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2章 八百里加急

  百里安南府,亭台楼阁星罗棋布,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落在城墙头的夕阳交融成一景。

  作为云州首府。

  最中央的,当然是州衙。

  占地足有三百亩,三房六班、白役、匠役,加起来不下千人。

  安然府内众人有序地忙碌着。

  传闻,云州知州大人喜登高望远,却又不喜远行。

  即便是到城墙望都不行。

  故州衙方圆三里,不能有两层以上的建筑。

  唯独州衙东去二里,一栋足有九层的高楼格外惹眼,鹤立鸡群,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正是安南总兵府。

  “让开!”

  “都让开!”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踢嗒踢嗒的响起。

  “是飞鹰骑!”

  一声惊呼,街道上的行人惊恐的让出一条路。

  飞鹰骑们骑着披甲白马狂奔,一骑绝尘,赶在夕阳落尽之前在安南总兵府勒住缰绳,一飞鹰骑小旗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十级台阶。

  门口的卫兵不敢阻拦,马上拉开大门。

  总兵府中,一盏烛火亮起。

  一个身材健硕的老者从小旗手中接过信,望着信上“马上飞递”的字样眯起微微眯起眼睛,皱起眉头。

  “八千里加急。”

  虞国皇帝励精图治,花大力气在各地设立驿站,用以信息传递,云州距离中央龙庭足有八千里,送信人中途当然要休息,按理来说至少需要半月时间。

  可若是信件上写着“马上飞递”四字的,驿站就必须用专门培育的妖马,每到一个驿站,换人也换马,日夜不停。

  只需三日就能从龙庭送到云州。

  “速去把韩先生,雷勇还有戴煜叫过来。”

  片刻后,两个身穿轻甲的武将和一个老儒生就走进房中。

  “陛下手谕,鬼冥教作恶多端,罄竹难书,危害苍生,必须剿灭!”

  “你们都看看吧。”

  安南总兵薛贵把手上的信一甩,似有气流托着,精准的落在一个武将手上。

  一番传看,三人齐齐亦挑眉。

  皇帝手谕!

  古代皇帝指使人干活。

  一般有以下几种办法:

  最常被世人了解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圣旨,一般由皇帝口述,然后交由内阁书写、审核,皇帝首肯之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送出皇城。

  一套流程下来至少也是十天半个月,很多皇帝嫌麻烦,不爱用。

  因此就有了圣谕。

  圣谕往往都是在朝会,或者重要场合说的话。

  不用走流程,但威信度一般也很高。

  君无戏言一般指的就是圣谕。

  当过皇帝的都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因此就有了手谕和口谕。

  也是皇帝最爱用的办法。

  当然,要是办了事,然后发现皇帝不认账,或者说手谕是造假。

  恭喜。

  你成了背锅侠。

  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伱。

  总兵薛贵冷哼一声:“说说吧,此事怎么办?”

  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那就必须办。

  鬼冥教一直都是帝国顽疾,只不过以前都潜伏在暗处,朝廷也就没当回事。

  参将雷勇暗里瞥了瞥嘴。

  “这是鬼冥教杀了黎民百姓的事?”

  “不是。”

  “或者说只是表面上是。”

  “听说鬼冥教这帮妖人竟然敢截运河上的官船,动官家的东西。”

  “官船是什么?”

  “里面运着的是朝廷的东西,换句话说,都是皇帝自己个儿的东西,鬼冥教抢了你家的钱,你要不要往死里弄它?”

  以上都是雷真的脑补。

  但真相应该也差的不远。

  薛贵见三人是三棍子都打不出个屁,刚要发作。

  一旁的雷勇就乐呵呵的开口:“薛爷,咱云州鬼冥教闹得最凶的就是清河,我观之安宁府一直都防守亏缺,不如上书朝廷,再增一卫,就叫安宁卫,设在清河。”

  薛贵眼前一亮,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个法子。”

  虞国太祖马上定天下,以武立国,设立三十二镇以监察天下。

  否则虞国众多江湖宗门,仅靠官府之力根本无法抗衡。

  此镇是军镇,乃是安抚、安定之意。

  云州多山,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故设安南镇,

  薛贵为总兵,统摄云州及周边三洲,下设十七卫,拱卫安南府。

  幕僚韩真抚了抚山羊胡:“雷将军果真有急智,我也觉得不错。”

  朝廷下令剿匪。

  原本是个烫手山芋。

  好,既然你叫我剿匪,但现在安南军人手不够,总要表示一下吧。

  增设一卫。

  表面上是一个卫所,实际上是一个参将,好几个守备官,一群总旗、小旗。

  其中牵扯的利益可不会少。

  里面的学问可大着!

  局面一下就扭转,变成了大好事。

  薛贵见三人都无意见,这才拍板:

  “此事就按雷勇的意思办吧,韩先生,你写封奏折奏请陛下,要好好说清楚咱们安南军的难处。”

  韩真呵呵一笑:

  “是,薛大人。”

  幕僚,是安南军里最特殊的一群人,这些人是没有正经官位的,地位高低全看在薛贵心中的位置。

  他能从一众幕僚中脱颖而出。

  靠得正是一手好文采。

  由他提笔的奏折,几乎都通过,很少有被驳回的情况。

  算起来。

  若不是当年祖上犯了事,韩真无法参加科举,现在至少也能混个七品知县当当。

  命运一事,实在难言。

  皆大欢喜。

  解决了一件大事,薛贵心情很不错。

  这时,雷勇谄媚的说着:“薛爷,我有一小兄弟,叫宁中天,实力也够看,就是清河那边的人,做人老实,也了解清河那边的情况.”

  一听雷勇的话。

  韩真和戴煜都是一瞪。

  “这雷胖子简直不讲武德,下手怎地这么快!”

  两人都是暗暗懊恼。

  脸皮还是太薄,还想下一步慢慢运作,这下被雷真抢了先。

  薛贵瞪了一眼混不吝的雷勇,笑骂一声:“他娘的,滚犊子。”

  “欸。”

  雷勇顿时喜笑颜开。

  别人要是说这话,肯定会引起薛贵的不满。

  可他说,就没事。

  “谁叫咱是薛爷的心腹。”

  虽然薛贵没有直接应下,但以他对薛贵的了解,此事八成是成了。

  现在就等着京都来人了。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