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21章灵材难寻

  “大师您说笑了。”

  沙里飞摸着大光头,嘴巴快咧到了后脑勺,“咱知道自己能耐,什么先祖不先祖,就没想过那回事。”

  嘴上客套,心里却已是乐开了花。

  一派先祖,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名头。

  举个简单的例子,神州十大宗师,不仅是武道境界的称呼,身份也有很大加成。

  大部分,都是某个流派的宗主。

  最年轻的万胜英,之所以能位列其中,万胜拳的创始人占了很大因素。

  沙里飞自知自事,虽侥幸在中年时觉醒神通,也踏入了暗劲,但能借着火器之力,不成为队伍拖累已是极限。

  什么宗师不宗师的,根本没想过。

  若真的能开创一个流派,名留青史,这辈子也不算白活。

  “嗤!”

  大匠师赵火工的脾气,绝不算好,见状一声冷笑:“没胆的家伙,若只有这点气度,老夫即便给你打出神器,你也用不了。”

  “前辈教训的是!”

  沙里飞可不是脸皮薄的,当即将胸脯拍的震天响,“您放心,若这宝贝真打造出来,老沙我拼了命也得弄成,绝不堕您二位的威风!”

  “这还差不多…”

  赵火工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抚须道:“既然要做,就要做的最好。”

  “老夫当年跟的那佛郎机匠人,为人癫狂,行事作风天马行空,有不少古怪的设计,老夫当年嗤之以鼻,但如今却有了另一番想法。”

  “什么想法?”沙里飞好奇询问道。

  “这也是因你而来。”

  赵火工叹了口气,随即将沙里飞摆在桌子上的枪拿起。

  咔咔两下,便将后防弹匣取下,望着这弹匣,他眼神有些复杂,“当年那匠人说过,以火纸包裹弹丸火药,容易碎裂受潮,若以铁器打造弹壳,击发后抛掉弹壳,便能提高速度。”

  “可怜老夫当年饭都吃不饱,如此贵重的铁器,且要精工制作,哪能随意抛弃?因此觉得此法不通,但如今已大为不同,看了你这火枪,这个想法又浮上脑海…”

  这老头心情不好,又想起了当初的事。

  他当年,可不是正儿八经拜师学艺,而是被海盗掳掠,成为奴隶卖给了那佛郎机匠人,整天挨打受骂,幸亏心灵手巧能帮着干活,才保住一条命。

  后来学得手艺,杀了那佛郎机匠人,搭上神州商人的船才得以回归。

  那段黑暗的日子,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噩梦。

  沙里飞自然不知,有些吃惊道:“以铁壳包裹我也想过,但怕铁器扛不住。”

  赵火工收敛情绪哈哈一笑,“你莫小瞧了乾坤书院,若在以前老夫也不敢想,但这里可是汇聚了众多高手,有周小子,还愁什么?”

  在他对面的周白硝不善言辞,但还是点头道:“可以一试。”

  “如此,就有劳二位了!”

  沙里飞闻言当即大喜,起身恭敬拱手。

  这周白硝可不是一般人,乃赣州宜春世袭火药匠户,改良火药阴干法,年纪轻轻就在《武备志》上留下名号,正负责为大宣朝改良新式火药。

  其他人办不到,但有此人加入,希望绝对不小…

  此后的数日,李衍等人便在乾坤书院安心住下。

  书院还未开学,偌大的地方有些冷清,但他们也算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住的是书院提供的小院,算不上奢华,但绝对干净整洁,若非身怀重器不想被人打扰,书院还会提供仆役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吃的,统一由书院膳堂供应,虽说将来主要服务学生和匠人,但对他们这些特殊“客卿”另开了小灶,食材多取自书院自营的药圃和百草园,偶尔就会有补气血的药膳。

  他们大多时候,都陪着各自选择的匠人炼器。

  剩下的时间则到处乱窜,和书院教习们混熟,学习一些技法。

  比如王道玄,从葛朴生手中得了几个疗伤的方子,又弄来一些灵草,跟着其开炉炼丹,弄了些神效不凡的止血粉、守正丹等…

  还有龙妍儿,原本也在百草堂,但自从结识了钦天监监正白辰山,发现了对方手里的虫类化石,便对这些古虫生出好奇心,跟在白辰山身边学习……

  赵驴子夫妇,正式成为书院教习,参与神州地脉绘制计划。

  总之,所有人都过得很是充实。

  几日悠闲的生活,差点让他们忘了京城的种种纷乱……

  百工楼内,不少人屏气凝息,围在李衍十米之外。

  李衍缓缓掐诀,死死盯着左臂。

  随着他施展北帝阴雷掌,护臂顿时闪烁雷光。

  “成了!”

  一名绣娘低声惊呼,眼中满是兴奋。

  就连李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如今的护臂“千念”已重新经过炼制。

  织锦宗师“万百巧”,用自身独创的“缂丝雷纹”法,将灵铁打造的金属丝,同样以经纬线绣入护臂之内,补全了原先缺憾,使得护臂威力增强,更有机会孕育出灵韵。

  最关键的,是这护臂可增强雷法。

  寻常雷法,一旦施展便需释放,而有了此宝就可进行储存,使得雷霆源源不断。

  李衍顺手将断尘刀抽出,在左手护臂上缓缓划过。

  噼里啪啦,刀身也染上了一层雷光。

  断尘刀曾在蜀山重新炼制,加入蛟龙角,想要完全释放威力,必须用雷法激发,与护臂“千念”配合,可谓相得益彰。

  “恭喜李少侠!”

  “此宝一出,什么妖邪都得避让!”

  众人都在恭喜,唯有中年妇人“万百巧”依旧面色严肃,“好了,阴雷可以承受,再试试阳雷之法。”

  李衍点头,收起《北帝阴雷掌》,再次掐诀,施展《天雷降魔锤》。

  这是来自天庭雷府的秘法,威力自然不用说。

  与阴雷相比,也显得更加狂暴。

  噼里啪啦!

  刚一施展,护臂之上便雷光闪烁,甚至出现了白色火花。

  雷火!

  李衍看到后,不喜反惊。

  感受到护臂上不断积蓄的强悍力道,他二话不说随手往地上一拍。

  一声轰鸣,碎石烟尘四溅。

  待尘灰散去,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

  但见青石垒砌的地面,已出现个直径五米的碗形坑洞,变得一塌糊涂。

  同样,《天雷降魔锤》的威力也增强不少。

  但李衍却是脸色难看,望向护臂。

  只见经纬线交接的地方,已有大量金属丝线断裂,变得毛毛糙糙。

  “果然不行。”

  “万百巧”叹了口气,摇头道:“这护臂难得的一点,便是以经纬线交织,罡煞二炁平衡,但少侠雷法太强,老身所用丝线根本承受不住。”

  旁边跟着看热闹的墨家匠人宗师陶逢春,同样摇头道:“你那旗子用的旗杆,普通的灵材,同样承受不住,乾坤书院的库房老夫已找遍,并无合适材料。”

  李衍皱眉沉思,将损坏的护臂递给“万百巧”,抱拳道:“材料的事,我来想办法,有劳二位前辈了。”

  “放心。”

  陶逢春摆了摆手,“矩子已经交代过,老夫定然上心,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我二人立刻开工,七日之内便可完成!”

  告辞二人,出了百工楼,李衍便觉一阵头疼。

  有些事,还是让他始料未及。

  朝廷为支持乾坤书院,确实拨下了不少灵宝。

  但说白了,就是作为一个启动资金,以此为交易基础,待乾坤书院逐渐走上正轨后,通过各种手段,从四面八方收集,壮大书院库房。

  无论朝廷还是皇族,都不可能把真正的好东西移交。

  像他之前得到的那“凶灵石”,还是没人看得上,才被他得手。

  合适的材料,还要自己寻找。

  还有沙里飞那边,其他还好说,但枪杆的撞针的硬度也不够。

  若在蜀山或武当山还好说,只要舍得花钱,总能找到好材料。

  但这里可是京城,只能求人相助。

  想到这儿,李衍直接往书院正殿而去…

  “大人出去了。”

  知道他的地位,严九龄的手下官员不敢有丝毫隐瞒,低声解释道:“书院开学在即,首批学员的名单还没定下,大人和监正这些日子都在京城,一是躲避,二是与各方周旋,让他们给书院捐助。”

  “大概几日能回来?”

  “这…下官着实不知。”

  严九龄不在,李衍虽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

  乾坤书院规模巨大,建造时,就耗费了国库不少银子。

  加上各类研究项目,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天都把银子当柴火烧。

  朝廷国库虽说充盈,但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不可能全部支付,所以书院要想发展,离不开各方势力捐助。

  放出蒸汽机的消息,也是以此为杠杆,让书院快速发展。

  如今书院百废待兴,严九龄自然是忙得一塌糊涂。

  李衍沉思了一下,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林胖子呢?”

  书院之中,可不止严九龄一个熟人。

  小胖子林钰也考中了进士。

  按照原先的计划,这小子应该返回江浙,在家族支持下某个一方父母官。

  然而,这小子却是一身反骨,偏偏不按家族安排来,反倒借助李衍的关系,厚着脸皮与严九龄相交,硬是混进了乾坤书院。

  江浙林家,财雄势大。

  这小子私下里学了憋宝的传承,且见多识广,眼力不凡,说不定能有办法。

  “林大人在博物斋。”那书吏连忙告知。

  李衍点了点头,立刻告辞离开,往书院左侧院落群而去。

  “博物斋”也是书院一个重要区域。

  那里大多是儒教精通地理和历史的老翰林,还有地师和憋宝人。

  赵驴子夫妇,便被安排在那边教学。

  朝廷还给书院留了个任务,重新绘制神州地形图。

  这个地形图,不仅要包括山川地理,还要有详细的地气窍穴走向。

  一来是摸底,二也是借此加强对玄门掌控,找到更多的洞天福地。

  穿过天圆地方、乾坤二卦格局布置的广场,又经过几条长长回廊和月门,李衍便到达了“博物斋”。

  还未靠近那间特意修建的宽大厅堂,鼎沸的人声便已隐约传来。

  不同于工坊区的敲打锻造,这里全是面红目赤的争吵声。

  亮出腰牌通行,李衍放轻脚步走入大殿,眼前顿时呈现壮观景象:

  厅堂中央,一张巨大的木台占据了主要位置,上面铺展着一张绘制了大半的巨幅绢本地图,山川脉络已初具规模,无数彩色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符号标注其上。

  数位身着儒袍、气度雍容的学者正围在台边,时而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低声辩论着某条河流的古称今名或是某座山峰的精确标高,手中拿着厚重的古籍或刚刚整理的勘测记录。

  油墨香和旧纸卷特有的气息,混着檀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围绕巨图的,还有另外几拨人。

  几个身着青布长袍的老者,正摆弄着罗盘、玉琮或是形如兽角的器具。

  他们皆是地师,专精风水堪舆,辨识地气龙脉,此刻正为地图上标识的几处关键节点争论不休,互相争吵,面红耳赤。

  “糊涂!洛书九宫推演在此全然不通!你且看这龙门渡口——左砂低伏如病蛇,右岸巉岩如断刃,分明是‘金刀剪水’的凶局!依《撼龙经》所言,此处当标‘地脉瘀结’,岂能按你们理气派硬套二十四山向?”

  “放屁!天地气机流转岂凭肉眼妄断?此地戌乾交会,七曜躔度正在奎、娄二宿之间!依玄空飞星推演,下元甲子此地煞气已泄,反成‘贪狼入坎’的吉格!你死守古书,可曾算过星象变易?”

  “哼!你们两个都闭嘴!管甚吉凶煞气?我派三代人钻探此域,地下百丈有九层‘龙鳞迭土’!《葬经》云‘土有轻重,气随骨走’,这分明是蛰龙翻身的地窍!地图须标暗穴,否则来日地动崩山,你们谁担因果?”

  争吵之间,手里都拎着罗盘,一副恨不得敲死对方的模样。

  李衍看到后,顿时眼皮直跳,沿着大殿侧方行走。

  乾坤书院汇集天下群贤,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就比如这些个地师,形势派、理气派、青囊派、八宅派都有。

  换做往日,大家相见后都能心平气和,互相拱手称一声道友。

  但绘制此图,乃是神州千年未有之盛事,谁都不愿落于人后,而且也得为师门争口气,自然是整日吵闹不休。

  听说前两日,还有两名地师互殴,双双送进百草堂。

  躲过这些快要争急眼的地师,李衍看向后方角落。

  在那边,有几人正低声讨论,虽然都穿着书院发放的青袍,但却形象各异。

  有的身材矮小,脸上透着死气;有的满脸横肉,如同屠夫;有的则模样普通,和老农差不多,他们或是手持造型古朴的探针,或是摩挲着几块颜色古怪的矿石,低声交谈讨论。

  这些,都是来自各脉的憋宝人。

  赵驴子那熟悉的身影也在其中,他正小心翼翼地整理一摞发霉古籍。

  而其中最显眼的,则无疑是白嫩肥胖的林钰。

  他满脸笑容,不时瞅向那些地师,防止这些人再次互殴。

  看到李衍,林胖子顿时眼睛一亮,带着赵驴子跑了过来。

  “哎哟喂,李少侠!”

  林胖子脸上依旧是那热络的笑容,“您怎么有空来这里,我这儿正跟几位前辈研究黄河源头的‘九曲金鳞脉’里藏着啥宝贝呢,说将来免不了找十二元辰相助。”

  赵驴子则憨厚一笑,没有说话。

  “赵兄弟,这里待的可习惯?”

  李衍微微点头,看向赵驴子。

  “很好。”

  赵驴子的气色,比以前明显好了许多,回答道:“书院这边很好,严大人很关照我们,燕儿准备开个酒窖重新酿酒,且已经有了身孕…”

  说到这儿,脸上的笑容再也难以掩饰。

  经过一番生死,书院平静的生活显然让他很满意。

  “那就好。”

  李衍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看向林胖子,“林大少,找你有事相求。”

  “您说。”

  林胖子小眼睛一转,顿时满脸笑容。

  江浙林家,乃是江南出了名的豪门世家,但这小子却半点没有少爷的架子。

  “想找一些材料。”

  李衍也不客套,将麻烦说了一遍,“要尽量快,最好这几日。”

  “这几日?”

  林钰闻言眉头一皱,“你说的东西,我能搞到,但从江南运来,最快也得一个月…”

  说着,沉声道:“我让京城江浙商会的会长留意,问问其他几家商会,但如此也不保险,要想这几日搞到,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

  “哪儿?”

  “皇宫密库。”

  “这不胡说八道吗…”李衍闻言有些无语。

  林胖子双手一摊,“那就没办法了,要我说,皇宫宝库之内肯定有,您在京城人脉不小,从那里找,是最快的办法。”

  李衍摸了摸眉头,“这样,我这边想办法,你也留意着。”

  听了林胖子的建议,李衍当即行动,给熟悉的人都捎了口信。

  罗明子、元丰、白辰山、裴宗悌、八卦门董存山…

  要说起来,他在入京短短时间,已建立起不小的人脉网。

  然而没想到,首先传来消息的,竟然是金燕门……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