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溟宝府内,经卷狼藉的景象已被忙碌取代。
黑枭与小青姑这对“准旁门教主”,兴致勃勃地将《化生玄煞秘录》的第一阶段理论补全完善,好尽快的给付诸于实践,来实现旁门教主的美梦。
天下修士如过江之鲤,便如大小青姑也不过其中一二微尘。
她们姐妹二人入道也有二百余载,杀人不少,救人也多,奇缘际遇都有,但是名声主要还是在宝光州浑水山上谷一带广为流传。
小青姑心里清楚,在正道三宗的眼内,她们姐妹俩不过稍微看得过去的旁门后起之栋梁,同玄门正宗内的真人法师难以相提并论。
即便它日姐妹俩有幸得道,亦不过被称上一句散仙。
唯有这开派立宗,才能一举扬名宇内,走到哪里都被高看一眼。
因在这立宗的背后,还有许多无法言说的天大好处,就是正道玄门也得收起傲气成见,多加礼敬。
在寒溟宝府内,完善初章的过程中,小青姑更切实的感受到枭郎的才情。
初章之中有许多在她看来难以融会贯通的关隘,总能在枭郎一番旁征博引之下,轻松的解决。
她虽然清楚其中少不了那本无字书的帮助,但心中仍是忍不住对枭郎起有崇拜之情,同时也对枭郎与她分享无字书的秘密,感到一种浓厚的信任。
因此,即便在她和阿姐传讯通信,向其求教魔法上的妙谛以增补初章,也未曾将无字书的秘密告之。
这日里,二人出府,又去探地寻脉。
“地煞阴穴乃此初章上的根基,小刺峡上的煞气虽寒,我却嫌它驳杂稀薄。”
黑枭立于峡口外的黑水河畔,背对着刮来的寒风冰屑,指尖捻动地丘舆图,目光扫视河滩,又道:“需寻一处天然阴煞,来引其为我所用。”
“也可自造一处。”
小青姑补充说道:“地脉有灵,可聚煞眼,小如泉池,大如江湖,为一方阴土之始源,也是福地之根。按理来说,灵山福地下的地脉煞穴自然是「立坛造穴」的首选。
其次就是战场遗址、万人枯冢、地肺火眼边缘阴寒处,还有江河阴煞漩涡,亦或是极阴极寒之地。
这些地方也有煞质沉积,也就是所谓的杂煞,一般多为筑基三境的散流,在降阳龙这一功课中所取用。
那小刺峡内的地脉虽弱,不具天然煞穴,但是我们若以法力将流入峡中的那条黑水河旁支细流仔细疏导,再缓步改造峡内的风水,将原上黑水河,附近阴寒之地的煞质,全部引流沉积于小刺峡内,定能在此造出一处煞眼魔穴。
如此一来,可为后续穴上立坛打好基础。”
“哈哈,夫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我听凭夫人发令。”
在《叱魔役神法册》入门功课「神感召」这一步,也是先要寻穴造坛,因此小青姑可谓熟门熟路。
小刺峡中光线晦暗,视物朦胧。
那一条流经峡底的黑水河旁支细流,其水质若沉汞一般,不闻潺潺流水之声,只有冷寂霜气扑面而来。此水与荒原黑水河同源,可寒意尤甚。
二人在这条细流之上并肩,立足于小青姑所放的道道魔影之上。
小青姑将她那一柄地阙易魔焰光叉祭出,将此宝器当空一运,叉体一翻,三股尖叉对准细流内的沉冰,喷出一束又一束的琉璃焰光,焰落冰化。
“来!”
黑枭对峡口千丈高处所悬寒溟宝府一招,府中混溟池一根甘露水柱内,催消二扇脱府飞出。
这二扇乃是鳖壳扇制样,全用水鹅羽毛编制,形如鳖壳。
从前老星君在宝府内炼丹之时,此二扇便是用于丹炉灶口催火、消火之用。
他暂将消火扇别在腰上绦带后,拿起催火扇对着那些化冰焰光猛地一扇,霎时焰火铺摊于河道,坚冰寒霜全数化去,冒着蒸汽的河水开始奔腾起来。
如此施为之下,一路在峡底扇开光焰,蒸汽氤氲,暖河潺潺。
“好水。”
黑枭笑道。
“这可不够。”
小青姑没有喜色,道:“咱们得将这峡底的河道扩宽,尤其是将此细流与黑水河的岔口处疏通,使这主河旁流两个河道内的水脉灵机可以连贯。
而后我再坐忘入定,阴神出窍深入数千丈的地肺之下,以五行生克制化之妙,于午时从那里的地、火、风、水中引出地肺毒火,往数千里的土层上缓缓泄流。
一直到小刺峡内产生无穷地热,才可永保峡中活水不被封冻,这样此地才有一点风水。
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造出一口煞眼魔穴来。”
“夫人辛苦了。”
黑枭上前拥住小青姑道。
“请夫人去府中歇息,调养精神,暂将宝叉借我,这等扩道苦活,由我操持便可。”
“不可。”
小青姑非是不愿借,而是她这地阙易魔焰光叉可是千花洞中一宝,非是等闲宝器,如无一定的魔法造诣,难以自如运用,还易被宝叉引动内魔、旧伤,及其妄念,自内焚身。
“夫人不要小觑于我,我这一副妖身秉承开明天兽一丝形神之妙,何物不能御。”
在拿过宝叉后,黑枭持叉喷焰,道道焰光穿空,如灵蟒蜿蜒过岸,土质地岩立马化开,熔熔一片。
再将手中催火扇于左右分挥,两岸处的熔岩更旺,流焰热浆在两岸扩展,造成大面积的塌陷,使得小刺峡底的河道更宽更深,转眼已扩百数十丈。
见到枭郎妖法澎湃,小青姑这才放心的上遁回府。
峡底,黑枭吭哧吭哧的干起活来,河面晕开的热光,蒸腾的雾汽里,到处可见黑枭忙碌的身影。
在峡底河流同黑水河岔道这一段,那是最为吃力的一段。
这里的水势较为湍急,在将岔道岸口给烧化扩宽的过程中,不知哪里烧多了,黑水河里数千钧的大水,一下急慌慌的冲出,眨眼间就黑枭冲出个小湖小河来。
河岸上的口子被冲大,连小刺峡新拓垦的河流都要从此处倒流出来。
几次失误之后,黑枭自然也是学聪明了,每次将一段岸土上烧开一点,便拿另一把消火扇,给熔开的岸边扇冷、硬化,给淤堆成一堵厚墙似的。
如此连轴转的忙活小半个月,这份苦活总算是快收尾了。
在此期间,还有些意外收获。
前面几次大水冲岸之时,从黑水河深处竟是意外带出了大块的残骨,个个都有屋舍一般大,有像舢板,有像礁石,骨色如焦,入手冰寒。
这些外形奇大,质地坚硬的残骨,估计是东海里那些蚝蚌贝介之类的尸骸,从海流里冲到地丘黑水河,黑枭决定拿来当作建造祭坛的材料。
虽说府里的灵料不少,无论是混溟池里,还是老爷子备下的,都很充足,另外小青姑也带来许多家私,但是黑枭也不确定新法初章实验几次才能成功。
虽说情况如此,但黑枭信心充足。
因为在本体那里,也在同步进行实验,进度和心得都是远超他这里。
当然,这并非他这里没有意义。
将催消二扇插在腰后,黑枭提着宝叉回到小刺峡内。
在这里的河道上,还浮游着从上游飘下的蒸汽,黑枭在河上飞遁,带出的尾流轻轻扫开水汽。
他才靠近峡口,便能觉察到一阵暖意,他知道小青姑已经从地肺之下导出地热,使小刺峡可以终年常温,不过这种大范围的地热,还是需要定期施法维持。
“来看这个。”
峡口顶上,小青姑站在一片魔影内,虚举着一座玉冰方碑。
“甘水!”
见到碑上的两个古篆,黑枭明白小青姑这是要给小刺峡中的河流起个名字,于是接过这一方碑,将其落在小刺峡前的河畔旁。
在这甘水河畔,昔日荒寒死寂的小刺峡,如今弥漫着一股奔腾的活力。
河水内暖流潺潺,因持续的地热蒸腾着细微的白雾,飘出峡外又成了空中摇曳的霜粒寒尘,这峡内风景与峡外的刺骨朔风形成鲜明对比,不免让二人产生一种成就感。
“该去看看咱们的煞眼魔穴。”
黑枭极是欢喜的说了一声,拉着小青姑的小手来到峡底开阔处。
此处正是甘水河一处平缓回湾,内中河床深阔,被黑枭以法力硬生生扩出六十丈方圆,小刺峡一面峭壁底下,都被他烧空了一些。
在二人落脚之处,已经不再是板结的冻土,而是被宝叉反复灼烧,又经消火扇急速冷却后所形成的光滑岩台。
“便是此处了。”
黑枭指尖点向此处回湾的河床中央,那处河水浓浪浑波来回翻涌,回卷如黑油一般。
轻轻的捧上一手水来,能见水里有发丝似的东西,一旁的小青姑皱眉道:“小心,水里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