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4章 感觉不对劲

第84章感觉不对劲  沈立明升官了。

  姜宁有些意外,之前一点消息没听到。

  这些人口风还真紧。

  拿过手机,准备打电话祝贺一下。

  转念一想,算了吧!

  没有必要,发了个微信。

  来日方长。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一夜之间就降了下来。

  昨天还在吹空调呢,今天就得穿毛衣。

  专家说现在是什么小冰河期,天气不正常,但不正常到这种程度,就太扯犊子了,夏天往死里热,结果还没到十月,这才九月中,就开始冷了。

  关键是气温降的太快了,一夜之间仿佛就从盛夏到了初冬。

  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过了两天,气温又有所回升。

  但出门还是得穿个外套。

  看样子是再热不起来了。

  大西口的树种完了,姜宁过去验收了一下。

  顺便点喂了点乙木精气,可别死掉了。

  回头让财务把剩下的钱给两个包工头结了。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和冯雨去了趟民政局。

  把证领了,从此再无回头路。

  不管风风雨雨,都得过一辈子了。

  发了个朋友圈,又请了顿饭。

  亲戚们也就知道了。

  姜宁的心态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冯雨也一样。

  订婚后虽然也算是一家人了,但毕竟还差了道手续,领了证,最后一道手续补齐,那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订婚是对象,领了证就不是对象了,是丈夫、是老公。

  只缺一个婚宴。

  其实办不办都可以。

  以前冯雨称呼姜妈姜妈时还有些别扭。

  领了证就再无隔阂,叫爸妈自然多了。

  九月十八号是冯雪生日。

  姜宁本打算邀请亲友给好好过一次生日的。

  冯雪给否决了,不想搞的太热闹。

  订了一个蛋糕,三人一起在家里庆祝了下。

  看的出来,冯雪很高兴。

  但最后却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哭。

  冯雨喝了两杯红酒,也跟着哭了。

  搞的姜宁很是麻爪,觉的女人都是水做的。

  吃完蛋糕,冯雨想去看电影。

  姜宁满足了她,于是就去看电影。

  还带上了冯雪,总觉的不太对劲。

  电影院那种地方出入的都是情侣,哪有带着大姨子一起去的。

  结果就是,规规矩矩的看了一场电影。

  翻过一天,县里召开了一个扩大会议。

  杨振也接到了通知,要求他参会。

  老同志就去了县里,和一群被叫来开会的老家伙们坐在一起。

  会议的主题是教育系统的研讨会。

  只不过扩大了,好多半退的老同志也被请来旁听顺便提意见。

  也没人当回事,大事关门开小会。

  小事才搞扩大,以为又是走过程。

  结果发言讨论各个环节走完。

  陆老板最后做总结发言,第一句就把所有人震住。

  “我对教育系统的工作很不满意。”

  “这两天各个学校走了一圈,发现不少问题,几乎每个学校的旁边,都开有大量的各种书店和资料店,学生的书籍是免费的,为什么学校旁边还会有那么多的书店?”

  “为什么连初中生都要买那么多的复习资料,而且有些复习资料一定要到指定的书店才可以买到,学校难道没有复习资料吗……”

  “为什么校外有那么多的补习班?”

  “为什么带课老师会兼着那么多的社团头衔,忙的连备课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学校食堂不让学生拍照……”

  “有学生家长给我说学生经常吃到剩饭……”

  “有人告诉我,不少家长为了学生上学背着猪头不知道该往哪里送,高中开学好几天了还有学生不能上课,为什么……”

  “教育是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等他们成年,会怎么看我们……”

  “北安为什么一直都发展不起来,从北安走出去的能人并不少,为什么那些人不愿意回来建设和发展家乡,为什么那些出去的学子都不愿意回北安?”

  “你们想过这些问题吗?如果还这么不作为,百年后北安人会怎么评价我们这代人……”

  “我给你们半年的时间整改,如果还做不好……”

  陆老板的质问震耳发聩。

  偌大的大礼堂一时鸦雀无声。

  就连那些交头接耳的老家伙们都竖起了耳朵。

  听的那叫一个认真。教育系统的领导们个个汗流浃背。

  漫长的会议终于开完了。

  大家三三两两的往外走。

  有人脸色凝重,也有人愁容满面。

  杨振则是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二十多岁。

  回到农场,就去找姜宁。

  在九号林区找到了拿着网兜,和工人们逮兔子逮的正欢的姜宁,给他说了说陆老板在会上发言的内容,最后总结了一句:“北安能有这么一位父母官,是北安人的福气。”

  姜宁认同:“确实,这样的人太少了。”

  杨振感慨几句,又纳闷:“张欣侄子的事情陆老板怎么知道的?”

  “你说这个啊!”

  姜宁笑呵呵道:“我给他打电话说的。”

  杨振那个意外:“你给陆老板打电话说这事了?”

  姜宁点头:“一时没忍住给他打电话发了几句牢骚。”

  杨振那个惊讶,连忙道:“这事太得罪人,以后可别再往外说。”

  姜宁笑道:“那肯定不乱说,这事除了我就你知道。”

  老头就挺高兴,被信任的感觉太爽了。

  新城酒店的移交工作开始了,自从决定接盘新城酒店后,姜宁就请了一支财务团队对酒店进行了全面财务审计,扯了半个月的皮,终于就一系列复杂问题跟官方达成了一致。

  负债达到80,有点高。

  抵了两年债务,连同资产和负债一并打包送给姜宁。

  整个过程公事公办,姜宁既不占便宜。

  但也不想吃亏,该扯皮扯皮。

  该拍着桌子骂娘就拍着桌子骂娘。

  没找过陆老板,也没沟通过。

  如果看哪个单位不顺眼,可以找陆老板吐槽一下甚至告告黑状,涉及到公事,那就公事公办,都是利益的交换,该流程办就行了,反正现在县里也没人故意刁难他。

  移交工作告一段落。

  姜宁和老杨去了趟酒店,转了一圈看了看。

  酒店早已停业。

  员工走了几个,但大部分都还在。

  这两年好多回老家的大学生考公失利,不少跑外卖的。

  新城酒店是北安最大的酒店之一,客房298间,在岗员工有八十几个人,除了经营住宿餐饮,还有健身部门和美容养生部门,业务多的让姜宁头大。

  健身部门就是名字好听。

  其实应该叫沐浴部,洗脚搓澡的。

  还有个儿童游泳馆,专门给小孩子游泳的。

  据说一张票几十块,比大人洗澡还贵。

  还有一些不能说的业务。

  姜宁听了之后,立刻让砍掉。

  酒店总经理刘金亮欲言又止。

  姜宁就问:“怎么,有问题?”

  刘金亮硬着头皮道:“那些人除了干这个也不会别的谋生技能,如果把业务停掉,为了生计,也只能换个地方从事这行,酒店其实是给了他们一个吃饭的机会。”

  姜宁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

  老杨却忍不了:“扯什么犊子呢,必须要停掉,姜总又不是王成泰,怎么能靠这种生意赚钱,被人知道了,那不得一世英名尽毁。酒店可以给那些人安排其他岗位,又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只要想学哪里有学不会的,要是不想学,非要干这营生,这种无药可求之人还管她干嘛,遣散就完了,反正酒店以后不能再有这种生意。”

  姜宁听了,深以为然的点头。

  老同志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

  这种生意他确实不能干。

  农场经营状况良好,每年都给他赚钱。

  就没指望这酒店能给他赚钱。

  要是还干那种生意,别的先不说。

  陆老板知道了,估计就得找他谈心了。

  姜宁发话:“照杨总说的办!”

  刘金亮还能说什么,只能无奈的应命。

  姜宁又问:“酒店一直亏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不让亏钱?”

  刘金亮道:“之前策划了一个刺激消费的活动,回头我发给您看看。”

  老杨却道:“今年大环境不太好,北安的酒店没一个盈利的,能不亏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干这行还是得靠单位,回头我去各单位转转,把各单位的接待都给拉过来。”

  姜宁欣然点头:“你老人家出马,那肯定马到成功。”

  老头就挺乐呵,岁数大了就喜欢听年轻人恭维。

  刘金亮也忙拍了下马屁,能拉到单位接待,那自然是好。

  其实酒店之前本就是几个单位的定点接待酒店,有需要安排住宿的都会安排过来,是酒店最大的客户,要不是有几个单位在撑着,早经营不下去了。

  楼上楼下,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

  顶层有一间超级豪华的套房,各种休闲娱乐设施都配备的很齐全,就有尽有,据说从不对外开放,只供王成泰接待重要客户,现在成了姜宁的专属。

  套房有三个专属服务员。

  都很年轻漂亮。

  姜宁看了,感觉不怎么对劲。

  端个茶倒个水,找这么年轻漂亮的干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