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一章 曾经的故人

  这一次徐辰仅是修炼了6000年,就因为体内的郁气众多而退出修炼。

  感受着体内那八座丹田世界的大小,徐辰忍不住叹了口气。

  “42万,对于一般的金仙境而言,这个数量速度已经很快了。”

  徐辰立于山巅,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卷起他素白的衣袍,猎猎如战旗。那道金色剑影虽已隐入识海,但天地间残留的余韵仍在震荡,仿佛苍穹被刻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万里云层裂开一线,阳光如瀑倾泻而下,照在他脸上,映出一道坚毅的轮廓。

  他缓缓闭眼,感受体内经脉的每一次跳动。大器境中期的修为看似停滞不前,实则早已超越常理他的灵力不再只是能量的堆积,而是与剑意交融,凝成一种近乎法则的存在。每一道灵气流转,都带着斩断虚妄、破开迷障的锋锐之意。这不是境界的飞跃,而是本质的蜕变。

  “你真的打算一个人去?”灵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轻得像一片落叶。

  徐辰没有回头:“圣族真祖藏身混沌渊域深处,那里是归墟残片与命运长河交汇之地,时空错乱,法则崩坏。我去,不是为了逞强,而是因为……只有我,能听懂那里的‘声音’。”

  “声音?”

  “嗯。”他睁开眼,眸中似有星河流转,“那一战后,我的神魂曾短暂融入万灵归心阵,触碰到了众生信念最原始的模样。那种力量,并非来自神通或血脉,而是源于无数凡人日复一日的坚持母亲为子祈福十年不断香火,农夫耕田百亩只为一家温饱,书生抄经万卷只求心中清明……这些微弱却执着的愿念,在归墟之眼中汇聚成了足以斩断命轨的力量。”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下来:“而我在那片废墟里感受到的,不止是毁灭,还有某种‘回响’。就像……有人在用命运本身说话。我能听见它,是因为我也曾那样‘肝’过。每一天,每一剑,每一次痛到想放弃却又咬牙撑住这种经历,让我的心与那些最平凡却最坚韧的生命产生了共鸣。”

  灵宝怔住,指尖微微发颤。

  她忽然明白,徐辰之所以拒绝所有天材地宝、顶级功法,不只是为了坚守道心,更是因为他正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踏足的路:以凡人之躯,炼就通天之道。别人修的是法,他修的是“行”;别人求的是果,他重的是“因”。

  “所以你要进入混沌渊域,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听’?”她问。

  “对。”徐辰转身,目光温和却坚定,“如果命运是一条河,那圣族真祖就是试图掌控水流方向的堤坝。而我想知道的是源头在哪里?是谁最先许下了第一个愿望?又是谁,在亿万年前点燃了第一缕不甘屈服的火光?”

  灵宝沉默良久,终是轻轻点头:“那你至少带上这个。”

  她取出一枚玉符,通体莹润,内里封存着一抹淡淡的红光。

  “这是……逆命之血的残余?”

  “是你昏迷时,万灵归心阵最后凝聚的一丝精粹。”她低声说,“我没有让它消散,而是以金顶寺《封魂术》将其封印。它不属于你现在的修行体系,但我总觉得,总有一天你会需要它不是作为力量,而是作为‘钥匙’。”

  徐辰凝视玉符片刻,伸手接过,郑重收入怀中。

  “谢谢。”他轻声道,“不是谢你保存它,是谢你一直相信我。”

  翌日寅时,晨雾未散。

  徐辰背负凡铁剑,独自踏上通往北荒尽头的古道。这条路曾是上古修士前往混沌渊域的秘径,早已湮灭于岁月之中,唯有残碑断垣散落雪原,诉说着昔日征战的悲壮。寒风吹彻骨髓,但他步履稳健,每一步落下,都在冻土上留下浅浅的烙印,如同刻下的誓言。

  七日跋涉,穿越三十六座废弃阵基,跨过九条流淌着黑水的命运支流。途中遭遇数次空间塌陷,险些被卷入虚无裂缝,全凭剑意护体,强行撕开一线生机。第十日黄昏,他终于抵达目的地一座悬浮于虚空中的残破祭坛,四周环绕着十二根断裂的石柱,柱上铭文斑驳,隐约可见“命”、“运”、“轮”、“回”等字迹。

  这便是传说中的“命枢台”,上古时代诸族共议命运规则之所,也是通往混沌渊域的最后一道门户。

  徐辰盘膝坐下,取出冰心石置于胸前,运转吐纳之法,将自身气息降至最低。他知道,这里不仅是空间的节点,更是意识的交界地带。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命运长河的反噬,神魂永堕轮回。

  夜半子时,月隐星沉。

  忽然,十二根石柱同时震颤,一道幽蓝光芒自祭坛中心升起,形成一个旋转的漩涡。那不是灵力波动,也不是空间扭曲,而是一种更为古老的东西时间的褶皱。

  徐辰睁眼,眸光如电。

  他没有立刻踏入,而是缓缓拔出凡铁剑,对着虚空划下第一剑。

  无声。

  却见漩涡边缘泛起涟漪,仿佛水面被无形之刃割裂。紧接着,第二剑、第三剑……直至第九千九百九十九剑落下,整座祭坛竟开始共鸣,那些残缺的铭文逐一亮起,拼凑出一段失传已久的咒言:

  “命非天生,运由心造;一念不息,万劫可超。”

  “原来如此。”徐辰嘴角微扬,“命运并非不可更改的律令,而是由无数‘选择’编织而成的网。只要有人不断做出新的选择,哪怕再微小,也能在时间之布上留下针脚。”

  他收剑入鞘,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漩涡。

  刹那间,天地倒转。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投入了一口沸腾的大锅,五感尽失,唯有意识漂浮在无边黑暗中。耳边响起无数声音婴儿啼哭、战场呐喊、临终叹息、登仙狂笑……这些都是历史上曾改变命运轨迹的关键时刻,它们交织成一条奔腾的长河,在他周围呼啸而过。

  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落地。

  眼前是一片灰白色的世界,天空没有日月,大地不见草木,只有无数透明丝线纵横交错,连接着一个个漂浮的光球。每个光球中都上演着一幕幕人生:有人跪拜神像乞求平安,有人焚书坑儒推行霸道,有人舍身救火护住村庄……这些,全是“信念”的具象化表现。

  而在世界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黑色高塔正是当年崩塌的黑塔残骸!只不过此刻,它的根基深深扎入一片血色湖泊之中,湖面翻滚着猩红气泡,每一颗破裂时都会传出凄厉哀嚎。

  “那是……众生愿力被污染后的形态?”徐辰瞳孔微缩。

  他认出来了,那湖底沉淀的,正是曾经支撑他斩落归墟之眼的亿万人信念!只是如今,它们被某种存在扭曲、吞噬,化作了滋养黑暗的养料。

  “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徐辰转身,只见一名身穿黑袍的老者缓步走来,面容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明亮如星辰。

  “你是谁?”

  “我是守塔人。”老者淡淡道,“也是最后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那你为何助纣为虐?”

  “助纣为虐?”老者冷笑,“你以为黑塔主宰才是敌人?错了。真正的敌人,是‘宿命论’本身。世人皆信‘天赋决定一切’,于是平庸者自暴自弃,强者肆意妄为。我建黑塔,只为收集那些不甘平凡者的执念,将他们汇聚成一股足以对抗天命的力量。”

  徐辰皱眉:“可你现在把他们的信念变成了毒药。”

  “因为我失败了。”老者低头,声音沙哑,“我本想锻造一把‘逆命之剑’,结果却发现,当太多人依赖外力反抗命运时,反而陷入了另一种傀儡状态他们不再为自己而战,只为‘被选中’而活。于是信念变质,成了执念,执念化魔,最终催生出了现在的主宰。”

  两人沉默对视,风卷灰沙掠过。

  良久,徐辰开口:“那你现在想做什么?”

  “等一个人。”老者抬头,“一个真正靠自己‘肝’出道路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净化这片污浊的愿力湖,重建真正的‘万灵归心’。”

  “所以你在等我?”

  “是的。”老者伸手指向湖心,“那里沉睡着最初的‘道种’一颗由第一位凡人修士以毕生苦修凝结的心核。它从未被任何人得到,因为它只回应纯粹的意志。你若能将其唤醒,便有机会重塑命运规则。”

  徐辰没有犹豫,一步步走向血湖。

  每走一步,脚下便有无数幻象浮现:他曾倒在悬崖边咳血练剑的画面、灵宝为他疗伤熬药的身影、战友临死前托付遗志的眼神……这些都是他一路走来的见证。湖水开始沸腾,仿佛要将他拉入深渊。

  但他笑了。

  “你说我靠什么走到今天?”他喃喃道,“不是血脉,不是机缘,更不是别人的期待。我只是每天醒来,告诉自己:今天也要挥一万次剑。”

  话音落下,他纵身跃入湖中!

  剧痛瞬间袭来,仿佛全身细胞都被腐蚀。那些被污染的愿力疯狂侵蚀他的神魂,试图将他也变成一具空壳。但他咬牙挺住,运转锻骨洗髓诀,以最原始的方式锤炼内在,同时引动识海中那一缕未被沾染的道意,如灯照暗。

  三天三夜,他在血湖底部静坐。

  第四日黎明,一道清光自他胸口爆发!

  那颗沉寂万年的道种缓缓升起,悬浮于他掌心,晶莹剔透,宛如初生之心。它不散发威压,也不蕴含神通,却让人感到无比安心就像看到母亲的手、故乡的灯、少年握剑的第一天。

  “这就是……真正的‘肝’之力?”守塔人喃喃,“不是愤怒,不是仇恨,不是野心,而是明知前路艰难,仍愿意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温柔与倔强。”

  徐辰站起身,浑身湿透,却气势如虹。

  他捧着道种,走向黑塔残骸,将其轻轻嵌入塔基正中。

  轰隆!

  整座高塔剧烈震动,漆黑的外壳寸寸剥落,露出内部璀璨的银色结构。那些被囚禁的信念光球纷纷挣脱束缚,化作流星般汇入塔身。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冲霄而起,直击混沌之上!

  与此同时,三界各地,无数正在修行之人猛然抬头。

  有人发现自己的瓶颈松动了,有人察觉心境前所未有的清明,更有凡人梦中见到一位白衣剑修默默挥剑的身影,醒来后竟对生活重燃希望。

  “发生了什么?”玄天阁主仰望天象,震惊不已。

  “是他在重构‘信念法则’。”太虚剑派掌门握紧剑柄,声音颤抖,“他没有选择成为新神,也没有摧毁旧秩序,而是……重新定义了‘努力’的意义。”

  而在山岳宗后山,灵宝望着天空那道贯穿寰宇的光柱,泪水滑落。

  她知道,徐辰做到了。

  他没有借助任何捷径,没有依附任何势力,甚至没有追求所谓的“无敌”。他只是坚持做一件最简单的事认真对待每一次呼吸,每一剑,每一个选择。

  而这,恰恰是最难的事。

  不知过了多久,光柱渐熄。

  徐辰从虚空中缓步走出,身影依旧清瘦,衣衫破旧,手中仍握着那柄凡铁剑。他落在山巅石台,仿佛从未离开。

  灵宝奔上前,哽咽道:“你回来了。”

  “嗯。”他笑了笑,眼角有些疲惫,眼神却明亮如初,“我把‘起点’找回来了。”

  “接下来呢?”

  “继续练剑。”他说得理所当然,“明天还要挥满一万次,不能偷懒。”

  灵宝破涕为笑。

  远处,朝阳再次升起,洒在重建的山门之上。新入门的小弟子们已经开始晨练,稚嫩的嗓音诵读着基础剑诀。而在后山崖壁,那万余道剑痕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徐辰走向练剑场,抬起剑,对着东方第一缕阳光,轻轻一刺。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没有撕裂苍穹的异象。

  但就在那一瞬,整个世界的节奏,似乎为之一顿。

  然后,缓缓跟上了他的剑势。

  他知道,圣族真祖尚未现身,最终之战仍在前方。

  但他也清楚,无论结局如何,他已经赢了。

  因为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一件事:

  哪怕资质平庸、出身卑微、无人看好,只要肯一步一个脚印地“肝”下去,终有一天,凡人也能握住属于自己的大道。

  风起,剑鸣。

  这一次,不再是孤勇者的绝唱,而是万千后来者心中的回响。

  他转身,看向远方群山叠嶂,轻声说道:

  “这才刚开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