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3章 举报不成反被抓

第83章举报不成反被抓  陆经纬是个极其讲原则的人。

  这个原则未必只是法律条文,也有对善恶的认知。

  姜宁打人事出有因,在他看来不是大问题,不算主动为恶,就不算违背原则,跟高家镇沙场老板雇人行凶有着本质区别,所以才会轻轻放下。

  但胖子刘三干的有些事,却有点违背良知。

  放高利贷的哪有干净的。

  从古至今,这类人就没有善良的。

  逼良为娼都算是温和的。

  更过分的不能多说。

  陆经纬对于这类人极其没有好感,所以到北安后第一个惩治的就是这类人员,所以魏涛撞在了枪口上,进去踩缝纫机了,现在又轮到了胖子刘三。

  刘三举报姜宁,下面的人也不敢拿主意。

  于是就报到了陆老板的案头。

  陆经纬看了后,就让人查了一下。

  结果查来查去,姜宁没有大问题。

  就算有一些小问题,也瑕不掩瑜。

  到是刘三屁股上一堆屎。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于是刘三也进去了,刘胖子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看新老板肯为民抱薪,那口气一直咽不下,就举报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姓姜的送进去踩缝纫机。

  却没想到,姓姜的没事。

  自己反倒要进去唱铁窗泪了。

  早知道还举报个蛋蛋啊。

  真是悔不当初。

  姜宁听到消息,有点小意外。

  却不惊讶。

  进去也好,免的时不时跳出来恶心一下自己。

  换了以前,肯定拉到城外一顿打。

  现在就算了吧,陆老板都亲自打来电话掏心掏肺了,还是别让人家为难的好,至少陆老板还在北安没调走,姜宁就准备尽量做一个良民,打人这种事暂时先不干了。

  坟修完了。

  姜宁上去看了一下,七八十块钱的铁艺围栏就是好。

  看着就挺高档。

  坟地里的杂草也铲完了,铺上了鹅卵石。

  四座坟头也修缮过,披上了新土。

  让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有孝子贤孙在精心打理。

  南面是后土庙。

  北边砌了道墙,长有五六米,高有两米。

  前后贴了墙砖,墙砖上面有图案。

  角落还有个塔,也不知道有啥用。

  除了这些看不懂的玩意,靠墙的外围还修了个一米五的正方形池子,高四十公分,以后来坟地烧纸钱,就放在那里面烧,还备了一根长长的钢筋火条。

  万一纸钱太多,压一堆烧不起来。

  就用那玩意挑,总不能用手。

  那不得烧成猪蹄子。

  还有三间房子,说是守灵房。

  一来以后守灵有地方住,二来遇到今年这种大祭祖,人来了也能有个地方坐,搭帐篷实在太折腾人了,再者有一些东西,也能放房子里,所以盖了三间房。

  长辈们还在商量着,以前没房子就算了。

  既然盖了房子,每年总得来守上几次灵。

  父辈们岁数都大了,受不得这凄风冷雨之苦。

  所以还得小辈们承担起这个任务。

  姜宁不知道谁来守,反正他是不想来的。

  移栽的两百棵松树没有死掉,松针翠绿有劲,比在农场长的还要好。而除了松树,还移栽了一些刺玫,补上了松树间的空隙,成了坟地的第二道围墙。

  长辈们视察了一遍,都觉很满意。

  也没问姜宁了多少钱。

  不用问都知道肯定超了。

  之前凑的那点钱搞不成这个样子。

  到是姜有信回头问儿子:“总共了多少钱?”

  姜宁说:“没多少。”

  姜有信不相信:“怎么可能,那些围栏就好几万。”

  姜宁道:“也就围栏贵了些,其他的没多少,砖头水泥那些材料不值几个钱,机械油料是农场的,也就人工贵一点,树是农场的,也不用再钱,超了三四万。”

  姜有信道:“那还好,超了的我给你。”

  姜宁就道:“那把你的钱都给我,我帮你存起来。”

  姜有信眼神不对劲:“我自己就能存,干嘛要给你存。”

  姜宁一脸不放心的样子:“现在电信诈骗的太多,好多老年人一不小心就着了道,损失惨重,上次你就被卖保险的给忽悠了,万一真的碰上电诈,你那些钱保不住。”

  姜有信眼皮子狂跳:“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上当。”

  姜宁呵呵笑道:“好多被骗的人也说过这话,还不是被骗了。”

  姜有信很自信:“我肯定不会上当的,没有谁能骗我。”

  姜宁嗯嗯两声,他也就是顺着话头提个醒。

  别哪天真的被骗了,哭都来不及。

  九月十号,北安迎来第37个教师节。

  每年这天,都是披红挂彩的时候。

  县里召开了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作为优秀典型中的一员,冯雨当然也参加了大会,戴着大红,和来自各个学校的优秀代表们一起上台领奖,接受表彰。

  实话蛮高兴的。

  这个荣誉很有分量。

  是上职称必不可少的前置条件之一。去年刚参加工作时,冯雨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评上优秀。

  因为意外,所以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只是难免有点底气不足,毕竟好多带课七八年的老教师都还在排队,论带课水平,冯雨虽然名校毕业,有自信,但也不敢说一定就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强。

  毕竟教书育人这玩意儿比较吃经验。

  学校有两三个八十年代的中专师范毕业的老教师,无职称、非优秀,但那讲课的水平比带了十几年课的名校研究生还要强的多,在冯雨眼里,那些老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师。

  胡思乱想一阵,大会到了尾声。

  冯雨四下张望几眼,忽然就是一怔。

  侧门里进来几个人,主席台上也有领导起身迎了过去。

  进来的人不是别人,赫然是陆老板。

  陆老板没上主席台,就站在侧门和几个领导等着。

  等台上发言的领导讲完,才上了主席台,在c位坐下。

  主持人介绍了一下。

  陆经纬才点开话筒,讲了一番勉励的话。

  第一次听领导讲话,冯雨听的很是认真。

  还在本子上做了些记录。

  准备回头拿给姜宁看看。

  陆经纬讲完后,就叫上领们离开了会场。

  冯雨和几个学校的老师出了会场,跟着校领导回学校。

  心里还在琢磨,陆老板叫上局里的领导干嘛去了。

  一直到了下班,也没听到什么小道消息。

  回家吃饭,姜宁也来了。

  冯雨就把做的记录拿给他看。

  本字没拿,用手机拍的照片。

  姜宁接过来看了看,陆老板讲话和其他领导不同。

  从来不讲空话套话,都是很接地气的话。

  哪怕是表扬人,讲的也非常实在。

  而且很有深度。

  姜宁看过不少陆老板的讲话,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非公开的,不能发出去,自觉看的多了,对陆老板的精神领会的比那些局座们透彻多了。

  要是给他个局长干,他肯定比那些局座们干的好。

  至少在贯彻陆老板的要求上,肯定不会走偏走样。

  姜宁转着念头,问:“戴大红了没有?”

  冯雨有点不好意思:“戴了。”

  姜宁就问:“拍照了没,给我看看。”

  冯雨拿过手机,翻了两下递给他。

  姜宁接过来瞧了瞧,照片是合影。

  一群人站一起,摆拍的。

  冯雨站在左边,跟两个女老师站在一起。

  胸前戴了朵大红,手里拿着荣誉证书。

  像极了学生时代领奖的模样。

  姜宁很是羡慕:“行啊,你们都优秀,就我是个渣渣,从小到大没得过奖。”

  冯雨乐的不行:“要不要我们开一个家庭会议,给你评选个优秀家庭成员?”

  冯雪嘴角扯了一下,露出了笑意。

  姜宁嘴角抽抽,忙揭过这个话题:“十一七天长假呢,咱去江浙转转?”

  冯雨说:“不行啊!”

  姜宁问:“怎么不行?”

  冯雨道:“十一学校要组织外出学习,下午领导已经给我说了,让我去。”

  姜宁就问:“去哪学习?”

  冯雨说:“听说是鲁东。”

  姜宁啧啧两声,这好事都赶上了。

  冯雨问:“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过去?”

  姜宁想了一下:“姐也去吗?”

  冯雨看向冯雪。

  冯雪立刻摇头,表示不想去。

  冯雨就挺泄气。

  姜宁问道:“姐一个人在家行不?”

  冯雪立刻点头,表示没问题。

  冯雨想了想道:“姐一个人在家也行,我们一个星期就回来了。”

  姜宁就问:“这么短的时间,都去哪些地方?”

  冯雨说:“听说三天学期,两天路上,两天自由活动。”

  姜宁那个无语:“那还去个屁啊,不够折腾的。”

  冯雨用筷子敲敲碗:“好好说话,不要说脏话!”

  姜宁夹了口菜,道:“我不去了,你去吧,只有两天时间,够干什么的,再说你们要去学习,我总不能也跟着你们去学习,还是等寒暑假了咱们再出去。”

  冯雨点着头道:“也行,你要想去杭城就一个人先去,或者叫个人和你一起去吧!”

  姜宁嗯嗯两声,没走心。

  暂时不想这个,十一还早呢!

  过了两天,县里公示了一份人员调整名单。

  姜宁不太关心这些,从来都不看官网。

  好多群里也在转发,冯雨看到后,转给他让他看看。

  姜宁看了一下,看到上面的熟人,挺意外。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