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 真形九变,曲祖有召

  虚空上漂浮着两道白色的火焰,火焰化生为两朵洁白的莲台,莲台散发着恐怖的高温,高温把虚空都烫得翻卷。翻卷的虚空像是扑腾的浪花,浪花又反过来衬托白莲,使得白莲看起来仿佛真的是身处于一片莲池之中。

  这样的一幕,看着绚丽又神圣,但却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白莲火焰散发出来的恐怖热浪足以叫人望而却步。

  两朵莲台,一朵上面浮着一座赤红的剑炉,另一朵上面则是飘着一条青色的长龙状藤索。

  在两朵莲台后面,坐着一个道士,正不断的往两朵莲台里投入五行之金以及各类灵材。随着仙火将两件法宝中的杂芜炼烧干净,再萃取出所投灵物的菁华,使之相结合,法宝的宝光便愈发耀眼了。

  剑炉上的大瘪坑已经恢复如初,上面的火鸟纹饰也变得更加真实,仿佛随时都会飞出来一样。而藤索的龙形也是愈发健全,首、角、鳞、爪、尾,一一显现,和一条被拉得细长的青龙几乎没什么区别。

  炼宝的过程,尤其是炼制龙索,这就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也是欣欣变化的过程,其中,还包含着程心瞻对神龙真形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里,他既在外炼法宝,也在内炼命胚。

  此时,绛宫中,云床上的命胚肉芽相比于最初的样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赖于充沛的丹气滋养和真精供给,当初那小小的白中透粉的芽点如今长得十分茁壮,个头窜的很高,到现在已经不能再说是小芽点了,而是一根丰满肥硕的肉粉色嫩藤。

  嫩藤并非笔直向上生长,而是自然向一侧弯曲,做胎儿蜷曲状。整体看起来,像是一把弯弓,又像是一条在龙蛋中孕育的幼龙。

  在内丹道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命胚的这种状态,这就是「成胎九变」中的第二种变化:「龙弓」。

  内丹道的术语没有一个是随便起的,「龙弓」二字,既取其形,又取其意。龙者,灵也,飞天也;弓者,张也,发矢也。都是奋发冲天的意思,将其作为胎儿第二阶段的名字,自然是寄以厚望。

  另外,「龙弓」二字,也点出了这一阶段的最佳胎貌——要像龙一样虬劲,像弓一样有力。

  程心瞻观想龙形,外炼龙索,内炼龙弓,到此时,俱臻圆满。

  他站起身来,张嘴一吸,火莲、龙索、剑炉,尽皆被他吸入口中,火莲、剑炉入心府,龙索入肝府。

  程心瞻从玄阳洞远眺群山,大雪纷飞,群山皆白首。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从无量山回来时,山中的枫叶才开始发红,到现在宝物炼成、修行小有精进,又是半年过去了。

  他御风飞出玄阳洞,来到了三清宫。

  “心瞻来了,坐。”

  纪和合每次看见程心瞻来总是笑盈盈的,等他仔细一瞧,又是讶然,

  “命胚二变,这是到「龙弓」阶段了?”

  程心瞻点点头,也不知道掌教到底是什么境界了,修行的又是哪些神通,自己从一境开始到现在,在掌教眼里好像一直都是透明的。

  纪和合点点头,笑着说,

  “我看过你归入宗藏的《太阳烧宫法》,确实是一道上好的法门,加上你洗丹圆满,丹气呈现金华之态,这样精气两相结合,所以你的「肉芽」不会差。你跟龙族的缘法又是极为深厚,那不必细看也知道你的「龙弓」定然具备真龙虬形。这样一来,你胎变的前两个阶段都可以说是十分稳固了,未来婴儿的成就不可限量。”

  对于这个评价,程心瞻倒是没太谦虚,他对纪和合自然也没什么隐瞒,直言道,

  “蒙祖宗垂爱,弟子运道确实还不错。掌教知道,当初人参果发芽的时候,弟子就在当场,见到了嫩芽出壳的那一瞬,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当精气合芽的时候,弟子就观想了人参果萌芽的真形。我想,弟子能在短短一年内芽变成龙,跟这个或许也有关系。”

  纪和合闻言拍腿,大笑,

  “是了!是了!我竟忘了你还有这般机遇。好呀,好呀!「肉芽」乃是胎变之始,一个「肉」字,由假转真,一个「芽」字,从无到有,你借人参果芽的真形养育,我想,你这起步,应该是当世仅有了!”

  程心瞻也笑着点头,这个缘法确实是可遇不可求。亲眼见过人参果芽的,除了自己和庸良,余者全是四境、五境乃至仙人,都是早早经过了胎变这个阶段的。后面,人参果长成树苗,这种真形便是再也见不到了。而且自己是擅长观想留形,并且心思活络,所以在胎变时才能想到引导「肉芽」往人参果芽真形上靠。对于庸良来讲,尽管自己已经提醒过了,但恐怕他也很难真正用得上。

  说句当世仅有,一点也不为过。

  “那这么看,你这前两个阶段就不能说是「稳固」这么轻巧了,用「圆满」二字也不夸张。”

  纪和合摩挲着下巴。

  程心瞻并不否认,他当然是在追求圆满,或者说,他一直在追求圆满。一境时,以内景法辟五府得圆满,三境时,以四洗而成九九紫霄得圆满。二境自己以天罡地煞龙虎真形结丹,罡是古雨罡,煞是第一煞,也能称得上一句小圆满。

  只不过二境命藏特殊,周天窍穴可以边修行边开辟,所以自己当初未曾全部开辟就提前结了丹,还留下了一些尾巴。但是,在步入三境后的这些年里,随着分神化身修行,持续不断的开辟窍穴,加上两次专门为「肾精入绛」和「丹气入绛」的路线进行专项窍穴开辟,到如今,体内的窍穴已经开辟十之八九了,剩下的,就只有从紫阙神照绛宫的沿途窍穴了,也是在陆续开辟中。

  程心瞻计划的,是成胎圆满和命藏圆满同时达到,以无漏之身迎接三灾,这也就是他能想到的兼顾最快和最好的最优解了。

  “如果前两变都已经圆满,那就没理由不炼出来一个真形九变、俱皆圆满了。「龙弓」的下两个阶段依次是「莲房」和「藕精」,都是和莲花有关。道之形,在灵为人,在器为玉,在花为莲。如果你想圆满胎变,那接下来就要观悟莲花道形,你可有什么想法了?”

  纪和合猜出了程心瞻的意图,饶有兴致的问。

  程心瞻闻言把左手一翻,掌心浮现出一朵血红的莲台,他说,

  “弟子之前在天鞘山除魔得机缘,拿到这朵「浮生焚业火莲」,并炼成了化身。这朵灵根无茎无藕,叶和根都直接长在莲房上,正适合用来观悟莲房。多年前,掌教还赠与弟子一朵「九孔无尘莲」,弟子曾经拿来做过一段时间的化身,因此对藕形也有了解。当然,这两个只是参考,在往后的修行里肯定还是要多多参看莲花,参悟出更为圆满莲形来。”

  其实,他近些日子炼器时,以火焰凝结莲花,就是参悟莲形的一种手段。

  纪和合点点头,说,

  “无论「浮生焚业火莲」还是「九孔无尘莲」,都是不错的灵根,你又有拿来寄神化身的经历,所以正常来讲保证胎变肯定没问题。但这也正如你所说,只能用来参考,毕竟这两者相比于人参果芽和你自己对龙形的见解比起来,又差了不止一筹。”

  他想了想,说,

  “这样吧,看你自己,如果你想在山中休息一段时间,那就去百草山,山上有青白湖,植荷花千亩,各类灵莲无数,管你观悟莲形应该差不多。要是你想出去,我建议去罗浮山,罗浮山的莲花洞天灵湖更大,灵莲更多,是天下间有名的观莲胜地。我写一封荐书给你带去给师正道长,让他领你进洞。”

  程心瞻闻言稍作沉思,然后不答反问,

  “掌教,沐龙杖现在已经受制了吗?”

  纪和合颔首,

  “当然,这算不得什么难事,元神、金丹、元婴,全部上了锁,人现在还关着呢,怎么,你要用吗?”

  程心瞻点头称是,

  “如今滇文有法道兄坐镇巍宝山,臧教主坐镇哀牢山,两道门户把无量山护在身后边角,安全无虞。无量山现在由魔改旁也已经走上正轨,宗里枢机山和白虎山也有人在那看护着,我再过去的意义不大了。

  “滇文那边就交给闾山派吧,他们在那的积极性更高,发挥的作用远比要在八闽、庾阳大。等他们坐稳哀牢山,感受到滇文的好山好水,那时,都不需要我们催促,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抚仙湖,投向南盘江。到了那个时候,法道兄坐稳了胎,万高鸣破四境,巍宝山和无量山也堪用了。”

  “那你呢?”

  “既然把闾山派调去滇文了,那弟子自然要去庾阳补缺,我把沐龙杖一起带过去。他是南派的沐王,哀牢山易主后估计南派都当他死了,等到他出现在庾阳前线的时候,我想南派诸魔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弟子就借住在罗浮山,既可观想莲形,也可抵御南魔。”

  纪和合安静听着,又忽地一笑,

  “你要是没修行,在凡间估计也是个大宰辅、大将军。”

  程心瞻笑着摇头。

  事实上,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在滇文还要再待得久一些,想着怎么也要跟人英见上一面,劝他入道。甚至于,收服哀牢山也不是请闾山介入,他一开始是准备强攻的,埋入土剑的最初目的也不是作为送物标引,而是为了稳固哀牢山的地脉,以免在强攻中被打的乱七八糟。

  不过,在第一次打哀牢山时,有乌蒙王迅速介入,又有钟元觉作为拦路虎,这才让他改变了想法。

  按理来讲,乌蒙王离山,作为镇守蜀南的四境大修士水镜子,应该立即攻打乌蒙山才对,逼迫枭龙归巢。但是,水镜子却没有那么做。而作为飞真七仙中第一个跻身四境的人,钟元觉在滇文察觉到自己跟魔道交手,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出手帮忙合力除魔,而是选择埋伏在一边堵住自己的去路。

  这让程心瞻感到峨眉对自己的恶意太大了——甚至超过了除魔。这就很匪夷所思了,兄弟阋于墙,尚且要外御其侮。峨眉这是连正魔之争都不顾了,也要来诛杀自己。这让他心生警惕,意识到滇文不能久留了,基于钟元觉和水镜子的所作所为,他不得不做出更为离谱的猜测——峨眉和魔教会不会主动互相勾结来围杀自己。

  正因如此,他才改变了强攻哀牢山的想法,也暂时放弃了暗上碧鸡山的心思。他意识到,如果再一次大张旗鼓现身,那过来的可能就不止萧有时和钟元觉了。所以,他才想到了外引强援,并决定就在无量山中出手,直接咒杀沐龙杖。

  等到大功告成,他既不搜地刮宝,也不耀武扬威,把哀牢山完全托付闾山派,自己拿了昏睡中的沐龙杖与龙藤后,悄无声息就离开了滇文,回到了三清山。

  而庾阳前线虽然说也危险,可局势却和滇文大不相同。那里两军对垒,虽然激烈程度要比滇文高得多,但是起码后背是安全的,打不过就撤入本营,陷入围杀之境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更适合如今名气渐盛的自己。

  “这样安排也好,罗浮山是本家,外加守仁也在庾阳,彼此还有个照应。不过你别急着走,等几天,你先去趟五府山,找一下曲祖。”

  纪和合说。

  程心瞻闻言有些疑惑,找曲祖做什么?五府山本来就是宗门禁地,自打看守人参果的人从通玄祖师换成曲祖后,能自由进入五府山的人就更少了,除了掌教和自己,余者是无诏不得入。而程心瞻自己其实也基本不主动进去打扰。这是因为曲祖留世不少年了,又从洞天里出来接触地气,不能再沾染过多的生人气息,怕压不住飞升。

  纪和合看出了程心瞻的疑惑,便出言解释道,

  “曲祖不日就要飞升了,给我传了信,走之前想跟你说说话,你在身边也能近距离观看飞升。”

  “什么?”

  程心瞻讶异,曲祖要飞升了?

  纪和合点点头,

  “确实比我们想的要早一点,人参果树地气太重,对留世天仙而言影响太大,曲祖已经要压制不住了。哎。”

  说到这,纪和合叹了一口气,

  “我们三清山崇尚清气,没有证地仙的传统,除了极少数情况,在前路受阻或是寿元将近的情况下会考虑尸解成仙,一般而言,都是在五境的时候合道天机,求证天仙果位。

  “而且当下很不凑巧,原先还有两位渡天仙劫失败的散仙留世,但分别在百年前和六十年前,一位劫满飞升,一位薨于第七次散仙劫,所以当下山里是没有散仙存世的,如今在洞天里留世的,都是天仙。可我们偏偏是得到了一件地仙之祖的宝贝,这就叫人难办了。”

  不过说完这段话纪和合自己也笑了,

  “哈哈,我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地仙之祖的宝贝放到外面去足以叫一众仙宗打破脑袋了。但心瞻你也不必担心,曲祖飞升后,洞天会再出来一位仙人继续守仙树的。

  “我其实也快了,应该是等不了你炼出尸解丹的那天了,到时候我渡过成仙劫,也会选择进入洞天留世,等到前辈们一一飞升,我就会出来继续守仙树了。至于再以后,守真和魁元帅修雷道,肯定要证天仙的,好在通玄已经明确自己要转证地仙了,笃宜则是还在考虑,如果他们俩有一个成了,等日后有地仙守人参果,到那时候就不用换的这么勤了。”

  程心瞻听着便道,

  “掌教,人各有志,要是祖师和苏教主有志天仙,也不必让他们改。现在洞天里还有仙人,加上您也留世,等到您出来守完仙树要飞升的时候,弟子估摸着也差不多了。”

  纪和合闻言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嘴角扬起来,笑,止不住的笑,盯着程心瞻哈哈大笑。

  虽然话没讲透,但他又岂能听不出来,曲祖是明四百三十二年出的洞天,现在眼看着明四百七十二年就要过去了,算下来守仙树守了整整四十年。而心瞻并不知道洞天里到底还有几位留世仙人,他也没有开口问,那他只能按最少一位去算,再把自己加上,那就是最少两位,如果都按四十年来估,那也就是说,天仙守树按最少的算,还能再守八十年。他说不需要别人去改证地仙,只需要等他,那意思就很明显了:

  这位三清山历史上最年轻的万法经师,要在未来的八十年内证得地仙!

  这孩子自修行以来都是谦慎得体,没想到今日却是以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来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这样的话,换作别人来说,定是要招来耻笑的,可从他口里说出来,听着又是这样理所当然。

  纪和合抚掌大笑,笑了好大一会才平复下来,他说,

  “好,好,我要是在飞升之前能看到你证地仙,那人间于我真的是无憾事了。你也别担心,我自然是做不出叫人改换道途的事。通玄是出去建袭明派之后才萌生的证地仙的想法,估计是和阴族有关,也是想多照顾照顾新生的教派。笃宜那边我更没干涉,她之所以想证地仙是因为现在仙界局势很不明朗,已经影响到下界了。”

  “那又是怎么回事?”

  程心瞻连问。

  纪和合不答,而是挥了挥衣袖,说,

  “去吧,找曲祖去,曲祖会告诉你的。”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