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3回 预制菜梦犹未尽,又孕新篇再起航

  在岭南这片土地上,饮食从来不是单纯的果腹之需,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广东人爱吃的打边炉,在外乡人看来不过是火锅的一种,但其中的门道却深得很。北方人的火锅讲究热闹,一锅沸汤煮万物,吃得是气氛;广东人的打边炉却是细功夫,讲究的是食材的本味与火候的拿捏。

  在南番顺一带,打边炉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交礼仪。邻里之间、挚友之间,往往以“自带食材“的方式互相邀约。你今天请我在你家煮锅,我便带一尾刚从珠江捕获的生猛基围虾;明日本家设局,我又得准备几只肥美的花蟹。这般轮流作东,既免去了回请的繁琐,又让情谊在你来我往间愈发醇厚。那些食材,仿佛成了情意的载体,在热气腾腾的铜锅中交融。

  要说广东人最讲究的,还是海鲜的新鲜度。在他们眼里,海鲜若非活蹦乱跳地从水中跃上案板,便是打了几分折扣。清晨的渔港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广蹲在渔船上挑拣海鲜,生怕错过了最新鲜的那一波。若是不幸买到稍欠火候的冰鲜鱼虾,在老广们看来也并非全然无解。他们自有妙法:先喝一口打边炉熬出的精华汤底,那汤里沉淀着乾坤,浓缩着大海的气息。待喝过这口头汤,再添水重煮,倒也让那些稍逊色的食材在翻滚的热浪中重获新生。

  在这样一个讲究至极的圈子中,若能带来几样特别的食材,便是极大的面子。赵不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场景分析法让她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发现了商机,在这个全民讲究排面的时代,谁能提供既新鲜又独特、还能让人倍儿有面子的食材?她要做的是将海鲜预制菜的概念细化再细化,在社交场景中找到那个完美的切口。她的目标很明确:要让每一份预制菜都带着大海的气息,在餐桌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赵不琼讲完故事,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与兴奋的光芒,直勾勾地看着有些发呆的赵雄,问道:“老爸,我这故事讲得咋样?除了结尾是我即兴发挥的,其余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真事儿,一点水分都没有哦!”

  赵不琼讲述的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取材于一段令赵雄记忆犹新的往事。那时候赵不琼还在读中学,赵雄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名师,想请他为女儿补习功课。与此同时,他们还商量着一起投资一个彩妆造型连锁项目。最终这两件事都办成了——那位老师成了赵不琼的家庭教师;几个朋友也合伙投了整整三千万,投资了那个美妆连锁项目。

  然而结果却如同一场闹剧。赵不琼的成绩毫无起色,最后连民办大专都没考上;而那个美妆项目更是血本无归,三千万就这样打了水漂,成了星美投资基金的典型案例。回想起来,赵雄仍不免摇头叹息。

  “唉,这孩子就是命啊。“他常常这样自嘲。

  但对赵雄来说,即使拿出几百万支持女儿女婿创业,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他看透了人性:那些拿到投资的创业者,就如同尝过几块人肉的老虎、睡过几个女人的渣男,永远不会知足。他们会变本加厉地索要更多,若是创业不成,不是将投资人榨得精光,就是干脆反目成仇。

  此刻,赵雄的目光在女儿与女婿之间来回逡巡。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气息,那是年轻人身上特有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但他们越是这样说得起劲,赵雄的心里就越发没底。

  “你们......“他欲言又止,喉头发紧。

  最终,在内心反复权衡后,他还是决定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海鲜预制菜直接卖给消费者,质量控制这一关可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问题啊!”

  李一杲似乎并未察觉岳父语气中的迟疑。他挺直了腰板,神情笃定地说道:“爸,您放心吧!这方面我们早就考虑到了。现在食品安全技术这么发达,海鲜清洗、消毒、冷链保存这些问题都不是难题。关键是口感这块儿......“说到这儿,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上次跟您提的那个'新鲜度'概念,当时确实有些仓促。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已经有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可是经过严格测试的......“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资料,在茶几上摊开。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着,像是要唤醒沉睡的文字:“您看,质量评判的标准一定要通俗易懂。就像股市指数一样,多少点,涨跌多少,即便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上次我说的'酸度'和'鲜度'这些术语太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把这些指标整合成了一个'新鲜度指数'——从100分到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新鲜。这样一来,消费者一看就懂。“

  他的声音渐渐高亢起来:“您知道吗?这是通过电子传感器动态监测酸度和鲜度数据,然后自动生成走势图。每时每刻的新鲜度数值都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界面上——就像是给海鲜预制菜做了一份健康体检报告!这样就能让消费者随时掌握产品的最新状态......“

  李一杲说得兴起,一边讲解一边在纸上勾画示意图。他的话语中满是对技术的热忱,仿佛面前的这张纸就是他的画布,而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参数都是他精心描绘的色彩。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笔尖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痕迹,仿佛在书写一部未来的技术诗篇。

  “您看,这就是设备的原型机!”他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装置,在阳光下展示给赵雄看,“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研发工作,发明专利也已经递交申请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检测设备,而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一提到电子技术,李一杲就像换了一个人。他的声音不再平静,而是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仿佛浑身上下都流淌着无穷的能量。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构想:从检测设备到数据分析,从生产流程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被他描绘得清晰而具体。他的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构建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现在与未来。

  然而,赵雄却感到一阵眩晕。李一杲的热情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淹没在技术与构想的海洋中。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努力跟上女婿的思路。每当听到一个亮点,他便会轻轻点头,用鼓励的眼神回应李一杲的热情。

  李一杲的讲述让赵雄心中泛起涟漪。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婿确实有着非凡的才华与创造力。若非这层亲缘关系,他恐怕早已如同当年发掘优秀项目时那般,激动得拍案叫好,恨不得立刻召集团队商讨投资事宜。然而,此刻的赵雄却意外地冷静下来。

  他开始思考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李一杲的技术方案固然出色,但如果单枪匹马地投入市场,真的能够抵御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吗?预制菜行业早已吸引了无数巨头的目光,若李一杲独自打拼,极有可能被淹没在资本的洪流中。与其让女婿在风口浪尖上孤军奋战,不如借助大树的力量。

  赵雄的目光落在李一杲手中的检测设备上。这个看似普通的装置,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一旦专利落地,它不仅能够为海鲜预制菜行业带来革新,更能成为打击抄袭者的利器。然而,若李一杲单打独斗,这套技术方案很容易被大企业模仿甚至超越。与其让女婿陷入被动的局面,不如主动寻求合作。

  此外,赵雄还想起李一杲上次创业留下的债务。尽管女婿从未向他提及此事,但他早已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真相。创业的压力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刀,随时可能将李一杲击垮。与其让他在重压之下苦苦挣扎,不如先帮他卸下包袱,再寻找更适合的发展道路。

  赵雄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望着女儿与女婿,嘴角微微上扬:“这个项目确实不错,整个方案也接地气、实操性强。但是正因为太好了,咱们才不能碰。”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说的‘咱们’,包括你们俩,也包括我。”

  赵雄的话犹如一记闷雷,在寂静的房间里炸开。李一杲和赵不琼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昨天赵雄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支持他们的创业项目,今天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两人措手不及,李一杲心中的怒火噌地窜了上来。

  “我干不干跟你有啥关系?“他的手指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问你意见又不是让你决定我能不能干、要不要干!“

  话音未落,他就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椅子发出“吱呀“一声。赵不琼眼疾手快地拉住了他的胳膊,这才阻止了他继续发作。她的手心满是冷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爸......“赵不琼的声音哽咽了。她死死抓住赵雄的手,仿佛这样才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不是说要支持我们的吗?怎么突然......“

  赵雄看着女儿梨花带雨的模样,心里一阵揪痛。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柔软得像春日的微风:“囡琼啊,爸当然支持你们创业。就算这次摔了跟头,爸也会陪你们爬起来重新再来。“

  听到这熟悉的潮州话称呼,赵不琼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她有多久没听到父亲这样唤她了?她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阿爸,那你刚才为啥说不能做呢?“

  李一杲虽然还在生闷气,但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心里总算明白了几分。原来赵雄并不是反对他们创业,而是对预制菜这条路有自己的考量。他虽然对预制菜项目情有独钟,但创业的本质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只是为了赚钱而放弃专长,那还有什么意义?

  赵雄清了清嗓子,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片刻:“昨天我跟你们老师泡温泉的时候,聊了不少这些年在商海里的沉浮经历。他有一句话说得挺有意思:过去四十年是'外生性机合创业'的黄金时代,但未来四十年啊,将是'内生性氧合创业'的新篇章。“

  赵雄停了停,目光在女儿与女婿之间来回扫过,仿佛在确认他们是否理解这些新鲜的概念:“你们俩听听,这是不是跟咱们现在的情况很像?“

  赵不琼心思细腻,脑子转得飞快。她强忍住心中的失落,点头道:“老爸,您说的这个我懂。'外生性机合创业'啊,就是那时候机会比努力还重要。就像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的那批人,只要有胆子辞职创业,抓住机会,成功就跟捡钱似的。而'内生性氧合创业'呢,就是以后创业得靠手里的资源和圈子。就像远古时期地球上的生物一样,环境变了,就得适应新的生存方式。“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您说的对,我们现在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来找您帮忙找资源、找圈子。毕竟单打独斗太难了。“

  赵雄叹了口气:“咱们家啊,没有这种'内生性氧合'的资源环境,更别提合适的圈子了。所以,这个项目里的三个大坑,咱们家是真不好填。不过话说回来,这项目确实不错,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赵不琼心里一紧,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她知道赵雄是为了他们好:“老爸,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赵雄琢磨了一会儿,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转头对李一杲说:“小李啊,我说句实在话,你得先把自个儿的债给清了。创业路上轻装上阵,没啥拖累,心里也踏实。“

  李一杲听到这儿,顿时来了脾气。他猛地打断赵雄的话,语气不耐烦地说:“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的债我自己扛得起!“

  赵雄心里跟明镜似的,根本没指望借钱给李一杲还债。听他这么说,反倒来了兴致:“咱们是一家人,你那点债对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咋就不能借呢?“

  李一杲连连摆手,眼神里满是坚定:“真不用!“

  赵不琼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打圆场:“老爸,您别再说了。这事儿就别提了。“

  赵雄笑了笑,见好就收。他转回正题:“这样吧,小李。你们的海鲜预制菜项目关键就在于那个酸度和鲜度精准计量的电子装置。你得赶紧催催专利过审的事儿。我圈子里有几个合适的资源,可以帮助孵化这个项目。这几天我先去摸摸底,要是有合适的合作对象,你们就去投靠。这样项目成功的希望就大多了。要是谈不拢,我就想办法把项目给卖了。卖个五百万应该不成问题。这样你们就有了五百万的创业启动资金,可以搞新的项目了。“

  他说完又担心他们心里过意不去,叹了口气补充道:“要是项目实在卖不出去,老爸我五百万买下。你们就有了五百万创业资金,这样你们就放心了吧?“

  李一杲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他低头想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听您的。“

  得了赵雄的允诺,李一杲与赵不琼心中虽存有不甘,但情绪终归是安稳了下来。二人忽地忆起赵雄先前提及的“三大陷阱”,心中好奇顿起,连忙追问:“爸,你能不能给我们细细讲讲这项目里的‘三大陷阱’,究竟是哪三坑?我们老师也提及过此乃重资产项目,却未曾详述。是否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

  赵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心知这两个年轻人虽满腔热忱,却对商场的曲折诡谲尚显稚嫩。他自己可是亲力亲为,考察过十多个预制菜项目,对此行业的了解,早已融入骨髓。于是,他兴致盎然地开讲,从营销传播的策略,到资本猎食的狡黠,再到产业格局的变幻,一层一层剖析开来,讲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大半个小时转瞬即逝,他仍觉意犹未尽。

  赵不琼毕竟也是市场业务中的老手,一脸听得如痴如醉的表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她一边频频点头,以示赞同,一边熟练地拿起茶壶,为赵雄的茶杯添上热茶。“老爸,我觉得你比我们老师还厉害呢。老师总是弄些稀奇古怪、阴险狡猾的招数,哪像你这样既有实战的经验,又精通现代的商业理论,你才是真正的高手之巅。”她一番甜言蜜语,还不忘顺带贬损一下自家的老师。

  若是放在一天前,赵雄听到女儿如此夸赞,说不定还会沾沾自喜。但自从领略过无问僧的深不可测后,他对无问僧的认识,远比女儿女婿要深刻得多。一听赵不琼这般说法,他连忙摆手制止:“不琼,可莫要如此说。并非所有高手都能随意使出怪招、阴招。我这点经验,都是靠着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虽也算得上是个高手,但绝达不到随手使出怪招的境界。”

  赵不琼未曾料到一向自负的老爸竟会如此谦逊,以为赵雄是因为今日否定了他们自己创业海鲜预制菜项目的缘故,心中过意不去,反倒开始安慰起赵雄来。赵雄也顺势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唉声叹气地说自己没能帮上他们。没过多久,反倒是李一杲和赵不琼的低落情绪渐渐消散了。

  时至中午,李一杲的手机骤然响起。他低头一瞧,原来是陆静打来的。简单交谈了几句后,他捂住电话听筒,征求赵不琼的意见:“小师妹问我们中午可有空暇一同用餐,她也想创业,但老师并不看好她的想法。她想找我们一同商议商议,你觉得如何?”

  赵不琼一听,心中一惊,没想到小师妹也要投身创业的浪潮了。她思索片刻,转头望向赵雄。赵雄挥了挥手,脸上笑开了花:“去吧去吧,这可是个好机缘。我昨晚还特意为你们算了一卦,得了个泰卦,三阳开泰,意味着你们需得三人以上合作,方能创业顺利。这可是个大吉之兆啊!”

  赵不琼心中有些诧异,笑嘻嘻地看着赵雄,调侃道:“老爸,你什么时候学会算命了?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起过呢?”说完,她拉起李一杲的手,“咱们走吧。”

  赵雄目送着他们离去,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摸了摸口袋,似乎摸到了什么东西,掏出来瞧了瞧,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放了回去,心中暗自得意,“看来我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用你出手,我这不就摆平了嘛!”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