多数姓石,聚族而居。

  小刘也聊起来自己村子。

  “我也是村里出来的,我们村还建坞堡呢,知道坞堡吗……”

  说着一路过来的惊险,又说起金乌城见到的大场面。

  “咱们村就算建起来坞堡,但在那种集群攻击之下,根本扛不住,一个照面就能踏平了!”

  “不信?你随便问,这队伍里,你随便挑人问,看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这事还能做假?你们就没问过其他从南边过来的人?”

  小刘、何大和于二三人话接着话,从各种角度去描述当时的惊险。

  村民心中的怀疑减轻,把碗舔干净,感觉更饿了。

  一人说道:“以前没被逼到这份上,一直缩在村里呢,遇到了都躲得远远的,哪知道外面那么多鬼怪啊!”

  小刘三人说的时候,虽然有夸大成分,但多数都是真话,真情流露,眼中带着惊惧。

  小刘:“我就想着等我到赵阀了,混出头了,就把我们村里人接过去,外面太危险了!”

  他说着,一脸纳闷的看着几个村民:“我们那是离得远,我先行探路。你们离赵阀这么近,怎么就没想着去赵阀避难呢?”

  村民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哪有勇气离开,之前一直都挺好的,就是快没吃的了,附近的柴也快被砍光了。

  小刘继续刺激:“先过去了才能有饭吃啦,等以后南边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北边的难民也都聚集到六大阀,饭都吃没了,后来的人过去吃屁啊?

  “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种地,粮仓里的存粮还剩多少。”

  石桥村的几个村民点头。

  可不是么!

  现在就是抢饭吃的时候!

  建功立业什么都是虚话,有没有饭吃才是最实在的!

  又得知队伍里那个姓温的书生有亲戚在赵阀,去了就能安置。

  他们凑到一起叽里咕噜,说要回去取水,要再换一些吃食,到时候换多少一起结算。

  留下两个人守在这里,其他人抱着水罐往回跑。

  族长!有大消息!

  他们一直苟在村里,不敢去种地,也不敢去打猎,甚至附近的柴都砍完了,前几天有人走远一点去砍柴就出了事,于是更害怕了。这地儿还能待吗?

  村里那么多张嘴,再这么下去就是等死,要么就去打劫。

  但他们见过南边的那些队伍砍怪物的凶猛阵势。

  他们怂,拼不过。

  而留在原地的两名村民,继续被小刘他们拉着聊天。

  温故在边上看着。

  石桥村人怂是怂了些,但在这样的世道还算良善。

  本地人了解本地人,肯定也知道哪儿还有“漏网之鱼”,附近还有没有别的幸存者?沿路还能顺手继续捞一把。

  石桥村借口从井里取水需要时间,拖着队伍不让走。

  另一边,赶尸完毕回来的人,也发现了这支队伍。

  怎么又是你们?

  晦气!

  正要避开,被温故找借口叫过去。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劝说“几位身怀绝技,就该去赵阀一展所长”吧啦吧啦。

  温故看重的不是“赶尸”术,而是他们超强的防疫意识!

  或许还有些避疫的药物。

  现在不好打探这些,先把人带过去再说。

  几位赶尸人只是不了解北地形势,尚在观望状态。北边的很多人对他们这行不了解,有所忌讳。

  要是选的地方不利于业务,他们就得饿死。

  按他们的计划,等待一个冬季,多收集各方信息,再选择去向。

  现在温故的邀请,他们确实心动。

  以前只在南方小范围内发展,如今远离熟悉的地方,也无人庇护,面对那些大势力,底气不足。还有道士,竞争激烈。

  姓温的这书生诚意邀请,答应到时候给他们介绍业务,这确实心动。

  他们怕什么?怕的就是这身本事换不到生存所需的物资!

  旁边的青一道长:“……”

  狗书生!

  果然指望不上!

  还说什么到了赵阀建道观,搜罗炼丹用具……都是画饼!

  不行,必须让这狗书生立字据!

  还有……

  青一道长看了看那几个带斗笠的赶尸人,冷哼一声。

  尽是一些雕虫小技!

  加入又怎么样?这队伍里始终只有一个“仙长”!

  凭你们几个废物也想踩在我头上?

  想到刚才那几个石桥村的村民看他的时候眼中的敬畏。

  昨晚的表现,这些村民果然是见到了吧?

  这北地,也是崇信鬼神的!

  真当我就这点本事?

  之前低调,那是不想成为狗书生手中的刀,能少做事,就少做。

  现在还低调,都对不起我身上换的这身道袍!

  指不定狗书生家亲戚,也得依靠我的道法去升官!

  姓赵的姨父?

  或许不过是个赵家旁支,真要是个权力大的,狗书生早就仗势嚣张起来了。

  谋划着自己的扬名大事,青一道长一改以往的低调,誓要抢夺队伍第一话语权!

  周县尉察觉到青一道长的变化,很是担心,私下里提醒温故。

  对此,温故安抚回道:“道长一直是个很纯粹的人,迟早的事。无碍,先让他跑三十九丈。”

  周县尉不理解:“然后呢?”

  温故玩笑似的:“然后拿出我四十丈的刀。”

  周县尉扯了扯嘴角。

  温故明显讲了个笑话。

  哪有那么长的刀……

  等等!

  文人的刀,不能以常理去看!

  暮云笼罩,四野寂静。

  赵阀最南边的硕城,城守接到了飞奴传信。

  “少主的表弟?”

  姓温,是个书生,较为文弱,带着一百人左右的队伍?

  若是能活着到达这里,往好了想,应该也就剩几十人了吧?

  他吩咐下去,让人留意南边过来的队伍,尤其是那种几十人的小队伍,有没有一个姓温的书生。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