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庭三郡

  西突厥军队遭遇的是隋军前军,由徐世绩统领的一万五千军队。

  徐世绩目光锐利地盯住西突厥军铺天盖地出现在草原上,向隋军汹涌杀来,徐世绩发现这支突厥军和草原突厥军有些不一样了。

  这支突厥军居然有盾军,最前面排成长长的队伍冲锋,手执巨盾,大约有一千人,这是敌军的前锋,他们的任务是冲破隋军的弓弩阵,以便让后面的骑兵军杀进隋军队伍中。

  徐世绩也不得不佩服西突厥人的作战进化,居然出现盾军,这确实是骑兵突击的有效手段。

  但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墙梯,西突厥军怎么也想不到隋军带来了对付盾牌的利器,徐世绩冷笑一声,喝令左右:“箭雷准备!”

  两千箭雷军分为两排,刷地举起了冷冰冰的一千部重弩,锋利的铁箭对准奔腾而来的突厥骑兵,箭尖在刺眼的阳光下中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西突厥的盾军已经杀到在两百步外,徐世绩一声令下,“射!”

  “咚!咚!咚”密集的鼓声敲响,紧接着一片咔咔声,一千支箭雷带着无以伦比的强劲力量向西突厥军秘密的人群中射去。

  只听见一片轰轰轰的爆炸声,随即是西突厥军的嘶声惨叫,火雷在人群中爆炸,密集的毒钉射透了西突厥军士兵的身体,甚至穿身而过。

  中间第二集团的两千西突厥骑兵纷纷惨叫倒地,紧接着第二波一千支箭雷脱弦而出,雨点般射向西突厥骑兵,又是数百西突厥骑兵被直接射翻。

  一连三轮劲射,西突厥军死伤近三千人,由于隋军几乎是一气呵成,在极短的时间内西突厥军并没有反应过来。

  当三轮箭毕,西突厥军这才被吓得魂飞魄散,这种能产生剧烈爆炸,毒钉穿肌透骨的箭雷,它所产生的强大杀伤力令西突厥军士兵胆寒了,西突厥军调头向西北方向亡命奔逃,

  隋军骑兵在后面追杀,杀得西突厥骑兵尸横遍地。

  不断有战马摔倒,这是毒性发作了,骑兵挣扎着爬起身没跑几步,便被追上的隋军骑兵一刀砍去脑袋。

  九千西突厥骑兵最后逃到车师古道时已不足四千人,车师古道这里有一千骑兵接应,让他们稍稍安心。

  五千骑兵进入车师古道,向伊丽河谷方向逃去。

  隋军一战击溃了西突厥军,占领了高昌国。

  高昌县的十几万汉人百姓听说隋军到来,倾城而出,载歌载舞欢迎自己民族的军队。

  高昌国的汉人比例超过了伊吾国,达到七成以上,五十万人口,汉人近四十万,主要是汉朝遗留已经五胡乱华时代,大量汉人逃往边疆,由汉人建立的高昌国自然成了大量陇右、河西百姓的逃亡之地。

  萧夏也是看中了高昌国和伊吾国的汉人,才下决心灭掉高昌国和伊吾国,把它们变成大隋的郡县。

  李靖召集高昌县数百名士绅,这里面很多都是高昌国的官员,李靖对他们宣布了朝廷决定建立高昌郡,并宣布了朝廷吏部的任命。

  刺史徐岚,长史李瑾良,同时又宣布了几个县官员的任命。

  高昌郡一共有五个县,除了郡治高昌县外,还有天山县、交河县、柳中县和蒲昌县。

  而且高昌郡距离安西的焉耆镇很近,翻越南面的银山就是焉耆镇,距离龟兹镇也不远。

  所以拿下高昌郡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用高昌做桥梁,沟通了北庭和安西。

  李靖随即将后勤调到高昌,但李靖并不打算将后勤放在高昌,高昌北面是天山,要穿越天山,后勤运输太费力。

  李靖便将目光投向了天山北面的金满城,这座城池曾是车师国的都城,是汉朝军队修建,唐朝就以金满城为治所,建立了庭州,北庭节度府就设在金满县。

  大隋朝廷早已意识到,必须要在天山北面建一个行政区,金满城就落入了朝廷的眼中。

  休整了三天,大军继续北上,沿着车师古道向天山北麓而去。

  车师古道其实就是横穿天山的一条峡谷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路。

  如果商队要走伊丽河谷,那就必然要穿过车师古道进入北庭,如果走南线,那就要南下翻越银山,走焉耆、龟兹一线。

  所以高昌国也是丝绸之路的分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但从另一方面,高昌国位于盆地,四面环山,一旦被大隋控制,基本上就不会再丢失,除非是唐朝后期那样,失去了河西走廊和整个西域,被吐蕃和回鹘瓜分。

  从战略位置而言,高昌国更适合成为后方,偏重于防御局势,如果战局处于进攻开拓状态,那么天山北麓的庭州更重要一些。

  数日后,隋军主力抵达了金满城,金满城内也有汉人,但人数远没有高昌国多,约万人左右,由于车前国早已灭亡,金满城属于高昌国的疆域。

  李靖当即在这里宣布建立第三个郡,北庭郡,将金满城改为金满县,将另外两个小城,奇台城改为奇台县,蒲类城改为蒲类县,同时由徐世绩出任北庭行营总管。

  但北庭行营总管的管辖范围很广阔,不光是高昌、伊吾、北庭三郡,还包括伊丽河谷以及碎叶。

  接下来,隋军真正的硬骨头是伊丽河谷和碎叶,基本上就是和西突厥决战。

  李靖以金满县为后勤重地,命令大将王孝师率军五千坐镇金满县。

  李靖继续率领四万大军和五万头骆驼继续杀向伊丽河谷。

  伊丽河谷北面是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车岭,南面是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天山,两座大山正好相汇形成一个夹角,这里就是伊丽河谷的起点。

  但进入伊丽河谷有南线和北线南线是乌孙古道,穿过天山到龟兹,另一条线也叫乌孙古道,穿过天山到姑墨。

  而北线则叫弓月古道,经过今天的赛里木湖和独库公路,隋军在弓月城遭遇五百突厥军的阻拦,但再艰险的军城对隋军都是小菜一碟。

  经过一个时辰激战,隋军轻松拿下了弓月城,全歼五百西突厥军,并从这里突厥士兵口中得到了一些重要情报,比如伊丽河谷内有牧民大帐五万顶,军队三万人,牛羊数百万头。

  夺取弓月城后隋军继续南下,穿过车岭大峡谷,十天后,大军终于进入了伊丽河谷。

  这里是整个中亚最富饶的一片土地,整个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里,呈现在隋军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洲,到处是大片大片森林和草原,南北是皑皑雪山,这里降雨丰沛,无数条河谷汇集成伊丽河,向西方夷播海流去。

  但摆在李靖面前的形势也很严峻,他不仅要击败西突厥,还要伊丽河谷内建城,驻扎下来,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补给。

  紧靠金满县的后勤补给远远不够,他必须要夺取西突厥在伊丽河谷内的牛羊,不能让它们跑掉。

  进入伊丽河谷后,李靖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尽快和西突厥军主力决战。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