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哈哈哈——”

  被光火照得亮堂堂的吊脚楼里,传出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门外守着的甘振家竖起耳朵听着。

  “广法先生,有礼了。”

  坐在主位上的黑脸老汉笑着冲程心瞻拱拱手。位于老汉身侧的红袍人和白衣人也都笑着见礼。

  程心瞻回礼。

  “来,尝一尝苗家的酒。”

  见面之后,别的不说,老汉先掀开火塘上的吊壶盖子,壶里的酒已然被火苗烧沸,咕噜咕噜响,冒着热气。壶里面放着一个银制的长柄酒提子,老汉拿起来先给程心瞻舀了一勺,递到跟前。

  对于这样一幕,程心瞻熟悉的很,轻车熟路从火塘边上掏出一个牛角杯,两手捧着往前凑。

  老汉把酒倒入杯中,但程心瞻却不把手收回来。

  “哈哈——”

  老汉又是一声长笑,拿另一只手点了点程心瞻,于是又舀了一杯给他。程心瞻还是不罢休,直到老汉舀到第三杯,把牛角杯满上,他才心满意足把杯子收回。

  等到程心瞻把杯子收回后,红袍人和白衣人才举杯,老汉一一给倒上,然后再给自己倒上。

  “欢迎远客!”

  三个主人家来敬程心瞻。

  程心瞻举杯,四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十二重楼仿佛火烧,程心瞻的脸一下子红起来,不过辣和痛只一下,把人身子催热,紧接着就是暖意在肚腹中化开,然后香味在口鼻之间弥漫,啧啧嘴,又能尝出淡淡的谷子甜味来。

  就是这个感觉。

  别的酒都是越煮越淡,只有烧刀子,是越烧越烈,越煮越香。

  他放下酒杯,取出赤瘿葫芦,扒开塞子,然后往吊壶里添酒,同样是浑浊但香醇的烧刀子。

  他这自然而然的动作让另外三个人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

  “先生这是多少年的?”

  老汉问。

  程心瞻把吊壶添满,然后收回葫芦,说,

  “得有五十年了。”

  “难得。”

  老汉回了一句,好像是在说酒,又像是在说人。

  “尚不知各位名号,不知该如何称呼。”

  这时,屋子暖,酒暖,人也暖,程心瞻问起主人家的姓名。

  他确实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在他打听来的消息里,只知道蚩尤洞的寨主号做九黎老人,不过「九黎老人」这几个字更像是一个世传的称号,历代蚩尤洞的主人都叫这个,其人真名反倒不为人知。

  而且叫他意外的是,蚩尤洞竟然不止一个四境。他看的清楚明白,右手边的红冠先生居然也是一位四境,而右手边的白龙郎君则是有着三境上洗的修为。而这两位大妖,在这之前,他都是从未听过。

  一个蚩尤洞,竟有如此深厚的底蕴与实力。

  “先生称我九黎就行,或者直接叫我老寨主也挺好。”

  黑脸老汉笑着答。

  很明显,蚩尤洞主人还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许,这跟古苗时期巫咒之术盛行的风气也有一定关系,导致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下来了。

  “闳嘉文。”

  “白凯风。”

  红冠先生和白龙郎君说。

  “蚩尤洞真是卧虎藏龙。”

  程心瞻赞叹一句,然后又说,

  “冒昧问一句,我认识两个晚辈,一个红冠,一个白龙,都是从一处苗疆寨子里走出来的,如今俱成金丹,修行的都是道家功法。他们法术修行上虽然还算顺利,但苦于妖身命藏无人指点,不得圆满。不知闳、白两位道友能否施个方便,若得空闲,我便把他们两人送来,请您二位稍作指点。”

  闳、白闻言皆面露喜色,闳嘉文连道,

  “俱是金丹?”

  程心瞻点头。

  “那还等什么,自是有时间,快叫他们过来。”

  白凯风急道。

  “可曾婚配?”

  闳嘉文又连声问。

  程心瞻闻言一愣,怎么突然问到这个上面了?他回,

  “白龙儿没有,红冠应当也没有,我道家修行还是很注重元阳的。”

  白凯风大笑,

  “好好好,先生快快把他们送来,我等定尽心传他们神通,不过他们得在寨子里住上一段时日,择偶婚配,留下子嗣。广法先生放心,我等妖身,和人身还有些不一样,而且我鸡犬两族皆有秘法,保证不影响道家成婴法门。”

  程心瞻闻言哭笑不得,只好道,

  “我把他们送来,到时候两位和他们自行商量吧,不过还是要遵从他们个人的意愿。”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闳嘉文和白凯风连声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意料之外的婚配开场,让这场谈话变得愈发放松与亲密了。

  “鸡犬俱金丹,还是来自于同一家寨子,这可不简单,是榕江那边的栗溪寨子么?”

  老寨主笑着说。

  程心瞻脸色微变,看向老汉,问道,

  “寨主如何知晓?”

  老寨主把手一翻,变出一张画来,轻轻抛出,纸张穿过火苗,飞到程心瞻身前。

  程心瞻接过,低头一看,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画像上,是一位头戴红色高冠、脚踩硬底金靴、身着朱丹色大红袍服的魁梧道士,道士金睛重瞳,小耳钩鼻,络腮红须,朱红道袍胸前绘着一只在树枝上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右手提着一盏灯,灯光驱散黑暗,照的整个画纸都黄澄澄的。

  画纸左上角上题着一列短句:

  「雄鸡一唱天下白」

  画纸的左下角有一个印:

  「谦慎斋」

  这正是自己所画的《昴宿化身元旦道人行世显灵图》!但这张稿作自己记得很清楚,只画了一张,贴在了老寨主——栗溪寨老寨主的屋子门上,怎么会在这里?

  不,不对。

  程心瞻再一细看,便发现了端倪,这画在形上与自己的画作看不出什么分别,在神意上虽然也有啼晓开明的神韵,但却差了三分昴宿真阳的意蕴,这是一幅仿作。再细看题字笔记和留印,更能明显看出来是仿画出来的。

  程心瞻看着老寨主,疑道,

  “这是?”

  老寨主笑道,

  “祖宗传下规矩,我们蚩尤洞常年有人在外行走,要记录苗疆所有寨子的情况。几家新建,几家消亡,那些一直在的,又已经在了多少年,人口如何,新生儿的存活情况如何,这些都要记录在册。多年前,洞里的一位红冠使者到了栗溪寨,发现这座寨子家家门户上都贴有这种门画,他一看,就看出了门道,感悟到了太阳真意,便临摹了一些带了回来。

  “呵呵,五十多年前,先生尚在一境,我洞中的那位红冠使者已是金丹,可他却自认无法复原画中的真意。自那时起,我蚩尤洞便知道了这世间有一个以「谦慎斋」为号的道人,获悉了阳火真意,并与我苗寨结缘。”

  程心瞻闻言愕然。

  自己与蚩尤洞竟还有这般缘分?

  老寨主看着程心瞻惊诧的样子,又笑道,

  “魔变后,我们的红冠使者又去了一次栗溪寨,却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了。然后隔了好些年,我们的一位行走来到了湘西的银铃寨,并在那里又见到了先生的画。

  “使者问起,寨子里的人便说,这里有上一辈人是从榕江栗溪逃难来的,画也是那时候带过来的。再细问些,便知道了他们逃难也是受了先生的纸鹤提醒。寨子里的人还说,他们有一位红冠先生得了道,现在在真武观修行。

  “呵呵,真武观的闻道友和我们蚩尤洞关系不错,我们使者登上八面山与闻道友叙旧,说起了旧事。原来,栗溪寨子的红冠先生现在就是闻道友的大徒弟。而栗溪寨子培养红冠先生的方法也是由闻道友早年前所传授。闻道友是自己种因,自己得果。”

  程心瞻听着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世间缘分竟能巧合至此?

  他记得,当初和闻师闲聊的时候,闻师说过,他传授给栗溪寨的养鸡之法来源于另一家“了不得”的苗寨,原来说的就是蚩尤洞!是,蚩尤洞那确实可以说是了不得的寨子了。不过,闻师是武当山的人,蚩尤洞怎么会将苗人的养鸡法门传给闻师,还请他传播呢?

  他将心中疑惑问出。

  老寨主笑回,

  “闻道友本来就是苗人,只不过是少时遭难,被三丰真人捡了去。闻道友心有大义,虽在武当山上长大,但并不曾忘了出身,后面来到湘西扎根,并常年在湘苗之地游历。一次偶然,闻道友与我蚩尤洞结缘,一见如故,于是洞里便请闻道友担任蚩尤洞的客卿行走,并将养鸡之法授予,叫闻道友在游历湘苗时,若是见到深山险沟中还有苗寨未曾掌握养鸡之法,便传授此术。”

  程心瞻闻言恍然,并暗自感叹,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不过我寨使者上次去八面山的时候,那位红冠先生还在二境,不知先生口中修成了金丹的红冠先生是不是就是这位呢?是这些年修行精进了?”

  老寨主问。

  程心瞻笑着点点头,说,

  “正是,至于白龙儿,我一直带在身边教养,现在也已经是三清山的真传弟子了。”

  “好呀,好呀。”

  老寨主不住的点头,然后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所以老汉我这就要问问先生了,先生与我苗寨早有结缘,如今欲在苗疆行大事,为何不先来我蚩尤寨子,反而先去了青龙洞与仙人洞两家?”

  程心瞻无言以对。

  是,如果早知道道门两家如此滑头,而蚩尤洞本质上又是一个古寨,还是早已与自己结过缘分的寨子,那确实应该先来这里。那个自己自以为是熟人好说话的青龙洞结果是最叫人失望,应该放最后以大势直接压过去才好。

  不过,千金难买早知道,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按目前看来,结果还是好的。

  老寨主笑了笑,又道,

  “听高旻说,先生是打算在苗疆合道?”

  程心瞻点了点头。

  于是老寨主脸上的笑容更盛,说,

  “好事,大好事,已经有太多年没人在苗疆合道了。”

  笑过之后,老寨主继续说,

  “我听高旻讲了,先生心里有疑虑。我们这几家都避世,向魔龙臣服,那山下百姓怎么办,会不会沦为不知善恶、不知祖宗的魔民?”

  即便是在蚩尤洞里,即便是当着老寨主的面,程心瞻也不避讳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点头认下了。

  “先生真知灼见,眼界高远,说出来的话振聋发聩。”

  老寨主感叹着,并道,

  “不过身为蚩尤寨的寨主,另外几家有没有采取行动、具体怎么做的,老汉不知晓,但老汉要为自家寨子辩驳几句,免得叫先生误以为我苗人都是没骨头的。”

  “寨主言重了。”

  程心瞻连道。

  老寨主摆摆手,继续道,

  “我们从来不相信魔龙说善待苗人的话,他手下的魔兵何止千万,他能保证自己不动手,能约束住几个魔王,那还能管到每一个人不成?他那般保证不过是为了能拿下苗疆,全得西江而已,我们答应下来,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苗疆很大,到处都是洞,山上有石洞,地下有溶洞,自打我们表面臣服以来,我蚩尤洞便向各处苗寨发令,叫他们就地建洞,魔来即藏,魔走即出,他魔兵再多,也不能把整个苗疆都探明。

  “苗疆现在有很多空寨子,有些确实是在魔潮中消亡了,但也有不少是就近隐蔽到洞中了。我们还把专门开凿地道与山道,把各个深洞串连起来,互动有无。另外,我们教导苗民如何在洞里生存,如何觅食、照明、通气、排水,我们让苗民悬棺崖上,甚至直接将逝者焚毁。当然,更重要的是,是如何在魔龙的统治下修行,我们在培育不眠之虫以过冬、无耳之虫以避雷、擅泳之兽以浮人、无光之草以度永夜,一切能想到的事我们都在做,只待重新开战的那一天。

  “苗人,亡不了。”

  老寨主话语轻轻,落在程心瞻的耳朵里却仿佛雷声,震耳欲聋。

  沉默半晌后,他问,

  “那现在,蚩尤洞准备好了吗,到了重新开战的时候了吗?”

  老寨主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笑着回道,

  “本来是没有,不过听说先生有意在苗疆合道,并有信心对抗魔龙,掌控天象,那老汉觉得,这就是时候了。”

  程心瞻闻言也笑了,说,

  “寨主就这么相信我?”

  这是,吊壶里的酒又开了,寨主一边分酒一边说,

  “苗人能把白龙儿送给先生,先生能把苗人的白龙儿养出金丹来。魔潮初始,先生便想着苗寨,第一时间传信让他们避难,还保留了苗人所赠的烧刀子五十余年。这样的苗人朋友,我为何不信呢?”

  程心瞻抬头一口饮尽,胸腹处一片热乎,他没想到,三洞里面自己最担心的蚩尤洞反而是说起来最顺利的,也是最一心除魔的。

  “那寨主觉得,我们要反攻的话,应该先从哪一处着手呢?”

  老寨主与闳、白二位互相看了看,然后异口同声答,

  “百灵谷。”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