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实习

  听了杜谦这句话,李云看了看他,哑然道:“怎么受益兄也听说了我那三儿有钱?”

  杜谦笑着说道:“道听途说。”

  “外界传闻,陛下把琉璃厂三成的收入都给了郑王爷。”

  李皇帝摸了摸下巴。

  皇家产业,现在大多数是交给郑王李苍在打理,薛家的薛侯爷也会帮忙照看照看,这是一笔巨大的现金流,虽然每年绝大多数收入,都用来做平抑粮价,以及充入内帑,但是差不多还有一成左右的收入,李云是默认给到郑王府的。

  这一成收入,并不是整体收入的一成,而是并入内帑收入的一成,就拿去年来说,郑王一共送了二百七十万贯钱进入内帑,但还有一大笔钱是用来买粮食的。

  如果细算起来,去年一年时间,郑王府那里吃到的份额,应该是三十万贯钱左右。

  这还是明面上的收入。

  事实上,郑王打理这么庞大的产业,尤其是琉璃厂,在目前这个时代,几乎是吸金机器一般。

  郑王身在这个位置上,上下游的受益者,都会想方设法的讨好他,随随便便就可以捞到一些并不用入账的好处。

  算上这些的话,郑王府一年的收入,甚至会比东宫一年的花销还要更多。

  但区别是,东宫是个小朝廷,太子平日里往来也很多,花钱的地方就更多,郑王府却不怎么跟别人往来,几年下来,只要是对琉璃厂有关注的人,都会注意到郑王府。

  思考了一番之后,李云才看向杜谦,微微摇头道:“只一成而已。”

  李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受益兄你也知道,古往今来,商人地位不高,让三郎去干这个行当,就是把他排除在了朝堂之外,手里没有什么权柄。”

  “也没有让他去郑州就藩,没有修建郑王府。”

  皇帝低头喝茶:“因此,就分了些干股给他。”

  “三郎心细,这几年,皇家产业他打理的不错。”

  杜谦点头笑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不过…”

  “如果是寻常人,单单富一些,那没什么,不要说别人,就是京兆府的一个小官小吏,怕都能压其人一头,但是三殿下贵为皇子,又是郑王,便是三法司也查不到他的头上。”

  “对于三殿下来说,他手里掌握了财富。”

  杜谦看了看李云,继续说道:“那财富,就是天然的权柄,有时候比实职更加好用。”

  李云听了,也没有生气。

  他当初给自己这个三儿子分成,一方面是父爱,另一方面是不得从政封藩的补偿,更多的则是出于,如果不分给他,他也会自己贪的考量。

  再加上官本位的世界,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富,都不如权柄,因此才会有这几年郑王府的愈发富庶。

  经过杜谦这么一提醒,李云自己琢磨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杜谦,开口笑道:“我家那些子产业,也不会一直这么赚钱,如今民间也有琉璃作坊了,用不多久,琉璃厂便不会有现如今这么赚钱了。”

  琉璃厂,当然不只是生产玻璃。

  当年,李云让工坊的人弄出玻璃,其实就是为了弄出打仗用的望远镜,然而这个产业经过二十年发展,现在镜子,杯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以及非军用的望远镜,琉璃厂都在对外售卖。

  就目前而言,还在暴利阶段。

  杜相公笑着说道:“琉璃厂快二十年了,又是官办的,还有皇子当家,恐怕不一定能让民间的同行当起来。”

  李皇帝一怔,随即开口笑道:“这确实是个问题。”

  “往后我让人注意注意,至于这一次封禅不封禅,后面再议罢。”

  皇帝陛下伸了个懒腰,笑着说道:“其实封不封禅,不甚要紧,要紧的是,我真想出去走动走动了。”

  能不能封禅泰山,李云确实不是很看重。

  毕竟九天之上,假如真有一位统摄天地的皇天上帝看着,那么按照道理来说,哪怕不登上泰山,李云这些年做的事情,这位老天爷应该也能看得见。

  不至于非要让李云这个“儿子”去泰山加密通话。

  如果没有老天爷。

  封禅就更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李云性格跳脱,年轻时候就是个不坐窝的主,这些年当上了皇帝,他已经最大限度的压制住了自己的天性。

  当年苍山大寨的老人们,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他李二能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七八年十来年。

  但是天性就是天性。

  天性只会被压住,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杜谦站了起来,对着李云问道:“陛下是想去江东,看一看这几年新政的成效?”

  “顺带罢。”

  李皇帝笑着说道:“主要是,在笼子里憋闷得太久了。”

  乌飞兔走,章武十五年的夏天很快结束,来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

  这天,离开洛阳数月的英国公刘博,终于返回了洛阳,他在家里歇了半天之后,第二天才进宫见到了皇帝陛下。

  见到了天子之后,刘博先是低头行礼,然后对着李云笑着说道:“朝廷的使者先去了兀古部,再去的耶律部,听说那耶律亿,看着儿子受封的时候,脸都黑了。”

  “前段时间,我赶回来之前。”

  刘博对李云笑着说道:“又听说耶律亿那老小子病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了。”

  对于这个消息,李皇帝并不觉得意外,他淡淡的说道:“这厮敢到洛阳来,本就说明他活不了多久了,估计一早就生了病,只是强撑着到洛阳来了一趟。”

  说完这句话,他看着刘博,笑着说道:“老九你不在这几个月,我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你先在家里歇上十天半个月,到时候带着瘦猴,咱们一道回青阳去。”

  刘博一怔:“这都秋天了。”

  “二哥这么急?”

  他挠了挠头:“要不然,我们明年开春之后,再一道回老家罢。”

  李云微微摇头:“时间差不多了。”

  “到如今,我做皇帝名义上是十五年,实际上已经差不多十六年了。”

  他的目光看向殿外,淡淡的说道:“先回老家看一看,然后四处走一走,看看这个天下与旧周时候,到底有什么分别。”

  “如果确有分别,说明你二哥这些年辛苦没有白费。”

  说到这里,李云笑着说道:“要是这样的话,到时候就让我家老大,慢慢接过这个差事,往后一段时间,将政事交接给他,我只掌兵事。”

  “等他再成熟些,就把国家交给他。”

  听到这句话,刘博神色微变,抬头看着李云,李皇帝则是神色平静。

  “如果与旧周时候差别不大。”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那就说明,这些年我坐在洛阳皇宫里,成了聋子瞎子,太心慈手软了。”

  “这样的话,那我就争取再干个十几二十年。”

  刘博苦笑着说道:“前几个月,我只是随口一提回老家看看,二哥你…”

  “我早就这么想了。”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你没有关系。”

  “好了,你回家休息去罢,等要出门的时候,我着人知会你。”

  英国公没有办法,只能低着头退出了甘露殿,一路回到了家里。

  等他离开之后,顾太监又奉命,把太子殿下请到了甘露殿里,正在中书办差的太子,一路到了甘露殿,对着皇帝陛下拱手作揖行礼。

  “父皇。”

  “坐下说。”

  太子应了一声,坐在了老父亲旁边,开口道:“父皇找儿臣什么事?”

  “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为父准备带你母后,还有杜相,以及几个老兄弟,离京出巡了。”

  “到时候。”

  李云看着太子的表情,笑着说道:“到时候,你就在朝廷里,监国理政。”

  “暂代父皇一段时间。”

  太子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有些吃惊:“父皇,您…”

  李云打断了他的话,笑着说道:“这事我筹备了一段时间了,你应该听到了一些风声。”

  “是,儿臣是听说了一些,但是儿臣以为是明年…”

  李云微微摇头:“就今年,今年我准备回青阳去过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年朝廷普免了钱粮,到明年春天,夏粮收上来之前,朝廷就没有什么存钱存粮了。”

  “这段时间,就交给你,看看你能不能应付得来。”

  太子起身,跪在地上,红了眼睛:“父皇,儿臣已经说了许多次,儿臣只想辅佐父皇,父皇在一日,便是父皇要逊位,儿臣也宁死不受!”

  “又没有逊位给你。”

  皇帝笑着说道:“只是让你监国理政而已,古往今来的太子,监国的还少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这一次,我跟你母后,晋王叔,还有英国公,以及杜相公,都要离开洛阳。”

  “要紧的,来不及送到我那里去的事情,就只能靠你自己处理。”

  “你理政也四五年了,让为父看一看,你现在能不能担起这个担子。”

  太子低头,诚惶诚恐。

  “孩儿…遵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