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章 都想先见天书

  “与天书感应时,首先会有一道细小的微光,如流星般稍纵即逝。”

  “有缘者可轻易追光而去,被引入天道近前,届时,世间万道都在你头顶演化,但时间很短,你能悟多少,便悟多少。”3

  “不过你若与天书无缘,便是竭力追赶也追不上,我同期几位兄弟姐妹便是如此。”

  “六年前,他们中有人曾多次见到那束光,但终究无法进入。”2

  翌日清晨,悟道场内。

  楚河和陆清秋尝试两日,始终无法感应天书,于是求助崇王引荐的那位内院弟子班阳舒。

  这位班师兄曾在外院成功感应了天书,最后也顺利入了内院,如今已经是通玄上境。

  跟着前辈的脚印走,这是最快的修道方式。3

  班阳舒人倒挺正派的,况且崇王也比较关注感应天书一事,所以他也没有藏私,知无不言。3

  陆清秋与楚河听后若有所思,似是有所感悟。1

  “对了,那个名叫季忧的下三境圆满呢?我怎么没有见他?”

  “他……他今日又去试剑林了。”

  班阳舒微微一愣:“武道双修?”4

  陆清秋点了点头,心中也是十分费解。

  她相信季忧昨夜在悟道场已经感受到了悟道艰难,本以为他会放弃武技小道,与他们一样从早悟道到晚。4

  可事实却是,他今日却仍去了试剑林,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觉得出乎意料的并非只有陆清秋,同时还有试剑林里的王教习,他对这个特例独行的内院名额竞争者到底在想什么也十分好奇。

  “我听闻那陆清秋与楚河已聚了一道玄光,你怎么还有心思前来学武?”

  “不是说若始终无法破境,有可能会被天书院清退?我总得有一技傍身,说不定还能上山当悍匪呢。”25

初心不改,目标明确啊  “?”1

  季忧手握木剑,在林中不断冲劈点刺:“王教习见过悍匪吗?”

  王教习闻声便笑:“这盛京是大夏国都,又有我天书院坐镇,哪来的匪徒敢在这里逞凶?”9

  “有兴趣见见吗?听说悍匪也是武道双修,剑法也是比较精妙的。”2

  “莫非你说的那孟星魂其实是个悍匪?”

  季忧收剑后擦擦头上的汗:“只需一两银子,我带王教习您认识认识。”3

  王教习看他半晌,从袖中掏出一两银子:“何时去见?”

  “现在。”1

  “?”

  季忧甩下木剑便跑,站在远处回头道:“教习,我没钱吃饭了,这算是我借你的,来日必双手奉还。”7

  王新安在原地愣了一下,倏然睁大了眼睛,我草,这是真他妈悍匪啊!22

季忧:说谢谢  一溜烟的功夫,季忧已经到了仙膳坊,用银子填饱了肚子。1

  不过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还是要谋条出路才行的。4

  他是个以乡野私修身份混入了正统大教的另类,背后没有家族,连生活都是问题。3

  难以入道还没那么丢人,饿死就有点丢人了……6

  季忧吃过饭,眼看着天色还早,于是起身下山,决定去关心关心正在备考当中的老匡。8

  他对盛京并不熟悉,也只知道匡诚所住的地方叫做春华驿站,于是一路打听,最后走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地方。

  这是一条白日里十分僻静的小巷,但季忧见过它的夜晚。

  夜晚的这里到处都是玩胯子弟,这里到处都是人心黄黄……11

  季忧一开始还不确定,直到寻到那家驿站里,见到了匡诚,彼时的他正在一间仄逼的小屋内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经典,桌上还有燃尽的油灯,灯芯萎靡地趴在灯沿处。3

  耳听着脚步声响起,匡诚回过头。

  “季兄,你怎么来了?”

  “你不是说找了个僻静且文气十足的地方?”

  匡诚忍不住叹了口气,将书卷合上:“对面原本是个书局,谁知五年前改了花楼,而我家那份盛京城图是八年前的。”

  季忧拉了个凳子坐下:“故意的还是故意不小心的?总能换一家吧?”7

  “可价格如此公道还能有张书桌,并提供灯油的,也便只有这家了。”5

  “那你准备的如何?”

  匡诚思量半晌后开口:“先前只有六成把握,如今能到八成吧。”2

  季忧微微挑眉:“这么自信?”

  “陛下今年要广开恩科,录用之人将远超从前。”4

  “为何会出现这般变故?”

  “有传闻说陛下觉得如今的朝堂太过死气沉沉,想要选拔一批新官员,来整顿吏治。”6

  季忧听完之后未动声色,只是稍稍点头,心说如今仙临天下,皇权衰弱,再怎么整顿也就这样了。

  不过是把身边人换的顺眼一些。

  但是吏治改革也牵扯到了许多仙门之事。

  例如税奉的收缴与监管、灵草矿脉的采集与运输、丹药的流通与周转。1

  万一有所差错,牵一发动全身,也许会惹更多的乱子,说不定过段时日,盛京会满城风雨也说不定。2

  “季兄?季兄?”2

  “嗯?”

  匡诚见他回神,不禁道:“别光说我了,你如今在天书院如何?修行可还顺利?”

  季忧将手扶在双膝之上:“而今所有人都在竞争内院名额,天天跑去感应天书,据说能感应成功,基本就成了。”

  “有成功者了?”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1

  匡诚听完之后点点头:“看来修行与读书一样,也是不易,不过最后总会是季兄胜的,这个倒不会有何意外。”

  季忧听罢乐了:“你知道那些都是什么人?修仙世家的公子,家里有矿的大小姐,几千两的丹药说闷就闷!”8

  “可季兄仍旧胸有成竹不是吗?你只是习惯在事情未成之前,永远都不向外说。”5

  匡诚比他更加自信:“说不定你其实已经在琢磨去做掌教了。”2

  季忧沉默半晌:“其实我没钱吃饭了,在琢磨抢你五两银子。”8

  “?”

  “快点!”4

  匡诚嘴角抽搐了一番,最后从自己的包袱里取出一只已经瘪了的钱袋子,从中掏出大概八两碎银。5

  见到这一幕,季忧瞬间凝眉瞪眼,发现鼓炸了的钱包不鼓了,简直就像自己的钱被人偷花了一样难受。3

  他指着窗外的花街柳巷,忍不住开口:“你这书生,黄黄不可终日啊?”2

  “惶惶不可终日?确实,未入考场之前,我的心始终静不下来。”2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是不是只要不黄黄,今天就不算结束?”1

  匡诚愣了许久,最后随他的手指看向窗外,脸色骤红,瞬间明白了他的潜台词:“胡扯,匡某是正人君子!”6

  “那我的钱……不,你的钱哪儿去了?”8

  季忧觉得话有点烫嘴,立刻三百六十度旋转,差点就说对了。2

  匡诚看了一眼自己的钱袋,难以置信:“这是我的钱!”3

  “别管谁的钱,你来京还不到三日,那么一大包银子,怎会花的如此之快?”

  “我捐了。”3

  匡诚一边系着钱袋一边喃喃道:“眼见着没几个月就要过冬了,西城有个孤残院连棉被都没有,我去书局买书的时候见到,脑子一热就捐了。”6

  季忧沉默半晌,还是有点心疼自己的钱。2

  额,不对,他的钱。

  堂堂玉阳县走出来的两位杰出青年,现在竟然只剩下这几两碎银了,还特么见见命运里的风呢,笑死了。7

  季忧把他递过来的那点给推了回去:“算了吧状元兄,别没考就饿死了,走了。”

  “季兄,别只盯着内院弟子啊,记得目标大些,要做掌教!”31

  “知道了。”4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