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53章 再探三尸元丹鹤鸣山论道

  大月高悬,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划过黑夜大幕,穿梭云层,下方的玉京市渐渐远离。

  “你们家李妙音呢?怎么没带着?”

  飞机上,葛双休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凡,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一回,李妙音终于不在了。

  “她走了。”张凡看着窗外,喃喃轻语。

  昨天晚上,他约李妙音吃夜宵,原本是想告知其即将出发前往长安的消息,结果李妙音却回复他自己已经离开了玉京市。

  如此突然,甚至可以说是不告而别了。

  这让张凡心中感觉有些异样。

  “走了?去哪儿了?”葛双休愣了一下,不由问道。

  “她家里有事,走得急。”张凡随口道。

  这也是李妙音给他的解释。

  “媳妇儿回娘家了,你应该开心才对啊。”葛双休恍若过来人的模样。

  “我忘了,你们还在甜蜜期。”

  “说什么呢?”张凡斜睨了一眼:“老葛,你好歹也是葛祖传人,怎么跟我们小区楼下的大妈一样的碎嘴?”

  “修道之人,还能有个正经不?”

  葛双休闻言,不由笑道:“你怎么还急了?小别胜新婚嘛!”

  “对了,你这回去长安是为了寻你那个失踪的朋友?”

  关于李一山,张凡只是跟葛双休提了一嘴。

  如今,真武山收徒大典在即,方长乐身为茅山传人肯定是走不开的,夏微生回了真武山,齐家兄弟也回了老君山,所以张凡只带上了葛双休,在秦古小镇他以一敌三,竟以全胜,便可以看出其修为非凡。

  这次他跟张凡同行,算是有个帮手,多少能照应一些。

  “也不完全是。”张凡摇了摇头。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这只是楼鹤川提供的一个线索,一个思路。

  张凡并不能确定李一山肯定在那里,所以他也只能碰碰运气,顺便看看秦二狗,他在终南山修道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他进步如何。

  “我睡会儿。”张凡靠着窗户,双目闭合。

  “你修炼神魔圣胎,还能睡觉?”葛双休忍不住道。

  张凡没有回应,他的呼吸越来越轻,如同婴儿般轻柔。

  此时,他元神内照,却是来到了那最深处的内景之中。

  铛……铛……铛……

  黑夜混茫,如同无尽深渊,藏于乾坤宇内,一阵阵沉重锁链的撞击声幽幽响彻,成为了万籁俱寂中唯一的动静。

  紧接着,一道神秘的庞然巨影缓缓浮现,祂的周身披着枷锁,似与无尽的黑夜融为一体。

  三尸元丹,时隔多日,张凡的元神终于又来到了这里,欲要探究三尸道人的记忆。

  “你终于又来了。”神秘的声音幽幽响起。

  “终于?你在等我?”张凡沉声道。

  三尸元丹,乃是修炼小分神法诞生的元神备份,按照道理来说,连最简单的意识都不能算。

  三尸道人留下的三尸元丹或许不止一枚,可是张凡总觉得自己体内的这一枚极为特别。

  “你合神成功,剥离了三尸,大祸已成,自然会来到了这里,寻找避祸之法。”神秘声音冷冷道。

  “你什么都知道。”张凡沉声道。

  “你什么都知道,那你就不再是一段记忆。”

  “记忆可以回溯,也可以扩展,就像时间,既存在过去,也存在将来。”神秘声音回答道。

  “我来不是寻找避祸之法,而是破劫之道。”张凡沉声道。

  嗡……

  沉重铁链碰撞之声再度响起,茫茫黑暗中的庞然巨影陷入沉默,过了许久,方才道:“祸可避,劫难破。”

  “如何避?”张凡追问道。

  “晚了……”神秘声音回答道:“三尸祸诞生之初才是最佳避祸的时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祂已经来到了这个世上,并且日益壮大,祂的成长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恐怖。”

  “祂诞生之初,应该如何避祸?”张凡继续追问,他知道,那避祸之法或许就藏着对付三尸神的关键。

  “人肖!”神秘声音吐出了两个字。

  “人肖!?”张凡愕然。

  “历代人肖,便是三尸照命修炼者的护法,身为人肖,却炼魔相……”

  “什么是魔?”

  “人之异乱即为魔,如果说人是红尘之中的阳极,魔便是红尘之中的阴极。”

  “同样,三尸亦是元神的另一面。”

  “人肖,便是避祸之法。”神秘声音回荡在张凡耳畔,他静静聆听,眉头却紧紧皱起。

  “想来你也猜到了,避此大祸,又怎么会没有劫数?”神秘声音淡淡道。

  “人肖是消耗品,就算愿意付出代价,他们也只能避祸,却不能破劫……”

  “正因如此,古往今来,真正练成三尸照命者,也不过三人而已。”

  神秘声音稍稍一顿,紧接着变得低沉阴诡。

  “你闯下大祸了,你知道那东西有多可怕吗?那是元神之克星,成仙之大劫……”

  “三尸照命,不是常法,多少年了,已经多少年没有三尸神出现在这滚滚红尘之中。”

  “总有一天,他会寻到你,吸干你的元神,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从此以后,不分彼此……”

  “那时候,他才是真正的圆满!”

  神秘声音回荡在混茫黑夜之中,伴随着沉重铁链的碰撞声,让人毛骨悚然。

  “三尸道人当年是如何破劫的?”张凡突然问道。

  神秘声音沉默了。

  “他是千年以来唯一练成三尸照命的人物,他肯定有破劫之法。”

  “他的破劫之法不可复制,正因为不可复制,千年以来,也只有他做到了。”神秘声音回答道。

  “不说?”张凡冷然轻语。

  “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借鉴的价值。”神秘声音斩钉截铁道。

  “你不说,我就自己找。”

  张凡一步踏出,庞然巨影猛地化开,漫天阴影汹涌而至,如江河决堤,似汪洋翻腾。

  张凡被卷入无尽流波之中,探索三尸元丹,他已是轻车熟路,抬手一抓,便是一道流光碎裂。

  紧接着,无尽光影闪烁交织,如同泡沫一般涌入他的元神。

  苍山高耸,皓月当空。

  延绵的山势高低起伏,气分阴阳,势如龙虎。

  龙虎山上,大罗宝殿。

  殿前铜炉内,火光升腾,映照着茫茫黑夜,殿堂内,三清神像高坐神坛,香火袅袅不绝。

  呼……

  忽然,一阵风吹过,压得烛火弯腰,惊得云烟荒神。

  几乎同一时刻,一个男人出现在了大罗宝殿内,他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模样,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深邃的眸子里仿佛写满了岁月沧桑,人世流离。

  他穿着一身破烂袍子,光着脚,便这样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龙虎山的大罗宝殿。

  “三尸道人!”

  张凡总共探索过三次三尸元丹,一次是三尸道人少年时的光景,还有两次则是他的青年时代。

  这一次的三尸道人却是显得更加沧桑,他于岁月之中沉浮,洗尽铅华,气息虽不发一丝,却隐隐已有天下第一大高手的风范。

  “什么人?胆敢夜闯龙虎山?”

  就在此时,两名守夜的道士立刻警觉,纵身而起,手持法剑,眸光凌厉如电,死死地盯着三尸道人。

  “张家的人!?”

  三尸道人看着身前两个道士,面无表情,他如一阵风,从两人身边走过。

  那两个道士甚至没有看清,身子一颤,便倒了下去。

  三尸道人看也不看,便走到了大殿旁边,整面墙壁上画着一幅画,也不知是哪一位丹青妙手之作,深山夺神,气势磅礴,天空中,几只白鹤飞过,苍松之下,一位道士盘坐,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只白鹤伫立,比起其他同类身形更大,额顶朱红如冠。

  青天白鹤,深山道士。

  这样一幅画,却留在了龙虎山大罗宝殿最显眼的位子,旁边还有一行行小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

  “鹤鸣山!”三尸道人看着眼前这幅画,喃喃轻语。

  大道从天而始,追溯根源,可以论及三皇治世,五帝教化,然而……

  真正成宗立教却是从龙虎山祖师,祖天师张道灵开始。

  传说,太上老君临凡传法,他便于鹤鸣山悟道。

  从此之后,道门广大,天下共尊。

  祖天师张道灵亦被奉为道门之祖,万玄之宗。

  “鹤鸣山……”

  三尸道人看着眼前这幅画,若有所思,他年少时也曾于大罗宝殿诵经作业,这幅画不知见过多少次。

  时隔多年,故地重游,再见这幅画,却另有感受。

  “你回来了,你终究还是回来了。”

  就在此时,一阵苍老的声音从身后幽幽传来,跳动的烛光映照着那道高大却苍老的身影。

  那人穿着一身紫色道袍,踏入大罗宝殿的那一刻,殿宇内的香火都围绕在了他的身旁。

  “张太虚……”

  三尸道人头也不回,他负手而立,那般气韵,仿佛连脚下的龙虎山都被其压了下去。

  “天下第一……外面都说你是天下第一……我却有些不信。”张太虚淡淡道。

  “天下第一如何?不是天下第一又如何?”三尸道人摇头道。

  “只要我在一天,天下道门,便要低首三分。”

  幽幽火光跳动,这样的言语,让眼前这位龙虎山掌教都不由目光跳动。

  “说这话的是张空名?”张太虚冷笑道。

  “张空名?”三尸道人摇头道。

  “说这话的是无为门主!”

  嗡……

  此言一出,大罗宝殿内钟声大作,那昂然升腾的气势仿佛连端坐于殿堂中仙神都压制不住。

  “三尸道人……好个三尸道人……”

  “当年,你也曾于此修行……说到底,你也姓张。”张太虚幽幽道。

  “无相而生万相,无为而无不为……”

  三尸道人轻语道:“姓不姓张又有什么区别?”

  “张太虚,你以为你同修大浮黎土和甲生癸死便可以压住我了吗?”

  “生死乃无根浮萍,妙土却为造化宝境,出生入死,由死到生……”三尸道人笑了。

  “这天下第一的宝座,你也想坐吗?”

  这样的狂言,换做当今世上任何一个在张太虚的面前说出,都只能称其为不知天高地厚。

  只因,他是张太虚,天下道门魁首,龙虎山最强掌教。

  奈何,这样的话却是从三尸道人口中说出,大势已成的三尸道人。

  张太虚看着始终背对着他的三尸道人,未曾表态,他沉默片刻,方才幽幽道:“那你为何还要回来?”

  “我来看看这幅画。”三尸道人淡淡道。

  “鹤鸣山悟道!”张太虚抬头,目光顺着三尸道人,看向墙壁上的古画。

  这幅画对于任何一位张家弟子来说,都不会陌生。

  “悟道?”三尸道人摇了摇头。

  “张太虚,你是故意说错?还是真不知道。”

  “你想说什么?”张太虚眸光凝起,沉声道。

  “张家历代祖师的手札中应该提及过……”

  三尸道人凝声轻语:“这幅图不应该叫做鹤鸣山悟道,而应该叫做……”

  “论道!”

  简单的两个字,却是让张太虚苍老的眼皮猛地抬起,他的眸光几乎凝为一线,死死地盯着三尸道人。

  “张太虚,你知道吗?这幅画其实只画了一半……”三尸道人话锋一转,突然道。

  “我在无为门见到过另一半……”

  说着话,三尸道人抬手一指。

  “白鹤盘盘旋飞,流云悠悠高卧,苍松远处,溪流之畔……那里还有一个人,与道祖坐而论道……”

  “不用再说了。”张太虚沉声道。

  大罗宝殿内,香火升腾如沸。

  “看来你知道……”三尸道人幽幽道。

  “道门源流之地,玄宗开启之时,什么样的人能够与道祖坐而论道?”三尸道人笑了。

  他嘴角微微扬起,如狂似嘲。

  “那人的道号,便叫三尸……也是无为门开宗祖师!”

  淡漠的话语回荡在大罗宝殿之中,那幅鹤鸣山论道图仿佛在这一刻变得鲜活起来,苍云悠悠,白鹤鸣鸣。

  天地广大,似乎只剩下那两道身影。

  其中一位便是道门之祖张道灵。

  另一位却不在画中,然而纵观道门两千多年岁月光影,他的存在,他的影响却又无处不在。

  三尸道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