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创业路上的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企业腾飞的翅膀,也是创业者们不得不面对的荆棘。滴水岩公司虽未正式成立,但其项目策划中已然蕴含了无数创新的火花——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系统创新,种种创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这些创新点如同繁星点点,为项目的未来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然而,李一杲深知,若非这些创新的支撑,只怕连他自己也不敢拍胸脯保证能把公司搞得风生水起。
无问僧的故事创新道正传,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众人对“创新“本质的思考。这个故事没有直接定义“创新“,而是以一种更为宽广的姿态,为“创新“划定了一个庞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诠释。无问僧深谙“定义“的局限性,它往往会让人陷入固化的思维模式,而“总纲“则如同一张大网,既包容万象,又暗含边界。
故事里,无问七子的奇幻旅程,恰似创业者们在创新道路上的跋涉。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外部的妖兽威胁,更是内心的迷惘与挣扎。无问僧讲故事的功夫堪称一绝,他慢悠悠地叙述,却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会议室里,众人屏息凝神,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经历了时光长河的惊涛骇浪。当故事接近尾声,无问僧戛然而止,众人这才惊觉,自己已然沉浸在故事的魔力中,无法自拔。
“唉,这就完了?“无问僧的连线画面熄灭后,王禹翔如同从梦中惊醒,悻悻地说道,“这故事怎么就没个结尾呢?老师真是的,太让人心痒痒了!而且,玄武尊者到底干了啥,创新者又在哪儿呢,故事里压根儿就没提。“
李一杲捻着不存在的胡须,活像庙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弥勒佛。他何尝不知这是张金枇布的棋局?偏要引着师弟妹往云雾里钻。张金枇这招“天作人合“玩得可谓是滴水不漏,她借着无问僧的故事,给“创新“定了调,又让众人在故事中寻找答案。这种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设计,正是张金枇的高明之处。李一杲作为大师兄,自然得配合这场戏,毕竟,只有让张金枇的理论站得住脚,日后的公司管理才能顺风顺水。
“小师弟,别急,咱们再深挖深挖。“李一杲慢条斯理地说道,“故事开头不是说了陈玄武怎么用仙符的吗?这不就是玄武对知识的运用嘛。还有他怎么看说明书的,也是一样。不过这两点跟创新好像还没直接连上,我也不太懂老师想说啥。大家再一起想想,说不定能有新发现。“
看李一杲慢条斯理的点评,张金枇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她看见陆静在摄像头死角翻白眼,赵不琼的睫毛膏在眼下晕开小片阴影——这些细节像极了无问僧故事里妖兽的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幽光。她忽然想起老师用茶梗在青石板上画圈:“定义是钉棺材的钉子,总纲是系风筝的线。“
无问僧的故事给了她极大的发挥空间,比起直接定义“创新“,这种宽泛的“总纲“更能让她游刃有余。再加上李一杲的配合,这场戏可谓是天衣无缝。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张金枇接过话头,“故事开头讲的是老师境界突破,看起来确实挺难的。而且他的弟子都不太行,法力都没有。这说明,强者有时候也必须找弱者帮忙。这应该是故事一开始就想告诉我们的吧?大家觉得呢?“
李一杲指节轻叩桌面,如同老茶馆里听曲的票友听到妙处。张金枇那句“强者也需弱者帮“,在他耳中恰似三伏天饮冰镇酸梅汤——熨帖得毛孔都舒展开来。他面上端着大师兄的矜持,肚里早把这话翻来覆去嚼了三遍,暗叹这马屁拍得比庙里功德箱还隐秘。
蔡紫华接过话茬,顺水推舟地将话题引向人力资源管理:“咱们把滴水岩公司的老板比作强者,那这个故事是不是想告诉我们,创新突破啊,光靠自己是很难搞定的,得靠公司里那些基层员工才行?“这番话恰到好处地为张金枇做了个完美的“捧哏“。她这人最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该给谁台阶下。蔡紫华的这番延伸,直接把创新的命题从高层拉到了基层,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整个讨论的热情。
陈广熙适时补充道:“四师妹说得挺到位,我再补充一点。故事里无问僧能突破,全靠他那些弟子,而不是同级的高手帮忙。这是不是在提醒我们,得早点培养员工的能力,关键时刻才能用得上?故事里的团队合作,那都是早有默契的,不然可能早就完蛋了,哪能走到时光尽头啊?“他这番话既是对张金枇观点的支持,又巧妙地点出了团队默契的重要性。这种补充发言既不显多余,又能将话题引向更深的层次。
赵不琼显然也察觉到了今天的“主角光环“正在张金枇身上流转。她适时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分毫不差地接过了话头:“三师兄说得对。还有啊,故事里无问七子的团队成员,好多都有牺牲精神,最后三支团队大半牺牲,剩下一支也是临时拼凑的。他们重新组合,都是互补的。那咱们公司的员工团队,是不是也应该这样,组成一个个小团队来作战?既能一起上,也能打散后重新组合,面对不同的困难,就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该干的事儿吧?“
张金枇心里暗自得意,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大师兄和师弟师妹们果然都挺明白她的意思。这场讨论就像是精心排练过的戏剧,每个人都在最合适的时候说最合适的话,将“创新“这个命题从高层的理念一步步落实到了全员参与的高度。
她不再藏着掖着,连笑容都不再隐藏,恍惚奉旨成婚一般,不得不为,笑呵呵地“被迫“点头答应:“你们说得都挺有道理。行了行了,我现在正式接受'创新者'这个角色了。不过啊,我这个创新者,可不是搞那些科学发明小创造的,我是要通过公司的内部组织机制来推动创新的。这点,你们没意见吧?“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得几乎要溢出水来。张金枇刚刚表态要担任“玄武尊者—创新者“,众人便齐声鼓掌,仿佛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没意见!没意见!“王禹翔回头冲着李一杲做了个鬼脸,“就应该通过内部机制来推动创新,不能光靠一两个人!“
李一杲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心里暗忖:这小子倒是配合得很。他看着张金枇眉飞色舞的样子,心想:这大师妹果然是个能折腾的主儿,连个故事都能折腾出花样来。
就这样,张金枇的“创新者“身份正式确立。无问七子向来有“魔改“的传统,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为这个新角色起了好几个诨号。最终,“创新推动者“这个名字脱颖而出,既迎合了张金枇的心意,又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点心理慰藉。
张金枇的心情甭提多好了。她总觉得无问僧讲了半天的故事,无非就是为她量身定制这个角色。可惜的是,故事戛然而止,她还没来得及过瘾。不过没关系,她有的是机会。
“咱们可不能再浪费这个机会了!“张金枇拍了拍桌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趁着大家现在都有兴致,咱们继续深挖故事里的启示。说不定还能挖出什么宝藏来!“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想:这故事好像忘得差不多,讲了啥来着?但碍于面子和气氛,也都硬着头皮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后,李一杲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说道:“我来说说我的想法。我觉得老师故事里提到的时光上下游的妖兽怪物,其实就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比喻。往下游遇到的大怪物,就像是成熟市场和大企业;而往上游的怪物,则是小市场和小竞争对手。制造新食物,就是产品创新;用故事包食物,就是给产品打造品牌,让它传得更远。“
陈广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补充道:“我再加两句。第一,在成熟市场里,大企业对新产品总是格外谨慎,得花好长时间来评估和适应;但在小市场里,小企业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更高,能快速转化成自己的竞争力。第二,在成熟市场里,竞争对手虽然强大,但数量有限;而在开拓新市场时,虽然对手实力较弱,但数量众多,容易遭到围攻。“
众人纷纷发言,各自贡献着自己的见解。张金枇则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每一朵思想的蓓蕾。等到最后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她数了数,竟然有三十多条收获。
“哇!“她忍不住感叹一声,“原来咱们的故事里藏着这么多智慧啊!“
看着自己整理的一大堆收获,张金枇总算感觉差不多了。这次不仅自己的角色理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最担心的“创新者“角色定位也得到了一致认可。更让她欣喜的是,通过大家的建议,她对自己的角色发展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可真是“天作人合“的好戏啊!
张金枇心中暗喜,嘴角微微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她转念一想:这般安排还有什么不够完美的?对了,这事还是得有点仪式感才更过瘾!于是,她笑着对李一杲说道:“大师兄,现在轮到你宣布无问七子团队每个成员的尊号和定位了。“
张金枇特意用了“大师兄“而不是“总经理“来称呼李一杲,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问题。她看重的是团队之间的关系,是师兄弟之间的情谊。众人似乎也明白了她的心思,纷纷欢呼鼓掌:“有请大师兄!“
李一杲清了清嗓子,故意摆出一副庄重的模样,缓缓站起身来。他先抛出了一句“装逼“的炫酷台词:“创新非一人之功,乃团队智慧之结晶;非固守而成,乃与时俱进之果。“接着,他郑重其事地宣读了每个人的尊号和角色定位:
李一杲:青龙尊者,全局统筹者。
张金枇:玄武尊者,创新推动者。
陈广熙:麒麟尊者,战略实践者。
赵不琼:白虎尊者,市场执行者。
蔡紫华:腾蛇尊者,策略分析者。
陆静:朱雀尊者,资源协调者。
王禹翔:九尾狐尊者,科技维护者。
众人听到这里,不禁莞尔。原来,在张金枇将自己的“创新者“改成了“创新推动者“之后,大家也都纷纷效仿,在自己的尊号前加了两个字。这样一改,大家都觉得更贴合自己的职责与性格了。
角色确定之后,李一杲继续主持视频会议,提出了一个新议题:“角色都定好了,咱们内部就用这神兽称号,但对外名片上的职位,还得商量商量,要不要还是沿用首席制?大家说说看法。“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名片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权力的隐喻。李一杲对此深有体会。回想当初他在售卖专利技术方案时,对接的是一名星美投资机构的投资助理——修兵。这名助理递给他一张烫金的名片,头衔赫然写着“星美投资机构部总经理“。李一杲拿着这张名片反复端详了好一会儿,对修兵肃然起敬:“修总,原来您这么厉害啊!机构投资部是干啥的?“
修兵见状,连忙解释道:“李工,机构投资部其实就是专门做大单子的,相当于大客户部。您这个项目和专利金额较大,自然是由我们部门来承接了。“
“哦……原来是这样!修总真是太厉害了!能做机构投资部的总经理,岂不是您就能拍板了?“
修兵闻言,不禁莞尔:“李工,拍板倒也不是问题。我们机构投资部的所有助理都能拍板。“
李一杲闻言一愣,随即好奇地追问:“修总,所有助理都能拍板,那总经理岂不是没什么权威了吗?“
修兵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李工,您可别被名片上的头衔迷惑了。我们机构投资部总共五名助理、一名部长。对外的名片上,五名助理都是业务岗,统一叫'总经理';而行政岗的则叫'部长'。其实我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只是为了让客户看起来更专业、更有分量罢了。人家一看是总经理,自然就知道这是能拍板投资的人。“
李一杲闻言汗颜不已,这才明白名片背后竟是这般玄机。
王禹翔没读懂李一杲的意思,性格又是个急性子,马上就嚷嚷道:“大师兄,这年头谁还用名片啊?早不时兴了!我觉得咱们神兽称号就挺好,一听就难忘,多有特色!“
陈广熙常年在外跑业务,对名片的作用自然是门清。他笑着解释道:“小师弟,名片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我去见客户,名片一递,人家就算扔抽屉里,哪天想起来了,也是个联系方式。特别是那职位标识,让人家一眼就明白你是干什么的。这对咱们市场人来说,可太重要了。“
蔡紫华也点头附和:“三师兄说得对。在国内我可能用得少,但出国见客户,名片还是得备着。一看名片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不过小师弟说的也有道理,得让人容易记住。所以,我建议咱们首席制照用,但也得搞点新意。“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李一杲当即拍板:“行,那咱们就想想怎么创新这职位名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王禹翔实在憋不住了,蹦跶着站起来:“大师兄,我觉得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都太老套了。搭数据系统得靠你和五师姐,做玩家系统又得找四师姐和小师姐。咱们人手少,好多事都得靠AI,还有门店的智能场景,技术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啊,我有两个新想法——首席科技官和首席场景官!“
李一杲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小师弟,这创意不错!首席科技官好理解,首席场景官又是咋回事?“
王禹翔得意洋洋地解释:“就是老师说的场景生态嘛!把所有场景的点都连起来的数据系统,这才叫牛!“
李一杲一听,忍俊不禁:“那你干脆再加个首席生态官,把平台涉及的所有生态链都用技术统筹起来,咋样?“
王禹翔一听,喜上眉梢,猛地一拍桌子,手机都跟着颤:“大师兄,你这主意太棒了!我就要用技术打造生态,我就是首席生态官,这才符合我的气质!“
陆静在一旁捂嘴偷笑,悄悄跟赵不琼嘀咕:“这称呼一听,还以为小师弟是干环保的呢,哈哈.....“
赵不琼也忍俊不禁,点头道:“不过也挺贴切的。虚拟现实环境生态,他确实是做'环保'的——不过是企业系统的'技术环保'嘛!哈哈.....“
见大家都没意见,李一杲一锤定音,宣布道:“那就这么定了!王禹翔对外名片上的职位和称号是——王禹翔-首席生态官-九尾狐尊者!“
众人鼓掌通过,王禹翔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商业场合中“首席生态官“的形象。
“首席“和“总“其实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无非就是暗示这人能拍板而已。李一杲之所以绕了一个大圈子,还是希望名片上的头衔回归“首席“名头,而不是传统的“总“名头。这背后藏着他对业务的隐隐畏惧——总觉得只要头上有个“总“字,或多或少都要扛起干业务的责任。至于“长“字头的称呼,未免太过官僚,实在不适合他。因此,他对“首席“二字如此执着,哪怕只是对外的一个符号。
不一会儿,剩下的几人陆续敲定了自己的头衔,最终由张金枇宣布:
李一杲:大师兄,青龙尊者,首席统筹官。
张金枇:大师姐,玄武尊者,首席知识官。
陈广熙:三师兄,麒麟尊者,首席风险官。
赵不琼:四师姐,白虎尊者,首席发言官。
蔡紫华:五师姐,腾蛇尊者,首席金融官。
陆静:小师姐,朱雀尊者,首席体验官。
王禹翔:小师弟,九尾狐尊者,首席生态官。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名片头衔感到满意。而李一杲更是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没用“首席执行官“的名号,而是想出了“首席统筹官“这个头衔。这样一来,他不仅符合公司的内部权力模式,避免了“一言九鼎“的大当家压力,还隐含了自己是统筹所有人意见、集思广益做出决策的意思。责任不再是自己一个人扛,而是大家共同分担。这简直是他量身定制的名头!
搞定这些后,李一杲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已经十点多了。他赶紧给大家做个总结:“今天,公司高管层职位确定,是成功的开始......“
话说到这里,他本想继续模仿领袖发言,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豪言壮语。可惜这类话他实在不擅长,说了两句就觉得词穷了。于是他赶紧收尾,发出邀请:“刚才大家讨论的时候,我又想了想老师讲的那个故事——创新道正传。既然叫'正传',那里面肯定有很多创新的哲学。所以,我想散会后跟大师妹聊聊——不知道大师妹方不方便?会不会打扰到你休息?“
张金枇今天实际上把李一杲的权力削掉了一大块。她很清楚李一杲必然有事情要跟她聊。然而,她觉得自己还需要时间好好消化一下,才能跟大师兄敲定事情。于是她摇了摇头:“大师兄,现在太晚了。我觉得老师的故事肯定有深意,我得花时间好好想想。明天下午吧,咱们再聊。“
李一杲跟张金枇约好了明天下午的时间,宣布会议结束。大家纷纷道晚安,然后下线了。
屏幕上的投像一个个暗淡下来,会议结束。
然而,茶室里,赵不琼和陆静依然聊得热火朝天。赵不琼顺口提议:“小师妹,去不去吃个宵夜?“
陆静眼珠一转,看了看李一杲,又看了看赵不琼,笑着说:“四师姐,你是不是还有话没说完?这茶室开到凌晨呢,时间有的是,直说吧。“
赵不琼有些犹豫。李一杲见状,直接把赵不琼的茶杯一翻,茶水倒了个干净,茶杯放回架子上,然后笑嘻嘻地说:“这有啥不好开口的?老师不就是不让我们要你的现金投资嘛。“
陆静一听就笑了:“哦,这样啊。那资金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赵不琼松了口气,对李一杲翻了个白眼,笑着说:“资金问题我们倒不担心,关键是你觉得股份应该怎么分?“
陆静也把自己的茶倒干净,茶杯递给李一杲,抽了张纸巾擦了擦手,然后认真地看着赵不琼说:“四师姐,我其实对股份多少没那么在乎。我就是想再尝尝创业的滋味。不过其他人怎么想的我就不知道了,所以股份的事,你们还是得自己好好琢磨下,看看怎么分配好。这方面我真没什么经验,也给不出啥建议。反正你们俩无论什么方案我都没意见的。“
赵不琼点头表示同意。三人便一边讨论着思路,一边动手收拾桌面的杂物和茶具。收拾妥当后,他们一同走出茶室,步入了夜色之中,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