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21章 火云洞诸圣论凤仙

  “是混沌魔神的缘故?”

  九天玄女蹙眉,心里说不上怀疑,只是灵觉中没有豁然开朗、果然如此之感。

  “以玉帝至尊至圣的位格,都从陈情表上感染了一点不祥呢!”

  伏羲叹道:“混沌魔神能力诡异,本源至强至邪,哪怕是祂们的眷属,甚至眷属的眷属,哪怕只留下一截残肢,被盘古世界的修士得到,都可能诞生一位魔祖,开辟一个魔门宗派。

  之后魔祖的残肢,又能成为镇杀金仙大能的魇镇之物。

  羽凤仙却汲取了海量的魔神本源。

  那可是混沌魔神啊!而犀瘊还不是普通的混沌魔神。

  祂此时依旧没死透,还盯上了羽凤仙,在她灵魂中留下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烙印。

  所以,在她身上出现任何异常,都十分正常。

  玉帝的确尊贵,可混沌魔神与盘古大神同族。

  盘古世界内,血统最高贵者,也不过是‘先天魔神’,比生于混沌中的魔神差了不少呢!

  不过,这里终究是盘古世界。

  在盘古世界内,些许邪异,不成气候。

  我相信玉皇大天尊此时早已消弭了那一丁点的不祥,是不是?”

  如果不是,就是大天尊无能!

  九天玄女迟疑道:“玉帝陛下当时感觉很不好,现在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

  王母娘娘命我调查被羽凤仙敬称过‘爷娘’之人的情况。

  时间太紧,我还没来得及返回瑶池翻找文档。”

  穆王终于憋不住,惊疑问道:“羽太师敬称‘爷娘’,咋了?怎么不祥,还惹上混沌魔神了?”

  伏羲道:“不是什么大事,你若听不懂也没关系。”

  接着他又对九天玄女道:“这份陈情表,我看了,基本认可其中的内容。

  羽凤仙的确借助了九鼎的神力,激发了人道气运。

  可她并非窃取人道气运。

  她此时为大秦太师,而大秦为中华之正朔,用皇朝气运撬动人道气运,恰恰说明此时的大秦,在某方面走在正确的人道之路上。

  大秦可堪为人道领袖,故而人道气运才会回应秦朝太师,这才是正常的因果顺序。”

  穆王激动了,大秦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天命还远吗?

  “圣皇,臣有话说!”他恭敬请示道。

  伏羲微微颔首,“穆王请讲。”

  他将陈情表递给黄帝,示意他可以观看。

  黄帝自己留下一份,将余下陈情表,发给其他大帝与圣贤。

  他们都认真观看,有人蹙眉,有人颔首。

  穆王忍着激动道:“羽太师之所以能激发人道气运,是因为她创造一门‘祖龙心经’。”

  他将灰鹤道人那儿听到的“祖龙心经之仁爱无私”,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最后总结道:“所以,圣皇与玄女娘娘,完全不用担心羽太师滥用人道气运。

  激发人道气运的大前提,就是仁爱无私啊。

  若她想为我赢氏一族谋私利,便无法激发人道气运。”

  “仁爱无私.”几位大帝、众位圣贤都露出惊叹之色,“羽凤仙这门祖龙心经,当真别出心裁,却又在情理之中呐!”

  伏羲也赞道:“只凭她说出这四字心经,便证明大秦的确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资格激发人道气运。”

  九天玄女沉吟道:“可惜此时悟到‘仁爱无私’之道,已经太晚了。

  羽凤仙也无力改变大秦依旧暴戾的现实。

  天下苦秦久矣,天命不会改。”

  穆王面色一变,有心争辩几句,又没有多少底气。

  如果他还活着,他是大秦皇帝,一定大叫:朕拜羽太师为亚父,一切听她安排,必定革新弊政,让大秦再次伟大!

  可他只是个死鬼。

  伏羲叹道:“这也是事实。不过,大秦的命运,由大秦自己掌管。

  天道命数,则由天庭与天帝来守护。

  火云洞镇守人道气运。

  大家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天命。

  羽凤仙违背天律,杀了阎王与天王,大闹天宫与地府,罪大恶极,该狠狠惩罚。

  却不该由火云洞来惩罚,此乃天庭之职权。”

  九天玄女道:“天宫与地府之案,其实已经了结。

  可九鼎关乎人道气运,的确是火云洞诸位圣皇与大帝的责任。”

  伏羲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按照吾等原本的规划,等此次天地大劫结束,就从人间收回九鼎。

  九鼎乃人道圣器,今后一家一姓之王朝,都别想据为己有。

  如今天地大劫尚未结束,按照‘天数’,九鼎依旧属于大秦。”

  穆王心里不舍的同时,总算松了一口气。

  大秦若亡了,九鼎是不是被收回,也和他们老秦人无关了。

  九天玄女道:“现在天数有变,再按照之前的计划,恐怕有些不妥。”

  帝禹此时开口了,道:“圣皇,还有玄女娘娘,你们怕是不晓得,此时收回九鼎,非吾等一念而定。

  鼎在羽凤仙手中,想从她手中夺回九鼎,并非容易的事儿。”

  九天玄女惊讶道:“大帝你铸造了九鼎,此时收回九鼎,不是念动之间的小事儿吗?”

  帝禹面有无奈之色,道:“若是之前,的确是念动之间的小事儿。

  比如当年那口‘徐州鼎’,就是我‘放走’的,没让赢氏秦国凑齐九鼎。

  若那口鼎还在,羽凤仙今日必定更加威风霸道。”

  ——狗攮的,我大秦的徐州鼎,原来是你偷走的,难怪嬴政找了许久也没找到!

  穆王心中有了不小的怨念:凭什么大秦之前的朝廷,都能保留完整的九鼎,到了我大秦统一天下,就要缺一口?大帝你公平点嘛!

  九天玄女道:“羽凤仙手中只有八口大鼎,却用秘法,模拟了第九口徐州鼎的神与形,几乎能以假乱真。她莫不是亲眼见过徐州鼎?”

  帝禹沉默片刻,道:“或许见过图像,然后模拟另外八口鼎的神韵,复刻第九鼎。

  或许她见过真正的徐州鼎,还观摩了许久,我不能确定。

  别说谁见过九鼎,就连九鼎的位置,我都不能时时感应之前倒是可以,现在羽凤仙用祖龙秘法,将九鼎化为一股气,与地脉之气完美融合。

  然后她又用秦岭那条死去的祖龙,遮掩了九鼎的气机。

  就像她之前当众展示的那样,九鼎融入龙躯,化为龙脉穴窍,鼎、祖龙、神州混元一体.唉,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一代的‘新人’,都厉害得过了头。

  第一兵仙,第一战神,现如今,似乎又冒出个第一太师。

  此次天地大劫的具体走向,吾等也把握不住啊!

  还要劳烦天帝多费心思,尽量守护天命,却不要过度干涉,保证人道大势顺利又自然地演化。

  今后天庭征讨皇朝正朔的事儿,别再发生了。

  有什么因果和业力,可以留着秋后算账嘛!

  羽太师再罪大恶极,还能比当淫猥女娲娘娘的纣王可恶?

  纣王都能熬到殷商气数耗尽。

  羽太师开创‘仁爱无私’的祖龙之道,可以流芳万古呢!”

  也亏得九天玄女素养高,换成小羽的性格,一定激动高叫:既要天帝守护天命不被篡改,又让我们别过度干涉,你这不是为难“老实人”吗?!

  九天玄女没叫,只对帝禹透露出来的信息感到心惊:第一太师,还能与第一兵仙、第一战神媲美,羽凤仙真要逆天不成?

  黄帝叹道:“羽凤仙生错了时代!人皇的时代即将结束,九鼎也要收回火云洞。

  ‘仁爱无私’的祖龙之道,出现得太晚了。

  早几万年出现,人道一定不是今日的局面。

  可惜时移世易,纵然把屠龙术留给后世,将来谁能修炼?”

  帝禹道:“只要龙脉还在,她的祖龙之道依旧可以练,顶多效果不如过去。”

  伏羲瞥了眼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偷听天机”的穆王,皱眉道:“你们扯远了,现在只说九鼎!”

  帝禹怔了怔,反应过来后有点尴尬,“咳咳,我的意思是,理论上,掌握大秦龙脉的‘当朝太师’,才有可能将九鼎取出来。

  我若强行夺鼎,必先惊动羽凤仙。”

  他拍了拍手中的陈情表,冷笑道:“别看她在表文中极尽恭谦。

  玄女你信不信,我若要夺走九鼎,那家伙肯定手段尽出、寸步不让。

  还要大嚷大叫,说些难听的话。

  让她找到机会和门路,说不定冲击火云洞,指着咱们这群死鬼的鼻子叫骂。

  真弄出神州王朝与火云洞火并的丑事儿,场面难看不说,也违背了三皇设火云洞的初衷。

  吾等只管大势,只守人道气运。

  人间皇朝之更替,有天庭看着,有扶龙庭的神仙直接下场干涉。

  真要是什么事儿,都让我们做了。那些大仙凭什么赚取人道气运,来证道大罗金仙?”

  如果羽凤仙是个好说话、没大神通的软柿子。

  帝禹真就从了天帝之愿,将九鼎提前收回来。

  用人道气运红光扫天庭,的确疯狂,当时火云洞诸圣都有些心惊胆战。

  早点收回来早点安心。

  可羽凤仙不是软柿子,天帝捏不动,才来火云洞搬救兵。

  问题是,天帝她都敢当众打脸,他这个死鬼人族大帝,在她心里能有多少分量?

  而且,此次天地大劫中,有众多立志引导大劫、以踏出最后一步的准大罗。

  他们才是羽凤仙最直接的对手。

  指望火云洞诸圣替他们火中取栗,那是做梦!

  准大罗是天地大劫这一棋盘上的棋手,可准大罗本身又是另一个大棋盘上的棋子,火云洞诸圣才是“二楼棋手”!

  帝禹都这么说了,伏羲皇也已表态,九天玄女再无话可说,又随便客套两句便主动告辞,先穆王一步离开了火云洞。

  之后九天玄女又回了一趟昆仑仙境。

  在昆仑十二书楼中,她检索了所有被羽凤仙敬称为爷娘之人的资料。

  等她返回天庭时,朝会已经结束,只剩下几位匠神,在玉帝跟前商讨修复灵霄宝殿的疑难问题。

  九天玄女没等玉帝下朝,径直去凌虚殿见王母娘娘,将火云洞内发生的事,大略讲了一遍。

  重点讲解了从穆王口中转述的“祖龙心经”。

  “羽凤仙在龙脉一道上,的确很有天赋啊。”王母听了也有不小的收获,心情就更加复杂,“龙脉为地煞与人道之气的结合,仙人体内轻灵仙气排斥煞气。

  为了不染上大因果大业力,仙人又避免卷入红尘俗世太深。

  故而过去那么多年,仙庭对龙脉都没怎么研究过。

  羽凤仙能有如此成就,可堪一代宗师。

  她若是元神飞升的天师,能与张天师并列。”

  九天玄女道:“羽凤仙天赋的确惊人。所以九鼎在她手上留的时间越久,她开发出新‘祖龙秘术’的可能性越高。”

  王母皱眉道:“玉帝让你说服大禹,从羽凤仙手中收回九鼎,我本就没抱太大希望。

  可大禹不愿取回九鼎,和大禹无法从羽凤仙手中取回九鼎,是两码事。

  你觉得大禹是不是故作虚言,偏袒羽凤仙?”

  九天玄女道:“应该不是故意撒谎。伏羲皇先表态,明确不会从大秦收回九鼎,帝禹才说自己无法念动之间取走九鼎。

  毕竟,九鼎稍有异动,肯定会惊动羽凤仙,她什么性格,您也知道。

  她绝对不会束手就擒。”

  王母沉吟道:“将这条消息传出去,让浮丘公、鹿鼎仙他们知道。

  只要大秦还没亡、九鼎还在,想要确保既定天命不被改易,只能靠神州潜龙,以及扶龙庭的仙人。

  咱天庭也尽量相帮,却不能再像先前,直接派天兵天将去拿人。

  不仅不拿羽凤仙。

  其他与大劫相关之人,都不能碰了。

  先前羽凤仙‘御龙欺天’,至少有一个好处——给了劫气冲脑的天庭一个警告,也划清了天道与人道间的界限。”

  九天玄女点头应诺,又道:“您让我调查的‘敬称不祥’之事,也有结果了。

  羽凤仙沙蛮出身,又在西蜀红袖坊待了一年,逢人便叫‘爷娘’算是当地风俗。

  低贱卑微之人,都如此。

  大抵风俗成了习惯,她自己并没啥忌讳。

  被她敬称爷娘之人,超过八成没好下场。

  但真算不上沾染不祥,是被她所克。

  比如在迎祥府,很多人没好下场,是遭了天灾。

  火德星君天门镇布灾,之后数年迎祥府洪灾瘟疫频发,都是‘天命’。

  要说被羽凤仙连累,也不算错,可他们活该有此报应。

  她此生倒是拜过几位‘义父’,也都死了,却对她评价颇高。

  比如关虎臣,是她亲手所杀。

  关虎臣如今被镇压在酆都刀山火海地狱。

  他知道了羽凤仙为自己跑门路的事,连杀身之恨都减弱了些。”

  接着,玄女娘娘又将伏羲皇的分析说了一遍。

  王母道:“将这件事也传出去,让羽凤仙的敌人警醒些。

  至少别再被她的陈情表、被她的谦卑之辞糊弄。

  今后无论谁面对她,哪怕是大罗金仙,也要小心谨慎,处处提防。

  气运一道,玄之又玄。

  能让我和玉帝都感到不祥的‘诅咒’,真可能要了其他人的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