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凝望着你们风尘仆仆的身影,向来坚韧的她,此刻眼眶也不禁湿润。
即便丈夫身陷囹圄,弟弟卫高被囚于大理寺。
老妇人从未有过今日这般失态!
她深知自己不能倒下,她是陆家的气。
当年南下,她一个妇人在京都开府建衙,她从未丢过陆家一丝一毫的脸面。
若不是侄女被压在西厂,她不会去求人,这也是陆家的骨气。
老妇人走遍了二十多户人家,面对的却是一次次的闭门羹,但她却未曾流露出丝毫的失望。
人情冷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些。
她都明白。
她也知道!
然而今日的老妇人,泪水却有些止不住。
年幼时依赖父母,人之常情。
父母之爱,为计深远。
长大了,父母依靠子女。
子是父的威,子是母之胆!
她从未想过要寻找自己的两个儿子,但老妇人深知道!
他们定会来的。
当年他们的父亲被困虎牢关,命悬一线,两个儿子却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父危,儿岂能不至。
父子三人,明知必死,生死相随。
陆家没有贪生怕死之人。
孩子他爹,多年来虽未曾寄信至终南山,但每一封来信,他都反复阅读,珍视不已。
陆佳轩每次回家钓的鱼,都会留下一尾,说是给儿子们留的。
这些年过去,后院的池塘已经是一满潭鱼,鱼鳞翻滚。
“神洲,幼安,你们瘦了。”
老妇人嘴唇有些颤抖,心中有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这一句。
他走到母亲面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声音温柔:“娘,儿子回来了!”
这位老妇人,已几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
你凝视着年近六旬的母亲,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父母在,不远游!
父亲年少壮志凌云,北上二十载,伱和陆羽都是母亲一手带大。
你们成年便去终南山修道,又在北地多年。
母亲大多时候一个人。
老妇人不信佛,可是你们兄弟北上那些年,母亲常在佛前长跪不起。
陆羽也是道:“有我们在,我看谁敢伤了父亲。”
母亲泪水止不住。
她连声说着:“好,好,好!”
你扶住母亲走进陆府,虽比不上京都的大户人家,却也是“五脏俱全”。
陆家还有四五个丫鬟和两个管事,以及四五个看家护院的仆人,都是你当年亲自查验之人。
本来家中还有十几名悍卒,父亲也是遣散回去安家了。
你对人心洞若观火,深知他们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人心驳杂,变化无常,但是母亲对待下人都是极好。
陆家落难,也未有人大难临头各自飞。
一众仆人们见你们归来,心中的不安和焦虑也随之消散不少。
纷纷对你行礼,叫着“大公子”。
你陪母亲吃了一碗素面,这些天来,母亲因为担忧几乎未曾进食。
陆羽告诉你,附近也有人暗中盯着,其中不乏宗师级别的高手。
你微微点头,表示已经知晓。
这一路来,有太多的眼线关注于你。
你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引人注目。
饭后,你告别母亲,带着陆羽出了门。
母亲知道你已经能担起这个家,对于你做任何事她都支持,何种结果她都能承担。
走出陆府。此时!
父亲在关闭在刑部大牢。
舅舅在囚禁在大理寺。
舅舅的女儿,表妹被压在西厂。
你心中早有谋划,面对此事 于是……你选择。
1.前往西厂,救出表妹。(提示:若是有人从中作梗,表妹危险,父亲和舅舅此时安全。)
2.去面圣。(提示:事情将会往好的地方发展,会有人阻碍,表妹恐有危险。)
3.去大理寺。(提示:父亲和舅舅安全无虞,事情可能得不到进展,表妹可能遇到危险。)
4.静待明日。(提示:父亲舅舅安全,表妹恐有危险。)
5.直接去刑部大牢。(提示:事件升级,后续的发展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料,父亲、舅舅、表妹,甚至母亲,恐有危险,后续收获超出想象!)
6.亲自参与。(1/3)
大鼎之上光幕流转,最终定格下来。
俞客看着上门出现的六个选项。
心中倒是有了犹豫。
其中五个选项就是今日的抉择。
明日便是三司会审!
从提示上来看,父亲和舅舅起码是安全的。
既然虽有的选项之中。
三司会审之前父亲和舅舅,除开选择5.去往刑部大牢之外,其他都无危险。
其余选项之中都会其他进展。
但是!
第5个选择,提示之中,还有其他的变故。
俞客微微思考,应该去刑部大牢,可能会起和朝廷真正的正面冲突。
此时,还未到时候!
这个选项排除掉。
除此之外,其余选择都有提示表妹危险的。
俞客微微思量。
还是觉得稳一手,他这次为救人而来。
1.前往西厂,救出表妹。(提示:有人似乎有不轨之心表妹出现危险,父亲和舅舅安全。)
俞客决定好选择,模拟继续 你与陆羽前往西厂,并未刻意隐瞒行踪。
消息如飞鸟般迅速传遍京都的每个角落,有人将这些消息直接带入了皇宫的深处,有人则秘密传递给了朝中重臣的府邸。
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等部门的探子也都纷纷收到了相关的奏报。
这些消息在京都中迅速传播开来,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
表面风平浪静罢了!
此时!
江南道的天空,被滚滚烟尘所笼罩,十万大军如同洪流般南下,马蹄如雷,震动着大地。
陆家旗帜在风中飘扬,引领着这支威武之师。
前方探马疾驰,两侧轻骑引路,旗官受命调度,十万大军如同一人,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封海平坐镇中军,眼神锐利如鹰,他轻调马鞭,引领着这支庞大的队伍。
军镇者,不可大意也!
“持军齐整,秋毫无犯。”
这是当年北风诸将对封海平的赞誉。
陆家军之中少有的几人,能够指挥大军团作战。
随着距离的缩短,大庆京都已经遥遥在望。
窦固立于马上,望着前方的大庆京都,眉头微皱,沉声道:
“此行顺利,明日午后,我军便可抵达京都郊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不过,这大军虽然南下得突然,但沿途的邑侯们多半已经得到了消息,此刻恐怕已经传回京都了。”
他们早已规划好路途,几处重要的关卡也早已有人打通,以确保大军能够顺利南下,直逼京都。
一路畅通无阻。
北地之下,江南道一路向南延伸,直指繁华的京都。
数年前,虽有大臣建言设立关隘,旨在抵御北风的凛冽,更是防范北地野心。
然而!
上一任庆帝突然驾崩后,朝中权力斗争激烈,这一举措便被搁置。
封海平笑道:
“明日破晓时分,京都的朝堂之上,定将震动于我军南下的消息。”
“无需顾虑,届时,马踏千军!”
周六mmp,打工人太难了,让读者老爷们久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