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辰从妖师宫的鲲魔王那边了解到:
远古洪荒,东王公想让妖族俯首称臣。
然而,东皇太一和帝俊这哥俩,岂是屈居于人下之辈?
他们心高气傲,有着自己的野心与抱负,怎会轻易向东王公低头?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争夺战拉开了帷幕。
东皇太一和帝俊凭借着自身的强大实力和非凡谋略,将东王公击败,并将其杀害,夺取了东王公的天位,自立门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妖天庭。
东王公陨落之后,其身上所蕴含的天帝气运被天道无情地回收。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巫妖大战爆发,这场大战让整个洪荒世界都陷入了无尽的动荡与混乱之中。
巫妖大战后,天道为了重新恢复洪荒世界的秩序,促成了昊天上帝(也就是玉帝转世、轮回、渡劫之前身)受命重建天庭。
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儿:
起初,天道选中了东王公,扶持他坐上天帝之位,希望他能好好治理这洪荒世界。
可是这东王公行事太激进了,一门心思推行改革,却没顾及各方势力的利益,到处树敌,引发了数不清的矛盾和冲突。
结果呢,东王公的统治垮了台,没能完成天道交给他的任务。
天道一看这不行啊,没办法,只能换人,让玉帝来接手天帝之位。
这么一来,东王公就成了过去式,是旧的天道代言人;玉帝则是新上任的天道代言人,他们俩之间存在气运的更迭。
东王公虽说统治失败了,但运气还不错,一缕纯阳残魂侥幸留存下来,后来转世成了东华帝君。
简单来说,东王公就是旧天帝,玉帝是新天帝。
至于西王母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当时东王公搞了个“洪荒仙盟”,和妖族干了一仗。
这一打起来,“洪荒仙盟”哪是妖族的对手啊,很快就败下阵来。
东王公陨落于巫妖量劫前夕,其事件被称为:
“东皇钟响破紫府,纯阳陨落劫气升。”
东王公被东皇太一以混沌钟震碎元神,仅余一缕纯阳残魂遁入轮回。
这场大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洪荒仙盟”的人基本都陨落了。
不过西王母有手段,用了“斩三尸保真灵”的法子,得以存活。
大战之后呢,西王母可能是看透了,也可能是心灰意冷了,直接斩断了和东王公的姻缘线,了断因果,遁入昆仑秘境之中。
说白了,两个人离婚了。
那这西王母都和东王公离婚了。
东皇太一和帝俊自然也就没再找她的麻烦了。
再至后来,巫妖大战后,天庭倾覆,诸事芜杂。
玉帝收拾烂摊子,建立新天庭。
遂遣仙使,恭请西王母再掌天庭王母之尊位。
这三界女仙如此之多,为何要请西王母担任天庭王母?
这缘何如此?
盖因东王公昔年曾为天命所归之天帝,然其陨落之后,其东王公那天帝之浩大气运,尽归玉帝所有。
而天命所归,那天界之王母“西王母”,则安然无恙,仍为女仙之首。
其乃“先天阴气”所化,气运犹存,三界女仙之尊的地位未变。
西王母乃天定之天庭王母,不可轻动,不可轻换。
这新天庭既立,乃天道意志之所显,不可违逆。
西王母虽心有不愿,却也不得不应玉帝所邀,而出昆仑秘境,管理三界女仙,帮助玉帝建立新天庭。
然则,西王母并未全然投身新天庭,而是留了一手。
原来,大罗金仙之境,可斩三尸以证道。
所谓三尸,乃善尸、恶尸、执念尸也。
大罗金仙斩却三尸,方能证道混元,更进一步。
西王母之原始神格,半人半兽,形象狰狞,掌瘟疫刑杀之神,杀伐之气,凛然不可侵犯。
正如《山海经》所载:“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处昆仑之丘。”
后来,西王母借“封神量劫”之机,斩却善尸。
在三尸之中,善尸性善,性格温和,象征光明与利他。
善尸脱离本体后,往往表现为独立行善的个体,甚至可能主动与本体分离。
西王母此善尸,化身为瑶池之王母,化为了一个年约三十、天姿掩蔼、容颜绝世、雍容华贵的绝色女神。
瑶池之王母继承了西王母“秩序调和,阴阳调和”之神职,于天庭之中,掌管婚姻、生儿育女、延年益寿等事。
此举,亦是为了顺应鸿钧天道所主导之新天庭体系。
而西王母之本体,则隐于昆仑秘境之中,保持混沌先天神灵之神性,避世不出。
在封神大战之时,西王母和瑶池金母,还实为一人。
周军借五方旗法宝对付手握番天印的殷郊。
龙吉公主在静室中听见,曾对土行孙说:
“素色云界旗是‘我母亲’那里有。此旗一名‘云界’,一名‘聚仙’,但赴瑶池会,将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来赴瑶池胜会,故曰聚仙旗。”
土行孙闻听此事,心急火燎地赶至前殿,见着燃灯道人,赶忙说道:
“弟子回内室与妻子商议,不料被龙吉公主听见,她言说此旗乃‘西王母’处所有,名曰聚仙旗。”
即土行孙与燃灯道人对话时,明确称呼龙吉公主之母瑶池金母为“西王母”。
聚仙旗,也在西王母之处。
随后,南极仙翁去了瑶池,奏闻金母,在瑶池找到“瑶池金母”,向瑶池金母借了聚仙旗。
也就是说,在封神大战的时候,西王母的善尸尚未完全斩去。
那善尸与西王母本体之间,尚存着丝丝缕缕的羁绊,宛如藕断丝连,难以割舍。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
而到了西行取经的时候,西王母和其善尸瑶池王母已然完全独立,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了。
这个时候,西王母和瑶池王母,已经完全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个体了。
两人的形象也截然不同了。
西王母,乃是半人半兽、形象狰狞的混沌先天神灵,隐于昆仑秘境,隐世不出。
而瑶池之王母,则宛如一朵盛开在瑶池仙境中的绝色仙花,是一个年约三十、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女神。
她身着华丽仙衣,头戴璀璨凤冠,仪态万千,雍容华贵,即王母娘娘也。
善尸,性温和,善也。
瑶池之王母带着西王母善尸的慈悲与祥和,在天庭之中,坐于瑶池宝座之上,掌管着王母的权柄,成为三界女仙之首,用她的智慧和慈悲,维护着天庭的秩序与安宁,
西王母和王母娘娘,二人自此独立。
孙悟空在天庭所见到的,则都是瑶池王母,而非那隐于昆仑秘境的西王母了。
但《西游记》中,其实还是讲述了西王母和瑶池王母之事。书中有一诗云:
“西池王母常来此,奉祝三仙几次桃。”
诗中称呼天庭的王母娘娘为“西池王母”。
暗示西王母和天庭的王母娘娘,曾为一人也。
昆仑之巅,西王母是女仙之首。
天庭瑶池之畔,亦有瑶池王母,瑶池王母也是女仙之首。
然则,天下岂容二主并立,天下岂会有两个女仙之首?
实则,瑶池王母与昆仑西王母是同一位神祇的不同称谓罢了,在民间通俗的便称呼其为“王母娘娘”。
其居于西昆仑之巅,则为昆仑西王母,掌天地之威,司灾疫刑罚。
若居于天庭瑶池仙境,则为瑶池王母,赐蟠桃之福,掌女仙之籍。
西王母初现于《山海经》之卷,形如半人半兽,豹尾虎齿,凶神之貌,主掌灾疫刑杀,象征自然之威,慑服万灵。
“瑶池金母”是道教体系对“西王母”的尊称,强调其“长生赐福”职能,源于《汉武帝内传》等文献的文学化改造。
二者实为同一神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称谓演变,本质是“西王母神格功能转型”的结果。
漫漫历史长河,西王母之形象,历经沧桑,由半人半兽、狰狞可怖,渐化为雍容绝色之贵妇人,神职亦由掌疫厉刑杀之凶神,转为握有长生不死药之吉神,终至化育万物、母仪天下之天界女仙之首,更成为民间信仰中至高无上之“王母娘娘”。
时间的阶段不同,西王母的形象就不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之研究文献,载有道家典籍《瑶池金母金丹忏》,其文曰:“瑶池金母,端坐大罗天上,瑶池宫中,莲台之上,豪光万丈,与无极众圣、太乙诸仙,共论未来之事……”
此《瑶池金母金丹忏》,即为“祭祀西王母”及民间教派做法事之仪式文本也。
西王母者,象征“过去身”,历经无数劫难,终成今日之尊。
王母娘娘者,则象征“现在身”,掌管当下,福泽众生。
神有千面,面面不同。
多面合一,方显神祇之全貌。
而对于玉帝来说。
于仙途事业之上,东王公,实乃“前任天庭之主”。
东王公是昔日天界之共主,威名赫赫,功业昭昭。
而于家庭姻缘之中,东王公与西王母之关系,亦非寻常。
于某种程度上,东王公亦可视为西王母之“前缘伴侣”。
只可惜,世事无常,仙缘亦难测。
东王公和西王母终是分道扬镳,情断义绝,离婚了罢了。
西王母在斩去善尸之后,瑶池王母也和西王母各自独立,各自都是独立的个体了。
是以。
玉帝如今之帝后,其实就是瑶池王母,和西王母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虽则,东王公已陨落天际,消逝于无形,然其残魂转世之身,东华帝君,却依旧存于三界六道之中。
东华帝君虽与东王公之身份有所关联,却也自成一体,独步仙途。
可是。
面对如此一位,既为昔日之“前任仙界共主”,又兼“前缘伴侣”之双重身份的东华帝君。
事业的“前任哥”感情的“前夫哥”,这双层buff叠加在一起。
试问世间男人,又有几人能不心生波澜,暗自较劲,欲图一较高下?
其中滋味,复杂难言,个中滋味,唯有玉帝自己才知道了。
方丈仙山,云海翻腾,雾霭缭绕其间,灵禽仙鹤,振翅翱翔,穿梭于霞光万道之中。
太元宫内,紫气氤氲,如丝如缕,仙乐袅袅,似有若无。
东华帝君,亦名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端坐于一尊青玉雕琢而成的卧榻之上,双目微阖,神情淡然,周身流转着淡淡金辉,宛如日轮初升,光芒万丈。
东华帝君正潜心修行东王公遗留之“先天纯阳功”,以期重振昔日雄风,恢复那无上之实力,再掌乾坤!
此“先天纯阳功”,乃三界之中至高无上的仙法,源自东王公“少阳之气”之根本,蕴含着先天阳刚之力,浩瀚无匹,堪称天帝专属之绝学。
然而,世间万物,皆遵循阴阳相生相克之理。
正如这浩瀚洪荒,有烈日当空,亦有明月悬空。
孤阳难以长存,亦需阴气调和,方能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东王公昔日执掌天地阴阳二气,威震寰宇,然陨落之后,其至阳本源受损,阴阳失衡。
东华帝君,身为东王公一缕纯阳残魂转世,因残魂未复,难以独修至阳之道,唯有通过男女双修之法,引阴气入体,调和阴阳,以补全残缺之身,突破修炼之瓶颈。
到了“先天纯阳功”的后期,他便可达到“阴阳自生”之境,体内阴阳二气自行调和,生生不息,摆脱双修桎梏。
与此同时,这“先天纯阳功”虽强,却也暗藏危机。
过刚易折。
“先天纯阳功”修炼前期之时,有一“阳极反噬”之缺陷,修炼至深处,若不能及时调和阴阳,恐遭阳火焚身之祸。
故而,东华帝君需寻得至阴之体,与之双修,通过至阴之气调和体内阳火,形成“阴阳周天循环”。
如此一来,他的修为如潮水般暴涨,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所以,真不是他东华帝君贪念美色。
他若是想恢复东王公的全盛实力,就必须修炼“先天纯阳功”,补足至阳本源。
可是“孤阳不存”,亦需阴气调和。
而且,得是高阶女仙才行,寻常女仙阴气不足,对他没什么用。
其实,先天阴气所化的王母,对先天阳气残魂所化的东华帝君来说,自然是最好的双修对象。
可西王母和东王公离婚了,两人因果已断,和他东华帝君更是没什么关系了。
瑶池王母是玉帝的,不是他的,更是和他东华帝君没什么关系。
这世上的高阶女仙并不多,而高阶女仙大多身居高位者,何须攀附他东华帝君?
他东华帝君,到底还不是东王公。
所以他没得选。
正在此时。
敖丙神色匆匆,脚步急切地踏入殿内,恭敬地抱拳禀报道:
“禀师尊,那玉帝派卷帘大将来我三岛之地捕金鳌了。”
“如今,他们已在那蓬莱仙岛安营扎寨,似有长期盘踞之势。”
“捕鳌?”
东华帝君原本正端坐在那云雾缭绕的宝座之上,双目微阖,周身流转着淡淡的金辉,恰似被一层神圣的金色光晕所笼罩,整个人沉浸在某种玄妙至极的境界之中,
听闻此言,东华帝君缓缓睁开双眸,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而后又迅速归于平静,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过区区捕鳌之举,由他去吧。”
“莫要因一时之气,坏了长远大计。”
“是,师尊,我明白了。”
敖丙领命,躬身缓缓退下,脚步声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殿外。
待到敖丙走远之后,东华帝君缓缓起身,周身的气势陡然一变,散发着一种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威严。
他目光深邃而悠远,望向那天庭所在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嘲笑道:
“玉帝,你不行啊。”
“这身子骨太虚了,还得补补?”
言语间,东华帝君双手抱胸,神色间满是自信与不屑。
在这方面,他东华帝君到底是纯阳本源,修的是那至高无上的“先天纯阳功”。
他体内阳刚之气浩瀚磅礴,如江海奔腾,根基深厚无比,似那万年古木,根深蒂固。
在这方面,玉帝到底不如他啊。
与他东华帝君相比,终究是差了一大截。
不过想到瑶池王母,东华帝君原本傲然的神情瞬间一滞,心中涌起一阵郁闷。
在这天界,玉帝能随便干。
玉帝能堂而皇之地干,毫无顾忌,因为他是现任天帝,这是他的特权。
但他东华帝君呢,却只能偷偷摸摸地与那牡丹仙子暗通款曲,每一次相见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旁人察觉,落人口实。
蓬莱仙岛。
海外海区域。
卷帘大将带着“天庭捕鳌队”成员捕捉金鳌。
这支“天庭捕鳌队”,平日里倒是散漫,三日勤勉补鳌,两日便寻个礁石晒网休憩。
正是:“三天捕鳌,两天晒网。”
饶是这般懈怠,那金鳌之功,却也诱人。
每擒得一只金鳌,就是一千天禄点啊。
萧辰的“天禄点”很快就接近了一万天禄点,已经快满足晋升金甲天兵所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