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34章 六大混元,人道终出

  天外天,太素天,娲皇宫。

  清幽的宫殿之中,万籁俱寂,唯有造化道韵如潺潺流水,无声流淌。

  女娲斜倚在云床之上,神情闲适,正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悬于掌心的一颗灵珠。

  那灵珠晶莹剔透,其内仿佛蕴含着一方初生的人道世界,无量造化在其中演绎。

  忽而,自那遥远的昆仑山玉清境,传来一声震动整个洪荒的宏大道音。

  女娲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时空,看到了元始天尊立下“阐教”的无上气象。

  更看到了那海量的立教功德,与鸿蒙紫气融合,最终化作了一枚全新的、代表着“天道圣人”业位的无上道果。

  见到这一幕,女娲那双仿佛蕴含着世间一切美好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

  她恍然大悟。

  “原来……鸿蒙紫气,竟是这么用的啊!”

  她一直以为,这道紫气的作用,仅仅是作为引动天道功德、证得混元道果的“钥匙”。

  却未曾想,在已经证得混元之后,它竟还能与无量功德结合,凝聚出第二枚,乃至第三枚象征着不同道路的无上道果!

  “一为混元金仙,执掌自身大道;二为太易大罗,于虚无中孕育真我;三为功德圣人,功成圣德……”

  女娲喃喃自语,心中那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被彻底推开了。

  “既然如此,那我这人道魔祖的身份,也该正式落下了。”

  她嫣然一笑,百媚横生,整个太素天都仿佛因她这一笑而变得更加明媚。

  只见她素手轻扬,一缕蕴含着她本源造化之力的七彩神光,自她指尖飞出。

  这缕神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太素天,如一道梦幻般的流星,划破了洪荒与魔界的壁垒,直往那片混乱与毁灭的领域而去。

  然而,就在这缕七彩神光即将进入魔界核心区域之时,前方的时空,陡然凝固。

  一尊无法用言语描述其伟岸与恐怖的法相,缓缓自虚无中浮现。

  祂的存在,仿佛就是“魔”之概念的源头,是“元始”在阴暗面的最终体现。

  正是魔道的至高主宰——元始天魔王。

  在祂的身后,诸天魔王的身影随之显现,祂们驾驭着飞行魔鼓,周身环绕着不祥的黑色祥光,浩浩荡荡,威势滔天,将那缕七彩神光的去路,彻底封死。

  “道友,何来?”

  元始天魔王的意志,跨越时空,直接在那缕七彩神光的核心响起,充满了审视与威严。

  那七彩神光微微一顿,随即光芒收敛,化作一位身着宫装、风华绝代、雍容华贵的女子形象。

  她手持一根龙头拐杖,面带微笑,仪态万方,丝毫没有因为被诸天魔王包围而有任何的紧张。

  “吾乃骊山老母。”

  她的声音,温婉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今日前来,是为应下那‘周天十魔’之中,人魔之祖的业位!”

  此言一出,就连元始天魔王那永恒不变的法相,都似乎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

  人魔之祖,这个业位,代表着智慧生灵心中最原始的欲望、最深沉的嫉妒、以及因爱生恨等等复杂情感的集合体。

  此位一直空悬,非大智慧、大毅力、大神通者,不可居之。

  元始天魔王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推演着什么。

  最终,祂那宏大的意志,再次响起。

  “可!”

  仅仅一个字,便代表了魔道至高主宰的认可。

  随着祂的垂音,身后那原本气势汹汹的诸天魔王,纷纷收敛了魔威,对着这位“骊山老母”,恭敬地拱手行礼。

  “恭迎人道魔祖!”

  那山呼海啸般的恭迎之声,响彻了整个魔界。

  女娲的这具化身——骊山老母,便在诸天魔王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魔界最核心的、那座由无尽骸骨与毁灭法则构成的至高神殿之前。

  神殿内,十方魔王御座高悬,每一个座位之上,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恐怖气息。

  骊山老母的目光,扫过了那几个已经被封印了倒霉蛋的神座。

  “这又是谁,被抓来当‘吉祥物’了?”

  被封印在地魔神座上的土之魔神,感应到新生力量的降临,缓缓苏醒了过来。

  “好精纯的造化之道气息……莫非是造化那个家伙,也被那位给逮住了?”阴魔的神念中,充满了好奇。

  “啧啧,这么多魔王亲自出来迎接,这排场,可真够气派的啊。”病魔的神念,则一如既往地,酸溜溜地表示。

  骊山老母只是淡淡地扫了这三位“邻居”一眼,并未理会祂们的窃窃私语。

  她仪态万方地,走到了那尊代表着人魔之祖的、由七情六欲凝聚而成的御座之前,然后,款款坐了上去。

  刹那之间!

  无量量的魔道气运,混合着人道众生心中最深沉的负面欲望,如同找到了宣泄口,疯狂地向她涌来!

  与此同时,太素天中,女娲的本尊,动了。

  她伸手一招,那道寄托在她元神之中的鸿蒙紫气,应声飞出。

  “凝!”

  女娲轻叱一声。

  她自身的造化天道,与刚刚获得的人魔之祖业位所带来的无量魔道气运,以及她身为人族圣母所拥有的海量人道功德,三者在这一刻,以鸿蒙紫气为核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轰——!

  又是一枚全新的、闪耀着七彩光辉、却又蕴含着一丝幽暗魔性的无上道果,凝聚成形!

  “啊?又……又是一个功德道果?”

  洪荒世界中,那些还在为元始天尊“大道三证”而感到震撼不已的诸神,此刻,彻底麻木了。

  这才过了多久?

  元始天尊那边带来的震撼还没消化完呢,女娲娘娘这边,反手就又捏了一个功德道果出来!

  “这就是……已经证得了太易教主的圣人吗?”

  诸神们下意识地看了看仙雾缭绕的太素天,又看了看清气弥漫的玉清境。

  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们与这些早已登临大罗第五境的教主们,玩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游戏!

  就在整个洪荒,都沉浸在圣人接二连三展现神威的巨大冲击之中时。

  东海,人族祖地。

  那位一直以来,似乎都在人族之中“无为而治”的太上道祖,于那棵大芭蕉树下,悠然转醒。

  他的眼中,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万象生灭,只有一片返璞归真的“无”。

  “时机已至,吾道,将成!”

  他轻声自语,声音平淡,却仿佛引动了天地间所有“道”与“理”的共鸣。

  他缓缓起身,对着身边那位一直侍立在侧、眉清目秀的少年说道:“玄都。”

  “弟子在。”玄都立刻恭敬地行礼。

  “随为师,回山。”

  太上言罢,便信步向着宫外的青牛走去。

  早已等候多时的青牛,欢快地打了个响鼻,亲昵地蹭了蹭太上的道袍。

  太上骑上青牛,玄都紧随其后。

  师徒二人,便这样慢慢悠悠地,朝着首阳山八景宫的方向走去。

  在他们身后,以人族三祖有巢氏、燧人氏、缁衣氏为首的无数人族贤者与部落首领,自发地跟随着。

  为这位传下金丹大道、教化人族无数岁月的圣人送行。

  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直到快要抵达首阳山所在的独立道域,被无形的阵法所阻隔时,他们才停下脚步,依依不舍地看向渐渐远去的背影。

  “我等,恭送圣人!”

  送行的队伍中,几位人族贤者聚在一起,轻声交谈着。

  “《山珍海味经》,送给玄都了吧?”有巢氏问道。

  “送了,送了。”燧人氏笑着回答,“我看玄都那孩子,还挺喜欢的,一路上都在翻看呢。”

  “那就好。”缁衣氏欣慰地说道,“希望他能跟着圣人,将我们人族这独特的烹饪技巧,与圣人传下的炼丹之道,好好地结合起来,将我们人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放心吧,玄都那孩子,悟性极佳,肯定能办到的。”

  一众贤者,对这位人族唯一的圣人弟子,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此刻,天地之间,无数神圣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首阳山之上。

  有言道,三清一体。

  如今,元始天尊已经立教,女娲娘娘也紧随其后,展现了圣人威仪。

  那么,作为玄门三清道祖之一的太上,总不能一直默默无语吧?

  果然!

  在太上回到那清静无为的八景宫,并让玄都也亲身体悟了一番“八景”之玄妙后。

  他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身旁那头因为终于回到家,而正欢快地甩着尾巴的青牛,喊了一声。

  “阿牛。”

  “哞”

  青牛疑惑地转过头,看向了自己的老爷。

  太上微微一笑,温和地问道:“我曾与你说过,我这八景宫,名为八景,实有第九景,你可还记得?”(详见第134章)

  “第九景?”一旁,刚刚从悟道状态中清醒过来的玄都,恰好听到了这句话。

  他那双如同黑宝石般赤诚的眼眸中,瞬间充满了无穷的求知欲。

  听到这个问题,青牛激动得都说出人话来了。

  “回禀老爷!阿牛,阿牛记得!”

  “老爷曾说,这第九景,名为‘鸿蒙无量,众妙之门’!若能得见此景,便可推开一切大道之门,窥见宇宙最终极的奥秘!”

  太上闻言,抚须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欣慰。

  “好好好!不枉我昔日对你的一番教导与点化。”

  说罢,他转过头,慈爱地看着玄都。

  “玄都,待会儿,你可要看好了!”

  “为师今日,便带你们一同领略这门后的风景!”

  “嗯嗯!”少年用力地点着头,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一旁的青牛,也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充满了期待与激动。

  太上不再多言。

  他缓缓展开了一幅图卷。

  图成阴阳,黑白二气流转,仿佛囊括了天地间所有的对立与统一。

  一道金桥,自他脚下衍生而出,横贯虚空,桥下太极图案缓缓旋转,定住了地火水风。

  一座九层宝塔,自他头顶庆云中浮现,塔身玄黄,垂下亿万道厚重无比的玄黄之气,万法不侵,诸邪辟易。

  做完这一切,他那平和而又蕴含着无上道韵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洪荒世界。

  “贫道,乃太清道德天尊!”

  “承盘古父神开天遗泽,感众生修行之不易,传金丹大道,教化万灵。”

  “今日,在此立下一教,以教化世人,明晰道德。此教,以太极图、天地玄黄玲珑宝塔,镇压气运。”

  “人教,立!”

  声如大道惊雷,天地为之共震!

  无量量的功德金光,再次照耀大千世界。

  太上的头顶,现出亩田大小的庆云道象。

  庆云之上,善、恶、执念三尸道人,同时显化出身形,对着太上本尊,恭敬地稽首见礼。

  “拜见本尊!”

  太上亦是稽首还礼。

  “今日,吾道已成,当为大圆满!”

  “善!”

  三尸道人齐声应和,随即化作三道清光,重新融入了太上的体内。

  道证无极,三尸合一!

  那道属于他的鸿蒙紫气,应运而生,化作了一条通往无穷玄妙之境的大道。

  这条大道,通往幽玄,玄之又玄,仿佛连接着宇宙的最终极奥秘。

  太上的元神,在这一刻,脱离了肉身的束缚。

  他一步踏出,便踏上了那条由鸿蒙紫气铺就的大道,推开了那扇横亘在所有求道者面前的、虚幻而又真实的“众妙之门”!

  他手托着那尊由自身道德天道所化的玲珑宝塔,对着门后那无尽的鸿蒙,轻轻地,呵出了一口气。

  “人道,当出!”

  这一声,并非命令,而是一种“成全”。

  一声落,万神惊!

  凡是洪荒世界中,修为达到一定境界的神圣,在这一刻,都清晰地感应到,那原本分散人世间所有智慧生灵身上的、散乱的“人道”意志,仿佛受到了最终极的感召与整合!

  它们汇聚成河,汇聚成江,最终汇聚成一片浩瀚无垠的意志海洋!

  一道独立于天道、地道之外的、深邃无比的、代表着“众生自我”的庞大意志,呼之欲出!

  就在这天地间第三条无上大道即将彻底成型之际!

  东海之上,金鳌岛中,也陡然传出了一声充满了无尽锋锐与昂扬战意的大道洪音!

  “吾,乃盘古三清之上清灵宝天尊!”

  “吾念洪荒众生,求道多艰,前路多舛。今于东海金鳌岛,立下一教,曰:‘截’!”

  “截者,为天地万物,截取那一线生机!为芸芸众生,截断那命中注定之苦厄!”

  “凡有缘众生,无论跟脚,不问出身,皆可前来东海求道,入我门下!”

  “吾,为截教掌教教主!以青萍剑、诛仙四剑阵图、三十六颗定海神珠,镇压截教气运!”

  “截教,立!”

  紫芝崖上,玉宸道君手持青萍剑,眉宇飞扬,意气风发,一股“舍我其谁”的无上豪情,直冲九霄!

  他的身后,同样三尸合一,道成混元。

  那道属于他的鸿蒙紫气,接引来无量立教功德,于虚空之中,演化出万千青莲,朵朵绽放,又朵朵寂灭,幻生幻灭之间,尽显大道生机与寂灭之玄妙。

  好一派圣人气象!

  这位上清圣人,也如他的两位兄长一般,在这一日,同时完成了自己的“大道三证”!

  玉宸道君同样感受到了那即将出世的“人道”意志。

  他长笑一声,剑指苍穹。

  “今日,人道当出!”

  天地之间,所有神圣,都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

  那以往只是具备了雏形、尚且懵懂的“人道”意志,在三清圣人接连立教的推动之下。

  今日,真的要正式出世了!

  西方,灵山。

  三清接连证道混元,立下大教,天地各方,都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这里。

  所有人都猜到,接下来,就该轮到这两位西方的圣人了。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两位却仿佛对外界那惊天动地的变化,充耳不闻,一点都不着急。

  智慧的佛光,普照大千。

  在那棵巨大的菩提树下,准提道人手拈一朵金色莲花,面含微笑,宝相庄严,仿佛沉浸在某种无上的禅定之中。

  而在准提的旁边,他的师兄接引道人,则以一种奇特的姿势,右手枕头,双足交迭而卧,其状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他竟然,睡着了。

  青色的莲花,在虚空中摇曳,坠下三千花瓣;沉睡的道人,在大梦之中,演化三千世界。

  接引道人是有感于自身道机将至,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最后的迷雾,故而选择酣然入睡,于那无边无际的梦境之中,去寻找那最终的“道”。

  而准提道人,则静静地护持在其身侧,不理会外界的风云变幻,口中自诵着《金刚般若经》,于自身的方寸之间,体悟着那无上的智慧根源。

  师兄弟二人,一个向梦中寻,一个向自身求。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青莲朵朵,如梦似幻。

  菩提叶叶,皆为泡影。

  这般奇特的证道之法,让所有关注此地的神圣大能,都感到了无比的惊奇。

  天外混沌,娲皇宫的女娲,也将目光投向了灵山。

  她看到那虚空中摇曳的青莲,花开一芯,与那智慧的菩提树相伴相生。

  她看到那沉睡的道人,一场大梦,便已是三千世界生灭,三千大道轮回。

  “梦中证道?”

  女娲那双绝美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浓浓的诧异。

  她静静地看着,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首阳山上,太上面带微笑,遥望西方。

  “道友,好胆魄!”

  玉清境中,玄卿的面色,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只是看着那酣睡的接引,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个关头,竟想一步到位,于梦中直接追溯本源,与盘古相见么?”

  “当真……头铁!”

  东海金鳌岛,玉宸道君见此情景,则是哈哈大笑起来。

  他嘴上说着“华而不实,取巧之道”,实际上,眼睛却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灵山的方向。

  这种证道之法,他曾听无忧道友提起过,但确实是从未亲眼见过。

  他也不知道,这法子究竟能不能成。

  忽然!

  灵山之上,金霞漫天,佛光铺地!

  虚空之中,那万千朵青莲,于一刹那间,同时绽放到了极致,又同时凋零。

  于这幻生幻灭之中,接引道人的善、恶、执念三尸,尽数被斩出!

  而后,他那沉睡的身躯,悠然转醒。

  他缓缓坐起,却并未有任何证道成功的喜悦,反而伸出手,轻轻地抚着自己的额头。

  这一刻,接引只觉得整个脑子都嗡嗡作响。

  “唉,还差得远。”

  他睁开眼,那张总是带着疾苦之色的脸上,此刻更是充满了挫败与后怕。

  他对着身旁的准提,苦笑了一声。

  “师弟,我连盘古大神的面都没见到。”

  “就那么,‘刷’的一下,一道斧光把我从梦里给硬生生劈回来了!”

  “噗嗤”

  听到这话,远方的三清与女娲都释怀地笑了。

  就连一向宝相庄严的准提,嘴角也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强行憋着笑。

  他伸出手,拍了拍师兄的肩膀,宽慰道:

  “师兄不必介怀,此法凶险,我等早有预料。一次不成,咱们下回再试试便是。”

  “唉,好吧。”

  接引收起了那略有挫败的心思,重新振作精神,点了点头。

  他与准提相视一眼,然后,朗声对着整洪荒,宣告道:

  “贫道,西方接引道人!念众生多多苦难。今与师弟准提道人,愿同立一教,以救赎苦难众生,引其往生极乐!”

  “我等,以十二品功德金莲、东方青莲宝色旗、接引神幢,镇压教运!”

  “西方教,立!”

  随着宣告,接引、准提二人,自混沌归来之后,早已证得的太易道果,与刚刚斩出的三尸所化的混元道果,瞬间凝聚成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当两人准备像三清女娲一样,引动鸿蒙紫气,凝聚第三份“功德道果”,完成“大道三证”的壮举之时。

  他们惊恐地发现,那鸿蒙紫气,竟然毫无反应!

  仿佛,因为刚才那次冒失的“梦中证道”失败,天道对他们降下了一丝小小的“惩罚”,暂时关闭了他们凝聚功德道果的通道。

  “盘古的斧子!难道……难道是因为刚才被劈了?”接引瞬间傻眼了。

  不是吧?

  这冒然尝试最后一步,不仅要挨劈,还有后续惩罚的?

  准提也懵了。

  他推演了半天,也没算出还有这一出啊!

  三清与女娲见状,都若有所思。

  好在接引与准提的后手准备得相当充足。

  “师兄,看来寻常的立教功德,已经不够了。”

  准提眼中精光一闪,当机立断。

  “既然如此,那咱们,只能动用最后的办法了!”

  “以大宏愿,证无上道!”

  于是,在整个洪荒神圣那错愕的目光中。

  准提道人,对着冥冥中的盘古意志,连续发下了四十八条大宏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有三恶道……”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皆得三十二相……”

  “我作佛时……”

  每一条宏愿,都代表着一份对整个宇宙的巨大因果与责任!

  随着这四十八大宏愿的立下,万道轰鸣!

  这一次,降下的不再是单纯的功德金光,而是一种混合了功德、气运、因果与责任的、更为复杂的“大道契约”之力!

  最终,在两位西方教主那既欢喜又肉痛的复杂表情中,功德道果姗姗来迟,凝聚成形。

  “人道当出!”

  两位圣人也同时喊出了这句真言。

  血海,冥河见到今日三清与二圣都宣布自己证道了。

  他摩拳擦掌,兴致勃勃地喊了一声。

  “吾,血海冥河!”

  他的声音,充满了杀伐之气,回荡在幽冥界的上空。

  “今感阿修罗一族,杀戮成性,戾气深重,不利于天地和谐。故,吾今日在此,效仿诸位圣人,亦立下一教!”

  “此教,名曰:‘修罗’!”

  “以杀止杀,以战悟道!凡入我教者,当以战斗为修行,于无尽杀戮之中,寻求那超脱之真谛!”

  “吾,冥河教主,为修罗教掌教教主!以元屠、阿鼻双剑,业火红莲,镇压修罗教气运!”

  “修罗教,立——!!!”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吼出了最后那两个字,声音在血海上空,形成了阵阵回音。

  轰隆隆!!

  天道响应,地道回馈。

  无量功德下降。

  天地诸神错愕不已。

  “不是,这也行?”

  冥河大喜过望。

  他急忙取出杀运天道,甚至牵动了魔王业位,要凝聚功德道果。

  就没有然后了。

  冥河眼巴巴地看着天空,挫败感油然而生。

  “不是,你们都能行。”

  “我抄作业凭什么不行啊!”

  天地诸神见状,都松了口气,一个个嘴角疯狂上扬。

  “没成啊,我们还以为能成呢!”

  见到三清与二圣证道,他们固然开心。

  但是见到同道没成功,他们更开心!

  血海,冥河越想越气。

  他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只见其以杀道之主的身份,喊了一声:

  “人道当出!”

  这下真行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