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
一道宽度达到五公里,高度达到近三十五米的堤坝,经过了一年多的持续建设,终于出现在这片河口三角洲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看起来非常反直觉的拦河大坝,以及一座可以通航5000吨船舶的大型船闸。
之所以建设拦河大坝和船闸,主要是因为随着海平面上升,渤海海水必然通过黄河河道逆流而上。
如果以未来15年内,全球海平面上升30米为上限,那以齐鲁省的泉城为分界点,泉城以上的黄河上游,还是从上游流下来的淡水;而泉城以下的黄河下游,将被渤海海水倒灌,形成广阔的海侵区。
因此现阶段,必须双管齐下。
一方面尽快遏制全球海平面上升,国内可以接受的海平面上升上限,就是上升二十米左右。
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些河流的低海拔下游河道,建设高规格的堤坝,同时也是要腾出一部分低洼地区,作为黄河上游淡水积蓄的新湖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黄河下游河道两侧的低洼地带,已经开启了全面移民工作,将大约877万当地人,陆续迁移到漠南和西北。
未来,黄河泉城以下河道的低洼,会被陆续淹没,形成一片面积不小于800平方公里的湖泊。
这件事有利有弊。
弊端自然是大量平原耕地和城镇被淹没。
利好的一方面,则是通过堤坝的阻隔,建设沿海海水淡化工厂源源不断输入淡水,这个湖泊就是一个淡水湖,而且航行上万吨级别的船舶,也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在未雨绸缪的前提下,在泉城附近的黄河河道上,另一座大坝和大型船闸也在紧锣密鼓建设。
通过这些大坝和船闸。
未来可以确保黄河下游的五千吨通航河道,将从沿海直达三门峡大坝附近。
其实长江河道也需要进行差不多的改造升级。
不过长江的年径流量比较大,不能像黄河淮河那样全堵起来,必须和大海连接。
这就带来了一个麻烦。
那就是长江下游一部分河道将变成咸淡混合水域,虽然提高了河道通航上限,但也导致当地的用水必须通过海水淡化设备处理。
在这种未来大趋势下,亚洲联合体境内的河流低洼地带,必须有所割舍。
比如洪沙瓦底的仰光城,这个城市所在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就基本只能舍弃了。
包括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等低洼冲积平原,未来的命运都一个样。
其实对于这一点,赛里斯是默认放弃这些河口平原的,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因为东南亚地区的这些河口三角洲平原,都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如果失去这些粮食产区,那东南亚未来要重新恢复主粮自主产能,就会难上加难。
这种情况,赛里斯当然是乐见其成。
随着全球海平面上升,东亚地区内陆的漠南、漠北、西北,将吃到雨带北移西移的一部分新增水汽,让当地气候进一步湿润化。
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西北、漠南、漠北三个地区加起来,就可以新增大约30亿亩耕地。
加上本来就有十几亿亩耕地,还有东南亚、东北亚剩下的耕地。
整个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耕地,足够供应大约40亿人口的食物需求。
因此这种情况下,东南亚被淹没一部分耕地,对于赛里斯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趋势。
已经建成的一部分环渤海防海大坝上,并不像传统大坝那样,是光秃秃的钢筋混凝土表面,而是面积广阔的新耕地。
比如黄河入海口附近的防海大坝上,就种植了大量的樱桃。
当地的樱桃也是采用了转基因砧木,加上纬度比漠南低很多,因此到了三月底四月初,当地的樱桃就进入了收获季节。
各个品种的大樱桃和本地小樱桃,都进入了采收阶段。
还有不少周边的游客,一边旅游一边买票到农场采摘。
承包了这些大坝农场的企业和个体户,也忙碌了起来。
海陆丰公司在环渤海地区,有大约22万亩樱桃种植园。
从漠北分公司搭乘高铁南下的吕伟斌一行人,此时就在其中一个樱桃农场进行视察。
“吕经理,欢迎莅临指导。”渤海14农场的场长樊广业满头大汗打着招呼。
拿起一把刚刚采摘下来的大樱桃,吕伟斌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随便冲洗了一下,便吃了几颗汁水饱满、风味十足的大樱桃:“你们农场今年预计收获多少吨樱桃:”
“吕经理,我们农场一共有四万亩大樱桃,一共分为四个收获月,四月份的一万亩,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000公斤左右,差不多就是两万吨新鲜的大樱桃。”
又吃了几颗大樱桃,吕伟斌看向不远处的打包场:“去打包场看一下。”
“吕经理这边请。”樊广业赶紧带路。
来到打包场。
几十个中年男女员工,各司其职地打包着一箱箱樱桃。
樊广业拍了拍一旁的塑料箱子:“这就是公司近期在内部推广使用的快递箱。”
对于这些快递箱,吕伟斌比樊广业还清楚,因为他就参与了快递箱的规划和讨论。
海陆丰公司有自己的快递子公司,这个快递公司就叫海陆通速递。
该快递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越狗东快递,成为亚洲联合体内部,仅次于邮政快递的第二大物流企业。
海陆通速递公司经过业务合并重组之后,旗下有不在少数的产业,包括:亚洲海洋运输公司、天穹航空运输公司、天穹航空客运公司、陆通公路运输公司、陆通高铁运输公司。
旗下拥有7.9万辆各类大货车、358艘运输飞艇、8艘客运飞艇、1艘大型旅游飞艇、2137个物流仓库、3.2万个配送站点,合计有54万名员工。
还拥有441艘运输船,总载重吨为1738万吨,拥有大批集装箱船、散货船、特种运输船,经营有37个港口。
是国内第三大海运公司,也是第二大内河运输公司。
海陆通公司近期在快递行业上,正在谋求进一步发展,其中的重点方向,就是眼前这些快递箱。
这些快递箱,有点类似于美宜佳的货品配送箱,就是规格上有一些区别,海陆通的快递箱,一共分为五个规格,同时使用颜色区分其包装不同物品的用途。
比起眼前这些绿色的箱子,每一个都可以装入一份5斤重的大樱桃。
包装员将装有5斤大樱桃的包装盒放入快递箱内,然后拿起一旁的发泡枪,以菊糖聚乳酸塑料为基料的发泡剂,注入快递箱内,很快包装盒与快递箱之间的间隙,就被泡沫塑料填充了一大半。
另一个包装员,看到泡沫塑料涌上来,从一旁的箱子里,取出一个类似于干冰袋的东西,拉下袋子的一个蓝色拉环。
随着拉环被拉开,袋子内部的缓释制冷剂,开始缓慢反应,同时吸收箱子内部的热量,这东西可以持续反应70个小时。
由于快递箱的密封,加上泡沫塑料层的保温,因此箱子内部会在接下来的80个小时内,一直保持大约5摄氏度的低温。
“回收情况如何?”
“根据快递那边的反馈,他们是在送到客户手上的时候,将快递箱打开,让客户带走内包装盒,而快递员则回收快递箱和制冷袋。”
吕伟斌点了点头:“那货物的损失率呢?”
“目前我们采用快递箱配送的大樱桃,客户反馈都没有出现碰撞之类的问题,而且新鲜度非常好,果子的成熟度也比较高,因此风味比较好。”
“成本方面呢?”
樊广业回忆了一下:“这方面…目前快递那边并没有提价,还是以前的单价。”
“这样吗?”吕伟斌也想起来了海陆通公司推动快递箱应用的另一个原因,那就为了减少货损,同时也减少了快递的保险费用支出。
他拿出办公平板,调阅了一下海陆通公司的一部分内部数据。
果然在应用了快递箱、发泡塑料、缓释制冷袋之后,他们的整体营运成本不升反降。
之所以出现成本下降。
其一是快递箱全面标准化之后,分拣难度下降了。
其二,则是以前的快递,包装成本中,有一部分快递包装材料是没有办法回收的,或者说回收再利用率比较低,而标准快递箱的回收再利用率,几乎达到百分百。
其三,则是货物损失率下降了近两个量级,特别是在生鲜产品的运输中,海陆通公司获得的客户满意度是最高的。
至于快递箱增加的重量和体积,这两个负面影响,其实是可以通过技术解决的。
目前海陆通公司的快递箱,都采用了超轻薄的高强度硅豆丝材料,整体重量比一般的塑料箱还轻,大约只有同等规格的塑料箱14重量。
体积方面,其实以前很多快递盒、箱的规格不一样,导致货柜的体积利用率下降,标准化快递箱可以提升货柜的空间利用率。
综合来看,新型标准快递箱的应用,让快递整体成本下降了不少。
这就好比集装箱在海运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成本下降作用。
吕伟斌看到海陆通公司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市场发展情况,发现他们在这两个地区的业务扩张速度还挺快。
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之后,当地人的消费力也在与日俱增。
类似于大樱桃这种温带水果,东南亚的消费量正在不断飙升。
海陆丰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自营店,一斤15块钱的大樱桃,每天都是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毕竟东南亚地区有7.1亿人口,目前人均月收入在3417华元左右,就比国内低一点。
国内目前的人均月收入为4259华元,东瀛则为4758华元、南高丽为4205华元、漠北为5584华元。
显然人口稀少,以农牧业和采矿业为核心的漠北地区,人均月收入是亚洲联合体中最高的地区。
东南亚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之后,自然带来了旺盛的消费需求。
赛里斯生产的大量温带水果蔬菜,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蔬菜,其实是相互补充的产业。
当然,亚洲联合体除了自己内部消费蔬菜水果,还向全球其他地区大量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贸易。
为了抚平明显的贸易逆差,亚洲联合体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向其他地区集中采购矿产资源和特产。
比饱受枯叶病重创的南美洲,他们今年的粮食勉强自给自足,因此南美洲生产的水果、牛肉、猪肉、乳制品、葡萄酒等农产品,仍然需要大量向亚洲联合体体出口,然后从亚洲联合体获得低价的主粮和工业产品。
反倒西亚和北非,他们选择拥抱亚洲联合体之后,不仅仅没有受到粮食危机的冲击,反而变得更加稳定起来。
毕竟这两个地区都是沙漠环境为主,环境再恶化,也恶化不到哪里去了。
比如埃及那边,随着盖塔拉洼地大开发持续推进,当地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仅吸走了大量不稳定的青壮年劳动力,还让其成为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商。
这个项目中,赛里斯的出海企业自然没有做亏本生意,埃及的淡水和发电产业,基本都被赛里斯出海企业牢牢掌控在手上。
吕伟斌从海陆通公司的物流数据之中,就可以看出赛里斯出海企业在海外的发展速度是多么惊人。
有了海外市场的支撑,海陆丰公司的各大产业才可以进一步发展。
不过比起其他出海企业喜欢去南美洲、非洲、西亚等地开拓,海陆丰公司相对保守一点,目前主要集中力量开拓东南亚和东北亚。
考察了打包场之后,吕伟斌刚刚走出来,又停下脚步:“樊场长,你们要注意一下天气。”
听到这个提醒,樊广业随即点了点头:“多谢吕经理提醒。”
“这几年天气越来越反常,特别是春天,突然大升温,隔几天又突然大降温,对农业生产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情况。”
樊广业好奇地问道:“吕经理,听说以后完成南极洲太阳能开发项目之后,我们就可以控制全球气候了?”
“你听谁说的?”吕伟斌笑着摇摇头。
“我看网上有人这样分析。”
吕伟斌随口解释了一下:“南极洲太阳能开发项目距离调控全球气候还远着呢,不过再过二三十年,说不定还可以实现气候控制了。”
“二三十年?那也不远了。”樊广业觉得这个进度,已经非常快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