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51章 让甄宓怀子嗣,法正来投

  崔林一句话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脸上难掩吃惊之色。

  听了崔林前面那一席话之后,再听到后面这番话,众人哪里还不明白崔林是何意?

  什么出使高句丽、修两国之好,崔林分明是想过去被对方杀掉,让他们有出师攻打高句丽的理由!

  “德儒何至于此?”

  郭嘉心中相当震惊,忍不住开口道:“用性命换来师出有名,未免太过于激进了。”

  虽然他们缺少攻打高句丽的理由,但也没必要动用这种手段。

  但崔林却摇了摇头,幽幽叹道:“黄老将军追求的是军功爵位,但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我想要的是青史留名,是后世人提到我崔林,便会想到‘傲骨铮铮’这四个字。”

  “太史公有言,人之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能为了大汉开疆拓土而死,那死又何妨!”

  崔林慷慨激昂地说道。

  神情无比振奋。

  有他兄长崔琰在,他们崔氏并不缺少主心骨,未来的顶级门阀肯定也有他们崔氏的一席之地。

  但他们崔氏还缺少底蕴和声名。

  若他能在出使他国的过程中被斩杀,那大汉就有了借此攻打的理由,也就能开疆拓土!

  如此以来不但他能名垂青史,崔氏也能拥有一份顶好的声名,届时哪怕他崔氏没落到后代出去乞讨要饭,说话也能硬气几分。

  “先生大义!”

  黄忠听完后,对崔林肃然起敬。

  这真是一条好汉!

  郭嘉虽然觉得这一做法不是很妥当,但见到崔林心意已决,便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

  “那便……依德儒兄之言吧。”

  郭嘉叹息一声,同意了此事。

  他虽然并不在乎功劳,但却抵挡不了为大汉开疆拓土的诱惑,这向来都是武将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他要以文臣的身份完成了这一功绩,未来史书上必然也会有他的一笔。

  没人能够拒绝青史留名。

  崔林重重点头,说道:“我明日便带着虎贲卫出发,前往高句丽!”

  “等虎贲卫传回我被杀的消息后,黄老将军和二位将军便即刻带着大军直接杀过去,诛灭其国!”

  他已经做好了此行有去无回的准备了,稍作犹豫后,又对郭嘉叮嘱道:“烦请奉孝兄回朝后转告我兄长,我死得其所,让他切勿伤怀。”

  说完崔林便就大步离开了营帐。

  前去做出行前的准备。

  郭嘉、黄忠、公孙范、公孙续等人望着他离去的身影,心中都升起了浓浓的钦佩之意。

  真是个铁血硬汉啊。

  冀州,邺城。

  随着诸葛亮等人从前线归来后,刘协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有了更多的时间,不用如之前那般辛苦了。

  戌时,夜明星稀。

  刘协批阅完今天的政务后,便从宣室前往清礼宫,今晚他要落榻甄宓的宫中。

  而甄宓像往常一样,在宫殿内准备好了一些粥品,等待他回来。

  “爱妃,朕已经跟你说了许多次,不必等待朕回来一起休息,先行睡下便是了。”

  刘协见此有些无奈地说道。

  甄宓体弱,之前他忙的时候很晚才过来,结果她生生等得都睡着了,所以他怎能不担心她的身体?

  “陛下操劳国事,臣妾怎可先入寝?”

  甄宓迎上前去为刘协脱下身上的衮冕,声音温婉轻柔,说道:“而且……没有陛下在身旁陪伴,臣妾总是睡不太安稳。”

  刘协苦笑一声,将她揽入怀中。

  而这时他注意到案上摆着的一物,似乎是女红之类的东西,不禁问道:“爱妃这是在绣什么?”

  甄宓脸色微红,低下臻首,轻声说道:“回禀陛下,前段时间臣妾的兄长给宫里送来了一些上好的蜀锦。

  “臣妾闲着无事,便剪裁了一件婴儿穿的衣服,想着为日后的孩子提前准备一下。”

  听到这话,刘协伸向那女红的手便又收了回来,顾左右而言他道:“这未免有些太早了,孩子都还没有……”

  听到这话,甄宓美眸中忽然留下了两行泪水。

  她松开抱着刘协的手,背过身去,声音略带哽咽:“建安二年,四月初八,臣妾入宫。”

  “至今已有三年有余了。”

  “陛下虽然对臣妾宠爱有加,但臣妾却久久未能怀上陛下的龙嗣,以至于陛下不得不另选妃子扩充后宫。

  她说着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庞,看向刘协说道:“臣妾当真没有怀上陛下龙嗣的福气么?”

  甄宓泫然欲泣,绝美的面孔上满是伤心。

  而刘协脸上的表情一顿,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刻意控制不让甄宓还有众多后妃们怀上,着实让她们开始多想了。

  虽然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子嗣出生引发后位、储君之争,但这样一直下去也的确不是个事。

  想到这里,刘协轻轻抬手擦拭掉甄宓脸上的泪珠,微微叹息道:“能否怀上子嗣乃是天意,但不管有没有子嗣,朕对爱妃你的宠爱都不会减少分毫。”

  “爱妃又何必因此而介怀呢?”

  “或许只是因为如今身处北方,说不定等朕迁都回雒阳之后,有大汉历代先帝庇佑,爱妃便能怀上龙嗣。”

  刘协搬出了龙气、天命这一套。

  这一番说辞还是相当能唬人的,他打算先以此来应对朝中群臣来着。

  毕竟大汉向来信奉谶纬之说。

  邺城作为冀州的治所,虽然足够富庶、地理位置也足够重要,但和长安、雒阳这两座都城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毕竟后两者可是大汉历朝以来的都城,众多先帝都长眠在这两处,意义非凡。

  只要他说自己无后是因为邺城没有历代先帝的龙气加持之故作为挡箭牌,那么至少在迁都回雒阳之前可以不必再受到这方面的困扰。

  甄宓闻言只是哽咽不语,这段时间她心里面的委屈实在是太多了,但她又始终不敢说出来。

  刘协见状只好低下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说道:“爱妃,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就寝吧。”

  “不就寝如何能怀上龙嗣?”

  一句话便令甄宓娇羞地低下了头,声如蚊蝇地道:“嗯。”

  次日清晨。

  刘协醒来之后,吩咐宫女好好照顾操劳了一夜的甄宓,然后才神清气爽地去宣室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

  兖州、豫州二地的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他来亲自把关;还有雒阳的重建问题,亦要他拿决策。

  寝宫中,甄宓看着刘协的背影,一双眼眸当中满是幸福,同时扯了扯锦被盖在自己白皙的身子上。

  刘协来到宣室后,还没开始着手处理政务,高览便走进来向他禀报:“陛下,宫外有一人自称受到玄德公举荐,欲求见陛下。”

  “哦?此人叫什么名字?”

  一听是刘备举荐,刘协瞬间便来了精神,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刘备还是很少向他举荐人的。

  不知这次举荐的是谁?

  高览道:“此人名为法正,曾祖父官至南郡太守,父亲曾经为司徒掾、廷尉左监。”

  “他此前在刘季玉麾下担任军议校尉,如今得玄德公举荐,前来求见陛下。”

  听完高览的话,刘协心中一震。

  法正!

  刘备居然把此人给他送来了?

  反应过来后,刘协忍着心中的高兴之意,说道:“快宣!”

  高览抱拳领命退下。

  不多时,他便带着一位身着青袍、气度不俗的俊秀文士一同步入了宣室。

  “臣法正,参见陛下!”

  法正来到大殿正中叩拜行礼。

  刘协看着他,眼中难掩喜色。

  真是瞌睡了来枕头,他之前还说缺少人才,没想到他前脚才收了一個鲁肃,法正后脚也跟着来了!

  在历史上,法正是刘备的谋主。

  所谓谋主就是智囊团首席谋士,地位相当于刘邦的陈平和张良,法正的能力比起鲁肃都丝毫不弱,只次于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人才而已。

  “孝直无需多礼。”

  刘协这次没有称呼爱卿,而是直接称法正的字,然后笑道:“难怪朕今早一出宫便见到喜鹊在枝头叫,原来是孝直来了,这真是天上掉下来一座金山啊。”

  这句话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但从天子口中说出,分量却是非同一般。

  法正本来想的是要进行一番君臣奏对,却没想到天子刚见面便如此热情,一时令他感到受宠若惊。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法正语气略带激动地道。

  不管天子这番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但他一个刘璋手下不得重用的小小军议校尉,刚刚面见天子就能得到这般亲近,无疑是天大的恩荣!

  刘协也没多言,让人为法正赐座,然后笑眯眯地问道:“朕闻孝直原在刘季玉手下任职,是如何结识的皇叔?又为何会被举荐至此?”

  “这可是皇叔首次向朕举荐人才。”

  据他所知,刘备如今手上有徐庶、庞统两位大才,不过都留为己用了。

  法正才能不下与前二者,却被刘备举荐而来,所以关于这一点他还是蛮好奇的。

  “回禀陛下。”

  法正对刘协拱了拱手,然后说道:“益州牧刘季玉假意和玄德公议和,邀请其前去赴宴,欲将玄德公围杀。”

  “臣知玄德公乃是忠臣,也早知刘季玉心怀不轨,早有离去之意。”

  “当时见到府外有刀斧手埋伏,便将此事暗中告知了玄德公,因此得到了玄德公举荐。”

  “这是玄德公委托臣带给陛下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法正将一封书信双手递上。

  随侍宫女上前接过,检查一番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这才转呈给刘协。

  刘协打开看了一眼。

  这封信的确是刘备所写的,而内容大致就是控诉刘璋的罪行,并且称对方已有造反之心。

  除此之外就是举荐法正,说此人怀有大才,而且是忠义之辈,望他能够重视。

  “原来如此。”

  刘协将书信放在案上,冷哼一声道:“刘璋当初苦苦哀求朕派兵为他平定张鲁,朕便令皇叔前去助他。”

  “如今张鲁被平定了,他却想对皇叔下毒手,甚至还与刘琮联合,真是枉为汉室宗亲!”

  “待到朕南下诛灭伪帝、斩了曹贼之后,定要派大军兵临益州,将他擒来问罪!”

  益州这么大块地方,是不可能交给刘璋这种货色的,当初他派刘备过去就是为了夺取益州。

  刘璋要是聪明的话就该老老实实把益州交出去,他看在皇室宗亲的面子上也不会把刘璋怎么样,这样的话还能落得一个体面的结局。

  但既然刘璋不愿意主动体面,甚至还敢反咬一口,那他就只能帮其体面了。

  “陛下圣明!”

  法正恭恭敬敬称是。

  刘协收敛神色,对法正笑道:“孝直弃暗投明,此乃明智之举。”

  “玄德公已在信中向朕说了你的才名,如今来朕麾下效力,朕无异于多一臂膀。”

  “朕得孝直,如高祖皇帝得张子房矣!”

  这一番话,顿时让法正心中大为震动,激动无比地叩首道:“臣、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在两人对话之际,贾诩、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一同步入了宣室。

  “文和、孔明,你们来得正好,朕给你们介绍一个人。”

  刘协笑着对他们招手,然后指着法正说道:“他乃是玄德公举荐而来的大才,乃是名士法高卿之孙,法正,法孝直。”

  贾诩等人纷纷看向法正。

  法正一见这些人的穿着还有天子对待他们的亲近态度,便知乃是天子身边的近臣,于是主动行了一礼。

  众人也都还了一礼。

  刘协接着向他们问道:“你们今日为何这么早就入宫了?以往可没有这般勤勉。”

  贾诩、诸葛亮尚未开口,司马懿便上前激动地道:“回禀陛下,臣等是前来恭贺陛下的!”

  “幽州传来捷报,黄老将军率领并州铁骑转战七百里,于白狼山大破乌桓军、斩杀蹋顿单于、缴获牛马财货无数、俘虏无数!”

  “如今乌桓占据的三郡全部收复,此番北征乌桓,我们取得了大胜!”

  “除此之外,崔侍中代表大汉出使高句丽,欲为我大汉结交外邦!”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