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1章显圣

  十里之外,巍峨高峰。

  头生独角的大蟒身长数百丈,蜿蜒盘绕在山峰上,一层又一层。

  巨大而猩红的竖瞳盯凝着那片雾气朦胧之所,神思稍稍松懈,便要下意识的将那那处地域给遗忘。

  “有意思.”

  巨大蛟蟒低语,饶有兴致,它分明窥望见三个人族走入雾中,便再察觉不到踪迹。

  其中一个老迈人族,还是长生层面的千寿者哩。

  “迷神的惑阵?以前怎未发现?”

  蛟蟒吐信,低低笑了笑:

  “许久没有饱食,今日当有口福。”

  “大祭,起。”

  乌压压的村民静静的站着,两侧锣鼓声再起,震响在这方铁头山侧,

  庙祝娘娘手持着木杖,声音悠扬而又庄严:

  无数村民扯起了喉咙:

  上百位推着自制木鼓的汉子同时擂鼓,一个个妙龄少女托着瓜果、香烛、纸钱等走来,

  铁头仙宗的弟子们站在一起,各执着一根香烛,为首的是宗主王铁头,仙风道骨,抱着一方大香,神色肃穆。

  就连两位太上长老都驾着云缓缓落下,一个是看起来很儒雅的中年书生,另一个则是个小老头,皆是满脸笑容。

  书生和小老头落地,瞥了一眼远处三人,也没理会,都朝着那位庙祝娘娘微微点了点头,便算示以敬矣。

  远处。

  三人,连同老妪在内,都并非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景象,五王城时常也会举行祭祀,只不过祭的是先贤和往圣,

  祭祀不知是否存在的乡野神祇,这倒还是首次见到。

最关键的是  “这位王前辈,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泉亭侧目,朝着老妪小声问道:

  “还有那两个所谓的太上长老都驾云亲至,这土地庙.白老,您怎么看?”

  他已然开了九窍,即将成为九窍真人,再进一步便是长生境的千寿者,和老妪境界便相同,

  但后者到底活了数千年,故此,尽管彼此差距不大,赵泉亭依旧视老妪为长辈。

  老妪抿嘴摇头:

  “古怪,实在太过古怪,莫非当今天下当真还有香火神祇?”

  “香火神祇?”赵泉亭好奇。

  老妪回忆道:

  “是我听一位大前辈提过的,太古时代,天下处处皆有香火神祇,大到山川河流,家中灶台乃至身中五脏,皆有神明。”

  顿了顿,她继续道:

  “只是,伴随太古时代的那场天地倾覆之劫,香火神明便也一并失了踪迹.”

  “要汇报么?”赵泉亭问。

  “当然,不过先看看这所谓祭祀嗯,我等走近一些,稍后仔细瞧瞧那所谓土地爷的塑像。”

  说话间,老妪带着赵泉亭、陈米栗靠近,此时大祭已然正式开始,纸钱被村民们投入处处火盆,

  仙宗弟子们抬来的一座又一座千斤重的焚香炉,一根根香烛插在其上,鼓声渐嘹亮。

  庙祝娘娘踩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听着锣鼓声,高举起木杖:

  “尊神昭昭在上,穆穆皇皇,福沾万姓,德被合庄”

  “尊神昭昭在上,赫赫在旁,如临如质,来格来尝”

  “尊神昭昭在上,礼唱三献,保我士庶,佑我村庄”

  村民们跟着念祭词,处处火盆中火冲三丈之高,土地庙门大开,泥塑神像立在其中,

  而正此时,有风吹来,火盆中烧起三丈高的繁密火星、纸钱余烬等,翻滚着随风而前,冲进庙门,围旋着泥塑神像!

  老妪三人挤过人群,站在祭坛旁,正对着土地庙门,将其中看的一清二楚,此刻不由都瞠目结舌,

  这一副景实在太壮观,

  闭目的威严神像右手持斧,左手捧着一一些稻种,胸前悬挂的铜镜微微发光,火旋风和纸钱余烬在神像的周围流转,上下沉浮.

  恍若火中真神。

  “那把斧头.”老妪注意到神像手中的大斧,下意识凝观,却悚然一惊。

  好锋利。

  凝视之时,让她有一种眼眸被割伤的错觉,且.

  “那是杀过妖的斧。”

  老妪侧目低声,凝重道:

  “杀了不少妖。”

  赵泉亭默默点头,他与老妪凝视斧头的时候,都恍若看到了群妖坠去之景。

  “古怪,太古怪了。”赵泉亭匪夷所思:“白老,你看那泥塑神像,是否眼熟?”

  “眼熟?”老妪摇头,诧异道:“你在哪里见过?”

  “对。”

  赵泉亭肯定的点了点头:

  “有一种熟悉感,很模糊,可又切切实实,或许很多年前,或许某个不经意的角落,我一定在哪里见过这个塑像,又或者见过塑像上的.面孔。”

  老妪抿了抿嘴,眯起眼睛,抚摸腰间的金铃,轻轻摇动,似在传讯。

  与此同时。

  庙祝的声音忽然猛烈高昂,她站在祭坛上,双手高举着木杖,清冷的面庞上庄严至极!

  “请!”

  “福德杀神,睁眼!”

  无数人为之一寂,土地爷.睁眼?

  泥塑的神像,真能睁眼?

  短暂死寂过后。

  层层叠叠的村民连同三百余仙宗弟子,甚至那位宗主都齐声:

  “请!”

  “福德杀神,睁眼!”

  一座座焚香炉中的香烛快速燃尽,伴随泥石摩擦、碰撞的响动,

  在老妪、赵泉亭与陈米栗惊悚的目光注视下。

  那座立于火旋风与纸钱余烬中的泥塑神像,猛然睁开了双眼!

  其眸灿金,有若炽阳。

  “土地爷!”糙汉子虔诚,肩上坐着的鼻涕娃也挥着双手:“土地爷真活了!”

  无数人都发出嘈杂的呼喊声。

  “神仙保佑!”

  “土地爷显灵!”

  “尊神在上!”

  连片的呼喊声中。

  “泥像.活了?”陈米栗懵逼,老妪和赵泉亭头皮发麻。

  下一刻。

  ‘咚!’

  泥塑神像持着斧头托着稻种,一步走下石台。

  又一步,丈高的神像已至庙门处。

  恰踩在门槛后,虽未出得庙来,却可叫二十四村的村民们无论远近,都能观见自己。

  锣鼓齐止,火盆骤熄,看不到边的乌压压的村民噤声,老妪呼吸急促,瞪着眼睛,

  陈米栗抓紧了赵泉亭的衣袖,满脸惶恐。

  “五谷。”

  神像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威严,如同晨钟暮鼓,震耳欲聋间,却又叫人神思骤然清明,

  而它身侧,竟是浮现出天地祥云,缭绕翻滚,既神且明,既威且严。

  “丰登。”

  话落,泥塑神像手中的稻种浮空而起来,如同雨点般坠下远处的田地,

  下一刻,才刚刚探起秧苗的田地迅速蜕变,一处处田,一株株秧苗,都在发芽,茁壮!

  望去。

  一处处田中,稻、麦、粟等,尽已累累。

  有村民喜笑颜开,扑进麦田、稻田,更多的人则是俯首拜下,口呼土地爷保佑!

  泥塑神像静静的受了拜祭。

  香火已盛之而至于极。

  它微微昂起头,洪钟声再起。

  “招云。”

  七十二仙术之,招云。

  天上,浩云不知从何而现,层层叠叠不尽,连绵成海。

  “借风。”

  七十二仙术,借风。

  有风自天上吹下,诸田地中待收割的谷物都自然脱落,在风中飘飞,尽飞落向远处二十四座村庄,落去家家户户。

  老妪微微颤栗,赵泉亭和陈米栗都看痴了。

  “祷雨。”

  泥塑神像再吐晨钟暮鼓之音。

  七十二仙术,祷雨。

  层云翻滚,骤而大雨倾盆。

  “这是.”老妪没有斥开雨水,任由大雨淋身,失神喃喃:“灵雨?”

  她分明感知到,每一滴雨水中,都饱含着天地元气!

  一言叫大雨倾盆,虽然神异,但有迹可循。

  将天地元气融入水中,也不稀奇。

  可,一言雨落之际,叫天地元气自主蕴入每一滴雨水中,这种能为.

  老妪实在无法想象。

  泥塑神像望着大雨中欢呼的人们,面相庄严:

  “医药。”

  七十二仙术,医药。

  落下的雨水上浮现药气。

  淋雨的人中,不少人在这一年间都遭了病又或伤筋动骨。

  却在雨中,伤病顷刻间便愈尽。

  甚至淋着药灵雨的老妪、赵泉亭两人,都察觉到自身体内的陈年暗伤,在祛除,在复愈!

  两人瞠目结舌。

  泥塑神像最后开口。

  “再茂。”

  神通,枯荣。

  大片大片的田地中,五谷枯尽,而后再度丰登,果实累累,却又见果实落下,五谷复枯还荣,便还又是果实累累。

  如此,往复六次。

  算上之前一次丰收,便在盏茶之间,诸田诸地,七次丰收。

  立在大雨中的庙祝娘娘朗声:

  “尔奉尊神七年。”

  “今朝大祭,便一日七丰收。”

  “谷粮见灵雨,纳元气,则九年不腐不湿不烂。”

  二十四村的村民们跪在雨中,自发的齐声。

  “尊神昭昭在上。”

福德杀神履职,了却善愿百次,添一功数福德杀神履职,了却善愿百次,添一功数福德杀神履职,了却善愿百次  这些村民们的愿望总是质朴的,丰收,无伤,无病。

  便是他们的愿望。

  二十四村庄十余万村民,耕地的、有伤有病的,且还祈了这些愿的,约莫有一两万人,

  一人按算一份善愿,一两万人,便添了一两百功数。

  周牧心惊。

  竟然还能这般?

可惜,了却诸愿,村民们短时间内怕是不会有什么自己可以大规模了却的心愿了  但即便如此,这也为他昭示了一条崭新的路。

  还在做力士的时候,周牧从未在东厨煽风点火,反而成了土地爷后第一次靠履职得功数却不曾想来的这般轻松!

  哪怕一年只能来上三四次,可若是村民更多呢?

  若是百万、千万人信奉呢?

可惜今年才复苏到可以挪动身躯、施展仙术的地步,往年最多只能用用枯荣,一月一丰收  否则,七年——不,四年,醒神四年以来,得积攒多少功数?

  周牧心思百转千回,却又猛然惊觉——香火,够了。

  体魄可以重聚而出,且那香火身躯,也可凝聚矣。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