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天神,掌管天条……”
王母娘娘的话音落下,二郎显圣真君神殿内一片死寂。
炉中檀香烟雾笔直如细柱,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杨戬端坐如雕塑,身形不动如山,杯中残酒映出他锋锐如刃的眉峰,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唯有那紧握玉盏的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起玉石般的冷白,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
那“司法天神”四字,代表着那冷酷无情的天规和天条,如一根楔子,狠狠凿入其心底至柔之处。
其中深埋着其母亲云华仙子因犯天条而被镇压的惨痛记忆,亦藏其当年斧劈桃山时之恨意与不甘,如烈火焚心,难以平息。
舅舅玉帝与母亲昔年势同水火的争锋、母亲决绝前眼中最后的哀伤与绝望……无数画面带着血腥气瞬间翻涌而上,几乎冲破他理智的堤坝。
“哈、哈、哈!”
一声短促的冷笑,突兀地撕裂了寂静。
杨戬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不再掩饰其中的凛冽冰霜,直直刺向王母娘娘那雍容华贵的面容。
他放下玉盏,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如孤峰拔地而起,带着沉甸甸的威压,步步逼向王母娘娘。
杨戬冷笑一声,道:
“娘娘说笑了。”
“我杨戬当年斧劈桃山、斩金乌,为的就是砸碎这禁锢众生的天规枷锁!”
“如今您倒要我替它当个守门犬,任其驱使?”
“我那‘舅舅’,手段当真了得!先是用一个亲妹子的血,染红了他初登天帝宝座的法度之尊,让三界众生都敬畏他的无情!”
“怎么?今日陛下又想用我这外甥的骨头,来重塑他天庭那所谓的‘威严’了?真是好算计!”
“放肆!”
王母娘娘周身霞光微微涌动,无形却强大的威压如汹涌潮水般汹涌涌出,让玉案上的酒液都漾出层层涟漪,似在颤抖。
“杨戬,你的母亲云华,是他的亲妹妹。”
“陛下当年何曾不想两全其美?”
“可他是三界共主!三界众生皆仰望着天庭,他不得不为大局着想,以天下为重!”
“若因亲情而废法度,天庭威严何在,三界秩序将如何维系?”
“天规初立,若对主掌刑律之司法天神徇私,天界法度将顷刻间化为尘土,不复存在!”
“天庭何以立威?众生何以存信?那才是对三界亿万生灵真正的无情与冷漠!”
“今日司法天神之职,非为私情,乃三界公义之重器!”
“陛下正是念你乃亲外甥,有大法力,信任你,相信你,才予此重任!”
杨戬像是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笑话,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至极的弧度,手指猛地指向供桌上云华仙子的牌位,声色俱厉:
“当年!我母以身试法,陛下大义灭亲!如此‘榜样’,杨戬实在当不起,也不敢当!”
“娘娘请回吧,我这灌江口庙小,受不起这司法天神的天印!”
“它上面沾的血,我嫌脏手。”
“沾血?”
王母娘娘声虽不高,但是逻辑却很缜密,如丝入扣,她缓缓言道:
“杨戬,你是天规的受害者,故此身在局中,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一直这样考虑问题,许多事情,你都将想不清楚,看不透彻。”
“你再细看那印上,除了云华不得已留下的血痕,还沾着什么?!”
“更多者,乃千万年来,那些敢于践踏天条、祸乱三界、荼毒人间之妖魔之血也。”
“天条是枷锁,束缚着众神的私情私欲,让神明不能肆意妄为;更是维系这天地方寸之尺,保三界安宁的基石!”
“没有它,东华之乱只是开端,绝非终结!三界将永无宁日,生灵涂炭!”
“何为小爱,何为大爱?”
“你恨陛下当年无情,可若当年是陛下徇私,任由仙凡私配、无视天威崩坏、任由仙神肆意妄为。”
“今日这南赡部洲,焉能有你治水护民的一片安土,又怎会有这安宁祥和之景!”
“这南赡部洲的万家灯火,这你耗尽心力护下的人间安土,此刻早已沉沦于更恐怖的无尽劫难之中,化为一片废墟!”
“你放不下对你舅舅的仇恨。”
“可是你觉得,你杀死了他九个视若己出的义子,他能放下对你的仇恨吗?”
“无尽的仇恨,只会让三界更加动荡不安,陷入无尽的纷争与杀戮!”
“再问问你的轩辕剑!问问你那颗为苍生治水的心!什么才是真正的责任!”
杨戬闻之,神色漠然,依旧不为所动,冷冷言道:
“杨戬对你们那套腐朽的天条,不感兴趣。”
王母娘娘徐徐道:
“杨戬,你还不明白吗?”
“神仙动情,三界不宁。”
“情之一字,是世间最难以掌控的力量,恰似燎原之火,一旦燃起,便难以遏制。”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恰如今日人间之水患,皆因东华帝君与牡丹仙子动情私配而起。”
“因其私情,引发此等灾祸,致无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由此可见,神仙若私情私欲过盛,便会因一己之私,忘却己身身为神祇之职责,弃下界苍生于不顾。”
“那与吃人的妖魔有何区别?不过是一个‘直接吃人’,一个‘间接吃人’罢了。”
“仙神本就力量超凡绝伦,远非凡人所能比拟。”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有天条。天条是维系三界秩序的重要法则,不可或缺。”
“若不对仙神施以天规严加束缚,这偌大三界,只会更加混乱不堪,陷入无序的状态。”
杨戬闻言,沉默良久。
情和法起了冲突,总难取得平衡,这是世间最难解的难题。
王母娘娘有句话说得没错,神仙打架,确实是凡人遭殃,无辜受难。
神仙的力量太过强大,他们的争斗,会给凡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神仙在天界打架,几块火炉带着余火坠落人间,便能形成八百里火焰山,死伤无数,让无数家庭破碎。
昔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架,天柱折、地维绝,天河之水倾覆向人间,如猛兽般肆虐。
天破了,地塌了,整个世界都差点没了,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今日。
这下界水灾,也是天界的神仙打架所导致的。
东华帝君和天蓬元帅争斗,天蓬元帅开闸放水,天河弱水流向人间,如洪水猛兽般吞噬一切。
下界被淹死之生灵,何止亿万之数,无数生命于此灾祸中消逝……
天界神仙动辄争斗,掀起滔天风波,而死伤惨重者,往往皆是下界无辜人族。
神仙们动不动就要毁灭三界,称这世界不好,要重炼地火风水。
可下界普通生灵,何其无辜,他们才是这场灾祸中最悲惨之受害者。
正是:
“神仙一念起,人间万劫生。”
“神仙兴、苍生苦;神仙亡,苍生苦。”
此时,王母娘娘目光复杂地看向杨戬,缓缓开口:
“杨戬,血浓于水,他毕竟是你舅父,你们血脉相连,这是不变的事实。”
“他是你舅舅,你是他外甥,严格来说,你们才是一家人,本应相互扶持,共守这三界安宁。”
“他是三界之主,肩负重任,当年行事,绝非针对你杨家一门,而是为了三界大局着想。”
“天庭只不过是秉持天道,维护天条威严,以保三界安宁,万灵有序!”
“这是天庭的职责所在!”
“仇恨,我知道你心中的仇恨。”
王母娘娘微微一顿,目光中多了几分犀利:
“可而你当年大闹天界,也杀死了他九个义子!”
“陛下连失九个视如己出的金乌义子,这份剜心之痛,难道还不足以抵消你心中那部分旧恨么?”
“难道非要让这仇恨之火永世不息,焚尽你们之间最后一丝血脉牵绊,再焚毁这三界好不容易得来的喘息之机?”
“一千多年了,你们舅舅和外甥之间的恩怨也该化解了。”
“如果云华还活着,她最不愿看到的,便是你被仇恨囚困至此,永世不得解脱。”
“如今,陛下甘愿放下身段,放下颜面,放下双方的仇恨,邀你上天任职,共守三界安宁。”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外甥和舅舅?”
杨戬听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嘲讽:
“玉帝所看重的,不过是我杨戬的这一身法力罢了。”
“若不是我杨戬有幸拜入元始天尊门下,习得一身本事。”
“若不是我妹妹杨婵得女娲娘娘庇佑,有宝莲灯护身。”
“他还会认我这个外甥吗?”
“恐怕,我们兄妹二人,早已命丧于天庭的铡刀之下,尸骨无存。”
“此番,恐怕玉帝想要的,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刀,一个为天庭效命的刽子手罢了。”
“怎么?”
“如今,如今天界大乱。”
“玉帝又嫌那天帝冠上的血色不够浓烈,竟打算拿我这外甥的血,掺进泥里,去重塑他那摇摇欲坠的天庭威严?!”
“哼,真是好一个血浓于水!好一个物尽其用!”
王母娘娘脸上的温和瞬间被彻底撕去,代之以天帝御宇般的威严,眼眸深处一丝锐光闪过,
她心中暗道:
“这大外甥果然桀骜,却也看得通透至极。”
不过,王母娘娘并未因被顶撞而动怒,反而迎向杨戬近乎逼视的目光,声音变得清冷:
“杨戬,你这十数载治水辛劳,斩妖除魔,也知道神仙一念起,人间万劫生。”
“你也该明白,若法度崩坏,天道倾颓,首当其冲受害的,便是这最为脆弱的人间!”
“你在下界治水,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你治得了人间之患,却治不了天界之乱。”
“你以为陛下封你为司法天神,仅仅是要一个强力的‘刽子手’?”
王母娘娘眸光如炬,带着些循循善诱的味道:
“不!杨戬,那你就错了。”
“正是因为你尝过这天规噬骨之痛,正因你是云华的血脉!你才最能明白它的残酷无情。”
“你有大法力,亦有大功德,更有一颗知其痛、会其苦的‘人心’!”
“由你去执掌这柄双刃之剑,做这天法的‘执剑人’,才能真正权衡‘情’与‘法’之间那道几乎无法存在的‘度’!”
“才能避免下一个‘灌江口惨案’,下一个‘东华之乱’的悲剧,在毫无缓冲的天条铁律下发生。”
“想一想,若是当初是你前往方寸仙山,缉拿东华帝君和牡丹仙子。”
“而非王灵官。”
“那之后的事情,是否就不会如此糟糕了。”
“天界不会遭此灾祸。”
“人间界也不会逢此劫难。”
“一切都不会发生。”
“你在下界治水多年,下界百姓奉你为‘清源妙道真君’。”
“你也该明白,治水当治其源。”
“而下界劫难的根源,实则在于天界。”
“治理天界的神仙,方为治理人间灾祸之根本。”
“司法天神的高位并非枷锁,而是利刃,亦可为钥匙。”
王母娘娘的声音骤然转为低沉,二郎真君神殿的氛围陡然变得凝重肃穆。
她玉手轻抬,一枚非金非玉、通体玄黑、缠绕着细密雷霆纹路、散发着森严苍古气息的神印无声悬浮在她掌上,正是那枚象征三界法度之巅的——“司法天神印”!
那方小印出现的刹那,神殿内无形的规则仿佛都在随之震荡哀鸣。
它的重量,不在于实体,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天道规则与天条,那是三界秩序的基石。
王母娘娘言辞恳切,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杨戬:
“杨戬!司法天神,这是可以改写规则的权柄!”
“你当年为救母敢劈桃山,那份果敢与无畏,令三界动容。”
“今日,你为何不敢为三界执掌天规?”
“唯有掌权者,方能改写规则。”
“唯有掌法者,才能改法。”
“陛下今日,不是以舅舅的身份请你,而是以‘三界共主之名’,将这守护天规、安定乾坤的重担交予你!”
“你说天条腐朽,那你就去改变天条,证明给玉帝看,证明他当年情和法的抉择有误。”
“你去证明玉帝当年错了。”
“司法天神之位在手,你才能真正明白陛下当年的艰难,若连这位置都不敢接、不愿争,只站在凡尘诅咒天法无情。”
“那才是对云华仙子牺牲最大的辜负!”
“司法天神,这确实是个可以改变天规、避免更多悲剧的位置……”
王母娘娘的话语,在杨戬心间敲响,让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杨戬想到了当年杨家的灌江口惨案。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当年,灌江口的惨案如噩梦般在眼前重现。
亲人的惨叫撕心裂肺,家园在瞬间崩塌,父兄倒在血泊之中,那血腥的场景如同冰冷的刀刃,一次次刺痛着他的心。
每一声呼喊、每一滴鲜血,都化作了他心中无尽的仇恨与痛苦,成为他多年来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
还有那东华帝君反天之战,神仙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理念,在天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刀光剑影、法术纵横,天界被搅得天翻地覆。
而这场战争的余波,致使天河弱水下界,引发了下界的水患。
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汹涌地淹没了无数的村庄和城镇。
黎民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他们无助地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家园,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孩子们在洪水中挣扎、老人们在废墟中哭泣、就连普通的猪、马、牛、羊……也没有活路,它们在洪水中哀鸣……
那一幕幕惨状……都是杨戬治水的过程中亲眼目睹的。
而人间的降雨、狂风、雷电、瘟疫、干旱、太阳光、月光亮,甚至时间的流逝……皆在天界神仙的掌控之中。
正是:“神仙争斗,凡人遭殃。”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杨戬深刻地意识到:
“人间灾难的根本,实则在天界。”
这也让他对天条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什么是天条?
杨戬陷入了沉思:
“三界秩序,以天道为尊;六合众生,以天条为律!”
“天庭法典为维护天地纲常、阴阳轮转而立,凡天庭所辖三界,神、仙、人、妖、鬼,皆需恪守。”
“天条者,一正天道,二护苍生,三束神权,四平因果,五衡阴阳……”
身为天条的受害者,被天条逼得家破人亡者。
杨戬深知,天条虽为维护三界秩序而立,出发点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条文已逐渐变得僵化腐朽,不再适应三界的发展。
天条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维护三界秩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公与悲剧。
有的天条过于严苛,让许多无辜的生命遭受了不必要的惩罚。
他们或许只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却因为天条的严苛,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三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而有的天条则过于陈旧,无法应对三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他的母亲云华仙子便是因为天条而死。
若现在的天条有错误。
他杨戬权柄在手,或可以力撬动天条,革故鼎新,改写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