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园的念头一直盘亘在罗阳的脑海里,直到他和老丈人通话结束后还在继续。
至于为什么没有在电话里和姜远山说这件事,是因为目前还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很多细节都没有通盘考虑,而且傅彬那边也没有通气,自然要想清楚了再说。
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毕竟何高官和姜远山后天就要回来,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和江宁开发区那边谈一谈,对自己和姜远山以及何高官来说,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想到这里,罗阳按灭烟头,起身去二楼书房,打算边思考边将产业园框架给搭设出来。
这玩意看着高大上,其实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很熟悉的模式了。
想当初他在地产公司担任项目总的时候,城市地产开发已经陷入低谷期,地产公司在那几年里主要做的事情不是开发新项目,而是将原有建设项目顺利收尾。
除此之外,就是四处寻找代建工程,产业园就是最主要的一个代建类型。
随着国内产业升级,加上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引进的优质项目也给与了极为优待的政策。
比如华为、福耀玻璃、大疆无人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他们的项目,都是各地招商引资部门最为欢迎的投资。
因为这些公司的项目一旦在某个地方落地,整个产业链里上下游企业都会跟着搬过来,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园,而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则会提前为这些大公司建好厂区以及人才公寓,这些投资也不需要企业来负担。
比如华为,一旦引进他家的项目,包括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原材料供应商等都是上游产业链里的一环。
例如,联发科、高通等芯片供应商为华为提供核心处理器;京东方等显示屏供应商为华为提供屏幕组件;此外,华为还与多家软件开发商合作,如与润和软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长期深度合作。
另外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行业应用开发商等这些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也会跟着入驻产业园。
例如,华为与富士康合作,在贵州建立了大型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的华为手机;华为还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华为还与多家行业应用开发商合作,如与北明软件在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些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很多都是跟着华为走,华为在哪里落户了项目,他们的分公司就开设到哪里。
罗阳所在的公司就曾帮华为项目代建过一个产业园,规模之大,超出一般人想象,光是配套给人才公寓、专家楼和工人宿舍的就有三十几栋高楼以及若干洋房。
加上其他配套设施,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城镇。
不止如此,要知道有些配套企业也有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由此蔓延,围绕产业园周边区域将会形成一个疏松一点的、更大的产业集群。
也难怪各个地方政府会花费极大的代价去引进这样的大型企业。
走进书房后,罗阳打开电脑,同时帮自己泡了一杯茶。
边思考和回忆着产业园区的模式,边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属性,一份商业策划方案书逐渐成型。
虽然策划书里还欠缺不少细节内容,但整体框架和方向都已经确定下来,后续只要找专业的人员将具体的指标数据放进去就行。
这些具体指标数据相对复杂,罗阳还真干不来。
里面涉及到核心产业数据,然后根据核心产业数据推断出需要建设什么规格的厂房,引进哪些先进设备,招聘多少技术工人.把这些数据都捋清楚了,投资额也就能大致估算出来了。
核心产业一旦确定,就可以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大致估算出多少家企业会入驻这个产业园,各个企业的厂房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需要配套多少工人.
除此之外,产业园的住宿区、食堂、停车场、娱乐活动区域.都可以根据上面已经估算出来的数据定下来。
更精细一点的话,连项目投产期,项目投资回报期等数据也要做出来。
熟悉整个产业链的专业人员,懂生产设备的专业人员,懂规划预算的专业人员这些数据需要很多专业人员一起来填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策划书。
两三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毕竟他和姜远山只是确定了投资意向,要投资的项目还没有正式启动,只是处于前期筹备阶段,连一个项目预算都还没有做出来呢。
好在罗阳不需要弄这么细。
他只要把产业园区的概念以及大致框架拿出来,等到姜远山他们和江宁开发区正式谈细节的时候,再找一批专业人员对策划书进行细化。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其实离开发区和投资主体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也不远了。
当一个人沉浸在思考中的时候,时间过的特别快,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几个小时,连一向精力旺盛的罗阳都开始打哈欠了。
点击文件保存之后,他下意识的瞄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居然已经凌晨一点出头了。
走出书房后,罗阳在客卧的淋浴房里冲了一把澡,去掉身上的烟味之后,回到了主卧,轻手轻脚的爬上床,重新把姜帆搂到怀里,闭上眼睛,很快陷入了沉睡之中 虽然年轻人的生物钟很厉害,但也有失效的时候。
姜帆是因为太累,罗阳是因为睡的晚,两人第二天一直睡到十点出头才醒过来,这还是因为昨天晚上吃了泡面,肚子饿了的缘故。
“哎呀,都怪你!”
姜帆腻在罗阳怀里撒娇:“昨天一个下午没去公司里上班,今天一个上午又去不成了下午不许再缠人了,我要去公司上班了!”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罗阳先吻了一下姜帆的额头,随后笑着道;“也不知道昨天回家之后谁先扑谁的。”
姜帆的脸颊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
昨天下午回到家里之后,是她先扑到罗阳身上,抱着罗阳的头热吻起来。
现在被罗阳帮着回忆了一下,有点社死的感觉。
“我不管,都是你折腾的。”
在道理讲不通的情况下,女人往往会拿出杀手锏,小拳拳捶胸!
“好了,好了”
罗阳赶紧安抚在自己怀里扭来扭去的姜帆:“都是我的责任,是我耽误了你上班,这样总可以了吧?”
“哼!”
“你肚子饿了吧,赶紧起床,咱们一起出去吃点。”
罗阳顺势掀开毛毯下床,边走向洗漱间边道:“下午你回远帆集团上班,我也去正阳集团办点事,晚上一起去你家吃晚饭,记得提前告诉妈一声,让她熬一锅鸡汤,我要好好补一补。”
萧玉君在家操持家务十几年了,家常菜做的相当不错。
罗阳也会动动手,可是这里平常都不住人,一般只有罗建国和古洪兰两口子回来后才会开伙食,自己买菜做饭,还不如去丈母娘家蹭饭。
听到去自己家里吃晚饭,姜帆当然乐意,一边答应着,一边找着散落地上的睡衣。
下午一点半左右,罗阳赶到正阳集团老厂区办公楼。
加上在海南旅游的一周时间,他已经有大半个月时间没来正阳集团这边办公了。
也就是当初将男女装分开成立了独立的品牌公司,商国正和苏雨桐手里的权利相对大一些,否则服装厂这边积压的事务能把办公桌堆满。
孙静玉看到罗阳身影出现的时候,眼眶就莫名的红了一下。
“诶?”
两人虽然隔着一张办公桌,可是面对面的,当然能看得出来。
罗阳一时间忘了先问公司里的事情,诧异道:“孙助理,你眼眶怎么红了,昨晚没休息好?”
孙静玉心跳瞬间加速,有种被看穿的感觉。
她微微别开头,轻声回复道:“没可能是最近有点忙,用眼多了。”
“嗯,最近我名下的产业在调整架构,你身上又兼了其他职务,事情是多了点。”
罗阳收回目光的同时点了一支烟,边抽着边提点道:“注意方式方法,你手下不还有三个人手嘛,要学会分解工作,别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着”
这次他去米国,但是国内关于旗下产业结构和集团架构调整依旧在进行中。
魔都那边且不去说,阳市这边也涉及到不少企业,尤其是光帆风能和青阳建材个阳光电子,这几家企业是要纳入到集团架构里去的。
而德阳电机要跟着鲲鹏科技一起脱离灵石宫集团,成为一家独立的集团公司。
不管是并入还是剥离,都需要办理工商手续,尽管魔都那边有人过来,但是孙静玉受了罗阳的委派,成为阳市这边办理这些事的主要负责人。
除此之外,还有正阳集团的本职工作,新能源汽车项目筹备小组的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里,她的确忙的很。
“老板,我知道了。”
听着自家老板熟悉的声音和关心的语句,孙静玉的眼眶愈发热起来,感觉有些东西已经在里面打圈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掉珍珠了。
“好啦,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辛苦了。”
罗阳看到自己的小助理马上要掉眼泪了,赶紧安慰道:“等忙过这段时间,我放你一个年假,你可以出去旅游一周时间,费用全报销,这样可以吧?”
“嗯嗯,谢谢老板!”
孙静玉脸上立刻展露笑容,却忘了自己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撒娇的味道了。
罗阳也不在意。
看到下属心情舒缓过来了,立刻将话题引到工作上。
“汇报一下集团里最近发生的事呢。”
这个下午除了处理这边积压的事务之外,罗阳还有不少事情要办,所以也没时间和孙静玉闲聊。
“虽然您大半个月没来公司,但是集团里也没发生什么大事。”
作为“小密探”,孙静玉一五一十的开始汇报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事实就像她讲的那样,大事没有,小事不少,有些甚至趋近于八卦的性质了。
“商总和苏总最近都在公司里的吧?”
刚才在楼下停车场没有看到两个人的车子,所以顺带问了一句。
“商总去粤省了,好像是为了服装面料的事情,顺带巡查一下华南的市场。”
孙静玉汇报道:“苏总去魔都参加一个服装展览会,本来说是周一就回来的,可能有事滞留了,我待会儿就联系一下苏总,询问一下她什么时候回来。”
“不用了,我这几天都在阳市,没必要让她急着赶回来。”
罗阳知道苏雨桐是个拼命三郎,留在魔都多半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没必要催。
当然,因为她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在魔都工作,也有可能是因为同学聚会耽搁了一天,毕竟现在也是掌管着一家年销售额十几个亿的女装品牌公司老总,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能理解。
“待会儿出去后,你打个电话给董大伟,让他明天上午九点半前来我办公室。”
上次回老家,罗阳亲自到山里走了一圈,也定下了搞一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事情,前期所有手续和协调都交给了董大伟,现在大半个月过去了,事情进展到哪里,需要听他汇报一下。
另外还有西蜀镇的文旅项目进展,也可以先从他嘴里了解一下情况。
剩下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几分钟就交代完了。
“今天的打扮不错。”
罗阳上下扫描了一眼,逗了小助理一句。
“谢谢老板夸奖!”
孙静玉喜滋滋的转身离去,脚步轻快。
“最近相亲了没有?”
孙憨憨一个踉跄,差点摔跤,但是不敢停留,哒哒的踩着高跟鞋,飞快的离开了罗阳的办公室。
看到大门被带上,心情不错的罗阳拿起了手机,拨通了傅彬的电话。
昨晚关于产业园的设想,提前和他沟通一下,看看他感不感兴趣。
毕竟不是一级土地整理项目,这活相当于代建工程,对于傅彬来说有点像鸡肋。
当然,这件事背后也有隐藏的好处,那就是让傅彬结交了江宁开发区的领导,甚至能和省里负责经济和招商这一块的大领导搭上线。
更长远一些的利益就不好说了。
比如他代建了这次的产业园区,在未来的时间段里,如果罗阳这边计划到蓉城或者江城周边投资分厂,傅彬就可以和罗阳合作,手里拿着一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企业落户条件,提前去当地和政府商议圈地的事情。
这里面的收获将会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