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大街,这条沙湾古镇的心跳脉搏,曾是一气呵成的长龙,如今被岁月的刻刀分成了西、中、东三段。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安宁中街,那里藏着一条叫“进士里”的巷子,名字就透着几分古早的书卷气。顺着青石板往里扎,七拐八绕走到巷子尽处,向右一拐——嚯!眼前豁然开朗,那高墙深院、蚝壳窗棂泛着温润光泽的大宅,可不就是何立新他家的青砖蚝壳墙的老屋——“清福园”么!
这座有着两百多年高龄的老祖宗级宅院,愣是在沧海桑田中保养得溜光水滑。别说PSJ时代那股邪风没撼动它分毫,就连岁月这把杀猪刀,也只能在青砖墙上留下点墨绿色的苔痕作为签名。秘诀?简单粗暴:人丁兴旺+群众基础过硬!真遇上事儿,何家老爷子一声吆喝,几十上百号本家壮丁能立马抄家伙站满巷子,哪个不开眼的敢招惹?
让我们凑近点端详:绕过巷底那块被鞋底盘得油光水亮的麻石墙角,典型的岭南三间两廊格局便撞入眼帘。正厅三开门户,面南而立,青砖墙是岁月的画布,苔痕是它晕染的水墨。东西两溜廊屋像大雁翅膀般伸展,顶着黛瓦坡顶,阳光一照,那用蚝壳镶嵌的窗棂哟,竟反射出珍珠似的朦胧光晕。
天井中央的麻石地坪,早被数不清的脚板磨得像块温润的古玉,四周的排水暗渠至今仍精神头十足,暴雨天也能咕咚咕咚喝个痛快再吐个干净。最提气的还得数那对高耸入云的镬耳山墙,活脱脱明清朝时代老爷帽子的两只翅膀,既防火防风,又无声地宣告着:咱何家祖上,那可是有功名傍身的体面人!两百年来,管它外面狂风暴雨还是时代惊雷,清福园就杵在这儿,用一砖一瓦的倔强劲儿,在沙湾的烟火人间里扎下了深根。
按祖上传下的规矩,清福园没明确指定谁有继承权的大金钥匙,但“族长”一家通常顺理成章地坐镇于此。如今当家的是何立新他爷爷——八十出头的老爷子,白发如银,精神头却赛过壮小伙儿。老爷子平生最爱“私伙局”,操弄起广东音乐的诸般乐器(潮州椰胡、高胡、秦琴、扬琴、洞箫……)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堪称“乐器界的八爪鱼”。三天两头,他便呼朋引伴,在清福园的天井或厅堂里摆开阵势,丝竹管弦之声响彻巷陌,那腔调,别提多地道了。何立新这小子,深得老爷子真传,虽没爷爷那般精深,但每样乐器也能划拉个一两曲,很对老爷子的脾胃。家族共识基本敲定:将来族长的接力棒,十有八九要落在这位“音乐小传人”手里。
说到这“族长”名头,听着唬人,实则没啥正经八百的选举流程。说白了,大家族里总得有位和事佬兼主心骨,若能再有点本事——当过公家干部或自己开公司当老总,提携得了族人——那大家伙自然就默认你为“话事人”了。何老爷子当年就是这般人物:国营农场场长当过,村干部干过,招商引资带起村里一票人发了财,在村里镇上都算一号响当当的人物。照理说,这路子捞金该易如反掌?偏不!老爷子恪守祖训“清福才是福”,虽不至两袖清风,但硬是没让人抓着小辫子说贪腐。稳稳当当退休后,领着不菲的退休金,悠哉游哉地沉浸在私伙局里拉弹吹打,这小日子,啧,清闲自在赛神仙。
老爷子的膝下,那真叫一个“人丁兴旺”的活广告——旧时可没计划生育这紧箍咒,老爷子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一口气攒了五龙六凤十一口子才鸣金收兵。何立新他爹是家里的扛把的长子,可惜本事略逊于老子,挣钱仅够糊一家几口,连多生个娃的勇气都提不起来,于是何立新便成了独苗一支。反观老爷子的其他儿女,在“开枝散叶”这门功课上个个超常发挥,生仨娃算是起跑线水平。算盘珠子一拨拉:儿子儿媳加孙辈,乌泱泱六十多口子!这还不算完,老爷子那辈的兄弟姐妹及后裔(何立新奶奶那边的还单算),真要聚齐了,三百人?打不住!纯纯的“人海战术”家族代表。
就在老爷子张罗孙子婚礼,连最爱的私伙局都暂时“停演”的关键当口,得意孙儿何立新却找上门,小心翼翼地试探:“爷爷,您看……我这婚礼,光请我爸我妈这边的近亲吃个席,中不中?”
老爷子一听,好家伙!他精心策划的“何氏宗亲大联欢”蓝图眼看要缩水成“核心家庭小派对”,眼珠子当时就瞪得像粤剧里的花脸演员上了妆——血气噌就顶上了脑门:“不行——!”一声断喝,堪比私伙局里最洪亮的锣鼓点,瞬间震得清福园的蚝壳窗棂都似乎颤了一颤。这气魄,哪像八十老翁?分明是号令三军的帅才!
何立新万万没料到,平日里最吃自己忽悠、最护着自己的老爷子,这次竟如此斩钉截铁,毫无回旋余地!他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般愣在原地,张口结舌,后面编排好的话全卡在了嗓子眼儿里。
就在这冷场尬住的千钧一发之际,何珊珊如救火队员般灵动地闪身插到爷孙之间。她脸上堆着讨巧的笑,嗓音清脆又带着点儿撒娇的甜腻:“哎呀爷爷,您消消气嘛!新哥的意思呢,是说咱爸咱妈的近亲务必得到场。至于‘近亲’这圈儿怎么画,门道在哪儿,您是咱家定海神针,全凭您老金口定夺呀!”
这番话堪称“太极推手”的典范。一来巧妙把范围限定在“爸妈的近亲”——理论上也就是爷爷奶奶、叔伯姑姨堂亲这类三代血亲;二来把如何具体圈人这份“烫手山芋”,连同解释权一起,恭恭敬敬捧还给了老爷子——您老说算就算,堂表兄弟这种擦边球,您说了才算数!
果然,这高帽戴得正是位置。何老爷子鼻子里“哼”了一声,脸色虽还绷着,可刚才那直冲天灵盖的火气算是暂时被按了回去。他那双阅人无数的老眼锐利地扫过大孙子和孙媳妇:“算你这丫头有眼力见儿!说吧小新,是不是手头紧,钱袋子瘪了?”
老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他那大儿子,也就是何立新的亲爹,兜里向来比脸还干净。如今的世道,酒席一桌,光是菜金没一千五下不来台面,加上酒水开销,两千块都算抠搜着点菜,海鲜都得掐着指头算。要摆五十桌?光这一项就得十万雪花银!再算上沙湾本地讲究的那一堆老规矩、五花八门的彩礼杂项……这场面支棱起来,没个二十万?门儿都没有!
这正是沙湾古镇老百姓矛盾又可爱的传统:面子要撑足,里子要抠紧!好比这礼金,早年就收一块钱——那是为了向街坊四邻证明“我办酒不为搂钱”!近年实在难觅一元票,才忍痛“通胀”十倍到十块。可抠门那也是一脉相承!亲孙子何立新大婚,按说何老爷子该慷慨解囊吧?不!他能拍出几千块“赞助费”,那都得是咬着后槽牙、心尖儿发颤才肯的。那些叔叔、姑姑们更是如此——想让他们帮着分担酒席钱?呸!亲兄弟,明算账!又不是我儿子娶老婆!钱多烧兜里了?要钱可以,打借条来!至于借钱?这玩意儿沾着“丢份儿”俩字,不到山穷水尽,何立新老爹宁可把婚事再拖三年,也绝不肯背上这名声债!
“钱?压根儿不是问题!早预备得妥妥帖帖!”何立新胸膛一挺,腰杆绷得笔直,声音洪亮得生怕老爷子不信,“我就琢磨着……把婚礼,搞成一场‘登基大典’!用点新花样接待朋友们!”
“啥玩意儿?登……登基大典?”何老爷子那两只原本微眯的老眼瞬间瞪得溜圆,像在瞧一出荒诞戏,“阿新,你这扮皇帝入戏太深,脑子烧糊涂了吧?”
关键时刻,何珊珊再次“替补登场”,无缝衔接进行“同声传译”。她把小夫妻俩都在滴水岩公司打拼的背景一铺垫,再把婚礼当天公司大佬要来现场、要正式宣布何立新荣升“风影堂堂主”的环节一描述,画风瞬间就从“古装穿越剧”扭转为“现代职场晋升实录”。
老爷子何等精明,岂是两句概念就能轻易糊弄的?他花白的眉毛一挑,单刀直入切中要害:“你少跟我整那虚头巴脑的!‘堂口’?听着威风!手下几个人头?给我说个数!”
何立新脑子转得飞快,灵光一现,福至心灵!他毫不犹豫地把未来的宏伟蓝图直接“挪用”成了“当前战绩”:“回爷爷话!不多不少,正正好五百七十六条好汉!个顶个儿都是我的铁杆兄弟,到时候全得请来给新人、给老何家撑场面!”末了不忘继续“画饼”,把宏图伟业说得如同仪式后的必然:“等我这‘登基典礼’一过,立马吹响集结号!大搞扩军!到时候手下儿郎,妥妥破千!奔着千人规模去!”
“眼下就有小六百号人?还要‘破千’?”何老爷子心头一震,这规模,简直快赶上自家祖上几代开枝散叶、生娃竞赛之后才攒出的大半个村的人口了!老爷子眼中难得闪过一丝惊叹,但姜毕竟是老的辣,那份根植血脉的警醒并未褪去。只见他那只布满岁月纹路的手猛地抬起,枯枝般的手指精准地朝着何立新揣在裤兜里的手机方向凌空一点——不是要钱,是要实锤!
何立新心中狂喜的小鼓咚咚直敲,脸上却绷着“绝对靠谱”的表情。他赶忙解锁手机,点开一段视频,恭敬地递到何老爷子眼皮底下。
屏幕亮起,画面里乌泱泱数百号人,挤在一个气势十足的会场。何珊珊正站在前方主位,挥斥方遒地讲解着什么战术图,旁边桌面上还摊着文件资料。镜头切换,是庆功场景:何珊珊身披绶带,从领导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奖杯,笑意盈盈,台下众人欢呼雷动,掌声轰鸣。接着又是几个剪影:何珊珊在台上主持动员会,何立新在她侧后方操作投影仪;小组讨论时何珊珊拍板定策,何立新点头记录……整整二十多分钟的视频,何珊珊牢牢占据C位,气场全开。每次有人称呼她“何堂主”,再对着旁边的何立新喊一声“新哥”时,何老爷子的眉毛就挑高一分。
“嚯!”视频播完,何老爷子脸上那点残余的火气早被惊奇取代,他上下重新打量何珊珊,眼里透出不加掩饰的赞赏,“看不出来!真看不出来!小姑娘能管几百人的摊子?能耐!配得起我孙子!”老爷子话锋紧跟着一转,疑惑像钩子似的挂在话尾,“不过……这就怪了,既然是珊珊当堂主,你这‘登基’,是要登哪个位子?珊珊那堂主名号,还能让给你?”
何珊珊脸颊“唰”地飞起两团红晕,像熟透的薄皮桃子。她微微垂下眼,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细弱蚊呐,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爷爷……那个……堂主的工作担子重。我……我寻思着等结了婚,就……就先专心给咱们何家添丁进口。”她飞快地瞄了一眼何立新,声线多了分坚定,“阿新他这支,到他爸这就一根独苗苗,太冷清了……我想,多给他儿子添几个弟弟妹妹……热闹点。”
“多子多福?!”这四个字像上好的陈酿,精准地灌进了何老爷子最舒坦的耳朵眼!他猛地一拍红木太师椅,眼中精光四射,比自己当年升职还痛快!他最遗憾的就是大儿子不听劝,生得太少,看看这孙媳妇,年纪轻轻就明白开枝散叶是头等大事!懂事!太懂事了!必须得撑腰!
“好!好啊!”老爷子气沉丹田,笑声震得窗棂嗡嗡响,一锤定音,“你这‘登基大典’,爷爷准了!”他顿了一下,老狐狸似的眼神扫过两个年轻人,“不过!咱们沙湾古镇的老规矩不能丢!该请的三姑六婆七舅姥爷,一个都不能少!不但不能少,还得大大方方地添人!再加五十桌!让他们都来沾沾我这孙儿、孙媳妇的光,捧你们的场!”
眼角余光瞥见孙子何立新的脸唰地变了色,惨白里泛着青——准是想到他老爹那见账单就抽抽的抠门性子!老爷子二话不说,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下拍在何立新肩上,力道沉实,差点把孙子拍个趔趄:“怂什么!不就一百桌么!定!”他大手一挥,斩断了孙子的犹豫,“钱的事儿,老子去跟你那榆木脑袋老子掰扯!不用你管!你就一门心思,把你那风光无限的‘登基大典’给老子操办好了!办风光喽!”
峰回路转!比自己老爹还抠十倍的老祖宗居然金口玉言包揽了?何立新惊喜得差点原地蹦高,把先前卡壳的词一股脑儿倒出来,千恩万谢地把老爷子拍得晕乎乎,又老老实实汇报完近况,才脚底生风地拉着何珊珊告辞。
刚踏出清福园那扇吱呀作响的高大门槛,何立新立刻一把将何珊珊拉到巷角,激动得几乎咬耳朵:“老婆!神仙!真是神仙!那视频备得真叫一个绝!爷爷那反应,跟你提前预演的一模一样!太神了!”
原来……那段让何老爷子彻底“服气”的“风影堂大会”盛况,哪里是什么真实工作记录?分明是一群“临时演员”套上统一工装,在公司老员工的友情“导演”下,在几个办公室会议室里忙活半天,硬生生“拍”出来的大片儿!
一周之后,何珊珊与何立新的婚礼在沙湾古镇清福园盛大启幕。白日里,遵循古镇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老礼,迎亲队伍踏着青石板路唢呐喧天,踢轿门、跨火盆、拜高堂……每一步都浸润着岭南古风与何老爷子眉开眼笑的期许。
当夕阳的金辉给清福园的镬耳山墙镀上暖色,这场盛事的重头戏才真正开锣——宴会大厅灯火辉煌,一百零一席!比何老爷子钦定的“百”席还多出一席!老爷子被簇拥在主位,捏着红封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解释这讲究:“这叫‘完事有出头’!吉利!必须出头!”
主桌旁,紧邻何家至亲的第二席,李一杲携赵不琼、张金枇、王禹翔四位公司掌舵人率领滴水岩全体正式员工齐齐落座。这排位,无异于给足了创业伙伴最核心的脸面。满厅宾客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时不时扫过这席,气氛喜庆得如同煮沸的开水,蒸气里都飘着“恭喜”二字。而今晚压轴的大戏,正是风影堂堂主的册封礼!
喜宴高潮——堂主任命时刻:
万店庆贺,气场全开:酒过三巡,全场灯光悄然转暗。伴随着昂扬的背景乐,巨幅投影幕布骤然点亮!没有煽情旁白,只有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滴水岩公司超过两千名员工面孔如星河般滚动而过,齐声高呼“百年好合,堂主威武!”画面无缝跳转!大话真旗下两千余家连锁加盟店集体亮相——南方的骑楼店挂满红绸灯笼,北方的铺面支起巨大囍字牌匾,海边的门店用荧光棒拼出巨型爱心……张灯结彩,千店同庆!店长和老板们抱拳、拱手、举杯,祝福汇成一片声浪的海洋!满厅嘉宾目瞪口呆,连筷子都忘了动,心里只剩一个惊叹号:滴水岩?!这哪是公司?简直是藏龙卧虎的产业帝国啊!
金口玉言,赞誉加持:视觉盛宴余韵未消,张金枇利落登台。这位素以干练著称的“大师姐”,此刻满面春风,声线也难得地带上了激昂的鼓点。她不讲套话,直接将何珊珊如何从无到有构建风影堂雏形,何立新又如何凭一股“虎”劲儿带队攻城拔寨的关键战役娓娓道来。每一个案例,都像一枚精准投入人群的“氛围炸弹”,引发阵阵笑声与喝彩。“这对贤伉俪,就是咱们滴水岩开疆拓土的先锋!风影堂的魂!”——定调精准,掷地有声!
创世之谕,仪式拉满:张金枇话音方落,她转身,手臂划出一个隆重的邀请弧线:“现在,有请滴水岩创始人——李一杲,为风影堂定主!”聚光灯“唰”地追住李一杲。他稳步上台,接过话筒,没有冗长铺垫,一句“经公司核心决议,批准任命:何立新,为风影堂堂主!”干净利落,如同神谕!话音炸响瞬间——锵!锵!锵!早已侍立两侧的锣鼓班子仿佛得了暗号,铆足了劲儿一通狂敲!声浪几乎掀翻屋顶!更震撼的来了:四名壮汉嘿哟嘿哟地抬上来一面巨幅“任命状”!红木镶边,金粉大字,精装书般的奢华皮革封面,立起来竟比何立新还高出一头!虽然人人都心知肚明这是道具,但这尺寸、这气势、这聚光灯下灼灼生辉的金光——“仪式感”三个字直接被焊死在每一位宾客的脑海里!什么叫排面?滴水岩现场教学!
新主登坛,宏图初展:何立新深吸一口气,在雷动的掌声和几乎凝成实质的期待目光中,大步流星踏上主台。他站定在巨型任命状旁,身形被衬得愈发挺拔。聚光灯下,他眼神发亮,声音洪亮得带着微微的混响效应,穿透满场喧嚣:“今日,风影堂不只是挂牌!我们要立军令状!”他对着台下数百双眼睛,抛出了一个比“百桌婚宴”更惊人的数字——千店蓝图!台下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猛烈、几乎要掀翻天花板的欢呼与掌声!每一个停顿都仿佛被欢呼的声浪填满。新堂主的豪情壮志,伴随着回荡厅堂的音浪和金粉道具反射的璀璨光芒,深深烙进了在场每个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