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槲与苏晟一夜详谈之后,第二天一早,从恒州的唐州大营出发,一路进了太原府,紧接着马不停蹄的回了太原城,等他进入太原城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进了太原城之后,李槲直接到了节度使府里,惊醒了已经熟睡的河东节度使李祯。
李祯睡眼朦胧来到偏厅的时候,李槲正在仰头咕嘟嘟喝着茶水,见到李祯走进来,他才深呼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抱拳开口道:“大兄。”
李祯见他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上前拉着他的衣袖坐下,叹道:“看来,形势已经相当着急了。”
他看着李槲,问道:“什么情形,跟为兄说一说罢。”
李槲默默的看了看李祯。
这个时候,他还真有一些谎报军情的冲动。
毕竟,自家大兄这个节度使,其实是老父亲走了之后,自封的,那个时候武周朝廷已经无暇他顾,李云的江东朝廷更没有起势,没有人给李祯敕封河东节度使。
这个河东节度使,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只要他几句话的功夫,再把唐军引进太原城里来,他李槲就可以在洛阳那里立下大功,继承河东李氏的所有政治资产。
但是这样一来,唐军进城之后…
李祯一家能不能活命,就不太好说了,即便能活命,他也很难再留下大兄一家的性命,尤其是李祯的性命。
李祯一死,死无对证,他做的事情就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到时候他在两边都有说法可以说。
荣华富贵…
想到这里,李槲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他抬头看着李祯,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大兄,小弟不瞒您。”
“唐军的大将军苏晟,此时人就在恒州,正在恒州集结整顿兵力,一旦我们这里不愿意投降,最多十天时间,唐军一定从恒州,直扑太原。”
李祯闻言,也再没了困意,他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看着李槲,开口说道:“能够确定唐军的准确动兵时间吗?”
李槲微微摇头:“知道了也没有用,大兄你没有办法弄清楚,现在河东道有多少九司的人,甚至那位苏大将军,也不清楚有多少九司的人潜藏到了河东道。”
“我知道大兄是什么意思,大兄想着,如果他们冒进,我们可以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伏击。”
李槲微微摇头:“大兄,这没有意义。”
“即便打赢了,最多也就是杀伤他们一两万人而已,到时候苏晟一定着恼,李二…”
说到“李二”这两个字的时候,李槲已经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甚至左右看了看。
新帝的威严,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李二也一定暴怒。”
李槲看了一眼李祯,低声道:“到时候,新唐可能会举全力来攻太原,到了那个时候。”
这位河东李氏的老六看着李祯,叹了口气:“到了那个时候,我恐怕也不得不给唐军与做内应,跟他们里应外合,才能保全河东李氏一支血脉了。”
李祯闻言,苦笑了一声:“你都这么说了,那还打什么?”
“苏大将军是什么意思?让我去见他,还是他到太原来见…”
一句话说了一半,李祯猛的抬头,看向李槲,他的神色都僵硬住了。
直到这个时候,李祯才猛的反应过来李槲话里的意思,他重新坐了下来,抬头看着李槲,不一会儿,额头上冷汗涔涔。
“六郎…”
李祯默默长叹了一口气:“大哥没有白疼你。”
李祯并不是什么蠢人,要不然在这种乱世,他也不会被李大将军作为接班人,这个时候,他已经听出来了。
李槲其实有更多选择。
但是,李槲选择跟他坦诚相待,把该说的都说给了他听,让他自己做选择。
李槲摇头道:“大兄待我甚好,小弟只是做自己应当做的。”
“大兄,现在做出决断罢。”
“如果大兄比较急,明天,我就带大兄去恒州见苏晟,或者,明天就可以请那位苏大将军,到太原城里来,咱们坐在一起好好吃个饭,商量一下后续应该如何接洽。”
“如何处理河东军。”
李祯闻言,若有所思,问道:“要是请他到太原城里来,他会来吗?”
“会来。”
李槲回答的毫不犹豫。
“苏晟,是新帝的师兄,也是新唐的第一位大将军,在新朝廷里极受重用,他如果出了什么事情,李…”
“李皇帝多半要御驾亲征了。”
“到时候,我们河东军,禁受不住多长时间。”
“正因为如此,苏晟身后有依仗,他便不会害怕,天下哪里,他恐怕都敢去。”
李祯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好,明天…明天一早,我跟六郎你一起,先去恒州迎接苏大将军,然后将唐军请进河北道。”
他苦笑道:“研究归降事宜罢。”
说完这句话,李祯看了看李槲,问道:“六郎,是不是从诸多侄儿之中,选出一个,让他带着家里人离开河东,保存一丝血脉,以防不测。”
李槲看了看李祯,摇头道:“天下之大,已经十之八九落入新唐手里,便是出离河东道,又能到哪里去呢?”
“恐怕,只能逃到化外之地去了。”
李槲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咱们家,还是坦荡一些罢。”
他看着李祯,默默说道:“旧藩镇时代,要过去了。”
李祯闻言,也有些失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默默说道:“百多年的藩镇,这李云十年时间,就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真是了不起。”
“等大兄见了唐军就知道了。”
李槲正色道:“军容风气,与藩镇军队截然不同,唐军能够处处取胜,所向披靡,绝不止是因为金陵工坊制出来的那些火器。”
“这支唐军,从成军开始,根子上就跟咱们这些藩镇军队…”
“大不相同。”
李祯默默看了一眼自家兄弟,深呼吸了一口气:“好,明日,我与六郎一起,去见识见识唐军的风采。”
洛阳城。
一身灰色袍子的崔绍,模样已经憔悴至极,头上甚至已经有了一缕缕白发。
脸上,也生出了一些皱纹。
他进入洛阳,已经一整天时间了,这天一早,他被洛阳城里的九司领着,一路进到了皇城之中。
崔绍一边走,一边左右打量着这座皇城,神色复杂。
洛阳的皇城,他是见识过的,当时的洛阳皇城,还只是武氏天子的行宫,远没有如今这样气派。
现如今,这座皇城不仅被翻修一新,连武氏天子,也成了这座皇城主人的阶下之囚。
甚至…甚至裴皇后,还有诸多嫔妃,皇女,都被一并擒到了洛阳来。
这段时间,关中已经到处在传李皇帝临幸裴皇后的故事,传的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甚至,还有人传闻,裴皇后带着皇女,共侍新天子。
各种花边新闻,不止是在关中流传,甚至开始传天下各地流传。
毕竟人们对这些花边新闻的兴趣,总是最大的,有八卦的时候,大家总想着听一听八卦,没有八卦的时候,大家还想着创造八卦。
当然了,这些传闻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比如逊位天子武元承的长女,的确将要入选宫中,成为宫中的妃子。
这个事情,甚至是武氏兄弟主动跟朝廷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表示恭顺。
李云也同意了这个事,等到下一次扩充后宫的时候,便会将这位旧周皇女,纳入宫中来。
崔绍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九司的人已经将他带到了中书门口,并且将他交给了中书的小吏。
直到这个时候,崔绍才知道,自己进皇城里来,并不是面圣来的。
他心里有些失望,又稍稍松了口气。
真要是再见新皇帝,再见自己那个在宣州时候的“旧部”,他心里还真有一些忐忑。
很快,他被带到了中书一个会客的小房间里落座,坐下没多久,就有人给他端上了茶水。
又等了一会儿之后,一身紫色袍服的杜谦,才姗姗来迟,他进了这房间之后,先是看了一眼崔绍,但是并没有拱手行礼,只是笑着说道:“继宗兄,许久不见了。”
崔绍起身,看了看杜谦,神色极其复杂,许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拱手行礼。
“许久不见了。”
“杜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