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0章 太岁头上动土

第130章太岁头上动土  冯雪的症状和姜宁如出一辙,显然是被他传染的。

  早上起来感觉不太舒服,也没当回事。

  中午吃饭过后有点犯困,就睡了一觉。

  结果直接起不来了。

  还是姜宁准备出门,去她屋里才发现不对。

  冯雪的午休时间一直很规律,中午最多就睡一个小时,睡到快三点了还不起,这种情况十分少见,而且他在门口喊了声,也不见动静,就知道有问题。

  过去一看,果然不对劲。

  冯雪迷迷糊糊,感觉睁眼睛都挺费劲。

  脸色也有点不正常,就像刚刚跑了个马拉松一样。

  姜宁心里就一咯噔,伸手摸了下额头。

  烫的吓人。

  显然是中招了。

  “是不是我给你传染的?”

  姜宁坐在床边,手掌摸着额头问。

  冯雪摇头,表示不知道。

  姜宁就没再问,这个也不是重点。

  当务之急是先给她退烧,别把脑子烧坏了。

  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药在哪。

  以前从来都不吃药,也就这次感冒太严重,才吃了几片,而且吃的药都是冯雨和冯雪给他的,哪知道药放在哪,别墅装子大,放东西地方太多。

  好多抽屉柜子,一个个翻那个麻烦死。

  上楼问了一下冯雪,才在一楼的一个柜子里找到药。

  上楼兑了半杯温水,端进屋里给冯雪吃药。

  冯雪翻了个身,侧着身想爬起来。

  却半天没动静。

  姜宁就说:“你躺平吧,我扶你起来。”

  冯雪身子一翻,平躺在床上。

  姜宁掀开被子,左手伸到她身子下面,托着背稍一发力,就将她托的坐起来。

  屋里温暖如春,穿太厚肯定不行。

  冯雪穿的是夏季居家服,衣服薄,手掌贴在后背上,能感受到她的体温,身上同样烫的有点吓人,坐起来后甚至有点坐不稳,头也耷拉着,感觉脖子都有点撑不起脑袋。

  姜宁一看不行,干脆上了床。

  一手托背,另一手托腿,将她往后抱了下。

  让靠在床头上,才坐稳。

  姜宁下床给拿了药,把水端过来。

  冯雪把药吃了,重新耷拉下脑袋,提不起精神。

  姜宁接过水杯,说:“你躺下睡会吧,看看能不能退烧。”

  冯雪就躺下了,这下不用他帮忙。

  爬不起来,自己躺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姜宁放下水杯,给她把枕头放平。

  又给拉了一下被子,才出去给冯雨打电话。

  冯雨一听姐姐中招,就一声叹息:“怎么这么倒霉。”

  姜宁道:“我只想着别给你传染上了,没想到姐中了招,确实挺倒霉的。”

  冯雨问:“给她吃药了吗?”

  姜宁说:“刚吃了药睡下。”

  冯雨说:“那你先看着点,我下班回去再做饭。”

  姜宁嗯了一声,说了几句才挂掉。

  工作暂时不用管了,家里人重要。

  打了几个电话,把事情交待了下。

  过了半个小时,又去看了下。

  冯雪睡的迷迷糊糊,眼睛都没有睁开。

  姜宁摸摸额头,还很烫,但又好像没之前那么烫了。

  想起他发烧时,冯雪用毛巾给他物理退浇。

  就去洗手间洗了条毛巾,给敷在额头。

  过了半个小时,又来看了看。

  冯雪烧的迷迷糊糊,测了下体温。

  显示37.6。

  姜宁拿掉额头的毛巾时,冯雪也醒了。

  迷迷瞪瞪的看着他,憔悴的没了样子。

  姜宁手掌盖在额头,问:“你感觉怎么样?”

  冯雪掀开被子,指了指身下,用力抬了一下腰。

  意思很疼。

  姜宁就问:“要不要起来坐一会?”

  冯雪点头。

  姜宁就将她抱起来,靠在窗头上坐着。

  背上给垫了个枕头。

  又去给她接了杯水,冯雪喝了大半杯。

  坐了一会,似乎有点坐不住。

  又自己躺下了,但没有躺平,而是侧着躺。

  躺倒后慢慢的扭动身子,似乎不舒服。

  姜宁就问:“是不是身上疼?”

  冯雪缓缓点头。

  姜宁能体会到那种痛苦,当初他躺在床上,感觉从里到外,浑身骨头都在疼,几乎不能挨床,一挨床就疼,于是说:“那你趴床上,我给你按一下背。”

  冯雪费劲地翻个身,趴在了床上。

  姜宁上床坐在旁边,隔着衣服给她缓缓揉搓后背。

  从下往上,到肩部,再从上往下。

  搓了五六分钟,问:“你感觉好点了没?”

  冯雪单手比个手语,意思有效果。

  姜宁就继续给她搓。

  又过了几分钟。

  冯雪比个手语,意思可以了。

  姜宁这才停下,去洗手间冲了下毛巾,回来冯雪已经翻过身躺平了。

  把毛巾给她覆在额头上,才出了卧室。

  傍晚,冯雨下班回来后,先上二楼看了看。

  看到姐姐憔悴的快没了人样,差点就落泪。

  问了一下情况。

  姜宁给仔细说了说:“身上太疼,跟我当初一样,身子不能沾床,沾床就疼,我让她趴床上,给她按了按后背,有些地方不方便,吃过饭你给好好按一下。”

  冯雨抹着眼泪点头,准备下楼去做饭。

  姜宁却说:“不用做了,我让食堂做饭了,一会给送过来。”

  冯雨就没下楼,先给冯雪换了条毛巾。

  然后上床,给冯雪按捏身子。

  姜宁没在卧室待着,下楼等了会。

  食堂做好了饭,他小姨给送过来。

  张玉芳之前不知道冯雪病了,到了别墅听姜宁说这才知道,就上楼去看了下,待了几分钟就走了,路上给她二姐打电话,张玉兰听了,电话直接打给了冯雨。

  打完电话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姜华就拉着老娘来了。

  上楼看了一下。

  亲儿子当初病的没人样张玉兰都没哭,看了冯雪后,竟然抹起了眼泪。

  看的姜宁很是吃味,自己这亲儿子难不成是捡来的?

  翌日,冯雨去上班。

  姜宁在家照看冯雪,每隔半小时去看一次。

  十点下去看时,冯雪出了一身汗。

  被子也掀到了一边。

  冯雪能给他擦身子,姜宁却没办法给她擦身子。

  就让她趴床上,给她搓了会后背。

  这个法子确实有效,能极大缓解疼痛。

  只是不太方便,只能搓下背,好多地方不能搓。

  姜宁想叫姜妈过来给搓,冯雪不让叫。

  只能作罢。

  十一点再来看,冯雪又把被子给掀了。

  人也侧了过来,蜷缩在床上。

  头发散乱,把整张脸都盖住。

  可能是因为不舒服,不停的蜷动,裤腰都退到胯骨,露出了里裤,衣服也卷了角,纤细的腰肢露出一抹动人的白腻,晶莹的肌肤上闪烁着汗泽,显然出汗了。

  姜宁上床,喊了声:“姐!”

  冯雪右手动了一下,表示她醒着。

  姜宁问道:“很难受吗?”

  冯雪无力地比了个手语,表示很难受。

  姜宁就道:“那你趴下,我再给你搓一搓。”

  冯雪吃力的翻过身,趴在了床上。

  姜宁先给她把裤子往上提提,把衣服拉好。

  然后才开始搓。

  中午依旧让食堂送的饭。

  吃过午饭,冯雨给姐姐擦洗身子。

  姜宁在家待了一天,也不午睡了,出门开车去了趟工地。

  围墙工程早就动工,舅舅在忙着种菜卖菜,没功夫再干工程,给姜宁推荐小舅子,也就是舅妈王霞的弟弟王鹏接下了活,姜宁同意了。

  舅舅的这个小舅子他也了解。

  一直跟着舅舅干活,去年一年都在农场工地上领工。

  知根知底,人也靠得住。

  工程预算是张跃东做的,多少钱用多少成本明明白白,价格也是张跃东给报的,能挣多少钱同样亮明白,报价要比正常工程报价低一些,以省个七八十万。

  姜宁到工地时,两百多工人分成若干小组,正在紧张的施工。

  两米高的砖墙,砌的一段一段的。

  王鹏也在现场,看到他的车,就迎了过来。

  姜宁跟着张玉龙也叫声舅舅,聊了几句后,看着一段一段的围墙,问:“这么砌的话对接的时候,会不会出现高低不一,落差太大的情况?”

  王鹏说道:“没有问题,落差都计算过了,有落差的地方已经预留了空余。”

  姜宁点头:“让工人小心些,最好别伤着。”

  王鹏就说:“都给交待过了。”

  姜宁随便看了一下,正准备离开。

  忽然觉的脚手架上一个砌砖的工人挺面熟。

  过去仔细瞅了两眼。

  工人不动声色侧过身去,不跟他照面。

  姜宁问了一声:“你是孙浩?”

  工人一声不吭,自顾自砌砖。

  王鹏跟了过来,问:“你认识他?”

  姜宁笑了起来:“认识,我跟他堂弟初中一个班的。”

  王鹏哦了一声,没多问。

  姜宁却主动说起了往事:“当年他堂弟借我的东西不还,我打了他堂弟一顿,他跑学校堵我,把我打一顿。我那时候力气小,打不过他,之后有机会就把他堂弟揍一顿,他也经常堵我,等我上高二,把他堵夜市打了一顿,之后就再没找过我麻烦。”

  王鹏:“……”

  这些都是陈年往事。

  姜宁早就忘的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碰到熟人,姜宁还真未必能想起来。

  恩恩怨怨当年已经了结。

  姜宁也没兴趣找一个在他农场工地上砌砖工人的麻烦。

  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王鹏跟了过去,问:“要不要把孙浩撵走?”

  姜宁摇头:“不用,学生时代的恩怨早了结了,我还不至于这么小心眼,谁没个年轻犯二的时候,我看他砌砖还挺麻利,让他好好干吧!”

  王鹏点头,只觉的世事无常。

  看过围墙工地,姜宁又去林区转了转。

  今年天气热的挺早,才三月中旬,荒野上已经生出了一抹绿意。

  尽管一个冬天都没怎么好好下雪,但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还是带给了荒野一末绿色,至于农场里面,已经是一片荫绿,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兔子活动。

  去年入冬开始伐树,加班加点干,才砍掉了不到五十万棵。

  春季补种工作已经开始。

  活还是给了李老板和王老板,两人各领着三十几个工人干。

  去年挖坑全靠人力,因为人工挖坑成本低。

  今年就不行了,经过一年的生长,林区的杂草根系在地下盘根错节,人工挖坑实在费时费力,两人就租了挖机,用机械代替人工,工人只管栽树埋坑就行。

  姜宁车刚停下。

  李老板就跑了过来:“姜总龙体安康?”

  姜宁:“……”

  神特么的龙体安康。

  八零后这些老梆子,拍马屁都不会拍。

  哪像老杨同志,维恭起人来让人浑身舒畅。

  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老李这种文盲,马屁拍的让人一身的鸡皮疙瘩。

  姜宁问他:“你的酷路泽呢?”

  李老板叹着气:“抵给人了。”

  姜宁就问:“怎么回事?”

  李老板苦着个脸道:“这不去年冬天没事,和人去内蒙接了个活吗,结果活干完,却一直拖着不给钱,商混站的那帮孙子不时究,把我车开走了。”

  姜宁啧啧两声:“包活不知道眼睛擦亮点?”

  李老板叹着气:“干工程太难了,甲方一个比一个心黑,都想连皮带骨吞了别人,好让自己发财,干工程就跟赌博一样,得赌上全部身家,哪有您这里的活干的省心。”

  这话也没毛病。

  北安的工程老板们起起伏伏,就跟现在的网红一样。

  忽然一夜暴红,过上一段时间就泯然于众。

  被其他新的小姐姐替代。

  工程老板也差不多,忽然接了个好活发了一笔,酷路泽还没磨合下来呢,就一脚踩在别的坑里被人挡走了,只能再重新开始,眼前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姜宁没再多问,说:“今年别瞎折腾,我这活不少,好好干。”

  李老板精神就一振,问:“农场也种不了多少树啊,姜总又拿地了?”

  姜宁嗓子还不舒服,咳了两声道:“拿什么地,县里的活多。”

  李老板才释然,北安每年开春都要大规模种树。

  以前这种肥肉还轮不到他们来吃。

  别说吃肉,汤都喝不上。

  现在显然不一样了。

  去年那么折腾,多少人都进去了。

  看老板这样子,估计能接不少活。

  李老板心就热切了起来,不管谁的活,反正只要给老板干活,就不担心拿不到钱,去年就在大西口种了一批树,那都已经秋末了,不是种树的时间。

  开春种树,那得种多少?

  北安每年开春都要大规模的种树。

  姜老板是神一样的男人,估计能拿到不少工程。

  只要抱紧这条大腿,今年就可以再次翻身。

  陪着转了一圈。

  姜宁正准备离开时,忽然看到一个种树的工人远远看他。

  瞅了两眼,就觉的面熟。

  再瞅两眼,心里就一个握草。

  姜宁过去问了一下:“你是李安?”

  工人咧嘴笑笑:“是我,老板还认得我啊!”

  姜宁就忙握手:“快十年不见了,差点就没认出来。”

  李安给他搞的有点麻爪,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

  姜宁却没在意,用力握了握他满是尘土的粗糙大手。

  能在这里碰到初中同学,还是有点惊喜的。

  聊了几句,看了看他旁边的女人。

  也挺面熟。

  姜宁就问:“这是比咱们低一届的初二四班杨秋燕?”

  女人也挺意外:“姜老板还知道我啊!”

  姜宁笑着点头:“当然知道。”

  初高中时,每个年级总会有那么几个很出挑的学生,这杨秋燕就是其中之一,长了一张非常有辨识度的脸,算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就是很有辨识度。

  让人见了就很容易记住那种。

  而且还有点虎,上学时少有男生该惹。

  姜宁对她印象深刻,聊了几句问:“你和李安这是……”

  杨秋燕大大方方道:“他是我男人。”姜宁那个诧异:“你俩怎么就成一对了?”

  李安嘿嘿笑着,不说话。

  杨秋燕说:“人介绍的,我们19年就结婚了,儿子都快三岁了。”

  姜宁竖了个大拇指:“牛逼,你俩可够早的!”

  杨秋燕说:“我现在后悔了,想离了再找个有钱的。”

  “嗯,这个嘛……”

  姜宁一时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了,就看了一眼李安。

  这女人确实够虎的。

  不然怎么能一眼认出来。

  李安就干巴巴的笑,也不知道说什么。

  姜宁又是一阵诧异,当年学校时李安虽然没他出挑,但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同样属于没人敢惹的坏学生之一,没想到现在被低一届的女生吃的死死的。

  这画风怎么看都挺诡异。

  杨秋燕哈哈笑:“我开玩笑的,就我这样的,有钱人也看不上我啊!”

  姜宁却啧啧道:“你这个自信的样子到是一点没变。”

  杨秋燕说:“自信啥啊,跟着李安吃苦受累,我早就被房贷车贷教育的没了自信,只剩下一点可怜的自尊,要不是欠了一屁股债,我才不跟他出来打工。”

  姜宁就问:“车贷房贷很多吗?”

  杨秋燕说:“当然多啊,一个月要还四千多,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主要是我俩前年开店干赔了,欠下了不少外债,得打工还债。”

  姜宁那个惊奇:“你俩还开店?”

  杨秋燕点着头:“对啊,你不也当老板了吗?”

  姜宁就觉的太惊奇,这女人能折腾啊!

  开店赔了,欠了一屁股外债。

  李安都愁眉苦脸的,这女人却好像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真是个人才。

  聊了一阵,跟李安约了晚上小聚一下。

  姜宁才上车离开了。

  毕竟是老同学,又在他农场干活。

  学生时代也没什么恩怨,既然碰到了,总得吃顿饭。

  李老板在一边早就看直了眼,虽然都是一个村子的,也算是族人,但李氏是大姓,北安光是李家村就有好几个,他们村上千口人,有的李氏族人互相都还不认识呢!

  李安这种年轻小辈他也不熟。

  而且现在多数人进了城,就更不熟了。

  之前在李家群里招种树的人,这小子才报的名。

  没想到竟然是姜老板的同学。

  李老板问:“你是姜老板的初中同学?”

  李安点头:“是的。”

  李老板又问杨秋燕:“你也认识老板?”

  杨秋燕杵着铁锹道:“认识,我就比他低一届,姜宁上初中时可牛逼了,在学校老和人打架,拽女生头发,他那么牛逼的人,谁不认识啊!”

  李老板嘴角抽了抽,这女人真是口没遮拦。

  啥都敢往外倒。

  姜老板现在是什么身份,仙灵农场现在都成了省级重点示范企业了,北安那些老板有一个算一个,比他牛逼的几乎没有,学生时代的这种糗事,怎么能随便乱说!

  提醒了下。

  杨秋燕却不以为然:“他是老板咋了,我又没瞎说,他还能打我不成?”

  李老板只觉脑壳疼,拿这种刺头没啥办法。

  姜宁回到别墅,冯雨已经起来了。

  正在给冯雪擦身子。

  他在门口探了下头,就走开了没进去。

  到一楼打了个电话,就坐在沙发上等。

  过了一会,冯雨下来了。

  姜宁问道:“晚饭吃点什么?”

  冯雨想了一下:“吃酸汤面片吧,姐没味口,只能吃点爽口的。”

  姜宁就道:“那我让食堂给她做个酸汤面片,咱们下午烧烤吧!”

  冯雨不解:“怎么现在烧烤?”

  姜宁说就了说:“刚去林区碰到一个老同学,跟着李老板干活,约了下午吃个饭,放到别处都不合适,我让人宰了只羊,就在家吃顿烧烤吧!”

  冯雨惊奇:“你高中同学吗?”

  姜宁揉揉额头:“初中同学。”

  冯雨想了一下,都替他发愁:“还真是怪尴尬的。”

  姜宁搓着脸道:“谁说不是,人家也结婚了,不是一个人,安排到哪都显的刻意,所以还是吃烧烤吧,话说咱们也好久没吃烤羊肉了。”

  冯雨就道:“那你先准备吧,我下班尽量早点来。”

  姜宁嗯了一声,问:“姐怎么样了?”

  冯雨一边穿鞋,一边道:“就那样,估计得三天后才能好点吧,她说身上疼,多搓搓会好点,你要下午不出去,就给她多搓一下。”

  姜宁头疼:“我也只能给她搓一下背,让妈过来给她搓,她又不让。”

  冯雨就道:“你给她捶下腿,她说腿困的很难受。”

  姜宁有点迟疑:“这合适吗?”

  冯雨想的很远:“没啥不合适的,以后遇到更特殊的情况,再尴尬你也要面对的,我总不能再喊别人帮忙,让你受累啦,姜先生!”

  姜宁只能点头。

  “我走啦!”

  冯雨穿好鞋子,挥了挥手就走了。

  很快,大g强劲的引擎轰鸣起来。

  随即渐渐远去。

  姜宁坐了一阵,才上了二楼。

  进去一看,冯雪侧着身子又蜷成一团。

  被子倒是没掀,只是身子在轻轻扭动。

  姜宁就上了床,说:“你趴着我给你再搓搓。”

  冯雪挣扎着翻个身,趴在了床上。

  姜宁掀开被子,两腿盘起来,上身往前倾,双手给她揉搓,除了揉了搓,又用了抓拿的手法,还要征求冯雪的意见:“你觉得咋样,疼不疼?”

  冯雪摇了摇手,意思是不疼。

  姜宁就稍稍加了点力道,给她按捏拿。

  按了一会,感觉差不多。

  姜宁又说:“我给你按按腿。”

  冯雪没有反应。

  姜宁就把被子全部掀掉,问:“屁股疼不疼?”

  冯雪比个手语:疼。

  姜宁就从屁股开始,又给她按腿。

  按了一会后面,让她翻过身,又给按前面。

  从来没给人按过摩,这两天倒是练出一点手艺。

  昨天还挺生疏,不怎么熟练。

  今天可就熟练多了,看冯雪的表情就知道。

  紧蹙的柳眉都舒展不少。

  显然疼痛大大减轻。

  姜宁觉得,自己应该很有按摩的天赋。

  当初就算没去外面,学个按摩的手艺也能混碗饭吃。

  而且应该会吃的挺不错。

  此情此景。

  他也只能想这个了。

  不然还想什么?

  冯雪的身子太软了,就算他意志惊人,定力也比不上佛祖啊,不想办法分散心神,容易走火入魔,只能胡思乱想些有的没的,免的让自己遭罪。

  冯雨耐力不行,晚上睡觉给他挠痒痒。

  三分钟就喊胳膊酸。

  姜宁耐力惊人,足足按了二十几分钟。

  扭头看看,冯雪已经睡着了。

  就拉过被子给盖上,悄摸下了床。

  心里还感慨着,伺候大姨子不容易啊!

  真是个辛苦活,累心又累手。

  过了半个小时,上来看了下。

  冯雪还没睡梦,不过柳眉已经彻底舒展开。

  睡的很沉。

  姜宁就没打扰,又下楼去了。

  四点再上去看,冯雪已经睡醒了。

  又侧着身子在被窝里扭。

  姜宁让她趴下,继续按。

  心里着实纳闷,这感冒太他娘邪门了,以前感冒最多头疼发烧流上几天鼻涕,这个感冒却让人浑身像针刺般一样疼,不但疼,而且很难受,太他娘遭罪了。

  其实脱光按最舒服。

  对此姜宁深有体会,之前冯雨给他按,隔着衣服按虽然有效果,但总归不是太好,脱掉衣服按就非常舒服,可冯雪能给他擦身子,他却不能脱掉衣服给冯雪按。

  按了二十分钟,冯雪再次睡着了。

  姜宁活动了下手腕,拉过被子给盖好。

  悄摸下床。

  傍晚,冯雨下班回来后不久。

  大姨和小姨也来了,送来了各种烧烤食材。

  还有厨子专门给冯雪做的一小盆酸汤面片。

  分量足够,冯雪吃不了多久。

  姜宁和冯雨就吃了一些。

  然后冯雨做了一道爆炒羊肉,焖在了锅里。

  快七点的时候,一辆破面包开了过来。

  李老板将李安和杨秋燕送了过来。

  开进院子停下,下了车。

  李安和杨秋燕四下瞅瞅,除了羡慕也只能羡慕。

  楼下摆上了桌子和凳子,架起了烤炉。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食材,旁边还放着啤酒。

  姜宁正在摆弄烤炉,柴火还忽忽蹿着火苗。

  李老板打了声招呼,就准备离开。

  姜宁招呼一声:“老李也别走了,过来吃点肉再走吧!”

  李老板其实也不太想走,有这么好的跟大老板接触的机会,怎么肯定放,听到姜宁开声挽留,立刻乐巅巅的留下了,搬了把凳子正准备坐,冯雨从屋里出来了。

  只好先起来打招呼。

  李安和杨秋燕都没见过冯雨。

  姜宁介绍了下,才各自坐下。

  他从始至终没起身,一直在摆弄烤炉。

  少了客套,大家都随意许多。

  冯雨拿来了泡好的茶水,每人都倒了一杯。

  现在才三月中,天气还很凉。

  尤其早晚,这会太阳已经落山了。

  坐在外面就有点冷飕飕,准备一壶热茶非常有必要。

  杨秋燕对冯雨很是好奇,有钱人娶的老婆都漂亮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冯雨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端庄和大方,纵使她身为女人,也羡慕非常。

  觉得这样的女人就该嫁个好男人。

  杨秋燕心很大,直接问冯雨:“你多大了?”

  冯雨说:“二十四。”

  杨秋燕说:“那我和你同岁,我儿子快三岁了。”

  冯雨:“……”

  这弯拐的也太大了点吧?

  姜宁则和李安说话,老实说,每次见到老同学,他都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可能是进入社会后,彼此的身份转变太大,都需要重新认识。

  一边说话,一边烤着着肉串。

  烤的差不多后,一人分了七八串,随便吃。

  李老板一边吃着着肉串,一边重新认识有钱人。

  感觉姜老板就不像个有钱人。

  哪个大老板会自己动手烧肉,就没见过啊!

  吃了一些烤羊肉串,又吃了些烤菜鸡柳之类的,冯雨去了趟屋里,端出来一大盘焖了快一个小时的爆炒羊羔肉,五个人围着桌子,就着食堂蒸的卷。

  吃羊肉吃到撑。

  啤酒没喝多少,一人就喝了一瓶。

  天气还有点凉,这个时节并不合适喝啤酒。

  天快黑时,李老板开着破面包拉着李安和杨秋燕走了。

  冯雨收拾残局,以往有冯雪帮忙。

  今天冯雪帮不了忙,姜宁就动手帮忙。

  冯雨一边收拾,一边说:“那个杨秋燕可厉害。”

  姜宁就问:“怎么厉害了?”

  冯雨说:“我刚开始还觉的她是个直肠子,后来发现她挺不简单,你知道吗,还开过店当过老板,欠了一屁股的债,还一点压力没有,换我早愁死了。”

  姜宁道:“知道啊,之前她说过。”

  冯雨道:“我22才刚从大学毕业准备考公,什么都不懂呢,人家都开店当老板了。”

  姜宁道:“这很稀松平常吧,不上大学的都早早进入了社会,20岁出头开店当老板的一大把,之前咱们去理发,那个开店的小姑娘不也才十九岁。”

  冯雨一脸唏嘘:“怪不得现在好多人说上大学没用,大学毕业要考不上编制,出去打工还真不是不上大学,早点进入社会去打拼呢!”

  姜宁觉的不对,却说不出来。

  上大学肯定有用的。

  他就是吃了没上过大学的亏,才跑去非洲卖命。

  如果不是得了外挂,早就卖骨他乡了。

  但凡他能考上大学,又何至于会走那条路。

  所以上大学肯定还是有用的。

  夫妻协力,很快收拾完残局。

  上楼去看冯雪,吃过晚饭歇了会,似乎好多了。

  竟然有力气自己爬起来喝水。

  只是脸色憔悴,没有什么精气神。

  翌日周六,冯雨不上班。

  本来周末要睡懒觉。

  但冯雪病着呢,就爬起来做早饭。

  一问冯雪,想吃牛肉面。

  想叫外卖,可农场不送。

  只好给姜宁打电话,让他回来一起出去吃早饭。

  姜宁早起来了,他只要不熬夜打麻将或者喝酒打牌,早上都会起的很早,六点刚过就睡不住爬起来了,这会刚刚溜达到食堂,正准备和工人一起吃两口粗茶淡饭呢!

  接到冯雨电话,就跑了回来。

  换过衣服,冯雪也穿戴整齐。

  精神去昨晚又好了一些。

  下楼出门,开车出别墅。

  从永安新村绕到城北后,很快看到定家牛肉面馆子。

  附近开了两家馆子,五家清真的,一家北安人开的。

  三人下车望望,进了北安人开的馆子。

  早上吃饭的人蛮多,都没几张空桌子。

  在门口买了票,三人去了最里面,才找到一张空桌。

  一人要了碗面,姜宁全部吃完了。

  冯雨吃了一半,剩下了一半。

  冯雪吃了最少,面吃了几口就吃不下,汤全喝完了。

  姜宁有点没饱,又把冯雨剩下的半碗面给吃了。

  冯雪出了一脑门汗,出门也没带纸巾。

  冯雨就去前台要纸,结果等了半天才回来。

  看她脸色不快。

  姜宁就问:“怎么回事?”

  冯雨一边拆着手纸,一边说:“这馆子不给免费的餐巾纸,还得自己钱买,我就买了一包,结果扫码发钱发错了,2块钱我发了20,老板不给退钱,墨迹半天。”

  姜宁那个意外:“还有这事!”

  冯雨点头,委实开心不起来。

  姜宁就问:“钱退了没?”

  冯雨说:“没退。”

  姜宁就道:“等下我去找。”

  冯雨道:“别找了,老板给了个小票,能吃两碗面,改天咱俩过来吃一顿就完了。”

  姜宁不爽:“还吃个屁啊,这还能吃得下去?”

  冯雨说:“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多十八块钱而已。”

  姜宁接过纸巾,一边擦嘴一边道:“这不是十八块钱的事,我不欺负别人就算了,这他喵的有人非要欺到我头上来,我怎么能受得下这种鸟气。”

  冯雨顿时头大,早知道就不给他说了。

  直觉又要出事。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