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率领的五万西征大军抵达了敦煌,这时他得到消息,西突厥出兵三万东征高昌国,高昌和伊吾两万联军在轮台和西突厥交战,高昌和伊吾联军大败。
后面就没有消息了,这个时候,李靖倒不急西进了,下令大军在敦煌郡驻扎下来。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去救援高昌国,而且冬天来临了。
现在是十月中旬,这是农历,公历是十一月中旬了,进入北庭的星星峡已经下起了小雪。
如果没有高昌兵败的消息,李靖大军进入北庭后还有补给过冬之地,可如果高昌已经被西突厥占领,五万隋军进又进不了,退也退不了,被困在北庭一个冬天,最后不战自溃。
这种冒险就是兵家大忌了。
官衙内,李靖正和敦煌郡刺史陈孝意讨论军队过冬问题。
陈孝意是鄯善郡兵马副使兼且末县兵马使,他和曹太岳为大隋守住西域十几年,都得到了提拔,曹太岳出任张掖郡刺史,陈孝意则出任敦煌郡刺史。
“可以将一部分军队驻扎在城内,我昨天看了一下,如果不考虑冬天训练,城内军营可以容纳两万军队,另外三万可以驻扎在县城南面,紧靠城墙,这样既可以避风,同时把哨兵安排在城墙上。”
李靖沉吟一下问道:“城外军营的水源怎么解决?”
“可以掘井取水,或者挖一条水渠,连同敦煌河,不过冬天会结冰,需要大量燃料化冰煮水。”
现在隋军最不缺的就是燃料,他们携带了大量蜂窝煤,张掖那边还会提供大量三珍饼,燃料足够。
李靖欣然道:“那就趁现在还没有结冰,引了一条水渠过来。”
次日一早,五万大军开始挖掘水渠,大军干得热火朝天,进度很快,最多三天就能完工。
就在这时,一支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为首斥候向李靖禀报道:“启禀将军,晋昌县那边出现一支残军,约数百人,护送高昌国的王室。”
李靖一惊,难道是高昌国被西突厥攻下了吗?
他连忙翻身上马,率领三百骑兵赶往百里外的晋昌县。
晋昌县位于两条主官道分岔上,向西去北庭,向南去敦煌郡和鄯善郡,这里是丝绸之路南线和北线的分道处,生活着大量粟特人,同时也驻扎了三千隋军。
抵达晋昌县的数百残军正是高昌国王阚伯雅和王后。
高昌国决定向隋朝求援,但事机不密,被西突厥收买的大臣派人赶去伊丽河谷告了密。
西突厥叶护阿史那泰立刻率领两万大军前来兴师问罪。
阚伯雅派兄弟阚昌玉率一万五千大军,配合伊吾国的五千军,在轮台迎战西突厥大军。
尽管双方兵力一样,但实力相差较大,高昌联军抵不过两万西突厥骑兵,联军大败,阚昌玉和伊吾国王都不幸战死。
阚伯雅已经无兵抵挡,他一边派丞相向西突厥投降,他自己则带王后自我放逐,离开高昌国,前往大隋。
这也是草原上规矩,失败后如果不愿投降,也可以选择自我放逐。
年迈的阚伯雅见到李靖,忍不住失声痛哭。
年迈的阚伯雅见到李靖,忍不住失声痛哭,李靖好言安抚他,又派军队将他护送去张掖,等开春后再护送他们去洛阳。
李靖当然不会让阚伯雅和自己在一起,他的任务可不光是击败西突厥,他还要北庭建立三郡一府,高昌郡、伊吾郡、西州郡和伊丽府,把北庭完全纳入大隋的版图。
如果带着高昌国王去收复高昌,让他怎么建郡?必须将高昌国王送走。
高昌国王阚伯雅一行当天就被送走,十天后队伍抵达了张掖,在他们抵达张掖的第三天,一场暴风雪席卷河西走廊。
整个河西走廊变成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洛阳,天刚亮,无数洛阳商人都跑到洛水码头上,今天将有今年的最后一批货船到来,官船和民船都有,规模盛大,商人们把这天叫做抢尾货,错怪了今天这批货物,下一批货物就要到明天开春了。
河水冰冻三个月,这期间有腊八、新年、上元和春社四个大节日,都是销售旺季。
备货充足对商人们尤其重要,而且抢尾货的价格都比较便宜,南方过来的商人们也想尽快把货物卖掉,赶紧回家过年,各种商品比起平时普遍要便宜一成。
上午时分,一支由几千艘货船组成船队终于出现了,缓缓驶入城内,码头上敲锣打鼓,商人一片欢呼,大家都一拥而上,在民船码头上占据了有利位子。
洛水北面是官船停泊,而南面停满了民船,十几里的河边全是南方来的各种货船,商人们直接在船上出摊,开始卖货了,数十万百姓都跑来,就仿佛过一个盛大的购物节。
今年卖得最火爆的便是绵,大隋虽然羊毛也不少,但羊毛制品主要供应军队,帐篷、地毯和军绒衣等等。
而普通主要是用绵,绵在开皇年间还是奢侈品,只供应官员,现在随着木绵树在南方各地的大量种植,绵早已走进千家万户。
从最早的几贯钱一两,现在是百文钱一斤,两斤绵就能做一件棉衣,四斤做一件绵长袍,深受百姓欢迎。
尤其今年是大年,木棉产量极高,价格就开始跌了。
在十几里的沿河市场,专门有一个区域就是卖绵,数百艘大大小小船内全是木绵,都是一袋一袋的卖,一袋二十斤木绵一贯钱,但需要自己找铺子剥绵取籽,但算下也只要六十文一斤,比市场上百文一斤便宜四成。
现场简直抢疯了,一家买一大袋,家里每个人都可以盖棉被了。
御书房内,有侍卫给天子萧夏也送来一袋木绵,铺得一地都是,几名相国进来,都无立足之地了。
“啊!听说木绵卖得火爆,陛下也买了吗?”
萧夏笑道:“这是官船运的木棉,不是外面民船卖的那种,民船的木棉是岭南和建安郡的木棉,朕只是想看看流求岛木棉的品质和建安郡木棉的品质相比较如何?”
“官船都是流求的木棉?”
“这一批几乎都是,今年是大年,整个岛上全是木棉,水军专用动用两万人去摘木棉,要不然全烂掉了。”
萧夏笑了笑又道:“朕接到沈光的报告,说流求岛上的木棉品质很高,可以用来纺织布匹,朕想看一看。”
一直都说木棉不能织布,只能用来填充,这话当然是扯淡,若木棉只能填充,那宋元时期的黄道婆去海南向黎族学什么纺织技术,难道黎族已经开始种棉花?
黎族当然是用木棉纺线织布,因为海南的的木棉品质高,纤维长度可以用来纺织,虽然比不上美州长绒棉和埃及长绒棉,但至少经可以用来纺织了,这就是个巨大进步。
“几位相国请坐吧!朕想和大家聊一聊流求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