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3章 怎么分公母

第93章怎么分公母  农场的四周是一副奇景,围绕那条上百米宽的绿化带,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帐篷,成群的羊,一个夏天都没怎么下过去,草长不起来,逼的放羊人都把羊赶到这里来放,羊多了事也多,今天你的羊跑到了别人的羊群,明天他的羊又跑到我的羊群。

  好说话的,帮着把羊找出来。

  当然也有那扯蛋的,不想把羊还给人。

  争吵和打架就不可避免。

  城关派出所的为此头大不已,每天都要处理这种纠纷。

  等于凭空增加了工作量。

  有心把这些放羊的劝走,但陆老板履任后,最要紧的就是民生问题,但凡欺民扰民不给老百姓活路的,必然没好果子吃,也只能增加人手,维护治安。

  放羊人之间虽然纠纷比较多。

  千防万防,没想到还是出大事了。

  这次不是什么纠纷。

  姜宁到现场时,保安队长王强早到了。

  正和城关所的所长说话。

  姜宁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王强答道:“昨晚有个放羊人冻死了。”

  姜宁一愣:“晚上虽然有点凉,但还没到十度以下,怎么会冻死人?”

  城关所的所长叹气:“天气从九月中开始转凉,虽然还没到十度以下,但这些放羊人天天风餐露宿的,吃也吃不好,人的耐受力是有限的。”

  姜宁也跟着叹息了一声,死个人还影响不了他的心情,毕竟他见过的死人太多了,只是也难免同情这些放羊的,问:“报上去了没有,陆老板知不知道?”

  所长苦着脸道:“刚刚报上去,老板马上就到。”

  姜宁去看了看死者,是个五十多岁的人。

  脸色安详,看不到痛苦,仿佛睡着了。

  周围好几个放羊人,都是一脸的叹息。

  姜宁出来问道:“家人知道吗?”

  所长点头:“已经通知了,估计正在来的路上。”

  聊了几句,几辆车飞快地开过来。

  前面几辆警车,后面是几辆小车。

  帕萨特都还没停稳,陆老板就推开车门下了车。

  所长连忙迎了过去,汇报第一手情况。

  姜宁没往前凑,把王强叫到一边,交待道:“我记得我舅干完工程好多板房都留在农场没有拉走,你去找我舅,把那些板房拉来,找几处地方搭好给那些放羊人住,再通知后勤给提供一些做饭的家伙什,让他们自己做饭,好歹能吃顿热乎的。”

  王强答应一声,开着巡逻车走了。

  陆老板现场听了汇报后,也去看了看死者。

  一脸沉重。

  随后大发雷霆,训的人噤若寒蝉。。

  尤其城关镇的,一个个汗流浃背。

  陆经纬确实很生气,这种意外不应该发生。

  但凡有点责任意识,就应该提前料到。

  但凡能提前做一些准备,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

  陆老板训完人,才招呼姜宁走到一边,问:“姜宁啊,农场能不能做一些工作?”

  姜宁道:“已经安排人做了。”

  陆老板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点点头:“农场也该尽一分社会责任的。”

  姜宁就道:“农场有一批闲置的板房,我已经安排人去选地方搭建板房,让后勤给准备生火取暖做饭的东西和柴米油盐,让他们自己做饭吃一顿热呼的。”

  陆经纬脸色更好看了些。

  农场为这些放羊人做的已经不少,尤其是那片草带,维护成本必然不低,虽然初衷是为了杜绝放羊人破坏农场铁丝网把羊赶进农场放,但毕竟做的事情是好的。

  起码放羊人受益了。

  现在还能再进一步,主动做工作。

  已无法再苛求。

  陆经纬说:“死者有一百多只羊,家里没了顶梁柱,那些羊估计也要处理掉,农场买下来吧,听说现在羊价低,压价不要太狠了。”

  姜宁压低声音:“这种事你也管?”

  陆经纬叹息了一声:“太可怜了。”

  姜宁点了点头:“行吧,我买下放农场慢慢宰的吃。”

  陆经纬再没说什么。

  交待了下现场的人,就上车离开了。

  他太忙了,这种事还用不着他亲自处置。

  不然只会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没法干活。

  姜宁没走,就在现场看城关镇的人愁眉苦脸。

  毫无疑问,这是件大事。

  陆老板现在虽然什么也没说。

  可等到事情处理完,大概率会秋后算账。

  大伙忧心忡忡,心里一个劲的直叹倒霉。

  姜宁看了一阵,姜爸和舅舅张跃东听到消息,也开着车跑了过来。

  到现场问了问情况,也是一阵唏嘘。

  都是为了生活。

  人啊,这一辈子太难了。

  聊了几句,家属也到了。

  来了七八辆车,都是同村的,还有亲戚。

  下了车就哭天抹泪,现场变成了丧葬场。

  姜宁和姜爸舅舅离的远了些,远远看着。

  县里的人极力劝慰,也是心有凄凄。

  忙活了半小时,家属拉走死者遗体。

  县里的人领着一个汉子过来,说是死者兄弟。

  汉子有些迟疑,问姜宁:“听说老板要买羊?”

  姜宁点头:“有多少羊?”汉子说道:“156只。”

  姜宁又问:“现在羊什么价?”

  汉子踌躇了下,说:“不管大小一只1500。”

  姜宁没有还价,道:“那就按1500算吧,把羊赶到农场去拿钱。”

  汉子松了口气,连忙去赶羊。

  姜宁也没再待下去,和姜爸舅舅回农场。

  回去给财务交待了一下,就走了。

  中午吃饭,本来没打算给冯雨说放羊人冻死的事。

  没想到冯雨已经知道了,主动问起了他。

  姜宁就挺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冯雨也挺惊讶:“你不看新闻吗,新闻都报道了。”

  姜宁那个无语,他确实不看新闻。

  现在的新闻没法看。

  拿手机翻了下北安在线,就看到了新闻。

  还被置顶,热度也不小。

  这样的新闻报出来……

  太打脸啊。

  不知道陆老板怎么想的。

  或许心底无私天地宽吧!

  下午到了农场,老杨也来了。

  听了上午的事,也唏嘘不已。

  两人去看了看刚搭好的板房。

  板房这个东西,确实很方便。

  不做地面硬化,几个工人两三个小时就能搭起来。

  至于安全问题,也好办。

  从四条拉绳子,打桩固定就完了。

  反正放羊人也不需要太好的环境。

  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就行。

  搭了三处板房,每处七八间,放羊人挤一挤,一间板房能睡五六个人,临时采购了一批烧煤炉子和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柴米油盐之类的农场有,直接提供。

  烧媒也不用买,农场就有现成的。

  姜宁转了一圈,和几个正在安家的放羊人聊了聊。

  其实也住不上多久。

  冬天马上到了,最多再有半个月,农场的草也该黄了。

  外挂再强,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

  到了冬天,万物依旧会凋零。

  到时这些放羊人还是要赶着羊回去喂草料的。

  正准备离开时,一个放羊人凑了过来,问他:“老板还收羊吗?”

  姜宁扫了一眼,问:“干嘛?”

  放羊人搓着手:“还收的话我把羊卖了不想放了。”

  姜宁问他:“不放羊你干嘛?”

  放羊人说:“我出去打工去。”

  姜宁就问:“一只羊多少钱?”

  放羊人说:“不是一千五吗?”

  姜宁似笑非笑:“现在工不好打,今年出去打工的大多数人连三万块钱都没挣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还是好好放羊,一年搞上百十个羊羔子,怎么也比打工强。”

  放羊人嘴皮子抽抽,没敢说什么。

  姜宁也没管他,和老杨开车走了。

  放羊人遗憾地叹了口气:“没戏了啊!”

  另外几个放羊人也叹气。

  一个放羊人问:“不是说这老板好说话吗?”

  另一个放羊人嗤笑:“老板是好说话,但人家能当老板的难道还能比我们傻,不知道现在的羊价?何老二那狗日的心黑,一只羊要了一千五,人家老板没压价,也可能是同情何老大多给了三百,真以为人家老板人傻钱多是冤大头啊!”

  几个放羊人一脸的讪讪,都无话可说。

  刚回到办公楼,姜伟找过来。

  “咋不让捉兔子了?”

  “还在下兔子,不能捉。”

  姜伟不信:“扯吧,这都马上去冬了,怎么还会下兔子?”

  姜宁说:“骗你干什么,我前几天还碰到了一只吃奶的兔子。”

  姜伟那个纳闷:“怎么可能,野兔子过了八月基本上就不下崽子了。”

  姜宁道:“农场的条件可不是外面能比的,或许野兔子觉的这里吃的好不缺吃喝,不担心下了崽子冬天没吃的饿死,所以才继续下崽子。”

  姜伟就很无语:“你这不让捉兔子了,我店里咋办?”

  姜宁说:“你想卖啥就卖啥,总之兔子不能再捉了,为了一百块钱,饿死一窝兔子就太亏了,等我搞清楚兔子繁殖规律再说。”

  姜伟欲哭无泪,冬天是餐饮业的旺季。

  最近店里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

  除了三叔种的菜好,爆炒兔子也大受欢迎。

  已经有同行开始跟风了。

  这突然不卖兔子了,无异给了他兜头一记闷棍。

  没了爆炒兔子这个招牌,刚刚好起来的生意只怕又得被打回原形。

  姜伟哭丧着脸:“好歹给捉上几只啊,你这里要断供,哥哥今年就得倒闭了。”

  姜宁见他说的可怜,考虑了一下,勉强给开了一个口子:“那就捉公的,母兔子暂时不能捉,话说兔子怎么分公母,回头我还得让人研究一下,不知道公的有没有鸡鸡……”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