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7回 淬瞳铸刃分机厄,码网织经测冷暖

  小两口在华农的学生食堂用过晚餐,待到华灯初上时分,才缓缓踱出食堂。橘色的路灯穿过梧桐叶的罅隙,在地上碎成星星点点的光斑。李一杲一手拎着打包的菠萝包,一手被赵不琼挽着,两人并肩朝竹园酒店的方向走去。

  他们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脚步,目光在往来的学生身上逡巡——穿白大褂的女生抱着解剖图谱匆匆而过,袖口沾染着可疑的淡黄色污渍,像是刚刚解剖完一只不听话的青蛙。李一杲忽然用下巴示意:“看那个穿格子衫的,书包拉链上别着单片机开发板,八成是工学院的。“

  话音未落,那男生突然蹲下系鞋带,露出了运动裤下若隐若现的护膝。“等等...“李一杲眯起眼睛,“这个起蹲姿势,半月板受过伤?搞不好是体育特长生转专业。“

  赵不琼的目光却被长椅上的情侣吸引。女生正把麻辣烫里的鹌鹑蛋夹给男友,纤细的手指甲盖泛着不自然的白,指节处隐约可见一层薄茧。“她指节上的茧说明她是农学院常下田的。但你看她耳垂——“路灯恰好照亮女孩左耳垂上晃动的碎钻耳钉,“上周才打的耳洞,愈合期至少三个月,看来寒假回家被家长念叨过仪容仪表。“

  两人正说着,转过图书馆时撞见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对着手机屏幕抓耳挠腮。李一杲瞥见屏幕上的代码界面,嘴角微扬:“嚯,这缩进格式...绝对是大一新生,老鸟都习惯用自动格式化插件。“

  话音未落,男生突然把手机摔在草地上。赵不琼轻笑出声:“报错信息里全是'对象未定义'——估计刚被暗恋对象拒绝,借debug发泄呢。不过,他摔在草地上,花花草草会不会说,干嘛不摔在石凳上,非要拿花花草草发泄呢?这就不是真心想换手机的屌丝嘛。“

  桂花香里飘来支离破碎的对话。“我爸说养猪场今年亏了二十万...““我导师让把IF冲到8.0...“他们相视苦笑。李一杲沉默了片刻,忽然低声说:“曾几何时,我导师也这么要求我,不是8.0,而是10.0。“

  他的思绪飘回到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那时候,他也是这样走在校园里,完全不把导师的话放在心上,跟同学们讨论的是食堂新出的糖醋排骨。而今夜里风中飘荡的,尽是些沉甸甸的现实。

  竹影婆娑的岔路口,三个并行的女生正用三种语言争吵:普通话、粤语和急促的韩语。李一杲驻足观望:“左边背帆布包的肯定是人文学院的,中间那个...“他话没说完,赵不琼已经接口:“看中间女生手腕上的转运珠,穗子颜色褪成这样,至少戴了五年——八成是从小在珠三角长大的侨眷。”

  当酒店暖光映入眼帘时,李一杲忽然一脸疑惑:“老婆,我忽然想起,我的导师当年称呼我‘杲儿’的,有导师这样称呼自己的研究生的吗?“

  赵不琼掐了掐他胳膊的肉,笑骂道:“你们西北的口音,不就是说啥都带一个‘儿’的尾音的嘛,有啥好奇怪的!“

  李一杲夸张地吆喝一声疼,逗得赵不琼咯咯直笑。两人的笑闹声惊飞了竹梢的夜鹭,扑棱棱的翅膀搅碎了初上柳梢头的满地月光。他们谁都没有再吭声,只是手牵着手,看着树梢的弯月出神。那些被路灯拉长的年轻身影里,分明晃动着二十岁时的自己——只是如今的瞳孔深处,多了几分软件测试数据般精确却冰冷的世故。

  两夫妻在路上相互打趣的话题,实则是回到酒店后要着手之事的序曲。这是张金枇离开前托付给李一杲的任务:开发两个小软件,用于测试应聘者与岗位天赋的匹配程度。其中一款针对内务助理岗位,用以测试观察力;另一款针对外事助理岗位,旨在测试反应速度。

  一回到酒店,李一杲便立刻投身于代码编写,而赵不琼则在网上搜索各类素材。

  “瞧瞧大师妹提的要求,只是单纯测试生理性的反应速度和生理性的观察力,你怎么看?”李一杲停下手中动作,向赵不琼征询意见。

  赵不琼微微皱眉,反问道:“大师姐为啥非得强调只做生理性测试呢?”

  李一杲的指尖停在键盘上方,电脑屏幕散发的蓝光映照出他眉心的褶皱,思索片刻后说道:“生理性反应,大概指的是本能反应吧?”

  经此一番讨论,软件开发的方向逐渐明晰:就是要测试一个人的本能反应究竟如何。思路明确后,开发工作便不再棘手。李一杲决定先攻克反应速度测试软件。眼-脑-手的反应速度测试相对简单,他仅花了半小时就完成了代码编写,并随即运行测试。

  李一杲最初版本的测试,设计为看图按键:看到不同的图,用左手或右手按键回应。然而,赵不琼端详后,认为尚不足以暴露人的本能。经一番“头脑风暴”,他们决定改为看图手写符号记录,测试者可自行设计符号并明确其意义,如此便能更细腻地考察应变反应速度。

  这一细微却颇具匠心的改动,让测试更加精准地捕捉到人的反应本色。

  李一杲率先拿自己做测试。起初,他设定一横、一竖、一撇、一勾,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图片。可第一轮测试进行到0.45秒时,他就开始手忙脚乱,横写成撇,竖也时不时写成勾。无奈之下,他只得反复测试了十几次,才总算能正确反应,出错频率有所降低,但即便如此,速度也仅能达到0.41秒,再难提高。

  轮到赵不琼测试,她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式。她在纸上划了一条线,在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轻点和粗点,来表示不同状态,如此同样可表达四种不同的状态。在最慢的1.5秒测试过程中,她就已完全熟悉这种表达方式,随后一路提速。到0.4秒时,仍能保持零出错;0.35秒时,依旧在及格范围内;直至0.31秒之后的速度,才达不到及格标准。别看这仅仅比李一杲快了0.04秒,可这相当于快了32%,直让李一杲羡慕不已。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老婆快得多,没想到被这测试软件一下子打回原形。

  李一杲心里头那股子不服气劲儿“噌”地就冒了上来,二话不说,拉着赵不琼就非要用按键测试再比个高低。嘿,还真让他扳回一局!在按键测试时,他的反应速度竟比赵不琼快了不少,这可把他乐坏了。

  “这到底咋回事呢?”李一杲满脸疑惑,挠着头问道,“那到底该以哪一个测试结果为准呢?”

  “我也摸不着头脑啊,你赶紧分析分析。”赵不琼也犯了愁,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判断。

  李一杲赶忙把他俩的测试方法和结果一股脑儿抛给AI,那AI给出的回答啰啰嗦嗦,长篇大论的,简直就像回到当年写论文查资料时看的那些冗长文献。AI得出结论,说这两种都不算纯粹的反应速度测试,按键方式叫基础运动速度测试,手写方式则是复合认知反应速度测试。

  “这AI回答问题,也太啰嗦了,一点都不干脆利落。”李一杲忍不住吐槽,“不过它分析得倒有一点挺在理。我用的手写符号测试,得同时调动视觉识别、符号转换的认知加工,还有手部精细动作的书写控制,总共三个环节呢。可你那‘点线标记法’,把信息编码简化成空间定位的二分法标记,只需要视觉判断和肌肉记忆的预设符号这两个环节,天生就比我快些……”

  “我才不信呢!”赵不琼满脸怀疑,“要不你也试试我的方法?”

  李一杲依言照做,画了条线,然后用轻点和粗点开始测试。嘿,他感觉很快就上手了。接着,从2秒开始测试,一直测到0.33秒,才终于达不到及格标准。好家伙,这速度明显提高了20%,提升幅度可不小,看来方法不同,测出来的速度确实不一样。

  “照这样说,是不是得提醒测试者,干脆用最快的速度记录呢?”李一杲提议道,“不然测试者的速度参差不齐,差别也太大了!”

  “不行!”赵不琼立刻反对,“恰恰相反,大家都不知情,在陌生环境下,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明显,才能更清楚地看出一个人的本能,看看他会怎么应对陌生情况,这样才好!”

  李一杲一听,马上认同了赵不琼的观点。不过,他也没彻底摒弃第一种方式,而是在测试开始时,让测试官可以自行选择。而且,针对这两种测试方式的评分计算,他还写了个公式,接入AI的API,帮忙做综合评估分析。测试者只要把手写的结果拍张照片,就能读入分析,不用再手工录入,方便多了。

  软件最终大功告成,李一杲和赵不琼两口子又分别用不同方法测试了一番。结果出来,赵不琼的综合评分还是比李一杲高出10%左右。李一杲想尽办法,也没法缩小这最后的差距,最后连赵不琼都不愿意配合他再测了,他只好无奈死心:“看来,直觉可不等于本能啊。”

  “不对!”赵不琼咬着嘴唇,一脸狡黠地说道,“你觉得自己反应速度比我快,那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你专注力强,能把后天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习惯、习惯又变成本能,可我就没这本事,除了吹笛子的时候例外。哎呀,我都好久没吹笛子了,有空可得拿出来练练。”

  房间里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332号房,送餐咯!”一个男声从门外传来。这是赵不琼先前在竹园餐厅订的餐送到了。她赶忙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一个男服务员推着餐车缓缓走进来,餐车上摆放着好几盘饭菜,每盘都细心地用薄膜覆盖着。

  “水煮牛肉、腊味合蒸、鱿鱼炒兰花、排骨紫菜汤,三菜一汤,都上齐啦。”服务员一边逐一端上桌,一边核对菜品,接着问道,“二位没有点米饭,需不需要给您补上呢?”

  李一杲拿起一旁放着的大包菠萝包,笑着回应:“谢谢,不用啦!”

  服务员微笑着点点头,推着餐车离开了房间,轻轻关上了房门。刹那间,房间里弥漫起浓郁的水煮麻辣味,那股子香气浓烈得赵不琼差点就打了个喷嚏。她赶忙快步跑到窗边,打开窗户通风。李一杲也没闲着,赶紧去调整空调,加大风力。一番忙活后,这水煮麻辣味才没那么刺鼻了。两口子这才在桌旁落座,准备大快朵颐。

  “现在外卖居然都能送围餐了,”李一杲用筷子尖挑开薄膜,红油在塑料碗里漾开涟漪,“等全城都飘着一次性饭盒的味道,老字号的雕花木筷怕是要进博物馆。“

  “去餐厅吃饭,吃的可不单单是饭菜,还有人气和社交氛围呢。”赵不琼纠正道,“爱凑热闹本就是咱华夏人的天性。就说这个五一假期,你看看新闻,到处都人挤人,可大家还是兴致勃勃的。要是一个景区就只有一家人在游览,你觉得他们还能那么兴高采烈吗?”

  “哎呀,太有道理了!”李一杲一边说着,一边递给赵不琼一个菠萝包,满脸夸赞,“老婆,你对人性的洞察真是越来越深刻了!”

  赵不琼接过菠萝包,轻轻撕开成两半,夹了些水煮牛肉放在中间,就这么当成汉堡肉夹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从程序员跨界到搞餐饮,这跨度可不小,难道你就没从中洞察出点儿人性?”赵不琼吃了一个自制的水煮牛肉夹菠萝包,感觉肚子都快半饱了。她给自己盛了半碗排骨紫菜汤,边喝边随口问道。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让李一杲陷入了沉思。他闷头一阵猛吃,干掉了半碟鱿鱼炒兰花,好一会儿,才总算在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间,找到了共通之处:“餐饮业和软件开发啊,其实都在从传统的瀑布流模式,朝着极限流模式转变。就说软件行业吧,现在讲究面向接口编程,每个程序员都能各自负责自己的模块,最后像搭积木一样拼装起来就行。餐饮业也类似,预制菜的兴起,就好比一个个模块,稍微加工一下就能端上餐桌。”

  赵不琼虽说不太清楚极限流具体该怎么操作,但从李一杲这番话里,似乎品出了些门道:“照你这么讲,极限流是个好方向?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说着,赵不琼用筷子尖蘸了蘸茶水,在餐桌上缓缓画出一道螺旋纹路,像极了平静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你看这极限流,像不像蚂蚁搬家?每只工蚁都清楚自己该叼哪片树叶。”她指尖在螺旋中心重重一点,“可要是突然刮起龙卷风——”那水痕瞬间被抹成一道混乱的横线,“这模块化会不会就变成各自为政,乱了套呢?”

  李一杲把剩下的鱿鱼炒兰花吃得一干二净,这才心满意足地开口:“真正的极限流,其实有着蚁巢式的容错机制——”他伸出中指,戳着赵不琼画的螺旋轨迹,在外围勾勒出六边形网格,“每个模块既是独立的个体,又能通过类似信息素传递的方式,自动修正全局出现的偏差。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组织模式。”

  很明显,李一杲的想法已然明晰,在他看来,极限流乃是组织运作的未来大趋势,堪称组织运行领域的“速度之王”。

  赵不琼夹起最后一块五花腊肉,轻轻放入他碗中,这一举动,恰似投出了一张无声的赞成票:“不过,速度再快也不能忽视精度。就好比你总说有些程序员写代码从不写注释,程序跑得倒是快,可迟早得在维护的道路上撞得头破血流。”

  两人就“极限流”这个话题热烈讨论起来,原本用来擦拭嘴角的餐巾纸,此刻成了他们思维碰撞的草稿纸。李一杲用筷子蘸着鱼汤,在纸上画起流程图,那线条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赵不琼则拿起口红,在纸巾边缘仔细标注着风险系数,鲜艳的红色在洁白的纸巾上跳跃,宛如他们热烈的思绪。等到排骨紫菜汤也见了底,赵不琼已经将讨论的点子巧妙拼装成一幅思维导图,并同步上传到云端文档,方便日后随时查看。

  “嗝——”李一杲往椅子上一瘫,打了个悠长的饱嗝,可手指却在笔记本键盘上一刻不停地翻飞起来。其实,应聘者数据抓取模块的核心代码他早就写好了,现在只需将风险评估模型封装成DLL库,再用PyInstaller打个加密包就行。他这人向来有点恶趣味,不仅把安装程序图标设成了尖叫的土拨鼠,就连命名也十分嚣张——“应聘也疯狂_v1.0_本能侦查版.exe”。

  李一杲刚把安装文件甩进“无问七子”的群聊,手机就跟抽风似的震动个不停。“大师兄,你这安装包咋比相亲对象还磨人?”群里跳出一条消息,不用想也知道,准是最爱搞怪的小师弟在吐槽,“杀毒软件报毒三次才肯让运行!”

  李一杲回了个鄙视的表情,调侃道:“小师弟,等你先过了0.28秒的速度测试,再来跟我搭话!哼哼!”

  接下来就该着手观察力测试软件了。赵不琼把收集到的资料发给李一杲,说道:“我找了不少找茬照片,感觉这软件玩起来有点像找茬游戏呢。”

  “这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李一杲一边读取资料,一边解释其中的差异,“找茬游戏就是单纯找不同之处,没有明确目的,比的不过是谁眼力好。但咱们这观察力测试软件,是要让人去寻找机会和危险,而且这些机会和危险都藏在看似一模一样的地方。有些人呐,天生对机会敏感,特别能抓住机遇,可对逼近的危险却毫无防范意识;还有些人,对危险感知敏锐,却老是错过那些明摆着的机会。所以咱们这观察力测试,得把测试者区分开来,看看他们到底属于哪一种。”

  赵不琼瞧了瞧餐桌上的残渣和碗碟,动手收拾起来,边收拾边说:“嗯,你说得挺有道理。就像看到乱糟糟的东西,我就浑身不自在,非得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行;可你呢,看到乱糟糟的反而觉得正常,要是弄干净了,你还老抱怨找不到东西。看来每个人的观察力,还真有不同的侧重点。”

  赵不琼手脚麻利地收拾完,把垃圾提到房间外的垃圾桶,回到房间时,李一杲已经打开两张看似一模一样的图片,图片上有个贼正在偷东西。他招呼赵不琼坐下观看:“你瞧瞧这两张图片,左边这张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这里有条蛇,这眼神好可怕!”赵不琼眼睛一亮,马上指着屏幕找到了隐藏的东西,“右边这张有只老鼠。咦,这两张照片看着明明一样,为啥我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呢?”

  “眼神!”李一杲提醒道,“蛇和老鼠的眼神,是不是都透着股恐怖劲儿?”

  看了一会儿,赵不琼也发现了李一杲藏在图片里的门道。就拿她第一眼看到蛇的那张照片来说,李一杲第一眼看到的却是贼即将勾到的项链。显然,李一杲更多关注的是机会,而她则更多留意到危险。就算两人在相同时间内,把两张照片的七个区别都找出来,观察力都算得上不错,但找出的顺序不同,恐怕两人的性格和本能也大不一样。

  两人玩了一阵观察力测试软件,这一番体验,让他们感慨比探讨“组织极限流”时还要深刻。赵不琼盯着屏幕上自己的成绩,不禁发问:“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人性的善恶,那究竟是什么呢?”

  “人道!”李一杲几乎是脱口而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