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11章爆网

  四人让渔网拖上了船,解开一大堆带鱼,马鲛鱼,巴浪鱼吐了出来。

  这三种鱼是最多了,还有一些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绿色的,总之什么颜色都有。

  倒出来的时候,整个甲板都装满了,有几条鱼甚至因为堆得太高了,漏出船外,掉到海里。

  江夏眼疾手快的拦住了一条大章红鱼钓到海里。

  这章红鱼一看就有二十斤,一条就三十块了。

  周父笑呵呵的道:“这一网估计接近千斤了,很久没有遇到大爆网了。”

  这半年在近海出海运气还是不差的,但是爆网也只有五六百斤。

  田采花看着小山一样的鱼高兴的道:“分鱼,分鱼!二弟,二弟妹你们赶紧去下第二网。”

  阮棠和周承森去下网,江夏和周承磊搬了小板凳坐着开始分鱼。

  这么多鱼必须尽快分了,保鲜起来。

  江夏:“今年的带鱼真多。”

  周父将一条大章红鱼捧起来:“现在还是春季渔汛的高峰,巴浪鱼、鲐鱼、带鱼、马鲛鱼这四类鱼群规模最大的时候。你以前这时间没有出海拖网而已。”

  江夏想到去年只顾着灯照鱿鱼了。

  田采花将一条和她手臂一样宽大的带鱼捡了起来,银光闪闪:“今年的带鱼肥!这么大的带鱼很少见。”

  码头里的带鱼大多数都是一斤左右,现在他们这一网带鱼,大多数是两斤多,三斤的。

  一斤左右的带鱼和两三斤的带鱼价格天差地别。

  一斤左右的带鱼六七毛钱一斤,两斤以上的带鱼一块五毛左右一斤。

  价格差了不止一半。

  这一网不仅带鱼多,马鲛鱼也多,不过马鲛鱼的个头也不是很大,大多数是一两斤左右的样子。

  除了带鱼和马鲛鱼,巴浪鱼也多,最多是巴浪鱼。

  但是巴浪鱼比较便宜,三四毛一斤,再小一点的巴浪鱼一两毛一斤,甚至几分钱一斤都有。

  现在是巴浪鱼的渔汛,市场里很多巴浪鱼,有些加工厂收购巴浪鱼制作鱼粉。

  周承鑫也会买些小巴浪鱼来喂网箱里的鱼。

  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分鱼。

  除了阮棠分鱼比较慢,个个都是分鱼高手,接近一千斤的鱼,在几人马不停蹄下分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分完。

  因为大鱼比较多,所以分得快。

  这一网带鱼有三百斤左右,其中一百斤是一斤左右的;马鲛鱼有四百斤,巴浪鱼是最多的四百多斤。

  大型鱼类里,这次还网到了一条二十斤左右的章红鱼和两条黄鳍金枪鱼,一条二十多斤,一条三十斤,很是幸运。

  大鱿鱼也有十几斤,斑节虾也有三四斤,大黄鱼四五条,小黄鱼七八斤,其他杂鱼加起来也有四五十斤。

  勉勉强强应该能够卖一千块。

  鱼分完了,第二网的起网时间也到了。

  这一网没有上一网沉,但是也很沉。

  拉上来的时候,同样是带鱼、马鲛鱼和巴浪鱼居多。

  阮棠看着甲板上的鱼,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一网有点少啊!”

  比刚刚那一网少了一半!

  田采花早就猜到这一网比不上上一网了:“不然,你以为我和你说的秘密是假的?”

  周父笑道:“不错,估计有五百多斤了!现在是中午时候,海里的鱼最少的时候,有五六百斤也算多了。阿鑫,阿花,轮到你们下网了!”

  田采花心想,五百斤和一千斤可是差了一半!

  她怕自己和周承鑫这个散财童子一起下网,拉上来估计只有一两百斤。

  难得江夏和老四出来打渔,而且是和他们夫妻一起,打到的鱼卖了钱他们家也有分。

  她又不是想不开,嫌钱太多了,非要自己下网!

  田采花拉上江夏:“小夏,你和我们一起下网。”

  “好。”江夏坐在小板凳上,被田采花一拉差点摔了!幸好周承磊就在她旁边,伸手护了一下她的后背。

  江夏站起来。

  周承鑫见自己力大如牛的媳妇差点将弟媳拉倒,没好气道:“你拉四弟妹一起下网干嘛?你不想和我下网,我自己下。”

  田采花忙拦着:“你可别!你不知道你就是个不旺财的?只有我和你一起放网,我怕一百斤鱼都网不到!”

  周承鑫:“你别乌鸦嘴!”

  田采花毫不在乎:“放心,就算我是乌鸦嘴也抵不过小夏开过光的发财手!我们这一网绝对爆网!”

  船上到处是鱼,周承磊怕江夏被田采花撞一下就摔海里了,也站起来扶她走去船头。

  田采花更高兴了:“四弟你也一起下吧!”

  这两夫妻财运一个比一个强,周承鑫这个倒霉鬼也拉不垮。

  周承磊应下:“嗯。”

  不然他还真不放心江夏站在田采花身边。

  所以第三网是四个人一起下的。

  下完网,继续分鱼。

  这一网分得更快了,带鱼有一百多斤,马鲛鱼两百斤,巴浪鱼两百多斤,其他杂七杂八的鱼加起来也是五六十斤。

  能卖个三百多四百块左右,也是很不错了。

  分完鱼,三妯娌又煮了一个海鲜捞粉吃。早上是汤面,这次是捞粉。

  不一样的美味,一样的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尤其是忙活了大半天,一家人都饿了。

  阮棠:“这比镇上那家海鲜捞粉店做的还要好吃!”

  江夏破解了镇上那家捞粉的酱汁,甚至改良了,比镇上那家捞粉调的酱汁更美味。

  河粉是周母做的窝仔粉晒干的,米浆是用晚稻米打的浆,比机器生产的要香甜多了。

  周承磊每次回小渔村都会带一包去京市。

  江夏开玩笑道:“以后老了,干不动了,就开家店养老。”

  田采花听了立马道:“那我给你做厨师!”

  阮棠笑道:“那我做洗碗工。”

  田采花:“你老了以后有退休金,哪用干啊!”

  阮棠:“怎么不用干?退休金也不多吧?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打一网鱼多。”

  田采花想到两夫妻异地,一个星期才见一两次,就道:“要不你也别干了,在镇上开小卖部赚得更多,或者调回来镇上的卫生院吧!不然长期这样分开,以后有孩子了怎么办?”

  江夏:“不建议调回来,要调也是二哥调去市里。”

  调回来乡镇卫生院,福利待遇没那么好,而且会更忙,以后退休金也不一样。

  阮棠和周承森以后老了的退休金每个人每月可是以万为单位的,足够夫妻二人过生活了。

  现在家里有渔船和养殖场赚钱了,没必要辞职不干。有余钱了,就继续买船,买铺子之类做一些稳定的投资就行。

  “嗯,不打算调。”阮棠确实有想过调回镇卫生院,但周承森说别调,他最迟下一年就能调任到市里工作了。不需要她降低自己的工作地位来迁就他,应该是他努力提升自己,走到她身边才对。

  第三网够时间起网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