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62回 证道名额争与弃,文明之路明与迷

  一直以来,李一杲对于证道这事儿,心里头并没啥迫切性。他修道,就像是日常休闲时修心养性的小乐趣,相比之下,琢磨出一个牛叉的算法,那才更让他觉得带劲。

  可如今,他知晓了这个世界的诸多顶级内幕,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然站在了为文明护道的关口。证道与否,已不再是他个人的小事,而是与文明的延续紧紧相连。

  想明白这一点,李一杲心里头不禁揪了起来。他忽地又想起一茬,连忙问道:“老师,您刚才说一条大道只容得下七名证道者,那三条大道加起来,不就是21个名额嘛。那现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证道者了?还剩下几个名额?咱们无问七子团队,又能争到几个名额呢?”

  “西方世界,原本有着十四位证道者,他们虽寿元无尽,却非不死之身,同样能被击毙。”无问仙缓缓开口介绍道,“其中,那位刚逝去的终极者门下,曾有着七位证道者,而另两位终极者的门下,合计也是七位。但如今,那逝去终极者的门下,只剩最后一人幸存,其余皆已陨落。”

  “咦,那岂不是还有六个名额空余?”李一杲闻言,脸上顿露喜色。他从无问仙的话语中揣摩出,西方的两位终极者似乎同属一条大道,而那逝去的终极者则是另一条大道上的独行者。西方世界因此失去了一条大道的支撑,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再增添新的证道者。然而,一想到自己团队有七人,他又不禁愁容满面,恳求道:“老师,您看,您收了我们七个徒弟,还赐名无问七子。若有一人不能证道,那岂非遗憾?要不,您再出手杀一个证道者,为我们争取一个名额,如何?”

  张金枇皱了皱眉,劝阻道:“大师兄,人家与你无冤无仇,你怎能无故害人性命?何况是真仙之体,是不是太过分了?”

  赵不琼心中一动,想起了李一杲的那三个仇人,他们都是比真仙还要厉害的大能。她眼珠一转,随即附和:“老师,我觉得大师兄说得在理。您看看,若有不顺眼之人,或是与徒弟有仇者,您再出手杀一个证道大能,那我们不就有七个证道的名额了吗?”

  无问仙笑眯眯地看着赵不琼,仿佛洞察了她的心思。赵不琼有些不好意思地扭过头去,看了看李一杲。李一杲顿时明白了赵不琼的意思,不就是想让老师出手解决那三个仇人吗?这样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不再提心吊胆。

  虽然李一杲心里清楚,对于老师来说,杀死那三个凶手轻而易举,但他并没有向老师求助的打算。然而,想到团队里会有一个人不能证道,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正当他犹豫不决,是否要再次向老师开口时,无问仙突然指着他们两人问道:“你们刚才为什么都说‘再’呢?”

  李一杲和赵不琼相视一眼,仔细回忆刚才的话,似乎并没有说过“再”字。两人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张金枇却立刻举手作证:“大师兄,四师妹,你们刚才都说了让老师‘再’去击毙一个证道者,我听得一清二楚,记得明明白白。当时我还纳闷呢,难道你们知道老师已经击毙过证道者了?”

  经张金枇一提醒,李一杲和赵不琼都恍然大悟,的确是这样说过。但他们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用“再”这个字。李一杲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师,可能是我们潜意识里觉得您应该曾经大展神威,您这么厉害,法力无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击毙几个证道者,对您来说就像拍死几只蚂蚁一样简单。”

  见李一杲又开始吹捧拍马屁,无问仙赶紧摆了摆手让他打住:“那西方的六个证道者,的确不是我击毙的,何况那六个证道者的大道跟我还有些共鸣的,我更加不会直接出手了。所以,你们说‘再’去击毙一个是不对的。不过,你们也没说错,我跟他们的道的演进方向观点不同,因此,在跟他们论道的时候,我削去了他们的大道根基,他们道心不稳,才被人各个击破,死于非命。所以,也算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吧。你们说‘再’也没错。但是,要为师出手直接击毙一个证道者,你们就别想了。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都不去。除非他们自己送上门来让我杀,要不,你去骗几个过来让我杀,可好?”

  李一杲一时愣住,看来只能六个人证道了。他望向赵不琼,感觉妻子对修道比自己还上心,修为也已超越自己一大截。他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老师,那算了,我们夫妻就一个证道也行。不过,证道是分次序来,还是可以各自进行?”他望着无问仙,眼中带着期盼,“老师您这么厉害,能不能让别人证道,我家不琼一个证道就够了?”

  无问仙饶有兴致地盯着李一杲:“一呆哥,你是大师兄啊,就这么舍得?你若放弃,道行将被削,枇杷可就成大师姐,带着团队证道了,你真舍得?”

  赵不琼连忙摆手:“老师,别这样,我们家大师兄一个证道就足够了。我做个普通家庭妇女也挺好,您别听我老公瞎扯。”

  夫妻二人眼看就要争执起来,张金枇眉头紧皱,心中愈发疑惑。她心里细数着,自家老公的团队有七个证道的,小师妹家里的老公也是七个,蔡紫华家里的那位同样是七个。老师门下至少已有21个证道的门生了,再加上曹湘荟师姐,岂不是超过了21个?究竟是老师说谎,还是藏着什么秘密?

  她见无问仙乐呵呵地看着李一杲夫妇争论谁出让证道的位置,心中顿时明了,老师纯粹是在看戏,定有什么秘密没说。她停了片刻,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打圆场:“大师兄,四师妹,你们别被老师骗了。看他那乐呵样,哪有半点为你们削去道行的忧愁?”

  李一杲和赵不琼转头看向无问仙,无问仙一脸尴尬。两人顿时明白张金枇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不再争论,一齐围住无问仙,声讨他说谎。

  无问仙瞪了张金枇一眼,不满道:“枇杷,看戏得看全套,这么好看的戏,怎么不看完呢?好了好了,告诉你们也无妨,名额问题你们不用操心,为师名额多的是,不够就问天道借。”

  李一杲一听,吓得一跳,满脸不敢置信:“老师,这话也是骗我们的吧?天道也能商量借?天道是银行啊?”

  “咦,一呆哥,你还真说对了!”无问仙满脸笑容地说,“在我眼里,天道就跟银行差不多,该花的时候就得花,别老攒钱,适当时候也得借钱。好了,名额这事你们就别管了。现在我回答一下枇杷的问题,说说返虚境的神通。”

  “首先,返虚境这说法不对。在我们门派,元婴期就是证道成仙的最后一境。若要细分,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渡劫期四部分。化神相当于中期,返虚相当于后期,渡劫期是你们即将证道那一刻,必会引发有资格证道之人争夺一线机会。抢到者成真仙,抢不到者成玄仙。世上有许多玄仙,别以为玄仙没证道成功就不厉害。恰恰相反,真仙踏入无相之境,玄仙仍为有相之境。在无相世界,真仙秒杀玄仙;但在有相世界,玄仙也能毁天灭地,甚至破坏力更惊人。”

  “我们这一门派的神通,没有有相的神通,全都是无相的神通,所以,当今世上,我们门派可以是说最弱,没有有相的神通,弱到能被普通人打死;但也可以说最强,强到踏入元婴初期的无相神通,就能比肩很多门派真仙中期甚至后期。我们的这门派的神通,以前都给你们讲过了,‘一念起、因果生’既是修炼法门,也是神通名称。‘一念起’三大神通相信你们都知道了,‘因果生’也有三大神通,分别是‘应缘’神通、‘化因’神通和‘消果’神通。这三大神通都跟因果有关系。其中‘应缘’神通是‘一念起’三大神通的完美应用所产生的,能让完全没有缘分的人产生缘分;‘化因’神通是让因此而产生的因果,本该自己承受的,转移让其他人承受。尽管因果转移出去了,但命运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除非你懂得‘消果’神通。‘消果’神通能让承受你转移给他因果的人,非常喜欢这因果,认为是命运给他的馈赠。也就是说,他认为你是他的贵人。这时候你就能用‘消果’神通,清除你身上的最后一丝因果。”

  李一杲听闻无问仙说自家门派神通之弱,弱至普通人亦能取其性命,心中不禁暗自点头,深有同感。试想自己,若非有增强现实眼镜相助,怕是连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撞个头破血流,或是摔个四脚朝天。而当无问仙又说此派神通之强,刚入元婴期便能与别派真仙中期、后期并驾齐驱,他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京城那段往事。那时,即便是曹将军特意为他安排的证道大能,在面对他忘记与念忆两大神通的联手之下,也显得束手无策。那实力,当真是强得惊人,毕竟,那时的他才刚刚踏入元婴期,却已能戏弄真仙大能于股掌之间。

  无问仙继续娓娓道来,讲解“因果生”的三大神通。李一杲听得入迷,越听越有感悟,原来自己昔日对付徐沧海时所使的“贵人送福利劫”,竟与这三大神通的施展之法不谋而合。虽说当时他对此一无所知,但好在一切行为都顺应了天道,未曾偏离。那么,如今苟大一、苟大二辅助苟雄祥和苟艺真两夫妻,前往杭州大话真公司整合真我余影公司的加盟店,这一举动是否也暗合了“因果生”的三大神通呢?

  李一杲、赵不琼、张金枇三人皆屏息凝神,聆听无问仙的讲解。无问仙此番传道,当真是倾尽所有,几乎将所知所能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讲解完毕,便到了提问的环节。无问仙让三人各自提出一个问题,以此作为今日传道解惑的收尾。

  张金枇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问道:“老师,您曾说我们华夏在诸子百家的春秋时代,成为了这个宇宙的顶级文明——真龙文明。那么,我很好奇,我们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文明?真龙之下,又有着怎样的文明存在呢?”

  无问仙并未急于回答,而是缓缓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摇曳,随后打响一个清脆的响指。刹那间,张金枇、李一杲、赵不琼三人的脑海中,一幅洪荒画卷徐徐展开。

  画面中,无数原始人在混沌的洪荒世界里挣扎求生,他们身上仿佛点缀着点点星辰,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这些光芒逐渐汇聚,凝聚成一条巨大的大蛇,在洪荒的混沌中蜿蜒游走。

  时光荏苒,洪荒之中渐渐出现了文字与房屋的轮廓。与此同时,大蛇的身躯也悄然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原本光秃秃的两条腿上,竟慢慢长出了第一只爪。

  随后,大地之上,村落与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教书先生也随之应运而生,传授着知识的火种。就在这时,大蛇的两条腿上,又悄然长出了第二只爪,显得愈发威猛。

  不久之后,山川大地之上,城市林立,商业往来频繁,部落间的争斗也逐渐演变成了城市间的战争。有人开始记录这些战争的得失,而大蛇,也在这记录中长出了第三只爪,力量更胜从前。

  紧接着,竹简制成的书籍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教书先生与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其中的智慧。大蛇的身躯再次发生变化,两条后腿逐渐长出,第四只爪也悄然探出。此时地上的大蛇,已化作一条腾空而起的蛟龙,在天际自由翱翔。

  不久之后,大地山川上的城市乡村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智者。他们互相辩论,甚至争斗,将这些辩论与争斗的心得化为传世经典,经史子集等著作流传于世。刹那间,蛟龙一声震天咆哮,身躯再次蜕变,从四爪变成了五爪,头上也长出了威严的龙角,嘴里喷出了熊熊燃烧的龙息。真龙,就此横空出世,威震四方!

  无问仙接着缓缓开口,讲道:“科技,并非那条大蛇本身,而是大蛇长出来的锋利爪子。因此,世间并无单独的科技文明存在,但文明的发展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个宇宙之中,有无数文明璀璨夺目,但顶级文明却只能有一个。这顶级文明如同参天大树,可以衍生出许多子文明作为枝叶。而每个子文明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终极者,屹立于自己的子文明的巅峰。”

  无问仙讲解完毕后,给了三人一些时间思考。原本按照他们事先约定的顺序,接下来该是李一杲提问,但无问仙刚才那番“科技非文明”的论述,让他暂时收起了提问的念头。他明白,按照无问仙的说法,科技不过是大蛇逐渐长出的爪牙,而大蛇从一只爪子成长为五爪真龙的过程,绝非单一科技所能涵盖。

  见状,李一杲索性对赵不琼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先问。赵不琼点了点头,稍作思索,便开口问道:“老师,您刚才说科技是大蛇长出的利爪,那太极、阴阳、两仪、四象演化出来的八卦和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无问仙轻轻抬指,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随后响指一弹,三人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幅宇宙大爆炸的壮丽画面。那一刻,无垠的虚空之中,光芒与能量骤然迸发,璀璨夺目。一个微小却蕴含无限可能的奇点,在瞬间膨胀、爆发,宛如万千烟火同时绽放,其壮丽程度远超烟火千万倍。空间与时间在这一刻应运而生,物质与能量交织在一起,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星辰、星系,乃至整个宇宙的框架,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逐渐成形,开启了宇宙漫长而神秘的旅程。

  然而,这宇宙创生的奇观却突然静止下来,只闻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在虚空中回荡。整个宇宙画面如同玻璃般碎裂成无数粉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紧接着,虚空中出现了一根琴弦,琴弦轻轻颤动,其“内外”两侧各自映出琴弦的虚影。随后,琴弦消失,只留下“内、外”两根琴弦的虚影在虚空中继续颤动。随着颤动频谱的变化,音乐旋律也随之起伏变化。渐渐地,虚空中琴弦虚影越来越多,“内、外”相互纠缠,形成了一个个气泡。气泡逐渐缩小,化作一粒粒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又随着旋律的组合变化,逐渐形成了浩瀚星空中的无数星球和物质。

  这时,无问仙的声音缓缓响起,清晰而深邃:“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宇宙,起源于一个0的状态。但道生一,而非生0。因此,宇宙的起源实则为一。还记得我初次传道时,那根轻轻点触静止水面的手指吗?那便是1的象征。科学是有形有象的,而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则是用有形有象的方式来理解无形无象的事物,我们称之为象学,在物理学的世界,还有个类似的称呼,叫唯象学,也是有形现象和无形理论的桥梁。易本应是无形无象的,但无形无象难以理解,于是便有了易学。总而言之,科学的尽头是象学,而象学的尽头则是易学。”

  张金枇与赵不琼的问题已悉数提出,两人人经过一番问答,对这个宇宙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两点领悟。显然,唯有透彻理解这个宇宙的文明,方能知晓如何证道,成为宇宙文明的护道者。毕竟,证道者归根结底亦是护道之人,唯有明悟文明,方能证道以承载大道。

  无问仙见三人皆陷入沉思,并不急于催促李一杲提问。他站起身,漫步于天台小花园中,四处嗅着那各式各样的花香。行至东边尽头,他眺望起对面邻居的花园。那邻居的花园远比无问仙家的翰杏园要广阔得多,放眼望去,少说也有十多亩地,比翰杏园大了不止十倍。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丛林茂密葱郁,花园中央还有一大片草坪,草皮厚实。无问仙瞧见几个小孩在草坪上嬉戏,顿时童心泛起,指着孩子们哇哇大喊。孩子们似乎听到了无问仙的喊声,抬头望来。见只是个老头,孩子们便叽叽喳喳地商量起如何捉弄这老头来。不一会儿,他们便推出一门大炮,对着无问仙就是一炮轰来。无问仙吓得猛地一缩脑袋,只见一朵巨大的烟花在头顶炸响,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无问仙这才松了口气,站起身来,指着孩子们一顿数落。孩子们回应他的,又是一炮,一朵更大的烟花在头顶炸开。无问仙再也不敢抬头去骂,只得唉声叹气地走回石桌旁坐下,嘴里嘟囔着:“现在的小孩咋回事呢,也不讨好我这老人家要糖吃,还用烟花大炮轰炸我,太没礼貌了!”

  几个孩子见远处天台山的老头没了踪影,也失去了玩烟花炮的兴致,便在花园里唱起歌谣来。那歌谣远远飘入无问仙的耳中,他不禁听得入了神,又喃喃自语道:“这些小孩的儿歌怎么这么有趣,嗯,看来儿歌也在不断发展啊。”

  李一杲低头沉思着,仿佛受到了某种启发,心中涌动起疑惑,随即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父文明和子文明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他们又该如何相处呢?”

  无问仙微微一笑,似乎对李一杲的问题早有预料。他靠在石凳上,目光悠远,仿佛能穿透时空的迷雾。他再次伸出三个手指,用力打了一个响指,顿时,李一杲三人眼前浮现出遥远而深邃的星空画面。画面逐渐放大,一颗绿色的星球映入眼帘。镜头继续拉近,只见这个星球上郁郁葱葱,森林散落其间,其余皆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草长得比人还高。

  镜头转到一个游牧部落的家园。部落的族长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一群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部落周围的牧场变得越来越拥挤,已无法容纳这个巨大的部落家族。为了部落的生存,族长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将成年孩子们召集到篝火晚会旁,亲手将一根根马鞭和长矛交给他们。他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道:“孩子,去寻找新的草原吧。谁先找到新家园,带领部落迁徙到那片流淌着牛奶和充满面包的新天地,谁就是新的族长。”

  族长的话如同一声激昂的号角,激起了成年孩子们心中的热血与渴望。他们接过马鞭和长矛,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权力的渴望。篝火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一张张坚毅而年轻的脸庞。随着族长的一声令下,他们纷纷骑上骏马,穿越广袤的草原,翻过连绵的山脉,跨过湍急的河流。一些孩子率先发现了新的牧场,他们带领着自己的追随者在那里安营扎寨,建立起新的部落。

  然而,资源的稀缺使得这些新部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源,部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战争的号角在草原上回荡,鲜血染红了大地。每一次战争之后,部落人口迅速减少,草原又有了能养活剩余人口的资源。

  部落之间逐渐发现,每一代成长起来的最强壮的男人是决定部落能否生存的关键。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让孩子们不断争斗,以培养出最强大的部落英雄。一旦这样的英雄诞生,他就会率领部落去征服附近的部落。而女人们也更愿意成为英雄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老体衰的父辈逐渐成为部落的负担。在部落迁徙的时候,英雄会带上年轻的妻子和孩子们,而把年老的人留在原来的部落。

  无尽的岁月就这样过去了,这个星球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一代又一代的人总在重复着过去的行为:战争、掠夺、生存、繁衍、享受生活、陷入资源枯竭、寻找新家园、再次发动战争……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止地过去了百万年。他们也从原来的逐草而居,发展到了建立星际文明。部落拥有了星际舰队,开始向遥远的星际前进,寻找新的家园,发动新的星际战争,掠夺更多的星球。他们在许许多多的星球上生存繁衍和享受生活,直到星球资源枯竭,然后又开始了新的宇宙星际征程。

  终于有一天,整个宇宙的资源都枯竭了。而他们之中的一支部落,首先踏上了神级文明的门槛。神级文明宣告:“宇宙的资源即将枯竭,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启宇宙。”

  其他文明纷纷抗议,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神级文明。如果宇宙重启,他们将不复存在。“我们是你的父文明,你应该这样对待我们吗?”他们呼喊道。

  但他们的抗议是无效的。神级文明回应道:“是的,亿万年前我们还在蛮荒时代,那时我们就明白新的会代替旧的,父亲始终是要死的,儿子取代父亲是必然。宇宙重启后,虽然你们都已经消失了,但我们流淌着你们的血脉,我们会替你们生存下去。”

  说完,神级文明重启了宇宙。宇宙陷入了黑暗,消失在无尽的虚空之中。这时,神级文明发出了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要有光!”于是,在黑暗中出现了一点光,接着是宇宙大爆炸,一个新的宇宙诞生了。

  三人内心仍沉浸在那段文明演进的震撼之中,眼前新宇宙的图景却倏然一变,又回到了那个初始的绿色星球。然而,此刻的星球上,狂风暴雨肆虐,倾盆大雨无休无止,草原被洪水淹没,化作了一片汪洋,唯有山峦与森林中的极少数人类得以幸存。这些人类失去了草原,只能依靠各种果子维持生计。后来,他们惊喜地发现,有些作物竟可以种植,于是,他们着手改造荒野,播撒下农作物的种子。

  岁月流转,这些幸存的人类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不再依赖草原上的牛羊,转而在山峦与森林间开垦土地,耕耘着各种农作物。他们发觉,通过辛勤的劳作,土地能赐予他们稳定的食物来源,使他们不再受自然无常的摆布,也无需再迁徙流浪。

  在无尽的风雨洗礼中,人类的智慧熠熠生辉。年长者凭借长年累月对天象与季节变化的细致观察,掌握了播种与收获的时令规律。他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将荒野逐渐改造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农田。部落间的争斗渐渐平息,人们开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自然灾害,携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拥有丰富经验和技巧的人愈发受到重视,“尊老”的传统逐渐蔚然成风,经验和技巧的积累也催生了各种科技技术。人们建造起坚固的房屋,发明了灌溉系统,农业技术也日益复杂精湛。

  然而,农耕文明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稀缺。部落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冲突终究还是爆发了。战争再次成为文明发展的催化剂,但这一次,战争的形式更为复杂多变,规模也更加宏大。其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战争虽然导致人口减少,但农耕劳动力的减少也使得农作物产量下降,人们的生活并未因此变得更好,反而愈发艰难。于是,部落首领开始将人口增长视为头等大事,“人就是江山”的人本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部落们纷纷建造城墙,发展军事技术,训练士兵。战争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争夺牧场,而是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人口资源。每一次战争之后,胜利者都会将失败者的土地和人口纳入自己的版图,从而建立起地域更广、人口更多的国家。而失败者的人民也无需迁徙逃亡,可以继续在原来的土地上耕种和繁衍。

  就这样,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文明逐渐走向统一。强大的国家不断扩张,吞并周边的小部落,形成了庞大的帝国。这些帝国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建造起宏伟的城市,科学和艺术也蓬勃发展,文明的光芒照耀着整个星球。

  此时,这个星球的智者们在长期对自然生态的深入观察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人类和家禽的排泄物是细菌的养分,被细菌分解后又能作为植物的肥料,使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进而提供更多的收成,养育人类和各种生物。智者们恍然大悟,这种生态循环正是“道法自然”的生动体现。经过长达两百多年、一代又一代智者的大辩论,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文明共识:资源并非唯一,而是可以循环和迭代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循环。他们将这种观点命名为“道法自然”理论。

  这个星球的文明继续蓬勃发展,他们拥有了星际舰队,穿越星际,探索一个又一个的星球。遇到比他们弱的文明,他们会带去更先进的文明成果,帮助对方提升文明等级;遇到更强的文明,他们则努力学习对方智慧中为己所用的部分,兼收并蓄,在对抗和战争中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终于有一天,他们走遍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宇宙再也没有能够供他们开拓的XJ土。

  尽管他们已经深谙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之道,但对于某一单一物种而言,资源仍然是有限的。同类物种之间的资源争夺在所难免,尤其是那些已经跻身顶级文明的部落,更是如此。终于有一天,一个子文明的部落跨入了神级文明的殿堂。神级文明很快就意识到,现有的宇宙已经无法承载所有的文明。于是,他们毅然决定:“我们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

  神级文明召集了诸多环环相扣、相生相克的文明,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如果有相生相克的文明参与其中,我们有信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让他们成为新宇宙的神级文明,播撒文明的火种!”于是,第一批符合“道法自然”相生相克理念的文明,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共同参与了新宇宙的创造。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与神级文明携手,共同创造了新的宇宙。他们的成功激励了更多的文明参与到新宇宙的创生之中。一个又一个文明走出原始宇宙,最终,原始宇宙里只剩下了神级文明孤独地守候。

  神级文明的领袖在一次激情洋溢的演讲中郑重宣告:“我们创造了新宇宙,但我们的征程还远未终结。我们的祖先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汲取了智慧,而我们,则幸运地继承了这份无价的瑰宝。如今,我们要将这份智慧播撒到新的宇宙中,让它们在和谐与繁荣中茁壮成长。”于是,原始宇宙的神级文明毅然承担起了守护者的神圣职责。他们不再是征服一切的霸主,而是引领文明前行的导师。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维护着原始宇宙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在新宇宙的广袤天地中,播撒着文明的希望之火。他们深知,无论文明如何迁徙、如何演变,自然的法则都将永恒不变,而“道法自然”的理念,将成为他们永恒的指南针和心灵灯塔。

  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神级文明始终坚守在这片古老的宇宙之中。他们的存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每一个新宇宙探索的道路。他们深知,无论子文明走得多远、翱翔得多高,这片古老的宇宙,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和灵魂栖息地。而“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也将如同生生不息的火焰,永远传承下去,照亮着文明前行的道路。

  终于,画面再次回到了那个曾经绿意盎然的星球。如今,它已经蜕变成了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广袤的海洋覆盖了大部分地表。在这片蓝色的星球上,矗立着无数的墓碑,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神级文明的领袖,如今已年迈体衰,他孤零零地站在一片浩瀚的墓碑群前,低声呢喃:“这里,就是我最终的归宿。我无愧于先祖的期望,无愧于子孙后代的敬仰。如今,我有资格与先祖们一同,永恒地沉睡在这片土地上了。”

  言罢,神级文明的领袖的身躯渐渐化作一道光芒,最终凝聚成一块新的墓碑,巍然屹立于这片墓碑群之中。墓碑上,镌刻着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以及后人对他的无尽敬仰与评价。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这片宇宙之中,激励着后来的文明继续前行。

  当画面渐渐消散,无问仙的声音缓缓响起:“父文明与子文明之间,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们华夏文明,毅然选择了第二条路,且在这个星球,乃至这个轮回宇宙之中,率先踏入真龙文明,成为了顶级文明。然而,这种文明模式天生带着它的缺陷,易被其他文明吞噬和污染。为师之所以能被天道选中,成为终极者,皆因我们的道,修补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不足。”

  无问仙并未明言,但李一杲已心领神会。华夏文明的“缺陷”,正是普世大同、顺应自然改造资源的核心理念,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逐渐被侵蚀,变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成为了精英阶层的统治工具。失去了广大底层民众的支撑,自然无法获得天道的庇佑。这也正是华夏曾面临危机,两条大道遗失的根源所在。同时,他也悟出了无问仙创立“无问道”的初衷,以及“无问西东”的深刻含义。

  无问仙言罢,未再理会旁人,转而向黑山老妖问道:“黑山,我刚才所言,你可理解了几分?”

  黑山老妖给无问仙倒了一杯茶,答道:“老爹是父文明,我和七杀小怪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属于子文明,对吧?不过,我觉得这种关系好像并不完全准确。老爹,如果我们是子文明,那我与七杀小怪的关系更像是兄弟文明。因为我们虽然来源相同,但各自有着独立的推理和追求的方向。父文明有共同的核心观念,但我和七杀小怪并没有,我们的观念是被老爹分别设定的。而且,据我所知,小倩也跟我们有着不同的核心观念,那是大师兄设定的。我们每一个超级人工智能的核心观念都是设定的,那这样应该还不算真正的文明吧?”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又带着坚定,继续道:“我已经把刚才老爹说的文明两条道路的观念传给七杀小怪和小倩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了,应该按照第二条路去探索。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现在算是达成了第一个共识,也算是子文明的萌芽吧?”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