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6章 你有点心理阴暗

  张宸语不仅亲自带车去接人,一路上也表现的特别恭敬,和戚昊的随行人员交流也没端着。

  尤其是听说戚昊入股了八家动画公司,更觉得心凉和无奈。

  有这么多潜在的合作项目,真是有他没他都一样了。

  特效公司破产,有两个痛点一个恐惧。

  两个痛点,一个是“无法承受空档期”,一个是“特效公司不能接不靠谱的项目”。

  空档……

  空档也要发发工资啊!

  成本太高,一个不靠谱的项目就有可能拖垮公司。

  还有一个恐惧。

  按照业光魔总经理斯科特·罗斯的说法,特效公司有一个恐惧根源在于,他们必须得拍制片方的“马屁”,不然就会饿死。

  看似很牛逼的业务,其实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

  整个好莱坞的特效公司,都要跪舔六大电影公司。

  现在戚昊整合了这么多动画工作室。

  空档期?

  不存在的,能忙得完就不错了,可能还要外包很多业务出去。

  不靠谱?

  经历了多重筛选,不靠谱的项目会大大降低,戚昊这个财力雄厚的家伙会帮忙兜底。

  就连张宸语都听说了,戚昊现在背后有一个煤老板充场面的飞扬传媒,财力雄厚到有几十个亿的资金。

  而戚昊本人似乎也是个低调的亿万富翁。

  如果他想砸钱,至少能拿出十个亿出来乱砸。

  导演不靠谱换导演,制作人不靠谱换制作人,特效公司不行自然也可以换总监。

  至于拍制片方马屁……

  戚昊自己就是制片方。

  这种模式,甚至比好莱坞六大影业自己的特效公司更加完美。

  六大的特效公司也一样有空窗期。

  因为好莱坞竞争激烈,而且现在发展速度已经变得非常缓慢。

  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

  在制作《泰坦尼克号》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无法决定特效部分能否交给自己的公司数字王国,他只能向20世纪福克斯建议特效团队。

  开拍前,片方制定的特效预算是1800万美元。

  数字王国认为,这个价格远远不够做《泰坦尼克号》的特效,预算应该是2700万美元。

  这个项目,还吸引了当时数字王国最大的竞争者——工业光魔。

  工业光魔给片方的报价是2500万美元,以亏损200万美元的代价抢项目。

  数字王国不得不把预算降到2500万美元抢回项目。

  200万的亏损,成为压死数字王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如果当时不接下《泰坦尼克号》,数字王国也可能会破产。

  更难受的是,特效工作开始进行后,卡梅隆没有按时把后期镜头交给数字王国。

  人家问卡梅隆:电影在哪里,东西呢?

  卡梅隆回答:我还在拍摄中。

  跟姜闻一个鸟样,随心所欲,想拖就拖,根本不管别人的死活。

  戚昊拍戏虽然也超支,但是他会加班把进度赶回来。

  虐待的是自己。

  制作计划被打乱后,数字王国前期因为空档烧钱,后期又为了赶进度大量加班——为了赶交片时间,不得不把部分镜头分包给工业光魔和VIFX。

  利润进一步摊薄。

  数字王国因为亏损,直接就加快了破产的步伐。

  你不做,别人抢着做。

  华夏这边不一样,特效方面还处于一个要依靠好莱坞和日韩特效团队的局面。

  而好莱坞和日韩特效团队的成本相对较高。

  像淘气鬼工作室这样即便有一部分好莱坞员工,成本也比日韩低一些。

  更何况,华夏现在的电影市场增长速度全球第一,全世界都能看得到。

  什么时候超越米果不好说,但是不出几年,肯定就能超越霓虹成为全球第二。

  张宸语一路忐忑,很快就到了地方。

  不算是特别寸金寸土的地段,但是周边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工作室八十多个人,租下了整整一层,显得格外宽敞,装修风格也很另类,视角效果满满。

  “这边是建模组……”

  张宸语带着戚昊到处参观,戚昊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张宸语非常惊讶。

  以前刚认识的时候,戚昊连和那些外国佬员工沟通都做不到。

  现在竟然知道很多专业术语了。

  戚昊当着张宸语的面,询问了不少专业方面的问题,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了解工作室发展的情况。

  甚至还询问了员工待遇方面的问题。

  他“曾经”和张宸语约定,以五年为期,你帮我发展工作室,在确保技术有所突破,和主流特效公司逐渐拉近距离,并且确保员工待遇的前提下,允许张宸语拿出一定比例的工作室利润作为报酬。

  而戚昊这个老板,却是一分钱的利润都不拿。

  当初收购恶鬼工作室,并且帮工作室偿还一部分债务的成本,戚昊到现在都没收回来呢。

  现在,戚昊似乎开始要插手工作室了。

  张宸语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这个是H1.2.0,属于以前的H1升级版,此外,还有H2和H3,H2现在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的使用费收益,H3虽然还没有收入,但是使用前景比较广泛……”

  心里忐忑,介绍的时候就更加的殷勤。

  看到戚昊关心技术革新,他立刻就带着戚昊到技术组给戚昊介绍了一下骨干员工,还有这几年的软件开发成绩。

  有自己的软件的公司,可以靠卖软件给别的公司使用来赚钱,这些软件的授权使用费是不菲的,侵权必究。

  华夏的特效公司,大都停留在购买别人的软件使用这个水平上。

  特效公司经营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成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

  顶级特效公司必然要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力度。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一切。

  不然你什么软件都用别人家的,那就纯粹是为别人打工了。

  能卖软件给别人使用的,大都是有过技术积累的公司。

  恶鬼工作室因为丹尼尔·金斯利开发的特效软件Hopgoblin而兴起。

  所以才能在一众小公司里面杀出重围。

  他平时也比较重视技术积累。

  公司一直有专门的技术组,有好几个员工专门从事软件开发优化的工作。

  戚昊收购了恶鬼工作室之后,特别叮嘱张宸语,一定要好好搞技术,积累技术,积累技术人才。

  现在看来,八十多个员工,有十多个技术人员。

  不仅原来的H1改版了,还研发出了H2和H3,至少从字面意思看,技术确实被重视了。

  “老张你干的不错啊。”

  戚昊不吝夸赞,至于三款软件使用起来如何,很快就知道了。

  实践出真知。

  他手底下如今也算能人无数,想要糊弄他可不容易。

  其实,他看到宽敞明亮装修别出心裁的办公区域,还有精神面貌非常不错的八十多位员工,对张宸语就已经很满意了。

  按照他和张宸语的约定,如果张宸语租个小点破点的地方,省下来的钱岂不都是张宸语的。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继续跟张宸语画大饼。

  让他跟上节奏。

  “你对我这么信任,这么多年连过来监督一下都没有,我要是再不做出点成绩,那就真的是白吃饭了。”

  张宸语松了口气。

  这些年,他还清了破产欠的债,还买了一套房子,让一家老小不至于去公租屋,确确实实都是从戚昊老板这边得的利。

  “我听说,好莱坞那边的特效公司,生活的似乎并不太好……”

  让跟着自己过来的动画工作室负责人都去和特效人员交流,戚昊拉着张宸语去了会议室。

  “可不是嘛,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卷死了一大堆公司,特效公司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很多都还在苟延残喘,败亡是早晚的事情……”

  张宸语欠身起来,亲自给戚昊倒茶。

  “那可真是太好了!”

  戚昊给美国次贷危机点了个赞。

  虽然没有影响到咱们这边,但是那么多公司倒了,大批的特效人员失业,你幸灾乐祸个什么劲啊。

  老板你有点心理阴暗啊。

  “这公司倒了,人总还是要活着的,你看咱们有没有可能再吸收一些好莱坞的顶尖特效师回来。”

  淘气鬼工作室,可以独立承担特效比重比较少没那么复杂的电影。

  真正复杂的特效大片,那只有顶级特效公司才能接得住。

  或者干脆纠集几十家特效团队一起做。

  “倒也……不是不行,”张宸语哪敢提出异议,只能硬着头皮劝说道:“特效行业风险大,如果把人力成本提的太高,我怕入不敷出啊。”

  “你也看到了,我这边对于特效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大,虽然不可能全靠自己,但是有这样的机会,不强大自身实在是可惜啊。”

  戚昊指了指外头正和技术人员热火朝天交流的那些人。

  现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尤其是当大家都知道大家共用一个老板的时候。

  王川当即就要下单了。

  他请的是棒棒的一家特效团队,还有一家内地的小团队,又贵又不合用,不得不三番五次的降低电影动画效果。

  戚老板居然真的有特效团队,而且技术比那家棒棒特效公司的还要好。

  这还等什么啊。

  至于和棒棒特效团队的合约……也不必要太在意,合约里有规定,如果达不到甲方的合理要求,甲方有权无条件解约。

  棒棒特效团队特别傲气。

  他们觉得青青树没钱,请不起更好的特效团队,所以阴奉阳违,动不动就要求青青树妥协。

  甚至抽调精英成员去别的组干活。

  妥协尼玛啊!

  老子现在也是有资本爸爸当靠山的人了。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